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机起义

1948 年 12 月 16 日,俞渤等同志从南京架机起义投奔解放区,这已是国

民党空军 8 大队第二架飞机起义了。第一架是刘善本。当时,张雨农在 8 大队任中尉副驾驶。面对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府,他也在寻思今后的出路。年底回上海,遇到做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孙志刚同学,他反复对张雨农说:“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是个为人民服务的清廉政府,也要建设空军,你们去了, 有的是事情做。”他的劝导,坚定了张雨农驾机起义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酝酿,张雨农与任永荣、黄友寿等商定了起义计划。

1949 年 2 月 3 日中午,他们按约来到机场。此时停机坪上静悄悄的,只

有一名背着步枪的士兵在 100 米外游荡。他们迅速接近飞机。任永荣、黄友寿站在士兵和张雨农之间,装作闲谈挡住士兵的视线。机警的黄文刚站得较远一点,他双手插在口袋里,随时准备掏出手枪来。张雨农面向铜锁,从机上掏出大号螺丝刀,把它插进锁环里,使劲地撬了几下,然而,这把锁出乎意料地结实,纹丝不动。他便将螺丝刀插在锁扣上用力撬,锁扣撬弯了,装弹舱开关的小门已经露出一条缝隙。伸进一个手指头用力一勾开关,炸弹舱门哗地一声打开了。

他们拿开轮挡,去掉空速管套,登上飞机。黄友寿熟悉地起动了机上的小发动机。黄文刚闪在后舱掏出手枪,准备哨兵一来干涉就干掉他。其他人迅速地各就各位,4 个发动机一台接一台地发动起来了。这一切仅用三四分钟时间。

傻乎乎的哨兵背着步枪,站在机翼旁,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这架莫名其妙的飞机。他们刹车,推动油门,迅速地滑进跑道,然后加满油门,随着发动机的怒吼声,飞机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在跑道上疾驰。速度不够,黄友寿又把增压机加足,飞机咆哮着安然离地,直刺蓝天。这时,正好上空有一团低云,飞机上升到 100 多米,便钻进了云层,直向北平方向飞去。

后来,其他起义回来的同志告诉,当时在他们登机时,机场塔台上的值班员就发现了这个异常现象,赶紧打电话到饭堂找到副大队长。副大队长一听便扔下饭碗,搭上吉普车飞奔机场。但为时已晚,飞机飞走五六分钟了。这天,由飞行员客串为机械师的黄友寿发挥了很大作用。飞机起义后,

他发现前轮没有收好,爬到领航舱一看,原来是地勤人员已经在前轮舱口安上了木枪,并且上了锁,以防有人从这个狭小的缝隙中钻进去。当局采取的这一措施是大家事先所没料到的。黄友寿只好从机上工具箱中找出鎯头,一锤一锤地把木板敲碎。收起前轮,飞机显得轻快多了。

黄文刚始终是枪上膛,人在位,警惕地监视着空中情况。

飞机沿着预定航线平稳地飞行,沿途天气很好,地图上事先圈出的地标一个个地从机翼下掠过。飞机越来越靠近北平,大家的安全感也就越来越大。然而,天气突然变坏。下午 3 点多钟快到北平南苑上空时,地面刮起阵阵大风,尘烟四起,沙土飞扬,水平能见度越来越差。他们只有飞越南苑机场上空才能看清跑道。第一圈和第二圈都是在高度很低时才发现没有对准跑道, 只好复飞。飞第三圈时,地面的高射炮发出“警告”,炮弹在飞机周围开花。这是地面同志的误会。飞至第四圈时,终于安全降落在南苑机场跑道上。因为没有修好测风仪,在接地刹那间,巨大的侧风竟将沉重的飞机一边机翼掀起 2 尺来高,这是最后的一险。

下了飞机说明来意,立刻受到热情欢迎和款待。这天正好是北平举行解放军入城式。张雨农、黄文寿、任永荣、黄文刚他们感到随着古老的北平一起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