第四节 光学知识
反射和折射
隋唐时期,对于利用多枚平面镜多次反射成像的现象进行了许多讨论。唐初,陆德明在《经典释文》里,注解《庄子》“天下”篇时指出:“鉴以鉴影,而鉴亦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可以看出,当时对两枚平面镜之间的反复成像已有充分认识。至五代南唐时,谭峭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 无实无虚,可与道俱。”①这里谭峭不仅指出了“影”(即像)可在镜中再次成像,因而“影影相传”,会有无穷多的像生成;而且进一步指出了平面镜所成之像与物完全相同,“形”“与影无殊”、“影”“与形无异”,因而无穷多个像也是完全相同的。
谭峭所撰《化书》中还有一段话:“小人常有四镜:一名圭,一名珠, 一名砥,一名盂。圭,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无大小,无短长,无妍丑,无美恶。”②这段话无疑也与光学成像有关。目前对它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四镜”是四种面镜,叙述的是人或物经这四种面镜反射后所生成像的情况。圭为凹面柱状镜,得到放大的虚像;珠为凸球面镜,得到缩小的虚像;砥为平面镜,生成正立的像;盂为凹球面镜,生成倒立的像。①另一种观点认为“四镜”是四种透镜,圭、珠、砥、盂分别为双凹、双凸、平凹、平凸透镜,叙述的是人或物经这四种透镜折射后所生成像的情况。②
色散与虹
从古代起人们就注意到自然界的色散现象,如虹,并试图解释其成因。到了隋唐时期,这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唐初,孔颖达的《〈礼记〉注疏》中写道:“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可见当时对虹生成的情况已经观察得极为细致,结论十分科学,粗略地揭示出虹的成因。这种认识很可能被人们普遍接受,所以常见诸于唐代的诗赋题咏中,如“日影化为虹”
(陈润:《赋得浦外虹》);“日照虹霓似”(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等。唐代张志和在《玄真子》中,除明确指出“雨色映日而为虹”之外,还写到“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③。这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的日光色散实验, 它直接模拟了虹霓现象,表明了当时人们已了解虹霓现象人为产生的方法。
① 《化书》卷一《道化·形影》。
② 《化书》卷一《道化·四镜》。
① 参阅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光学史》第 100—102 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版。
② 参阅 JosephNeedham,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 Vol.4, Part I,P.117。
③ 《玄真子》涛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