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耕作技术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耕作技术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

古代精耕细作技术,主要体现在土壤改良、肥料积制与施用、旱地与水田耕作、把握农时等方面。

表明了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水平比较高,无论从生产工具、配套设施,还是从栽培技术,如轮作、多熟、间作套种等方面,都比西方的粗放式经营要先进许多。

最早的土壤改良技术

古代对土壤的改良,建立在人们对土壤的充分认识上。古代先民认识到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了土壤是可以改良的。

古代土壤改良主要针对盐碱地和冷浸田进行改良,并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很多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她放眼四望,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原来是世界缺少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女娲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

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自己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但性别有男友女。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

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做“人”。接着,她又造出了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

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如果将女娲抟土造人看作人类对土壤的认知,应该也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女娲假如不知道土壤有这个特性,也就谈不上新的创造,而这一点恰恰契合了人类最初对土壤的认识和利用。

春秋以前,先人们已认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周易·离·彖辞》中已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之说,不过当时对土的概念还非常模糊、笼统。

到春秋战国时,开始有了土和壤的概念。《周礼》的“土宜之法”中,已有“二土”和“二壤”的说法,明确将土和壤作了区分。

东汉时郑玄对土和壤的本质又作了说明,他在注《周礼》中说:万物自生自长的地方叫土,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壤。其实就是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这就是说,土是自然形成的,而壤则是通过人力加工的,这便是土和壤的本质区别所在。

对于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汉代也开始有了认识。《史记·乐书》中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后来,王充在《论衡》中进一步指出了地力高低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系,他说道: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反映了当时已经认识到地力对提高产量的作用。

古代人们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只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是可以改良成功的。主要的改良土壤有盐碱地和冷浸田。

其中盐碱地改良包括种稻洗盐、开沟排盐、淤灌压盐、绿肥治碱、种树治碱和深翻压碱。

种稻洗盐,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战国时,西门豹治邺,就已运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的成效。

明代万历时,保定巡抚汪应蛟,在葛沽、白塘盐碱地上开荒用的也是这种办法。据记载,当时“垦田五千余亩,其中十分之四是稻田,当年亩收四五石”,比原来“亩收不过一二斗”提高了几十倍。

清代康熙时,天津地方官曾引海河水围垦稻田20000余顷,亩收三四石。水田漠漠,景象动人,被人称为“小江南”。

雍正时,清朝廷在宁河围垦,使这一地区“斥卤渐成膏腴”。咸丰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海口一带围垦,垦得稻田4200余亩,斥卤变成沃壤。

种稻洗盐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并在改良盐碱土中取得过明显的成效。

开沟排盐这一方法出现于战国,据《吕氏春秋·任地》中的记载,当时已将开沟排盐作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十大问题之一。

开沟排盐措施比较简单,因而这一方法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清代《济阳县志》记载:

碱地四周犁深为沟,以泄积水,如不能四面尽犁,即就最低之一隅挑挖成沟,或将碱地多开沟弯为泄水之区,以卫承粮地亩,是以无用之抛荒,而为永远之利益矣。

这便是其中之一例。

淤灌压盐这一方法也出现于战国,当时的秦国在修建郑国渠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结果关中变成沃野,被人称为“天下陆海之地”。

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淤灌压盐,是宋神宗熙宁时期,地域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宋朝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淤田司来管理这项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一方面改良了大片盐碱地,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产量。

熙宁淤灌,还留下不少技术经验:

一要掌握好淤灌季节,因为不同季节,水流含淤的成分和浓度不一样,不是任何时候淤灌都能收到改土的效果。淤灌一般都要抓住水流中含淤量最丰富的季节进行。

二要处理好淤灌同航行的矛盾,否则容易发生上游放淤,下游阻运的事故。

三要处理好淤灌同防洪的矛盾,淤灌一般都在汛期或涨水时期,这时流量大,水势强,如不注意,就会造成决口,泛滥成灾,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可见放淤时,这个问题是一点也麻痹、疏忽不得的。

绿肥治碱是利用绿肥来提高盐碱地的有机质以防泛碱的一种方法。初见于《增订教稼书》,书中记载,在无水种稻的地方,可“先种苜蓿,岁荑其苗食之,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果无不发矣。苜蓿能暖地也。”明清时期,不少地方已使用这种方法治理盐碱地。

种树治碱这一办法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对种树治碱在树种选择、栽种技术、管理措施、躲盐方法等方面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深翻压碱这是将地表的盐碱土翻压在地下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也出现于清代,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一带。其治碱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至于冷浸田的改良,历史上一直对冷浸田的改良很注重。其具体办法是熏土增温和深耕冻垡,此外还有通过烤田和施用石灰等。

熏土增温这种方法出现于宋代。宋代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记载,在福州,其治理的方法是:

先于立春之十五日前,或十日前,将田中稻根残藁,划割务尽,田土晒干,于是始犁,每亩之土翻作二百余堆,乃用火化之法,每堆以一束干草重六、七斤者,杂树叶禾藁及土烧之。

清代的《顺宁府志》记载,当地治冷浸田的办法是“农人治秧先堆梨块如窑塔状,中空之,插薪举火,土因以焦,引水沃之,爰加犁耙,土乃滑腻,气乃苏畅,方可布种,倘烧梨少不尽善而或失时,则秧未可问矣。”

深耕冻垡是对冬闲田,在秋冬应深耕,促进土壤疏松熟化,春季解冻后耕耙保墒,开沟筑畦。夏栽时选早熟作物的茬口抢栽。

烤田的办法治理冷浸田,在明《菽园杂记》中有记载:

新昌、嵊县有冷田,不宜早禾,夏至前后始插秧,秧已成科,更不用水,任烈日暴,土坼裂不恤也。至七月尽八月初得雨,则土苏烂而禾茂长,此时无雨,然后汲水灌之。若日暴未久,而得水太早,则稻科冷瘦,多不丛生。

施用石灰在清代《黔阳县志》有记载,黔阳当地“禾苗初耘时,撒灰于田,而后以足耘之,其苗之黄者,一夕而转深青之色,不然则薄收。”

此外,清代的《长宁县志》、《永州府志》和《兴宁县志》中,也有记载用石灰改良冷浸田的方法。

[旁注]

女娲 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我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郑玄 (127年~200年),字康成,高密人,为汉尚书仆射郑崇八世孙。东汉经学大师、大司农。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后人纪念其人建有郑公祠。

王充 (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在中央最高学府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盐碱地 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古代先民对盐碱地的改良创造了很多方法。

冷浸田 是指山丘谷地受冷水、冷泉浸渍或湖区滩地受地下水浸渍的一类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区谷地、丘陵低洼地、平原湖沼低洼地,以及山塘、水库堤坝的下部。古代改良冷浸田的方法是熏土增温、深耕冻垡、烤田和施用石灰等。

郑国渠 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10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千米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150多千米,灌溉面积号称40000顷。

茬口 一块地上栽种的前后季作物及其替换次序的总称。前季作物称为前茬,后季作物称为后连。狭义的茬口指前茬。在作物轮作或连作中,影响后作物生长的前茬作物及其迹地的泛称。如小麦收后种棉花称麦茬棉。小麦为棉花的前茬,棉花为小麦的后茬。

[阅读链接]

北宋时,黄河和滹沱河曾经有过大范围的放淤工程实践。放淤始于嘉祜,至熙宁达到高潮,前后20多年。

王安石是熙宁放淤的倡导者。王安石在未出任宰相之前对发展北方农业作了调查,然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放淤。

此次放淤以首都开封汴河沿岸为起点,扩展到豫北、冀南、冀中以及晋西南、陕东等广大地区,持续时间大约10年,在治碱改土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从前“聚集游民,刮咸煮盐”的斥卤地,放淤当年即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