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叔本华及其哲学思想

阿瑟·叔本华(1788—1860)是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祖籍荷兰,出生在德国的但泽(即今波兰格坦斯克),父亲是个银行家, 1805 年因经商受挫,精神忧郁,自杀而死。母亲约荷娜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一个小说家,但叔本华与其母亲却因性情不合而不睦。父亲曾对叔本华寄以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大商人,1800 年送他到汉堡一所有名的培养未来商人的学校读书,可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叔本华对经商不感兴趣,却对文科学习兴趣很大。1807 年进一所文科中学学习。1810 年入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1814 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在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哲学和佛学。1822 年被聘为柏林大学讲师。当时德国各大学讲坛大都被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家所把持,叔本华对此不满,欲与之一争高低。他将自己的授课时间故意选定在黑格尔授课的同一时间,意图对垒较量。结果遭到惨败,愤而离开讲坛,靠父亲的遗产生活,独自从事学术研究。1831 年 8 月, 柏林爆发鼠疫,叔本华离开使他失望的柏林,到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定居, 埋头研究与写作,孤栖于一个小旅馆里,以狗为伴,终其一生。叔本华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

《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附加与补充》(1851)等。其中,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最为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哲学。

叔本华对自己的哲学颇为自负,声称提出了一种与以往哲学方法根本不同的哲学方法,从而使欧洲哲学的发展发生根本的转折。他因此认为自己的著作,特别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必为后人一切著作的源泉。然而在 40 年代以前,叔本华一直被人冷落,他的著作出版后往往无人问津。随着

19 世纪 40 年代欧洲、特别是德国社会历史条件的急剧变化,人们已由对理性的信任转入对现实的不安与忧虑。叔本华的哲学因适应了这种忧郁的悲观主义情绪而受到欢迎,叔本华本人也因而声名大震。他 70 岁生日时,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贺词。临去世的前一年,他又看到自己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 3 版受到空前的欢迎,感到非常欣慰。他在这一版的序言

中,对自己的哲学命运作了总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 30 岁,而

我看到这第三版时,已经 72 岁了。对于这一事实,我总算在彼特拉克的名言中找到了安慰,那句话是:‘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我最后毕竟也走到了。在我一生的残年,既看到自己的影响开始发动,同时又怀着我这影响将合乎流传久远和发迹迟晚成正比这一古老规律的希望,我已心满意足了。”

1860 年 9 月 21 日,叔本华因肺炎恶化而去世,享年 72 岁。他的临终遗言是:“希望爱我哲学者能不偏不倚、独立自主地理解我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