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

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4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古代先民将“二十四节气”编为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口诀的分解,可以充分了解古代四时季节对农事的影响,感受古代农耕文化内涵。

立春是从天文上划分的,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而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平均气温10度至22度的时段。

时至立春,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此时华北、东北地区,虽然天气渐暖,但仍较寒冷。正如农家谚语说的那样:“打春别喜欢,还冷四十天”。

雨水在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雨水”意为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零度以上。华南气温在10度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度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度上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度至7度,降水量30毫米至40毫米,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

华北及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零度以下。此一节气有一共同特征是乍暖还寒,变化无常。注意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

惊蛰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于土中冬眠的动物。我国各地春雷始鸣时间各不相同,“惊蛰始雷”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时节正是“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零度以上。

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度至6度,沿江江南为8度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度至15度,可谓春光融融。

这一节气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但土壤仍冻融交替,应及时耙地减少水分蒸发。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需要,为防湿害,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

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分在每年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零度即是春分点。

到了春分,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零度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度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度至12度,降雨量40毫米至60毫米。

此时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虽然冰雪消融,杨柳吐青,野草发芽,大雁南来,但“春雨贵如油”,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清明在4月5日前后太阳黄经位于15度时为清明,也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清爽明朗、草木欣欣向荣之意。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也叫三月节、踏青节,后又把寒食节融而为一,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加。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此节候,大江南北都进入农忙季节,早、中稻先后播种,小麦拔节,油菜扬花,加强田间管理,玉米、花生播种等。

东北地区农事有:水稻育秧,甘薯育苗,棉花、玉米、高粱播种,小麦开始拔节。

谷雨在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位于黄经30度时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谷物生长,又可谓是“雨生百谷”之时。

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在12度以上。长江以南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茶农采茶制茶,农业生产上大春作物栽培,小春作物收获,到了繁忙时期。

华北地区4月下旬平均气温升高到17.2度,降雨量增加到36毫米,十分有利于小麦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出苗生长。

谷雨前后小麦要施好孕穗肥,油菜要进行一次叶面喷肥,棉花要抓紧播种;与此同时,春田要清沟理墒,防止渍害。

东北地区,则有“谷雨前后种大田”之说。所谓“大田”,主要指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与黄河流域相比,东北地区节气相对比较晚,“谷雨”时降雨量没有南方那么多,且因冷暖气流在本地呈“拉锯”之势,易发生大风、沙尘等天气。

立夏在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根据气象学划分,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超过22度才算真正进入夏天。

此时只有南方地区真正进入夏季。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度至20度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9度至22度,降雨量为90毫米至110毫米,春花作物进入黄熟阶段,要及时抢晴收割。农谚道:“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也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华北、西北等地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尤其干热风对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影响。

小满在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度时为小满。“小满”是指黄河流域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所以称小满。

大江南北夏熟作物先后成熟,开始抢晴收割。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0度至23度,降雨量为50毫米至70毫米,与前后节气相比降雨稍偏少,但华南地区却先后进入雨季。

北方地区需加强冬小麦即将进入灌浆或成熟的后期管理,防止“干热风”天气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田间玉米、高粱等秧苗的中耕、除草、培土也尤其重要。谚语云:“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这是针对东北来说的。

芒种在每年6月6日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谓之芒种。“芒”,指谷实尖端的细毛。《周礼·地官·稻人》有云:“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此中所谓“芒种”,即稻麦也。由此可知狭义上的“芒种”非泛指芒类作物的播种,而是单指水稻而言。

到了此节气,华北、华中、西南地区开始麦田收获,同时又进入晚稻等农作物的夏种阶段,故芒种又被称之为“忙种”。民间流传着:“春争日,夏争时”、“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麦熟一晌,龙口夺粮”等谚语。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3度至25度,节气降雨量为50毫米至90毫米,进入黄梅季节。

我国北方农谚中有:“过了芒种,不可强种”,主要指大田而言,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实践经验在里面。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白天最长。我国南北温度相差很小,不过10度。多数年份降雨量100超过毫米,日平均气温24度至28度。

在此季节,先民注重加强夏季田间管理,并及时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小暑全国大部分日平均气温28度至31度,降雨量减少,一般60毫米至80毫米。

小暑面临着梅汛和干旱的转折期,因此古代历来重视防汛、抗旱两不误。

大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炎炎盛暑,这个节气对全国都适用。从降雨量来看,北方雨季已经到来,降雨量增多。

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伏旱抬头,晴热少雨。在华南此时东南季风带来南海上空的水汽,降雨量仍比较多,本节气浙北降雨量20毫米至50毫米。日平均气温27度至31度,是全年最高的时段。喜温作物,行长速度之快达到了顶峰。

立秋的日平均气温29度至27度,开始呈下降趋势,降雨量在80毫米至100毫米,且分布不均匀。

在此季节,对晚稻中耕除草,发生旱象即行灌溉。秋播开始。棉花开始摘顶。

处暑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之说。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度至27度;冷暖空气又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进入秋雨期,降雨量为80毫米至120毫米。这时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

白露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随着季风转换,日照渐短,强度变弱,冷空气开始向南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连我国西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度以下。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1度至24度,降雨量70毫米至90毫米。棉花分批采摘,秋玉米等作物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

秋分以后,按常年规律,江、浙、沪的入秋期在9月底至10月初。东北、新疆等地多半在8月中下旬入秋,黄河下游地区9月中旬入秋,华南大地10月底至11月都会有秋凉的感觉。

寒露时,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的高气压控制,雨季结束,经常晴空万里,日暖夜凉,日温差大,有利晚稻结实。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6度至19度,降雨量继续减少,约15毫米至30毫米。寒露节气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适宜期,江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

霜降时,全国各地的初霜日,南北相差很大,如东北的长春,在秋分时就有了初霜,而南方的广州,通常说来,霜是罕见的,即使有,到冬至才见初霜。

此时,长江中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4度至16度,降雨量20毫米至30毫米。这时应加强油菜、田园蔬菜的培育管理。

立冬时节,黄河中下游开始结冰的日期是11月1日至11日,与立冬是一致的,但在长江流域,真正的冬季要比立冬迟半个月左右。

青藏高原上是“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在广州至南宁北回归线附近冬无几日;海南省长夏无冬。所以立冬这个节气不适用于全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0度至13度,降雨量20毫米至40毫米。晚稻收晒正忙。冬小麦播种开始扫尾。

小雪时节,就全国而言,长江流域平均情况2月中下旬降雪;东北地区的初雪要提前到11月初以前;在福州、柳州、百色以南,是终年不见雪的。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度至10度,降雨或降雪量10毫米至20毫米。这时牲畜的保暖越冬工作开始。

大雪时,地上有了积雪,黄河中下游地区,各地12月的积雪日数比11月要多1倍,甚至多4倍。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度至8度,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20毫米。正是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阶段。

冬至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白天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北移,白昼渐长。“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

此时,北方冷空气强盛,标志着寒冬将至,最冷的时节来临。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度至5度,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

小寒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度至3度,江北零度以下。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

大寒时正值“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再往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度至3度,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主要农事活动:积肥、造肥,冬修水利扫尾,开始绿化植树,清理改造鱼塘等。

[旁注]

落下闳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长公,巴郡阆中人,即现在的四川阆中。西汉民间天文学家。汉武帝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谯隆推荐,落下闳由故乡到京城长安。他和邓平、唐都等合作创制的历法,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

孕穗期 又称打苞期,作物的物候期之一。孕穗又叫打苞,做肚,指作物穗子开始膨大,从外形上明显可见穗苞的状态。从禾谷类作物旗叶的伸长、展开直至抽穗前称为孕穗期。拔节至孕穗期是禾谷类作物从起身拔节开始至抽穗开花前这一阶段,亦称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期。

绿肥作物 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绿肥作物多属豆科,在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多数可兼作饲草。我国利用绿肥历史悠久。现在一般采用轮作、休闲或半休闲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多数作为饲草。

黄梅季节 每年六七月间,在我国长江和淮河流域,都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特殊天气:这时雨水大量增加,有时一天里会时晴时雨地交替许多次;空气里湿度大大增加,衣物常常发霉。这就是梅雨季节。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这个时候应该是农历的五月,而不是三月。

初霜日 秋季第一次温度降到零度以下的日期称为初霜期,春季最后一次出现霜冻称为终霜冻,那个日子称为终霜期。终霜期到初霜期这段时间称为无霜期,初霜期到终霜期这段时间称霜期。无霜期也称生长期,无霜期长,可利用的季节长。

[阅读链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变化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表示寒暑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温度变化。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物候或农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开始;白露、寒露、霜降实质上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惊蛰、清明反映了自然物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