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怀素

怀素(725—785),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后为京兆

(长安)僧人,法号怀素。早年致力研究佛法,性格粗放,不拘小节,酷爱书法,据唐人陆羽《怀素传》所载:怀素“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由于家贫无纸练字,曾在家乡种芭蕉以供挥笔练字,所居号称“绿天庵”。但仍然满足不了他练字的需要, 就漆一盘练习写字,又漆一木板练习写字,因为用力勤奋,不断摹写,使盘板都被磨破。“然恨未能远睹古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①到长安后,吏部尚书韦陟看到他的书法极为赞赏,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说:“此沙门札翰,当震宇宙大名。”怀素感到“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于是拜金吾兵曹邬彤为师,学习笔法。邬彤对怀素说:“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 凡草圣尽于此。”怀素连声说:“得之矣!”经过了一年多,怀素告辞而去。邬彤在他临行之前对他说:“万里之别,无以为赠,吾有一宝,割而相与。先时人传彤有右军恶溪小王骚劳三帖,拟此书课,以一本相付。”①这些对于怀素书法的进步是很有益的。怀素还与书法大家颜真卿多有来往,两人切磋琢磨,相互探讨,对笔法的理解更深刻了。怀素潜心于书法,颇有悟性。一天晚上观看夏天的云彩随风而动,变化无常,“顿悟笔法,自谓得草书三昧”。他练字下了很大功夫,以致秃笔成塚,他以擅长草书而闻名,尤其狂草最为人们所赞叹,论者称他的狂草如“惊蛇走虺,骤雨狂风”。当时的文士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等人都曾写诗赞美他的狂草。李白的《草书歌行》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说他的字“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交战。”在此之前,唐人张旭的草书享有盛名,号称“张颠”;而怀素的草书则称为狂,说他是“以狂继颠”②。

怀素晚年的字更臻化境,字字如同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传世的字帖有《自叙帖》、《苦笋帖》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山高水深帖》题跋中称:“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后人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①这不仅是对《山高水深帖》的评价,也是对怀素书法的高度评价。

① 《唐文拾遗》怀素《自叙帖》。

① 陆羽:《怀素传》。

② 佚名:《宣和书谱》。

① 《三希堂法帖》第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