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发展三阶段论

孔德认为,自 16 世纪以来,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 但是还没有人发现过社会规律,而他自己却“发现了一条伟大的根本规律”。“这条规律就是: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都先后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②这三个阶段也就是三种性质上不同、甚至相反的哲学方法,由此就产生彼此互相排斥的三类哲学或者说三类说明一切现象的思想体系。在神学阶段,人们自由幻想,要求探索万物的内在本性, 现象的根源、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但这是办不到的。于是他们便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来解释一切。这时宗教在各种思想体系中占统治地位。形而上学阶段是神学阶段的变相。这时人们以形而上学(超验) 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来解释一切,要求获得关于事物本质的绝对知识。例如各种独断论的哲学体系、各种认为自己是客观真理的革命理论, 就是这类形而上学的概念构成的。在实证阶段,一切知识、科学、哲学都以“实证”的“事实”为基础,人们“于是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①人们把一切知识都看作是关于现象的知识,相对的知识。这个阶段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孔德认为,他所发现的这条“伟大的根本规律”,不仅是思想体系的发展规律,而且也是个人智力、各门学科乃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智力发展都适用的规律。

他认为,个人智力的发展是经历这三个阶段的。“童年时期是神学家”, 爱好神话和虚构;“青年时期是形而上学家”,喜欢抽象和理想;“壮年时期是物理学家”,不再喜爱好高骛远的虚构和抽象,而是关心实际,重视现实。他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如果他回顾一下自己的历史,就可以看到曾经相继经过三个阶段,在童年时期是神学家,在青年时期是形而上学家, 在壮年时期是物理学家。”②

孔德认为,各门科学知识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早期受神学的统治,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中期受“形而上学”的支配, 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或精神的本性;近期进入实证时期, 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相继成为实验的科学。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古代是神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哲学是宗教神学,科学知识受神学的统治,政治是宣扬“君权神授”的神学政治;中期是形而上学阶段,宗教哲学为形而上学化,政治则空谈“民主、平等、自由”等抽象的形而上学原则;未来的社会是实证的社会。他为实证社会所设计的蓝图是:这时,科学是崇尚实验、重视经验的实证科学, 哲学是实证的哲学,政治则是他在《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中所拟订的实证

① 孔德:《实证主义教程》,巴黎 1907 年版,第 1 课。

② 孔德:《实证主义教程》,巴黎 1907 年版,第 1 课。

① 孔德:《实证主义教程》,巴黎 1907 年版,第 1 课。

② 孔德:《实证主义教程》,巴黎 1907 年版,第 1 课。

的政治。

孔德认为,神学阶段为人类智力发展初期所必需,但是到了中期就成为发展的障碍。形而上学阶段否定、代替神学阶段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偏爱“抽象”、“空洞”的原则,它只能起破坏作用而不能起建设作用。只有实证阶段才是人类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成。

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之说,是把思想本身当作思想发展的原因。它的实证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转化来的,形而上学阶段又是神学阶段的变相,神学阶段的特征则是人们的自由幻想。于是自由幻想成了思想发展的起点,而自由幻想意味着不受物质条件的制约。而且,三阶段每一阶段的特征都是出于思想本身的欲求,也就是为思想本身所决定,这样,孔德实际上是把思想发展同产生思想的客观物质条件分割开来。他否定人们有可能获得关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知识,认为要求获得这种知识的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

  1.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孔德实证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就是社会学。这是整个实证哲学的归宿,也是孔德创立实证哲学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在他看来, 社会理论是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最后领地,不把实证精神贯彻到这一领域,在理论上就无法完成整个实证知识体系,亦无法使对社会的研究走进实证的阶段,变成科学。孔德把他自己用实证主义哲学研究社会现象并提出的一套相应的理论称之为社会学。

孔德建立社会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实证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去。因此,他的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经验描述方法找出社会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并把这种关系视为社会规律。他把这种方法称作调查研究方法。具体地说,它包括观察方法、比较方法、实验方法、历史方法。孔德认为,实证自然科学的这种方法适用于社会研究,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将形而上学逐出社会历史领域。在他看来,社会学和物理学等实证科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主张用无机界和生物界的规律来理解社会现象,并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间接调查方法。这也是他把社会学称为社会物理学, 并以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缘由。

社会静力学是静态地解剖社会的横断面,研究社会的组织、秩序与和谐, 找出诸社会的相似关系。在孔德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一切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在统一的整体中才能认识。基于这种见解,他反对把社会看成个人间契约的产物,把社会(人类)而不是人看作最高的现实。他的社会静力学,从对人们的心理分析出发,把社会当作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有机体,认为“家庭主要是爱的结合”,社会是以爱为基础的、有确定依从关系的统一体。在他看来,社会有机体的存在,有赖于其中各机构、各阶级的平衡,秩序和稳定是社会存在与进步的首要条件,而这种平衡取决于人们的道德心理即利己心与利他心的平衡。通过家庭中“子女之孝、兄弟之友、父母之慈、夫妻之情”的发扬,使人们从爱己提高到普遍的“仁爱”,达到利他主义的道德境界,便可以实现社会和谐。

具体说来,孔德是这样论证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利己的心理,这是人的本性,是一种事实。另外还有一种事实,就是每个人又都有利他的心理, 人是群居的动物,群居就要合作,因此人都有利他的思想,都有同情心。他认为,利己和利他对于社会都是必要的,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利己

心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人人为自己对社会有好处,资本家为自己发展企业, 工人为自己拼命做工,科学家为名利进行研究,等等,这些对社会都有利。利己既然是必要的,那么私有财产就必然不可侵犯。承认私有财产,就要承认资本,资本也是不可少的。有了资本,才有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利他心也是必要的,社会是群居的社会,利他可以促进社会的互相合作,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孔德认为,社会要发展,就应以利他之心克制利己之心,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家庭就是达到这两者和谐的一种形式。首先,他认为社会的细胞不是个人,而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小小典范,人们可以从家庭看到社会美好前途。家庭是利己和利他的思想最和谐的体系。因为家庭关系是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这种关系从利己出发,要爱自己也就要爱对方,利己和利他可以和谐地结合起来,因此,家庭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在他看来,如果社会关系能与家庭关系一样,那么社会就能达到理想社会。

孔德认为,家庭的总和构成社会,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构成家庭的是爱, 构成社会的是合作的力量;家庭的关系是由家长来调节,社会的关系由政府来调节。在家庭成员中,彼此应有互相合作的精神,要有服从原则,小辈服从长辈,妇女服从男人。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各个阶级的人们之间彼此也要互相友爱、互相同情。平民应当服从领袖,要服从政府所规定的社会秩序, 只有这样,才能有普遍的幸福社会。因此,他认为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当从“普遍的爱”、“普遍的同情”的原则出发,而绝对不应当从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出发。

社会动力学是从动态考察社会体系的变化、趋势及其动力,又称为“实证的社会进步论”。在他看来,作为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础的是道德原则和思想,因此人类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人类所固有的道德和理智品质的进化。他认为,人类精神发展三阶段的规律,也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神学阶段相适应的是中世纪;与形而上学阶段相适应的是包括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革命在内的过渡时期;与实证阶段相应的是最进步、最完善的“工业制度”;科学的普及、利他主义战胜利己主义、社会感的增长、物质文化的迅速发展, 保证了生活日益轻松愉快,保证了公正与和平——这就是实证时代的突出特征。

孔德把上述社会学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爱、秩序、进步”,并称之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格言”。它的具体含义是“以仁爱为原则,以秩序为基础,以进步为目的”,即通过仁爱的宣传,求得秩序内的进步。

孔德在他思想发展的后期,越来越把他当作社会基础的那种抽象的、普遍的“爱”绝对化,以至把这种爱的原则当成宗教教义。他声称:“实证主义变成了一种名符其实的宗教,唯一实在和完备的宗教。”①由于这种宗教崇拜的对象就是作为爱的化身的人,因此叫做人道教。孔德为人道教制订了独特的教阶制度、祭祀仪式、教条教义。他还规定,“未来的哲学家将变成了人道教的祭司”。这样,孔德的实证主义最后又转向了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