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德的理性批判
G.L. 莱因霍尔德《康德哲学通信》( Briefe uber die Kantische Philosophie,《德意志信使》杂志,1786 年至 1787 年),1790 年起,莱比锡德文版。
V.库辛《康德哲学课本》(Lecons Sur la Philosophie de Kant),1842 年,巴黎法文版。
M.德斯杜伊《从三个批判看康德哲学》(La Philosophie de Kant,d'apres les trois Critiques),1876 年,巴黎法文版。
E.凯尔德《康德哲学》(The Philosophy of Kant),两卷集,1889 年, 伦敦英文版。C.坎顿尼《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三卷集,1879
—1884 年,米兰,意大利文版。
W.华莱士《康德》,1882 年,牛津,爱丁堡,伦敦,英文版。
J.B.迈耶《康德心理学》(Kants Psychologie),1870 年,柏林德文版。
Fr.保尔森《康德的生平和学说》(I.Kant,Sein Leben und seine Lehre), 1908 年初版,1920 年第六版(仅述理论学说和实践学说)。
Th.吕森《康德》,1900 年,巴黎法文版。
G.西默尔《康德讲演录十六篇》(1904 年,莱比锡德文版),从纪念康德逝世一百周年的无数演讲和文章中选出的最重要的成果(参阅《康德研究》,1904 年第九期,第 518 页起;1905 年第十期,第 105 页起)。
Br.鲍赫《伊曼努尔·康德》,1923 年,德文第二版。
E.卡西雷尔《康德生平和学说》(Kants Leben und Lehre),1918 年, 德文版。
E.布特鲁《康德哲学》(La Philosophie de Kant),1924 年,巴黎法文版。
M.冯特《形而上学家康德》(Kant als Metaphysiker),1924 年,德文版。
E.屈内曼《康德》,1923 年和 1924 年,慕尼黑德文版。
H.李凯尔特《近代文化哲学家康德》(Kant als Philosoph der modernen Kultur),1924 年,蒂宾根德文版。
从庆祝演讲中选出:
哈尔纳克(A.V.Harnack),1924 年,柏林;福尔克特(Joh.Volkelt), 1924 年,埃尔富特;梅尔(Heinr.Maier), 1924 年,柏林。
这位柯尼斯堡哲学家卓越的地位在于:他全面地吸收了启蒙运动文学形形色色的思想因素,并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补充获得了关于哲学问题和哲学方法的崭新的成熟观念。他经历过沃尔夫形而上学学派的陶冶,结识过德国通俗哲学家。他潜心钻研过休谟深邃的哲学论述,并曾热衷于卢梭的自然崇拜。牛顿自然哲学数学般的严谨,英国文学对人类观念的根源和人类意志的根源进行心理分析的精微细致,从托兰德和莎夫茨伯利到伏尔泰范围广阔的自然神论,法国启蒙运动用以促使政治社会条件得到改进的高尚的自由精神,——所有这一切在年青的康德心上引起共鸣,真诚而充满信心。他具有渊博的世界知识和令人钦佩的智慧,出色地将启蒙运动的最大优点苔苹
于自身,而又诙谐机智,独具风格,分寸恰当,决不炫耀自夸。457
但是他从所有这些基本前提出发而达到独具特色的地方是有关认识问题的错综复杂。正因为形而上学要求给予伦理信念和宗教信念以科学的确实性,所以他从根本上重视形而上学;但在他不断追求真理过程中,他自己的进步的批判精神迫使他确信唯理主义学派思想是多么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他越从根本上重视形而上学,此时形而上学对他的影响就越持久——他的眼光就越锐敏地看清楚了经验主义利用心理学方法所发展的知识的极限。在他研究大卫·休谟时,他意识到这件事到了这样的程度:他迫不及待地求助于莱布尼茨的《人类理智新论》可能贡献给形而上学科学的可能性的援助。但是他建立在潜在的先天性原则之上的认识论体系扩展到了数学(参阅前面第三十三节,12;第三十四节, 12)并很快证明自身站不住脚,这就导致他陷入旷日持久的研究中,占据了他从 1770 年到 1780 年这段时间;研究的结论, 即存在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
其中本质上新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就是:康德认识到心理方法不足以解决哲学问题①;他将关于人类理性活动的起源和实际发展的问题与关于人类理性活动的价值问题完全分开。他与启蒙运动一样,总倾向于从考虑理性本身出发而不从理解事物出发,而对事物的理解是受形形色色的臆测和假定的影响的。但是他在考虑理性本身时发现超越一切经验的普遍判断,其有效性既不可能使之依存于它们呈现在意识中的实际结构,也不可能基于任何先天性形式。他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这些判断,从它们的内容本身、从它们与被它们所决定的理性活动的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合法性或它们的要求的极限。因此在这整个尝试过程中,他深入意识的最深处探索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合理性,并从而从各个方向确定一切实在的非理性内容所开始的界限。根据这种观点,康德的批判位于启蒙运动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之间,浪漫主义是此发展路线的最高峰,此路线向着浪漫主义不断上升又从浪漫主义不断下降。
这种任务康德命名为理性批判,这种方法命名为批判的方法或超验的方法。他所引荐的学术名词将这种批判哲学的内容叫作 458 对于先无综合判断的可能性①的探索。这种观点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理性原则的有效性完全与其本身在经验意识(无论是个人的或是人类的)中产生的方式方法无关。一切哲学都是独断的;哲学或者通过描述这些原则从感觉因素中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或者通过根据无论何种形而上学臆测的先天性,力图奠定或甚
① 参阅庄《纯粹理性批判》中超验的纯粹知性概念演绎法的开头论述(W.IV.第 68 页起)。
① 这种表达式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创作过程中通过综合概念所获得的意义而逐渐形成的(参阅第三十八节,1)。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绪论中是以下达方式发挥上述一般公式的:在一判断中如果谓词与主词的从属关系基于主词本身的概念,这种判断便是分析的(“引伸判断”);如果情况相反,谓词把另一种与主词、谓词在逻辑上均不相同的东西加在主词身上,那么这种判断就是综合的(“扩充判断”)。后天(aposteriori)综合判断的基础是(“知觉判断”,参阅《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十八节,W.IV.第298 页)知觉本身的行为;相反,先天(apriori)综合判断,即用以阐明经验的普遍原则,则是另外一回享, 这正是我们应该探索的东西。康德所谓的先天并不是指心理学上的特征,而是指认识论上的特征。它并不意味着在时间上先于经验,而是一种超越经验、不能为经验所证明的理性原则有效性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即逻辑上的“先”,不是时间上的“先”]。不弄清楚这一点的人就没有希望理解康德。参阅 O.埃瓦尔德《康德方法论》(KantsMethodologie),1906 年柏林德文版。
至判断这些原则。这种批判的方法,或超验哲学,研究这些原则实际出现的形式,并检验将这些原则普遍地和必然地应用于经验所具有的效用价值。
在康德那里从这里便产生了系统地研究理性功能的任务,以便确定理性原则并检验这些原则的有效性;这种初次出现在认识论中的批判方法自动地将其影响扩展到理性活动的其它领域。然而在这里就证明了康德最新取得的心理划分模式(参阅前面第三十六节,8)对于他分析处理哲学问题有权威性意义。正如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形式区分为思想、意志和情感,同样理性批判必然要遵循既定的分法,分别检验认识原则、论理原则和情感原则——情感独立于前两者,作为事物影响于理性的[媒介]。
据此,康德学说分为理论、实践和审美三部分,他的主要著作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三个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1724 年 4 月 22 日出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他是马具师的儿子,在虔信教的弗雷德里夏学院受教育。1740 年他进了柯尼斯堡大学,在那里,除哲学和神学外,自然科学学科逐渐更引起他的兴趣。他结束学业后,从 1746—1755 年在柯尼斯堡附近几个家庭里当家庭教师, 1755 年秋在柯尼斯堡哲学系取得编外讲师的资格,1770 年第一次被任命为正教授。他的教学活动不仅涉及哲学各专业而且扩展到人类学和自然地理学。正是在这些领域里,他以激动人心的、构思精巧的、机智而风趣的阐述把他的影响远远传出大学校门之外。在社会上他受到人们的崇敬,他的同胞们在他那里459 寻求和发现一切激发人们兴趣的、亲切的教诲。康德中年时期这种明朗风趣的敏捷思维随着时间的转移变成一种认真严肃的人生观和严格自我控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体现在他倾注于伟大哲学工作的坚韧不拔的劳动中, 体现在出色地完成他的学术任务中,体现在顽强的、不免带点迂腐气息的、正直的生活作风中。他过着学者的生活,孤独而优雅,其规律的进程并未被他晚年有增无已的光辉荣誉所干扰,只暂时被一层阴影所遮蔽,——在腓特力·威廉二世时期取得统治地位的正教的仇恨封禁了他的哲学,将此阴影投射在他生活的道路上。1804 年 2 月 12 日他因衰老而去世。
康德的早期作品之后的生活和品格被库诺·费希尔典范地刻画出来了
(1860 年;又《近代哲学史》,卷三、卷四,1897 年,1909 年海德尔堡第 5 版);关于他的青年时代和早期教学活动由 E.阿诺德描述过(1882 年柯尼斯堡版)。康德周年纪念日发表了权威性的传记——K.伏尔兰德《康德其人及其著作》(两卷集,1924 年)。关于书信,在学院版本卷十至卷十二中已全部收入,后又收进《哲学书库》(慕尼黑,1919 年)中;F.奥曼曾出版《书信选集》(1911 年,莱比锡)。
这位哲学家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了变化,特别是在写作活动方面。他早年的“前批判时期”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已在第 382 页引用了)的特色是:闸述明快,优雅,表现为一位构思精巧、深谙世情者的令人喜爱的即兴创作。后期著作表现出他的脑力劳动的艰苦和思想动机的矛盾冲突,既形式周详笨拙,又结构矫揉造作;文句艰深复杂,受限频频。密涅瓦(智慧女神)驱散了文采。然而在他后期作品之上笼罩着思想深邃的肃穆气氛,笼罩着升华为感情洋溢和表情沉重的诚挚信念。
对于康德的理论发展,在开始时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与牛顿自然哲学之间的矛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者是通过克努争(参阅第 382 页)
在大学里引起他的注意;后者是通过特斯克给他的影响。由于他日益厌弃哲学学派体系,他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起着强烈的作用,当时他似乎要以全部身心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1747 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标题为《对生命力真实估价的思考》(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atzung LebendigerKrafte),
——论述笛卡儿学派物理学家与莱布尼茨学派物理学家之间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他的伟大著作《自然通史与夭体理论》(Allgemeine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是第一流的自然科学论著;除短篇论文外,他那篇提出不可量物的假说的硕士论文《论火》(De Igne,1755 年)也在此书之内。他的教学活动甚至直到晚期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科学学科[特别是自然地理和人类学]的偏爱。参阅:保尔·门泽尔《康德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发展学说》
(Kants Lehre von der Entwicklung in Naturund Geschichte,1911 年); E.艾迪克斯的《康德遗著》(Kants Opus Postu-mum,1920 年)和《自然科学家康德》(Kant als Naturforscher,1924 年和 1925 年);J.克里斯《伊曼努尔·康德及其对当代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I.Kant und seine Bedeutung fur die Naturforschung der Gegenwart,1924 年)。
在理论哲学方面,康德的观点“几经反复”(参阅第三十三节,12;第三十四节,12)。开始时(在《自然单子论》中)通过通常区分物自体(必得从形而上学上被认识)与现象(必得从物理学上被研究)的区别力图调解莱布尼茨与牛顿在空间理论上的矛盾。之后(在 1760 年以后的作品中)他达到这样的认识:唯理主义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哲学与数学必然具有针锋相对的不同方法;哲学,作为关于既与世界的经验知识,不可能超出经验的范围。但是在他为形而上学的崩溃而苦恼的时候,他从伏尔泰和卢梭那里,借助于对正义和神灵的“天然情感”得到安慰,就在此时他仍在继续寻求改进形而上学的方法;当他如愿以偿,借助于莱布尼茨的《人类理智新论》找到这种方法时,他就用独特的粗线条刻画出他的《就职论文》的神秘独断的体系。
从那篇论文前进到批判体系的过程很不明确,意见分歧。关于这段时期的发展,特别是受休谟影响的时间和方向是很值得怀疑的。参阅:Fr.米切460 里斯《康德在 1770 年前后》(Kant vor und nach 1770,不伦斯堡 1871 年); Fr.保尔森《康德认识论发展史探索》( Versuch einer Entwi- cklungsgeschichte der Kantischen Erkenntnistheorie,1875 年,莱比锡); A.里尔《哲学批判主义的历史和方法》( Geschichte und Methode des Philosophischen Kritizismus,莱比锡 1876 年;1924 年至 1925 年第三版); B.厄尔德曼《康德批判主义》(Kants Kritizismus,莱比锡,1878 年);
W. 文德尔班《康德物自体学说的各阶段》(Die Verschiedenen Phasen derKantishen Lehre von Ding-an-sich,《科学哲学季刊》,1876 年); H.梅尔《康德认识论的重要性》(Die Bedeutung der Erkenntnistheorie Kants,《康德研究》卷二至卷三);A.J.迪特里希《康德时空学说的总体概念及其与莱布尼茨的关系》(Kants Begriff des Ganzen in seiner Raum Zeitlehre und das Verhaltnis zu Leibniz,1916 年)。关于康德与牛顿、卢棱的关系还可参阅 K.迪特里希《康德哲学内部发展史》(Die Kantische Philo sophie in ihrer inneren Entwicklungsgeschichte,1885 年)。
德国哲学的“末日裁判书”①《纯粹理性批判》来源于康德思想种种路线的融合和调整。此书在第二版(1787 年)有一系列的改动;这些改动,一经谢林(《文集》,卷五,第 196 页)和耶可比(《文集》,卷二,第 291 页) 指出应予注意后,就成为争论极为激烈的目标了。关于此事,参阅前面引用的文献著作。H.法伊欣格尔曾尽最大努力搜集文献写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评注》(Kommentar zu Kants Krit.d.r. Vern.;斯图加特,1887 年卷一, 1892 年卷二,1922 年第二版)。参阅:N.K.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评注》
(ACommentary to Kant's Critic of P.R.1918 年纽约英文版);K.A. 梅塞《评注》(1922 年);A.门泽尔(1923 年);H.科尼利厄斯(1726 年)。
《批判》的评注单行本作者有 K.凯尔巴赫,B.埃德曼,K.福伦德,H.施米特, R.施米特等等。
在批判时期的主要著作除此之外尚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 mena zu einer jeden kunftigen Metaphysik),1783 年;《道德形而上学基础》(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1785 年;《自然科学 的 形 而 上 学 原 理 》 ( Metaphysischc Anfangsgru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1785 年;《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1788 年;《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1790 年;《纯粹理性界限以内的宗教》(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βen Vernunft),1793 年;《论永久和平》(Zum ewigen Frieden), 1795 年;《法律学和道德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etaphysischc Anfangsgrunde der Rechts-und Tugendlehre),1797 年;《关于认识能力之争论》(Der Streit der Fakultaten),1798 年。
关于康德讲演出版物中最重要的有:《人类学》(l798 年;斯塔克编辑, 1831 年);《逻辑学》(1800 年);《自然地理》(1802 年或 1803 年);
《教育学》(1803 年);《形而上学》(珀里茨编,1821 年)。参阅现代科学院版,P.门泽尔编《康德伦理学讲演录》(Vorlesung Kants uber Ethik, 1924 年,柏林德文版)。
康德全集有:罗森克朗兹和舒伯特编十二卷集,莱比锡,1738 年起;哈尔登施太因(G.Hartenstcin)编十卷集,莱比锡 1838—1839 年,最近八卷集,1867 年起;基尔曼(J.V.Kirchmann)编,最近由福伦德等人修订收入
《哲学文库》;卡西雷尔(E.Cassirer)编,1921—1923 年。柏林科学院所出版的批判性全集:第 1—9 卷,著作;第 10—13 卷,书信;14—17 卷,手稿遗著①。在字伯威格—海因茨所编文献卷三中可以找到康德著作的梗概,其中包括阐述他的批判主义的无关紧要的手稿《从形而上学到物理学的过渡》
(Ubergangs von der Metaphysik zur Physik);那里还有大量的引证完整的文献。我们只能从其中选择最优秀最有教益者,即在埃尔希和格雨伯尔主编《百科全书》中 W.文德尔班所写的论文《康德》,那是根据材料编排的较有价值的[对康德哲学]的综合评述。此后,E.艾迪克斯着手编制详细的康德全部著作(1893 年)和论康德(1893 年)的图书目录。关于最新文献,初由
① “ Grundbuch”/“ Doomsday-book”/“ 末日裁判书”:其所以这样称呼是指它毫无遗漏,毫无偏见地审判了所有的人,有如上帝的最后审判,此处喻康德此书系检验和裁决历史上所有哲学理论的总结。——译者
① 后面引语所标示的卷数和页码系指柏林科学院新版本。考虑到现行有关版本的五花八门,章节段落则用原著的。关于主要著作,凯尔巴赫所编雷克拉姆版本易于将引语从过去的版本改编成其它版本。
法伊欣格尔现由利贝特发行的、于 1896 年创刊的《康德研究》杂志提供了最全面的回答。1924 年[康德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发行了柯尼斯堡艾伯塔斯大学的纪念文集、法律经济哲学文库康德研究以及详尽的拜歇尔哲学年鉴,还有关于 600 篇论文的文学报导的理想的图书目录(第三、五、六册,1924 年起)。格洛克勒(H.Glockner)报导了其中最重要者(《德意志季刊》,1925 年卷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