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土地利用方式

我国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而土地则是农业之本。向山岭要田,跟河海争地,即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土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古代先民对河湖滩地、滩涂、水面、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表现出最大的积极性和智慧,取得了可观成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古人称土神为“社”,称谷神为“稷”。在北京市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俗称“五色土”的社稷坛,那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历代帝王每年至少要在春秋两季祭祀土神和谷神,春耕之前,要祈求他们的保佑,秋收之后,要报答他们的恩赐,这就是行春祈秋报的古礼。

人们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即老百姓以吃饭问题为头等大事。土地生长出来的谷物,历来是人们的主要食物。

有土地、有谷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太平无事。这才是以社稷象征国家的真正原因,也是历代帝王祭祀社稷的真正原因。

虽说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但是我国西部是高山、沙漠,东南部丘陵起伏蜿蜒,仅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一带有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并不好。

同时,我国历来就以人口众多著称,如何利用和开发土地多种谷物,解决吃饭问题,一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开动脑筋,在利用和开发土地方面表现出来的卓越智慧,令人赞叹。

圩田是人们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它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圩丁词十解》中说道:

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

集中地说明了圩田的特点。

圩田是长江流域人们与水争地的一种农田,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越绝书·记吴地传》中所记的“大疁”、“胥主”、“胥卑墟”、“鹿陂”、“世子塘”、“洋中塘”等,都是我国早期的一种圩田。

起初的圩田建筑比较简单,只是筑堤挡水而已。到五代时,圩田的修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堤岸、涵闸、沟渠相结合的圩田,而且规模宏大,建设完善。

据《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记载,五代时的圩田:

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

能取得“旱涝不及,为农美利”的良好效果。

入宋以后,圩田在长江中下游发展甚为迅速。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北宋末年,太平州即今安徽当涂县沿江圩田“计四万二千余顷”。

当涂和芜湖两县的田地,十之八九都是圩田,圩岸连接起来,长达240余千米。淳熙年间太湖周围的圩田,多达1498所。这对当时扩大耕地面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淤田是对河边淤滩地的一种利用方式。其法是利用枯水期播种,抢在夏季涨水前再收一熟。

柜田是一种小型的围田,王祯《农书》说它是“筑土护田,似围而小,四面俱置瀽穴,如柜形制。”

沙田是对江淮间沙淤地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王祯《农书》说道:

南方江淮间沙淤之田也……四围芦苇骈密以护堤岸……或中贯潮沟,旱则频溉,或傍绕大港,港则泄水,所以无水旱之忧,故胜他田也。

关于滩涂的利用,筑堤挡潮是一个有效措施,始见于唐代。唐时官员李承于楚州筑常丰堰,便是这一办法。宋代范仲淹在通、泰、楚、海地区筑海堤,用的也是这种办法。

涂田是将海涂开垦为农田的一种方法。据王祯《农书》记载,其方法包括筑堤挡潮,开沟排盐,蓄淡灌溉等措施。其中田边开沟,则是有关我国滨海盐地,使用沟洫条田耕作法的最早记载。

海涂一般含盐分很高,所以一开始还不能种庄稼,必须先经过一个脱盐过程,其方法是“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

这是我国盐碱地治理中利用生物脱盐的创始。经过这样处理以后,“其稼收比常田,利可十倍。”

筑坡蓄水养鱼是明清时期的一个创造,首见于明代学者黄省曾《养鱼经》的记载:

鲻鱼,松之人于潮泥地凿池,仲春潮水中捕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为池鱼之最。

其海涂养鱼之发达,由此可见。

除养鱼而外,还有养殖贝类。种类有蚝、蚶、蛏、蠕等,流行的地区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在福建,养蛏的叫蛏田、蛏荡;在广州养蚝的叫蚝田,养蠕的叫蠕田;在浙江养蚶的叫蚶田。

清代儒学大家王步青在《种蚶诗》中说:东南美利由来擅,近海生涯当种田。反映了海涂养贝在东南地区已相当发达,并成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面的利用主要是架田,这是一种与水争地的方法。架田与圩田有所不同,圩田是利用滨河滩地,作堤围水而成,架田则是利用水面,它是通过架设木筏,铺泥而成,因而它可以称得上我国古代创造的一种人造耕地。

架田是由葑田发展而来的,所以有时也叫葑田。葑田是因泥沙淤积茭草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成的一种天然土地。

五代时,葑田已在广东浅海一带发展起来,到了宋代,葑田又发展到长江流域。在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中,有“小舟撑取葑田归”之句;陆游在《入蜀记》中也记有“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的大架田。不过这时的架田,已不是天然的葑田,而是人工建造的架田了。

南宋的农学家陈旉在其《农书》中,对架田作过详细的介绍:一能自由移动,二能随水上下。这种田当时在江浙、淮东、两广等地都有,分布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

除了木架铺泥的架田外,还有一种用芦苇或竹篾编成的浮田。但不铺泥,只用来种蔬菜,其历史要比架田早得多。

晋代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记载:

南人编苇为筏,作小孔,浮于水上,种子于中,则如萍根浮水面,及长,茎叶皆出于苇筏孔中随水上下,南方之奇蔬,按指蕹菜也。

清代的《广东新语》中亦记有这种蕹菜田:“蕹无田,以篾为之,随水上下,是曰浮田。”这是我国人民在土地利用上的一个新创造。

至于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砂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法。主要流行于甘肃以兰州为中心的陇中地区,这种田的特点,主要是用砂石覆盖,所以人称为砂田或石子田。

砂田有旱砂田和水砂田之分,建造的办法是:先将土地深耕,施足底肥,耙平、做实,然后在土面上铺粗砂和卵石或片石的混合体。

砂石的厚度,旱砂田约8厘米至12厘米,水砂田约6厘米至9厘米,每铺一次可有效利用30年左右。播种时,再拨开砂石点播或耔播、条播,然后再将砂石铺平,一任庄稼出苗生长。

砂田由于有砂石覆盖,可以直接防止太阳照射,雨水能沿石缝下渗,又可避免水分流失,蓄的水分又可因此减少蒸发,此外还能压碱和保温。

砂田是我国土地利用上一项独具匠心的创造,由于砂田能有效地利用干旱地区的土地,所以一直在甘肃省中部的皋兰、靖远、榆中、永登、兰州一带使用。

我国古代利用开发土地发展农业的智慧绝对不可低估,当然其中有些经验与教训对后来的土地利用,仍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旁注]

谷神 五谷之神,主宰五谷生长的女神,称之为“五谷母”。对谷神的祭祀,源于上古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祖活动,后来这种习俗沿袭下来。此外,谷神也是道家所说的生养之神,被称为是原始的母体。

杨万里 (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即现在的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大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创作抒发爱国情思诗作4200余首。代表作品有《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和《过扬子江》等。

黄省曾 (1490年~1540年),字勉之,号五岳山人,吴县,即现在的江苏苏州人。明代学者。交游极广,王阳明讲学越东,往见执子弟礼,又请益于谌若水,学诗于李梦阳。长于农业与畜牧,诗作以华艳胜。所著《种鱼经》又名《养鱼经》、《鱼经》,是现存最早的淡水养鱼专著。

王步青 (1672年~1751年),字汉阶,一字罕阶,号己山,江苏金坛人。清初著名儒学大家。他性冲澹,长身玉立,覃心正学,以文名。他操持选正,黜浮崇雅,位居京师仍屏迹一室,学子视为楷模。著有《己山文集》10卷,别集4卷,及《朱子四书本义汇参》45卷,并传于世。

陆游 (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即现在的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方草木状》晋代嵇含编撰。304年问世。此书记载生长在广东、广西等地的植物。计上卷草类29种,中卷木类28种,下卷果类17种和竹类6种,共80种。书中并有生物防治的记载,一般是介绍其形态、生态、功用、产地和有关的历史掌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志。

[阅读链接]

据传说,有一年,甘肃大旱,赤地千里,四野无青。有一位老农在寻找野菜度荒时,在一个鼠洞旁的石缝中,发现了几株碧绿葱青、生长健壮的麦苗。

他扒开乱石,见下面的地相当湿润,这一偶然的发现,使这位老农悟出了一个压石保墒的道理,第二年这位老农依法仿效,果然长出了麦苗。

后来,经过不断改良,便形成了砂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考证,这一技术大约产生于明代中期,至今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