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麻

麻是古代麻类作物的总称。麻是我国原产农作物,栽培历史至少已有5000年。

麻在古时种植范围很广,呈现出从北方向南方发展的趋势。并在长期的推广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宜南北方的栽培技术。

在小兴安岭西坡南麓,有座不太高的桃山,这一带流传着关于麻丫头的传说。

从前,山里住着一个贫穷人叫王富,他父母早亡,地主黑心狼逼他顶了父债,每天催他上山砍柴,回来做零活,王富天天总是累得筋疲力尽。

一天,王富上山砍了一些柴,蓦然,在他面前出现一位秀美的姑娘。仔细端详,发现脸上有几个浅白麻子,倒显得格外俊俏。

姑娘手中提个篮子,飘飘然来到王富跟前,从篮里拿出两个馒头给王富,让他吃,然后拿起斧头就去砍柴。

王富吃完馒头,姑娘砍了一大堆柴。当王富正想上前说声谢谢,姑娘向他嫣然一笑,拎起篮子向山上走去,转眼不见了。

从此,王富天天上山都能见到她,她天天帮助地砍柴,王富心里总是乐滋滋的。从此,人们再也看不到王富那种愁容疲惫的形态了。

后来,地主黑心狼知道了这件事,就假惺惺地说:“她一定是个妖精,”并告诉王富,“你明天再上山带一团红线,纫上针,待砍完柴,有意靠近她,把针别在她身上,我顺线可以找到她,然后让她给你做媳妇。”

黑心狼还威逼他说,如果不照做,就让他做一辈子苦工。

第二天,王富不自愿地照着做了。当天晚上,王富忽然听到磨房里传来一阵女人的哭声。他走近磨房,但门上着锁了。他从窗缝往里一看,惊呆了,这正是他要找的那位麻丫头。

麻丫头轻声说:“王富哥,快来救我呀!”

王富用斧头把锁砸开,闯进磨房给麻丫头松了绑。

麻丫头说:“我身后有一条红线,黑心狼就是顺着这条线把我抓住了。现在快把红线拿下来。”

王富痛悔万分,摘掉线后,两人一起向村外的远山方向跑去。他俩刚跑出村头,黑心狼领着家丁赶来了。

王富惊恐万分,麻丫头用麻线编织的一块手帕,并让他站在手帕上面,然后用手一拂,手帕变成一朵白云,二人腾空而起,奔向远山。

后来,桃山一带长满了麻,当地的人们就用它来搓绳,妇女们用来纳鞋底,男人们用来做农具上用的绳子。麻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物资。

麻做绳是它的主要用途。麻起源于我国,从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上看,我国麻栽培已有悠久历史。

先秦时期,麻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至隋唐时期,麻种植有很大发展,已经呈现从北向南发展的趋势。

宋元时期麻在黄河流域仍产普遍,但在南方却明显缩减。明清时期,麻生产曾有一些发展,南方江、浙、皖、赣、川等不少地方还保留着较多的麻生产。

古代,随着麻种植面积的推广,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较突出的栽培技术有轮作和间作套种、浸种催芽和冬播、多次追肥、提高灌溉水温等。此外,在对麻的利用方面,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

在麻的轮作和间作套种方面,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指出,麻不宜连作而宜轮作,如连作会发生病害而影响纤维质量。当时麻有和谷子、小麦、豆类等轮作的习惯,还认为麻是谷子的较好前茬。

明末清初农书《补农书》谈到浙江嘉兴麻与水稻、豆类和蔬菜轮作情况说道:

春种麻,麻熟,大暑倒地,及秋下萝卜。萝卜成,大寒复倒地,以待种麻,两次收利。

麻的间、套、混种的历史很早。《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不少经验:一是在麻田内套种芜菁,一是在种谷楮时与麻混播,目的是“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即起防寒作用。该书反对在大豆地内间种麻,以免导致“两损”而“收并薄”。

关于麻的浸种催芽,《齐民要术》中总结了以雨水浸种比用井水出芽快,水量过多不易出芽的经验。这是大田作物浸种催芽方法的最早记载。并指出,如土壤含水量多时可浸种催芽后播种;如土壤水分少时则只浸种不催芽即行播种。

麻一般为春播和夏播,可是古代还利用麻耐寒的特性,实行冬播。如元代《农桑衣食撮要》就指出“十二月种麻”,并说“腊月初八亦得”。这是麻生产上的重要创造,直到后来仍在生产中应用。

在麻追肥方面,汉代以前一般不施追肥。《氾胜之书》首次提到:

种麻,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树一升。

这是我国有关麻施用追肥的最早记载。

陈旉《农书》提出要“间旬一粪”,即隔10天就要追肥一次。其他如《农桑衣食撮要》、《三农纪》等都主张多次追肥,且要以蚕粪、熟粪、麻子饼等和草木灰配合使用,这和今天麻追肥以氮为主,铺以钾肥的原则是一致的。

关于麻的灌溉,《氾胜之书》提出:

天旱以流水浇之,树五升。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

这是因为井水温度低,须经曝晒提高水温后才能使用。

早在《尚书》、《诗经》、《周礼》、《尔雅》等古籍中就有专指雄麻和雌麻的字。也有称雄麻为“牡麻”,称雌麻为“苴麻”的。《氾胜之书》还指出要在雄麻散发花粉后才能收割。

《齐民要术》进一步指出“既放勃,拔去雄”,如“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所谓“放勃”,就是指雄株麻开花时散发的花粉。

在雄株“放勃”,雌株受粉后,拔除雄株可利用其麻皮,并有利于雌株的生长和种子的发育成熟。如果在“放勃”前拔去雄株,雌株就不能结实。

《齐民要术》还指出,雄株未“放勃”前即收,因未长足,会影响纤维质量,如“放勃”后不及时收获,麻老后,皮部会累积很多有色物质而降低品质。

这种对植物雌雄异株的认识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世界生物史上的一项突出贡献。

我国的沤麻技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等介绍了沤麻所宜的季节、水温、水质、水量等经验。同时认为在沤麻过程中如何掌握好发酵程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

《齐民要术》提出“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要沤得不生和不过熟才行,否则会影响纤维质量。

清代《三农纪》介绍了当时老农沤麻的好经验,将麻排放入沤池后:

至次日对时,必池水起泡一两颗,须不时点检。待水泡花叠,当于中抽一茎,从头至尾撂之,皮与秆离,则是时矣。若是不离,又少待其时,缓久必泡散花收而麻腐烂,不可剥用。

得其时,急起岸所,束竖场垣。逢暴雨则麻莹,晒干,移入,安收停,剥其麻片。”还强调“老农云:吃了一杯茶,误了一池麻。

这种视水泡多少来判断发酵程度的方法相当可靠,当水泡已起花而重叠满布时,表明麻已发酵,可试剥检查,如皮和秆容易剥离时,说明麻已沤好,要立即起池。

否则,如至泡散花收时,则已沤过了头,会导致麻皮腐烂而不能用。起池后要成束竖立,遇雨时不致受淹而使麻皮变黑或腐烂,至晴天再剥皮。

“逢暴雨则麻莹”也有道理,因暴雨一般时间不长,因麻捆竖立、雨势急等于进行一次冲洗,可除去污物和杂质,故可使纤维洁白精宝而提高质量。

古代对麻的利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利用其纤维织布,也用来制毯被、雨衣、绳索、牛衣和麻鞋等。

麻子则曾作为粮食食用。先秦文献有不少将麻子列为五谷之一的记载。麻子供食用到宋以后已少见,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曾对此表示怀疑。明代《救荒本草》还将麻子的嫩叶作为救荒食物。

麻子油的利用,大约在汉代以前就开始,主要是用来油物及燃灯。

麻子饼是古代重要的饼肥之一。麻子还是很好的饲料。《农政全书》指出用来饲猪,可“立肥”,饲鸡可“日常生卵不抱”。

麻子及花还是药材,这在《神农本草经》、《图经本草》、《本草纲目》等本草书中均有记载。最突出的是从汉代开始就用麻纤维作造纸原料。

明代《种树书》指出麦子晒后乘热收贮时“用苍耳叶或麻叶碎杂其中,则免化蛾”,说明麻叶有防蛀作用。

[旁注]

《补农书》 又叫《沈氏农书》,明崇祯末年的浙江的沈氏所撰。内容涉及农家月令,重要农事、工具和用品置备,记载水稻和桑树栽培,还包括丝织和六畜饲养,讲述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贮藏知识。

《农桑衣食撮要》 元代杰出的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著。本书不仅总结了汉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加以传播,同时也把西北地区兄弟民族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加以传播,为祖国的农学书籍增添了新的内容。

宋应星 (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明末科学家。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卮言十种》等。

《救荒本草》 明代朱橚编写。它描述植物形态,展示了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其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总结。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本草纲目》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药学著作,52卷。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阅读链接]

古代民间做大麻饼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就有“金钱饼”。

元末明初,朱元璋的将领张得胜是合肥人。有一次,朱元璋派张得胜率水军攻打长江边的港口裕溪口。

张得胜为了让士兵们吃得饱,吃得好,更好地投入战斗,吩咐家乡父老制作一种以糖为馅的大“金钱饼”。家乡子弟兵吃着家乡的特产点心,精神振奋,一鼓作气地攻下裕溪口。

胜仗之后,朱元璋得知水军当时吃家乡点心,战斗力倍增的事后,高兴地称这种麻饼为“得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