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A 电报
1949 年 3 月,经过三大战役后,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队基本上被全歼。我人民解放军似滚滚铁流挥戈南下,直抵长江北岸。
为了与军司令部保持顺畅的通讯联络,及时报告战况和接受命令,4 月17 日,我军 88 师师部电台随付军长到达了距长江仅一公里的前沿观察所, 将电台架设在掩蔽部里。
江南岸的敌人,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但他们不甘心灭亡,仍疯狂地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为了给那些吓破胆的士兵们壮壮胆,鼓鼓士气,他们出动了大批的飞机不分昼夜地在江面上盘旋,即使是风吹草动, 也要胡乱地进行狂轰滥炸和疯狂的扫射。南岸的敌炮和在江面上巡逻游弋的敌舰,也不时地盲目向北岸开炮。敌人幻想着凭借长江天险,阻挡我军前进, 以达到苟延残喘的目的。
4 月 21 日傍晚,师部电台报务员小刘和老杨坐在电台旁值班。忽然,一阵急促的跑步声由远而近地来到了掩蔽部。师部机要员小王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快!立即发出去!”说完递过了一份电报。小刘接过一看,“啊! 四个 A”——这是最紧急的电报,必须立即准确地发出去,稍有延误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小刘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个沉稳老练的报务员了,他压制着紧张的心情,熟练地捺起电键进行呼叫,很快与军部电台联络通了。正当他要发报的时候,突然一阵刺耳的敌机俯冲声传了过来,随后一声巨响,敌机丢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在掩蔽部旁爆炸了。在爆炸的瞬间,小刘奋不顾身地扑向了电台,手里还紧紧捏着电报。爆炸过后,小刘艰难地从泥土中爬了出来,看到被自己用身体保护的电台完好无损,电报仍在手里没有丢,满是泥土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顾不得伤痛,立即带上耳机,转动度盘,并习惯地喊了声:“老杨,摇!”可是马达不响,小刘回头一看,只见老杨无力地扑倒在马达上,鲜血和泥土沾满了他那又黑又瘦的面庞。原来,在刚才的爆炸中, 老杨的头部负了重伤。小刘快速替他包扎了伤口,擦去了脸上的血迹,将他安置在一边,准备去喊半里路外的其他同志。他刚要出门,就被刚刚苏醒过来的老杨叫住了:“小刘,发报要紧,我能摇。”说完,立刻摇起了马达, 血水渗透了绷带,顺着脸颊缓缓地淌了下来。看着老杨满脸痛苦的样子,小刘的心里难过极了,但是,手里的特急电报一刻也不能耽误啊!他捺起电键作长时间的呼叫,然而,一遍两遍,始终联络不上,急得两人满脸汗水,眼睛都红了。
是什么原因呢?小刘脑子里闪过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某军电台天线被炸断的情景。难道天线被炸断了?想到这里,他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果然不出所料,架设天线的竹杆被炸成了数节,拉绳没有了,天线也被炸飞了,只剩下很少的一截缠在树上。这时,天已黑了下来,可敌机仍在头上疯狂地俯冲扫射,敌人的炮弹也不时地在他们周围爆炸,两个人顾不得这些了,他们伏在地上东抓西摸寻找天线,突然,借着敌人炮弹爆炸瞬间的亮光,小刘发现一大段天线挂在了小树梢上。爬上去拿吧,树太小,乘不住人,在下面又取不着,为了能及时地把电报发出去,小刘和老杨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在猛烈的炮火中搭起了人梯,在爆炸的闪光中从容地取下了天线,并很快地接好。
当小刘再次呼叫时,很快就听到了对方的回答,这时,离发报的最后时限只差一分钟了,小刘以最快的速度一口气拍完了九十多组字的电报。
倾刻间,响起了山崩地裂般的轰鸣,大地在颤抖,天空在燃烧,我军强大的炮火,似狂风骤雨,在这份特急电报的指示下,准确地飞向南岸敌人的阵地。敌人的大炮立即变成了哑巴,被吹嘘为“固若金汤”的江防工事,倾刻之间土崩瓦解,熊熊的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空。时间不长,我军各突击部队胜利登陆的信号,接连不断地划破黑暗的夜空,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时,付军长兴冲冲地来到了掩蔽部,激动地对小刘和老杨说:“电报发得很及时, 我们的大炮已摧毁了敌人的江防工事,先头部队已胜利登陆了,你们赶快拆线,马上过江。他俩怀着胜利的喜悦,同电台的其它同志一起,携带电台登上战船,冲向江南,又投入了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