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天赋观念

关于观念的来源问题,启蒙运动哲学在此领域里存在着感觉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明显的尖锐的矛盾。

  1. 在理论的领域里如同在实践的领域里一样,感觉主义曾经受到霍布斯

(和他一起还有伽桑狄)的维护,因为他主张,就人是科学认识的对象而论, 人就完全是一种有感觉的、与肉体的感觉和本能紧紧联在一起的东西。根据他的意见,所有观念的根源在于感 386 官的活动;组合的机械作用被用以解释从这些根源产生的其它所有心理结构。这些理论似乎置人的超感的崇高地位于可疑之地,这不仅从霍布斯正统的论敌的眼中看来是如此,而且这种同样因素也决定了新柏拉图主义者起而积极反对。卡德沃思在这方面最为突出;在他反对无神沦的斗争中①,他把霍布斯当作他的主要敌手之一,他反对这样的理论:认为一切人的观念都起源于外部世界对人的心灵的作用。他特别求助于数学概念,认为物质现象决不会完全与数学概念相对应,最多我们只能说,物质现象与数学概念柏类似①。另方面,在处理上帝概念时,他主张consensus gentiuin [万民同意]的论据,并在最广泛的范围内贯彻执行②以证明这种观念是天赋的。赫伯特·冯·彻布里以同样方式利用斯多葛和西塞罗关于 communes notitie[共同意念]的理论奠定自然宗教和道德的主要理论基础。

笛卡儿③和他的弟子们却以略有不同的涵义来理解天赋观念论。在这里, 尽管在《沉思录》(3)的一段有决定意义的段落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关于上帝概念的先天性被认为是造物主印刻在他的创造物身上的符号,但关于作为观念起源的心理学问题却很少被考虑;然而总的说来,这位伟大的形而上学家更强调这一点:先夭性的标准基于直接的明显性[或确实性]。因此,最后他把拉丁文 ideoeinnatoe[天赋观念]的名称(几乎完全取缔了最初所具有的心理学涵义)扩展到一切凭一般人的良知即能认识清楚的事物(lunline naturari clare et dlstincte percipitur)。“立即同意”也被赫伯特·冯·彻布里提出来作为天赋观念的典型特征④。

  1. 洛克对于坚持天赋观念的敌视态度虽有共认识论方面的目的,但实际上只为其心理发生学的观点所决定。首先他只问:灵魂是否在它诞生时就随身把完全的知识带进了这个世界?他发现这个问题应该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①。因此,在洛克的《人类理智论》第一卷中的命题“心灵里没有天赋原则”,

其发展与其说是反对笛卡儿,毋宁说是反对英国的新柏拉图主义。②首先这个命题借助于托儿所和人种学的经验,反对 consensus geniium[万民同意] ,

① 《理智体系》,特别在书末。V.5,第 28 页起。

① 《理智体系》,V.1,第 108 页起。

② 整个第四章论述这个问题。

③ 参阅 E.格里姆《笛卡儿先天观念》(Descartes’Lehre Von den angebore-nen ldeen ),1873 年耶拿德文版。

④ 《真理论》,1656 年,第 76 页。

① 并且,笛卡儿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因为笛卡儿的意见也是一样:不应假定胎儿的心灵在母体中从事形而上学的研究。《文集》(C)VIII.269;科学院版本,III.423,27。

② 参阅(也可参阅下面的)G.盖尔《洛克对笛卡几的依赖性》(Dle Abh(ngig-Keit Lockes von Descartes), 1887 年,施特劳斯贝格,德文版。

它发现无论理论原则或实践原则都不是普遍被人认识或被人承认 387 的。根据这一证明(它明显地转而反对赫伯特),它认为甚至上帝的观念也不能排斥在外,因为上帝的观念不仅因人而异,而且有些人完全缺乏这种观念。洛克也不承认 H.莫尔③所作的遁词——天赋观念不是现实地而是内含地包含于灵魂之中:根据洛克的意见,这只能意味着灵魂具有形成和认可天赋观念的能力——这种特征对一切观念都适合。最后,被认为是天赋观念的特征的“立即同意”恰恰不适用于最一般的抽象的真理,而在这里正是需要“立即同意” 的。并且凡是出现立即同意的地方,这种立即同意所根据的是早已被理解的词及词组的涵义④。

这样,心灵又被剥去了自己原有的一切财富(参阅前面第十七节,4): 心灵诞生时像一张没有写过的纸——没有任何文字记号的白级⑤。为了正面证明这点,洛克发誓要证明我们的一切观念⑥都来源于经验。在这里他区分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他假定后者来自前者:但他宣称简单观念有两种不同来源: 感觉和反省,外部知觉和内部知觉。所谓感觉他理解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 由肉体的感官作媒介而产生;另方面,所谓反省,是指心灵本身由此而引起的活动的认识。因此,从心理发生学的观点看,这两种知觉的相互关系是: 感觉是反省的诱因和先决条件——至于物质或内容方面。观念的全部内容来自感觉,而另方面反省却包含对此内容所进行的种种活动的意识。

  1. 然而属于这类活动的还有那些通过意识因素的结合而产生复杂观念的活动,即一切思维过程。在这里,洛克让理智活动同其原始的感觉内容的关系处于通常的模糊不清中,这就引起后来很快对他的学说进行最多样式的修正。因为,一方面,那些活动表现为心灵的“能力”(faculties);在反省中,心灵意识到这些能力是它自身的活动方式(例如,想像力本身①被当作反省的最原始的事实,为了理解这一事实各人求诸各人的经验);另一方面,

    即使在这些互相关联的活动中,诸如记忆、区分、比较,综合等等,心灵被彻底地认为是被动的,并且是与感觉内容相联系着的。因此,根据心灵庄组合自己的观念的过程中所被赋予的自我活动的不同程度,388 从洛克学说中便可能发展起来许多不同的观点。

由于来自中世纪的认识论方面和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对这方面引起人们特殊兴趣的是抽象观念如何从感觉材料中发展而来。像英国大多数哲学家一样,洛克是唯名论的坚持者,唯名论在一般概念中只看见内部的、理智的结构。然而在解释这些一般概念时,洛克更重视“符号”的协助,特别是语言的协助。符号或词语,当其被武断地联系在观念的某些特殊部分上时,就有可能特别强调这些部分并使这些部分脱离自己原来的复合体,并从而使其更深入的机能成为可能,凭借这些机能,如此孤立的、固定的意识内容被置于相互的逻辑关系中①。因此对于洛克来说前如伊壁鸠鲁学派,后如名称学

③ H.莫尔《解毒剂——反对数学家》,I.3,7;洛克,I.2,22.参阅盖尔上书第 49 页。

④ 洛克,I.2,第 23 页起。

⑤ 同上书 II.1,2。

⑥ “观念”(Idee)一词在后期的经院哲学已失去柏拉图学派关于此词的意义,而具有更一般的涵义,表示任何一种心理变态(Vorstellung)。

① 《人类理智论》,II. , 9,第 1 页起。

① 在洛克那里,在利用语言符号所确定的观念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其发展出现在“自然之光”的名称之

派,逻辑是与符号的科学即符号学一致②。尽管一切观念内容都被认为以感觉作基础,但用此方法就完全在奥十姆的意义上为概念的论证科学和有认识能力的心灵争取到了一切抽象活动的余地。这些规定从哲学观点看,没有一样是新的东西;洛克阐述这些规定也没有丝毫创造性或者思想的独特性:但这种阐述是朴素的,简单的,具有令人愉快的明彻性,容易使人理解;它鄙弃整个经院哲学形式和迂腐的专门术语,在所有较艰深的问题上面灵巧地滑过,从而使其创始人在哲学史上成为最广泛地被人阅读、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1. 虽然洛克强烈地强调内部经验与外部世界并行不悖,独立存在(由于在形而上学方面早与笛卡儿联系在一起,下面第三十四节,1.论述此事),

    但在起源和内容方面他认为反省依赖于感觉,他如此强烈地强调此依赖性, 以至证明了这种依赖性成为他的学说的决定性因素。此种转化沿着不同的道路走向完全的感觉主义。

在洛克的英国继承人那里,在唯名论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 此种转化导致极端的结论。贝克莱①不仅宣称抽象概念的现实性理论是形而上学中的极大错误,而且(与中世纪的极端唯名论一样)否定在心灵自身内部有抽象观念的存在。这些观念 389 虚幻的表面来自把词语用作一般术语;但实际上,即使和此词连在一起,我们每次想到的只是当初产生那个术语的感性观念或一组感性观念。感性观念永远是理智活动的唯一内容,每一个只图思考抽象事物的企图就在这感性观念上面破灭了。因为即使是被回忆的观念和可被分离的不完全的观念,除原始的感宫印象外也不会有其它的内容,因为一个观念绝对只能摹拟另一观念。因此,抽象观念是学者的虚构。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只有感性的特殊观念才存在,其中有一些由于语言符号的相似性可以代表或代替另外一些与自己类似的观念。这样一种代表性也适合于数学概念②。

大卫·休谟最大限度地采用了这种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用改头换面的术语的对立即原始知觉与被摹拟的知觉之间的区别来代替洛克外部知觉与内部知觉之间的区别。意识内容不是原始知觉便是原始知觉的摹本——不是“印象”便是“观念”。因此,一切观念都是印象的摹本。不存在这样的观念: 它之产生不是摹拟一种印象,或者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与之对应的印象。因此似乎可以说,哲学的任务是在某种印象中去寻找表面最抽象的概念的原型,并据此评定此抽象概念所具有的知识的价值。肯定他说,休谟所谓的印象绝不仅仅是外部经验的因素,也一定有内部经验的因素。因此,他仿效洛克的表达方式宣称为印象的就是来自感觉和反省的简单观念;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远大眼光阻止了他不致堕落成为一个眼光短浅的感觉主义者。

下。笛卡儿所谓的“自然之光”既是直观的知识也是论证的知识,他曾将此自然的认炽活动与天启对立。洛克以名称论者的态度来对待直观的东西。(参阅第三十七节,1)他把“自然之光”的意义局限于逻辑运算,局限于按照思维能力的性质在逻辑运算中所获得的原则的意识。在论证的知识领域中,洛克对理性主义(正如他从剑桥学院所了解到的)作出了过度的让步,比如他甚至认为证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是可能的。

② 《人类理智论》,IV.21.4;参阅前面第十七节,4 和第二十七节,4。

① 《人类知识原理》第 5 页起。

② 这一切使人们想起名称论关于“假设”(supponieren)的学说,见前面第二十七节,4。

  1. 借助于生理心理学发生了另一种改革,但也导致类似的目标。洛克曾经只想到感觉依存于肉体的感官活动,但认为在反省的基本机能中对感觉的改造活动是心灵的工作;尽管他回避了有关非物质的实体的问题,但他从头到尾以较狭窄的意义来处理理智活动,认为理智活动是某种非物质的、独立于肉体的东西。由于洛克学说的摇摆不定,模棱两可,很容易使人认为上述情况可以用不同方式处理,思想家们可能会考虑身体的有机组织不仅是简单观念,而且是简单观念组合的母体或承担者;但是从笛卡儿学说和斯宾诺莎学说得出的片面结论更容易引起上述这些看法。

那就是,笛卡儿曾经把动物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当作神经系统的机械过程,而把人的心理生活归之于精神实体,归之于 res cogitans[思维的东西]。人们越认为由于洛克钻研的结果已经认识了 390 人的观念化的完全感性的确实性,就越更接近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认为在动物方面被理解的神经活动的这一同样过程,在人身上还应追溯到一种精神的心理实体活动。——从另一方面看,斯宾诺莎的属性平行论也起着伺类作用(参阅前面第三十一节, 9)。按照后者的观点,内体生活的每一过程对应着心理生活的每一过程,这种过程不能被视为另一种过程的原因,也不能说这一过程为本原,另一过程为派生物(至少这个哲学家本人的思想是如此)。这个观点在开始时曾被其敌手认为是唯物主义,好像斯宾诺莎的意思是,基本过程是肉体的活动过程, 而心理过程只是这基本过程的伴随现象。但是在此理论的追随者中,特别是医生们和自然科学家们,如像有影响的人物莱顿的博伊哈佛,有一种思想方式强烈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并很快取代了老师的理论。这事之发生是由于他们惜助于实验心理学的经验,根据笛卡儿的“刺激”说实验心理学大量地进行了反射运动的研究。

有趣的是,这些思想组合首先以文学形式出现的是在德国。在德国早在1697 年,有一位名叫潘克拉修斯·沃尔夫的医生在他的《医学法思想》一书

中教导说,思想是人体的机械活动,特别是人脑的机械活动;在 1713 年又出现了一本无名氏的著作《关于灵魂本质的通信》①;此书在虔诚的反驳的掩盖下,将培根、笛卡儿和霍布斯的理论推向人文主义的唯物论。在动物的心理生活与人的心理生活之间的区别被认为只有程度之分;观念和意志活动无例外地被认为是受刺激的神经纤维的机能;而实践和教育被指定为达到和维持人的高级地位的工具。

在英国,事情进行得更谨慎些、人们首先以类似于洛克贯彻培根哲学纲领的方式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械性,并按照纯粹的心理规律研究从初级状态上升到高级状态的发展:这是彼得·布朗在认识论领域里的工作,而另外一些人的工作是在意志活动的范围内。大卫·哈特利也以同样方式行事,他把“联想”(Assoziation)①一词普遍运用于各因素之间所产生的组合和关系(在此以前早已运用了)。他以一个自然科学家的谨慎和准确分析过这些关系,他希望将这些关系只理解为心理过程,并坚决主张这些关系与物质过程完全不能比较,甚至不能与物质运动的最精致的形式相比。但是他又是一位医生,据他看来心灵生活与身体状态之间 391 的关系非常清楚,他作出这

① 兰洛曾报导过此事,见《唯物主义史》(Gesch.des Materiatismus),I.(德文第二版),第 319 页起。

① 后来特别在苏格兰文献中,尤其在托马斯·布朗那里,Assoziation[联想] 一词往往用 Suggestion[设想]一词代替。

两者之间的经常对应关系,作出心理机能与神经激动(当时被称为“颤动” [Vibrationen]②)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他的联想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他以此坚持两串平行现象之间的质的区别,而不解决与两者的基础实体有关的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关于因果关系他却不被人察觉地陷入了唯物主义;在其间他最后把神经的机械作用认作基本事实,而心理活动的机械作用只是此基本事实的伴随现象。与简单的神经激动相对应的是简单感觉或欲望,与复杂的神经激动相对应的是复杂的感觉或欲望。无疑,这种科学理论使他卷进与他的虏诚信仰相对立的严重矛盾中;他的《论人,人的结构、职责和期望》一书表明他是怎样认真地而实际上徒劳无益地在这两者之间徘徊挣扎。普里斯特利的情况也完全一样,他甚至对唯物主义作出更进一步的让步,取消了心理活动过程与肉体活动过程之间的异质性,希望完全用神经生理学来代替心理学。为此,他又完全抛弃了苏格兰人所捍卫的内部经验的观点,但同时又想把受到人们热烈拥护的目的论的自然神论的信念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

法国人拉美特利以极其鲜明的形式制订了人类学的唯物论。由于他从医疗上观察他自己、观察别人,他确信心灵完全依赖于肉体,他遵照博伊哈佛的建议研究动物和人的生命的机械作用;据他看来,笛卡儿对于动物的概念也完全适用于人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的差别,人的心理活动也不能允许有其它的解释,只能解释为大脑的机械功能。照此说来,如果除物质以外,还赋予“心灵”以一种心灵独有的实体性,那便是形而上学的侵犯。关于物质的概念有如肉体的概念,本身是死的,需要心灵或精神作共运动原则;这种论断是一种武断的、不真实的抽象:经验表明,物质本身运动着、生活着。拉美特利说,证明此事的正是笛卡儿的机械学,因此,此机械学不可避免的结论是唯物主义。根据这样的事实——在精神生活中找不到一种内容不是出于某种感官的刺激,这就很明显地看出,整个精神生活只不过是肉体的功能之一。拉美特利为了树建他的从洛克发展而来的感觉主义,他这样写道①:如果我们按照阿罗华斯教父所提倡的那样来考虑人,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便与他同类人隔绝,仅局限于少数感官的经验,那末,我们在他身上找到的观念内容也只不过是通过这些少数感官得到的东西而已。

  1. 洛克学说在法国所经受到的其他方面的改造在原则上虽 392

    更不重要,但却广泛地在著作界流行。伏尔秦通过他的《英国通信》使洛克学说在他的同胞中广为流传,并给它打上彻底的感觉论的烙印。他甚至流露出他自己(虽然不免带有怀疑论者的慎重)并不反对指望上帝赋予肉体“自我”以思考的能力。这种与伽桑狄的科学概念很接近(见前面第三十节,6)的怀疑主义的感觉论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基调①。孔狄亚克开始时本来只阐述洛克学说,捍卫洛克学说不受其它体系的攻击,后来在他的有影响的著作《感觉论》一书中供认他自己追随这种怀疑主义的感觉论。不管心灵是什么,心灵有意

② 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曾推荐“感觉中枢运动”一词来代替这个术语。

① 在《心灵的自然史》的结尾处。也可参阅前面第十八节,4,注释。

① 同一思想方式也表现在美学批判初期,表现为下述原则:一切艺术的,质在于“摹拟自然美”。这种概念的典型是 E.巴特尔(1713—1780 年)和他的著作《美术归结为同一本原》(LesBeauxArtsréduits àun méme Principe, 1746 年)。关于他的评述,参阅 H.彼伯尔《施勒格耳的诗论》(J.A.SchlegelsPoetische Theorie), 1911 年帕拉斯特拉德文版。

识的活动内容只能从感官知觉而来。孔狄亚克发展联想心理学学说,他杜撰一座雕像,给雕像只配备感觉能力,这座雕像承受不同感官一个一个的刺激, 并借此逐渐地发展像人那样的理智活动。在这里的基本思想是:在同一意识中仅仅由于不同感觉的共存,便很自然地产生这些感觉之间的关系和关联的感觉。按照这原则,便刻画出形形色色的全部心理活动是如何从知觉中发展开来的;在理论方面,根据强度差异和感觉重复的差异接续产生这样的序列: 注意,有认可能力的记忆,区分,比较,判断,推论,想像,期待未来;最后,借助于符号,特别是借助于语言,产生了抽象概念和对一般原则的领悟。但是,除感觉外,知觉也具有苦乐的感觉因素;基于此并通过观念的活动, 发展起来了欲望,爱和憎,希望,恐惧②,并通过所有这些实际的意识变化产生了道德意志。就这样,在感性的土壤上长出了知识和美德。

这种体系结构获得巨大成就。在形而上学领域里(参阅第三十四节,7) 受到压抑的体系动力以更旺盛的精力转而倾注于“人类心灵的分析”。由于孔狄亚克本人在阐述他的体系发展过程中早已利用了许多敏锐的观察,所以他后来的一整群追随者找到良机,通过一些细致的改变和变位、改进名词术语,以及内容丰富的论述,便完成了这个体系结构。革命政府只承认这个对智慧的经验 393 发展的研究为哲学:后来德士杜特·德·特雷西命名为“观念学”(Ideologie)①。因此,发生了这样的事:在十八世纪之未在法国大多数哲学家被称为观念学家。

  1. 感觉(sentir)的这些变化在心灵里出现,根据心灵的此种特性大多数观念学家都保留着孔狄亚克的实证主义的克制态度;另外一些人则从伏尔泰的怀疑的唯物主义发展到拉美特利的肯定的唯物主义,——开始以哈特利的方式强调观念组合完全依赖于神经活动,继而公开主张心理活动的物质性。这种发展情况极其清楚地出现于狄德罗。狄德罗立场出白莎夫茨伯利和洛克;但是感觉主义文献在这个百科全书的编选人身上才一步一步变得更加强大有力。他遵循②物活论的假说(参阅后面第三十四节,9),最后参加《自然体系》一书的编撰工作。这部著作用形而上学的体制把人类心理活动陈述为神经系统的看不见的轻微运动,并完全按照拉美特利那样处理那些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后来的观念学家中卡班里斯由于他的生理学观点的新颖在这方面表现突出。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只是为了探索人类精神状态

(lemoral)所必然依归的神经系统的状态,不再仅仅在机械运动方面,而且在化学变化方面。观念化(即观念的形成)是人脑的分泌,正如其它的分泌物产生于其它的器官一样。

与此相反,另一条观念学路线却坚持洛克的原则,即一切观念内容虽然来源于感官,但在组合这些内容的功能中,心灵本性的特有性质表现出来了。这条思想路线的领袖是邦尼特。他也仿效孔狄亚克的方式,采取了拉美特利涉及阿罗毕斯时所引荐的思维方式;但是他是一个久经锻炼的自然科学家, 他不会不知道感觉决不可能分解为运动因素,感觉与物理状态的关系是综合

② 在意识活动的实际系列的发展过程中,笛卡儿和莱布尼茨关于感情和激情的学说在孔狄业克和她的弟子们那里表现出来,有一部分也在英国的观念联合心理学家那里表现出来。

① 不可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在特雷西那里,这种命名或许有意与费希特的“知识 学”(参阅后面第六篇第二章)匹配。

② 起决定性作用的过渡性著作是《达朗贝的梦》。

的而不是分析的。因此他在神经系统的机械作用中只看到心灵自发反应的偶因(causa occasionalis),而据他看来,心灵的实体性似乎证明为意识的统一性。他将此理论与各种幻想的假说联系起来①。在他那里,宗教观念之能表现出来是基于假定了非物质的心灵实体,而感觉主义只承认心灵实体的活动仅与肉体有关。为此,邦尼特为了解释心灵的不朽和连续不断的活动借助于一种关于似醚的物体的假说,这种似醚的物体本质上与灵魂相通,并 [在每个特殊情况中] 根据它所居之处,呈现出一种较粗糙的外部的物质组织②。394感觉主义与关于心灵独立自主的实体性和反应能力的主张两相结合,传

给了邦尼特的同胞卢梭;卢梭借此反对百科全书派的心理学理论。他发现心灵的此种特性即机能的统一性表现在情感(sentiment)中;他把心灵本质的此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与观念的冷淡的、漠不关心的机械作用对立起来,此机械作用会贬低心灵的作用,使之无条件地依赖于外部世界。在他那里,个人的情感反抗这样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人的意识中只有一大群外来之物偶尔凑在一起,在一座漠不关心的舞台上游戏,集合起来而又分散了。他想表明的思想是:情况并不只是精神生活在我们内心发生;更真实的情况是,我们自己就是积极决定一切的人物。这种信念迫使卢梭反抗理智主义的启蒙运动。在孔狄亚克和百科全书学派的感觉主义中,理智主义的启蒙运动欲将人的内部生活当作只是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感觉因素的机械作用的产物,而卢棱则用单子论的原则来反对心理学的原子论。

后来,圣马丁在他的论辩中也许不无卢梭的影响,他以同样方式高声反对盛极一时的孔狄亚克主义;他甚至从他的神秘的隐居处走出来在师范学校的会议①上抗议感觉主义的浅薄。他说,观念学家们侈谈人性,但他们不去观察人性而只竭尽所能去“拼凑”人性。

  1. 感觉主义在各方面最公开的敌人是苏格兰哲学家。这种矛盾发展的共同基础是心理学至上论(Psychologismus)②。因为里德和他的弟子们在人的研究和人的心智能力的研究中探索哲学的任务。的确他们比他们的论敌更加用劲、更加片面,他们抱着有计划进行工作的观点,认为整个哲学必须是经验心理学,但是这种人类心灵活动和发展的观点直接与感觉主义者对立。对于心灵活动的原始内容,后者认为是简单的,而前者认为是复杂的;后者认为是个别观念,而前者认为是判断;后者认为是感官的,而前者认为是内在的;后者认为是特殊的,而前者认为是一般的。里德承认,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和休漠的怀疑主义,正如哈特利和普里斯特利的唯物主义一样,是来自洛克原则的正确结论;但是恰恰是这些结论的荒谬性驳斥了那个原则。

与此相反,里德现在可以把培根的归纳法应用于内在知觉的 395 事实上,以便通过分析这些事实获得原始真理,这些原始真理从开始起即随人类心灵的本性而存在并作为决定性的原则体现于心灵活动发展的过程中。因

① 在《哲学的复兴》一书中。

② 邦尼特这种思想强烈地影响苏黎世人 J.C.拉瓦特尔(1741—1801 年)并影响他的根法实验:参阅 H.迈尔

《哲学家和相法家拉瓦特尔》(载于《拉瓦特尔纪念特刊》,苏黎世,1903 年德文版;现又载于《在哲学的边缘上》文集,蒂宾根,1909 年)和 Chr.扬内特茨克《拉瓦特尔与宗教意识有关的狂飙突进运动》(1916 年)。

① 《师范学校会议纪要》,III.第 61 页起。

② 此理论用心理学概念解释历史事实、逻辑思维和有关人类精神的各种观念。——译者

此,撇开全部生理学所给予的辅助作用不说,心理学的基础科学必将作为一种内在观察的自然科学而完成。在解决这个任务时,里德本人,特别是在他之后的杜格尔德·斯图尔特,在领悟内在变化过程时显露出眼光广阔,周到缜密,在分析内在变化的基本内容时又显示出敏锐深刻,细致精微:在他们广阔的研究范围里充满着对于心灵生活发展过程有价值的观察。然而这些研究没有取得思想上的丰硕成果,缺乏积极的概括性的强大论证力,因为他们处处混淆了对于在心理功能中可能被发现为普遍有效的内容的证明与从发展的观点看关于普遍有效的内容也是原始的和有决定性作用的假定。因为这种哲学除了心理事实的原则外没有另外的原则,它不加批判地认为一切可用此法证明为心理活动的实际内容的东西是自明的真理。这些原则的总体被命名为常识[健全的人类理智],而且据认为,就是这种常识形成一切哲学知识的最高准则。

  1. 在德国启蒙运动哲学中所有这些倾向搀杂着笛卡儿和莱布尼茨唯理主义的影响。在后者体系的方法上的双重倾向①通过克里斯琴·沃尔夫呈现出一种固定的体系形式。据他看来,一切对象均可用永恒真理和偶然真理两个观点来考虑;对于每一现实领域都有一种通过概念的知识和另一种通过事实的知识,一种出自理智的先无科学和另一种来自知觉的后无科学。这两种科学终必如此结合:比如,经验心理学必然表现出,实际存在着下面一些活动,

    这些活动在理性心理学中是从灵魂的形而上学概念推导而来,是从灵魂概念产生的“能力”推导而来。另一方面,仿效莱布尼茨的先例,人们坚持这两种认识方式在价值上的区别,认为理智知识是清晰明确的洞见,而经验知识

(或如当时人们所说,历史知识)被认为或多或少是事物的晦暗的浑浊的观念。

从心理学上说,按照笛卡儿学派模型,两种知识被分为无赋观念(idece innatce)和外来观念(ideae adventiciae)。然而沃尔夫本人按照池的形而上学思想路线很不重视[心理的] 发生发展因素。可是在他的追随者和对手们那里情况刚刚相反,他们已经受到法国和英国的学说的影响。总的发展过程是这样:莱布尼茨和沃尔夫曾经让给经验主义的[心理学的]重要性现在通过洛克原则的深入便越来越扩大和发展了。心理学方法一步一步胜过形而上学—396 本体论的方法;并在心理学内部对感觉主义的让步是这样地逐日增长,以致最后不仅热心的科学家如鲁迪格和罗休士而且特别还有大部分通俗哲学家完全支持这样的理论,即人类一切观念都来自感官知觉。这种变化过程从发生、发展直到完成呈现出五光十色、层叠交映,但只具有文学历史价值①,因为其中并无新的论点显露出来。

海因里希·兰伯特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情况。在这些十八世纪的方法学家中他作为一位能干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取得受人尊敬的地位。因为在他的

《新工具论》的奇异的论述中每当他谈到知识的形式和内容时,实际上他总完全停留于沃尔夫的思想方法的案臼中,而没有前进②到康德后来赋予此种矛盾的重大意义(参阅后面 12)。不过,兰伯特的功绩却在:他力图从纯逻辑和认识论上去理解先天概念(与此相对照的是流行的心理学至上论)。他所

① 参阅前面第三十节,7。

① 参阅丈德尔班《近代哲学生》,I.第 53—55 节。

② 正如从前根据 R.齐默尔曼《康德的先驱兰伯特》(维也纳,1879 年)所认定的。

理解的先天认识是一种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在这里他表现为一个数学家),在他心里想到的形而上学是由这样的先天因素即可推导出的整个概念体系的形而上学。从这里便产生“对形而上学改进”的任务,即把原初的真理从经验的总体存在中解脱出来。为此,兰伯特徒劳无效地追求着一种统一的原则③,而他的《建筑原理》最后满足于表面的[不基于内部原则的] 搜罗聚集。

  1. 在所有这些有关人类观念起源的观点在文学广场上欢跃嬉戏的时候,关于天赋观念的调和言词已经为人谈论很久,但在汉诺威图书馆④的一份手稿里,这调和言词正等待着这份手稿出版后所要产生的强大效力。莱市尼茨在他的《人类理智新论》中曾详尽地注释洛克的观念学,并在其中具体体现了他自己的哲学的极深刻的思想和单子论最精微的结论。

在洛克抨击天赋观念论的论点中有这样一种论点:他主张心灵不认识的东西不可能存在于心灵中。他又曾这样地表露他的这个原则①:心灵并不是总在思维。根据这个原则,笛卡儿把灵魂定义为 res cogitans[思维的东西]就成问题了:因为灵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实体的基本特征。学派之间经常在这个意义上讨论这个问题,然而,莱布尼茨通过他的单子论走向了独特的中间立场。397 因为,按照他的意见,灵魂像每个单子是一种“表象”力, 它每时每刻必然拥有种种知觉:但是,因为所有单子,即使是构成物质的单子,都是灵魂;这些知觉不可能全都是清晰而明确的。因此,对问题的解决又存在于无意识的表象的概念或细微知觉中(参阅前面第三十一节,11)。灵魂(如每一单子)总拥有观念或表象,但不是永远有意识的(或自觉的), 不永远是清晰而明确的观念;灵魂的生活只基于无意识表象发展到有意识的表象,晦暗浑浊的表象发展到清晰明确的表象。

此时在这方面莱布尼茨把一种涵义极端深刻的概念引进了心理学和认识论。他区分灵魂只拥有观念的状态与灵魂意识到②观念的状态。前者他称作知觉,后者他称作统觉③。因此,他之所谓统觉是指无意识的、晦暗的、浑浊的表象升华为清晰而明确的意识的过程,从而被灵魂认识为自己所有,并为自我意识所占有。此种心灵生活的变化发展过程基于无意识的表象转化为有意识的表象或观念,基于知觉澄清为自我意识的清晰性和明确性。根据单子论, 莱布尼茨关于经验真理或偶然真理(参阅第三十节,7)的方法论观点呈现出特有的色彩。单子没有窗户,这就不可能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把知觉理解为事物对灵魂的作用的效果①:相反地,感官观念(或表象)必然被认为是灵魂的活动,灵魂依靠“先定谐和”在晦暗而浑浊的状态(如细微知觉)中变化发展,而在其中发生的转化只能被认为是使之清晰化、明确化的过程,被认为是澄清为自我意识的过程,被认为是统觉。

在莱布尼茨那里,感性和理智之间的区分与清晰性和明确性不同程度之

③ 此事最清楚不过地表现在他与康德的通信中(载于康德著作):参阅前面所引证的本森的论文。

④ 莱布尼茨曾作汉诺威图书馆馆长。——译者

① 《人类理智论》,II.1,第 10 页起。

② 这个德文术语仿照康德《人类学》第 5 节。

③ 《自然的原理和神恩的原理》,在这里与洛克反映论的关系显著地表现了出来;《人类理智新论》,II.9,

4。

① 《人类理智新论》,IV.4,5。

间的区别等同,因此按照他的意见,感性和理智具有同样内容,[不同点] 只在于后者被认为是清晰而明确的东西,而前者则被表象为晦暗而浑浊的东西。没有一样东西从灵魂之外进入灵魂之内;灵魂有意识地表象的东西早已无意识地包含于其中:另方面灵魂在自己有意识的观念中并不能创造出从一开始便不存在于灵魂内部的任何东西。因此,莱布尼茨必然断定:在某种意义上(即无意识地),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即有意识地),在人类心灵里没有一种观念是天赋的。他把这种早已在单子论中预先规定的这种关系命名为观念的潜在先天性。398

在《人类理智新论》中从一开始便把这种思想当作主导观点来处理,这种思想特别依据普遍真理或永恒真理而得以贯彻。这的确是一个迫切而又关键的问题:这一派(新柏拉图主义者和有些笛卡儿主义者)主张永恒真理作为预先制就的(fertige)真理,“实际上”是先天的;另一派(霍布斯和洛克理论一部分)则根据感觉因素的合作来解释永恒真理。然而莱布尼茨阐述的是这种思想:这些原则作为细微知觉,即作为有关思想的无意识的形式, 已包含于知觉中,在这些原则不自觉地被运用之后便被统觉(理解),即被升华为清晰的、明确的意识,井借助于经验而被认识了。灵魂后来将理智认识的清晰性和明确性当作普遍原则,永恒真理的活动形式早已蕴藏于感性表象中。因此当洛克把经院哲学的原则 nil est inintellectu quod non fuerit in sensu[在感觉中不存在的东西在理智中也不存在] 当作自己的原则时,莱布尼茨却加上一条 nisi iniel- lectusipse[除了理智自己]。

  1. 当《人类理智新论》在 1765

    年问世时,引起巨大轰动。莱辛便着手翻译它。灵魂的生活超越一切清晰而明确的有意识的东西并植根于朦朦胧胧的内心深处,这一论断是当时文学界价值最高的洞见,当时的文学界正从启蒙运动理智的枯竭中、无聊乏味的循规蹈矩中挣扎出来,天才地向前发展; 这种洞见由于出自德国、出自被推崇为德国启蒙运动的父亲和英雄的思想家之手便更加有价值了。在这条思想路线上,莱布尼茨特别影响了赫尔德:我们不仅从他的美学观点①,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获奖论文《论人类心灵的认知和感知》,认识到了这一点。

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在方法论观点占优势的形势下把理性认识和经验认识之间的对立加深到极大限度并将理智和感性处理为不同的“能力”。柏林科学院想探究这两种不同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两者中每一种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赫尔德扮演真正的莱布尼茨(按照后者本人在《人类理智新沦》中所阐述的),反对流行的种种学派思想,在他的论文中他强调人的心灵生活有生命的统一性,并证明感性和理智并不是知识两种不同的来源而只是单399 子在自身中领悟宇宙时的同一生活活动的不同阶段。作为内在力量的一切观念在灵魂内部是天赋的观念,灵魂凭借这些观念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从它对直接接触的环境的意识一步一步地升高到对宇宙谐和的认识。关于感性和理智的这种更深一层的统一,赫尔德称之为情感:在这里面,也在他关于“语言起源”的探索中,他找到了包含诸感官为一整体的机能,根据这种机能“说” 和“听”的心理机械作用便被提高为思维的表达。

  1. 还更有意义的是莱布尼茨著作的另一种影响。不是别的思想家而是康德,着手把《人类理智新论》的理论建设成为一种认识论体系(参阅第三十

① 主要参阅第四《批判的森林》。

四节,12)。这位柯尼斯堡的哲学家受到这部著作的激励,引起了他在思想发展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在他的《教授就职论文》①中完成了这种转变。他从沃尔夫学派形而上学中成长起来并长期从事于对经验理论的检验,但他对此并不满意②。相反,他进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并遵循[兰伯特的] 思想从知识的形式和内容的区别来着手进行工作。此时,关于“永恒真理”, 莱布尼茨证明:永恒真理作为不自觉的关系形式早已潜存于感官经验本身, 通过理智的内省达到清晰而明确的意识。这种潜在的先天性原则是康德《就职论文》的核心:形而上学真理作为灵魂活动①的规律存于灵魂之中,在经验中遇有机会便开始积极活动,之后成为理智认识的对象和内容。

康德现在用新的有成效的方法将此观点应用于感性认识。出于方法上的理由,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智认识对立起来,对立程度甚至比沃尔夫主义者还尖锐得多;但是就因为如此,据他看来,问题在于:在感宫世界里是否还存在像莱布尼茨和康德本人所指出的在理智世界里原始的形式关系②。他因此发现了“感性的纯形式”——空间和时间。时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先天的,而是获得的,但也不是从感性材料中抽象而来的,而是 abipsa mentis actione se- cundum perpetuas leges sensa sua coordinate[来自心灵的活动,心灵根据永恒规律协调自身的感觉];像理智形式一样,时空之被认识是通过心灵全神贯注于经验中的活动;这是数学的任务,数学必然的普遍效用仅基于此。

赋予此种潜在先天性以另一种表达式的是特顿斯。他在康德 400 的《就职论文》的影响下撰写他的“论人性和人性发展”的文章。他也宣称,“思想法令”(Aktus des Denkens)是原初的第一“关系概念”:我们进行思维时运用它们从而体验到它们;借此它们证明自己是思想的自然规律。因此, 构成一切哲学知识基础的普遍原则是“主观的必然性”,思维着的心灵本身的本质通过此等主观的必然性而觉醒起来。

① 这篇论文所受到《人类理智新论》的影响已由 W.文德尔班证明,《科学哲学季刊》,I. 1876 年,从第

334 页起。

② 此事最好用《一个视灵者的梦》这篇论文来证明,这篇论文表面上看来远离了形而上学。参阅后面第六篇第一章。

① 《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第六节 dantur peripsam naturam in-tellectus[理智来源于自身的本性〕。参阅同书第八节,还有第三节的推论。

② 参阅《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一书的第八节和整个第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