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钓具的发明

钓具是从事钓鱼活动的专用工具。它是人类在长期的钓鱼过程中逐渐发明的,并且随着钓鱼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得以改进。因此,古代钓具的制作突出地反映着古代钓鱼技术的发展水平。

古代钓具主要有网渔具、钓渔具两大类。这些钓具的制作工艺,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渔具的出现远早于农具,以后得到发展,种类也随之增多。唐代农学家陆龟蒙首次将渔具分成网罟、筌、梁、矠等10多类。明代《鱼书》分为网类、縺类、杂具、渔筏等若干类。

网渔具是最常用的一种捕捞工具,在捕捞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传说伏羲“做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新石器时期网渔具即已广泛使用。在辽宁新乐、河南庙底沟、陕西半坡以及浙、闽、粤等地原始文化遗存中就出土有大量的网坠和陶器上绘饰的渔网形图案。

《诗·小雅》:“南有嘉鱼,蒸然讪讪。”讪讪,即樔,古又称为撩罟,即今日抄网。

抄网是比较原始的囊袋状有把式的小型网具之一。主要用于内陆淡水,作业规模小。

先秦及后世还有一种渔具,称为“罾”,其“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系敷网类渔具。

宋代词人周密《齐东野语》在记载海洋捕捞马鲛鱼时,提到渔者“帘而取之”。帘即刺网,今闽广仍有如此叫法。它横向垂直布设于鱼类通道上,阻隔或包围鱼群,使之刺入网目或被缠于网衣上而受擒。

清代初期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提到索罛、围罛,即围网。索罛眼疏,专捕大鱼;围罛眼密,以取小鱼。这种网具最适于捕捞密集或合群游弋的中上层鱼类。

古代属于网渔具的还有刺网类。刺网类可分为定置刺网、流刺网、围刺网和拖刺网。依布设的水层不同,又有浮刺网和底刺网之分。

刺网类网具所捕鱼类体型大小比较整齐,不伤害幼鱼,并可捕捞散群鱼,作业范围广阔,是一种进步的重要渔具。

明代残本《渔书》所称的“縺”就是刺网,福建、广东至今仍有称为“廉”的。

《渔书》描述不同的制网有这样的记述:

縺……亦有长短深浅疏密之异,如四指縺者,其目可容四指。出外海取大鱼者为靑鳞縺,深可成丈,数人同舟,各出数幅,连而为一,七八月间取靑鳞者……赤水縺下脚用铅为坠,于水头取鲻鱼者。虾縺不疏不密,专用于取虾者。蠘縺目比虾縺而疏。鲎縺视蠘縺尤疏,似网而非网,以大绳为之,下用石为坠,以入海底。

清代古籍《渔业历史》中记载了刺网中的溜网,“其网用麻线结成,如平面方格窗棂,长约3丈,阔约两丈……所获以鳓鱼为大宗,用盐腌渍,色白味美。”

定置刺网网具有底刺网和浮刺网之不同,前者布设的水层接近海底,后者接近海面。布网以锚碇或木桩固定网位。

围刺网这种刺网的作业方法,有一种是用刺网包围鱼群后,敲击木板发出音响以威吓鱼类刺入网目加以捕获;另一种用围网包围鱼群后,再在包围圈内投放刺网捕捞。还有以网包围鱼群集中于岩礁处而捕捞的。

拖刺网是一种双船作业的底拖刺网,广东诸多地方仍然使用此法。

钓渔具也是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捕鱼工具。

陕西省半坡、山东省大汶口、黑龙江省新开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湖北省宜昌等地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土有相当数量的鱼钩,其形制有内逆刺、外逆刺、无逆刺和卡钓等,其质地有骨或牙、贝等,制作精致。

铜质鱼钩也已在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中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业的进步和铁制技术的提高,铁质鱼钩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

我国古代钓渔具的形式主要有手钓类、竿钓类和网钓类。手钓类出现最早。竿钓在《诗经》中也已出现。晋代人说到钓车和唐代人又说到钓筒这两个重要部件。

钓筒,一般截竹而成,作为标漂用,俗称“浮子”,使鱼钩在水域中保持一定的深度。宋代竿钓渔具已具备了竿、纶、浮、沉、钩、饵6个部件,在结构上已趋于完备。

纲钓类即绳钓。以长绳作为纲,纲上每隔适当距离系一支线,支线上系以鱼钩,钩上着饵,使鱼呑饵遭捕。

纲钓法最迟在清代中期前已出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已记述其在海洋钓捕带鱼的情况。

箔筌渔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条、芦秆或树木枝条等所制成,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种多样,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罩、罶、椮等在先秦汉代文献中时有记载。

箔筌渔具按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大致分为栅箔类、笼箅类两种。

栅箔类是以竹木及其制品编织成栅帘状揷在水域中拦捕鱼类的一种渔具。栅箔始自鱼梁。鱼梁也是以拦截方式捕鱼的,但鱼梁主要以土或石筑成,工程难度大、耗费多而且效果不佳。唐代称栅箔类渔具为篊、沪或簖。

笼箅类以竹篾藤条等编织成小型陷阱、潜藏处所或作盛贮水产品的渔具,以及作为捕捞用的笱、罶、篓、笭箵等通常设置在江河缓流处,湖、海近岸浅水场所或杂草边缘,使鱼虾入内。

根据捕捞对象的特性,有的在笼内放置芳香物、重膻味的饵料;有的以彩色,阴影等引诱;也有的将鱼笼编成细长状,口成喇叭形,口颈部装有逆须,放在河流鱼虾通道上拦截,导其就范,入不敷出。

杂渔具则是除上述种类之外的许多结构各异、功用不一的渔具,如猎捕刺射用的、抓耙水底用的和窝诱用的渔具等。

在钓鱼方面,创造出网罩钓梁筌叉射沪椮等,不管什么水域,什么水层,都能展现身手。在古代条件下,创造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渔业生产。

从历史上看,古代单人钓鱼主要有无钩钓、直钩钓、铁鱼钩、车钓、拖钓和滚钩钓等多种方法。

无钩钓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在西安半坡遗址之中曾经出土过骨鱼钩。当然,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也不是最早的钓鱼方法。最早的钓鱼方法应该是无钩钓。

在无钩钓之后,经历过一个直钩钓的阶段。所谓直钩钓是一种鱼卡,它用兽骨磨制,成棒形,两端尖利,中间钻孔穿线。鱼儿呑之,会卡于口鳃。

鱼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而鱼卡、骨鱼钩与无绳钓也共同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发明了铜器铸造,又与上述三种钓鱼方法共存。

铁鱼钩出现于春秋时期,至西汉时期完成大换代。在钩、线、饵竿等方面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技艺。

车钓出现于晋代,主要产生于长江流域。先人制一钓车,将长线缠绕于车上,鱼儿上钩膈,用钓车收线取鱼。这种车钓,是线轮的始祖。

还有一种筒钓,出现于唐代。它截竹为筒,不系线和钓钩;钓时定置于适当水域,无人看守,隔一定时间收线取鱼。

唐代诗人韩偓诗写道:“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描写的就是这种筒钓。

拖钓出现在北宋时期南海海域。北宋时期地理学家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南海海域的拖钓:“渔人用大钩如臂,缚一鸡鹅为饵,俟大鱼呑之;随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风则弃之。取得之鱼不可食,剖腹求所呑小鱼,小鱼一腹不下数十条、数十斤。”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宋代的钓鱼出现大的飞跃。一是钓具走向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可在海上捕获大鱼。

滚钩钓是在一根竿上附结许多支线,支线再结大量钓钩,通常用于江海底层大鱼。这种钓法创于南宋时期,盛于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渔人以小钩近千沉而取之。一钩着身,动而护痛,诸钩皆着。”

[旁注]

陆龟蒙 (?~881年),唐代苏州吴县人。唐代农学家、文学家。著有《耒耜经》,是一本农学书;喜爱品茗,耕读之余,则喜好垂钓。与唐代诗人皮日休为友,常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吟诗,世称“皮陆”。

伏羲 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据说伏羲因为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发明了渔网,开启了我国远古时期的渔业文明。

周密 (1232年~1298年),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南宋时期词人、文学家。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弆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风格清雅秀润,词集有《草窗词》等。

屈大均 (1630年~1696年),广东番禺人。清代初期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著作多毁,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锚碇 锚,钢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抛到水底,可以使船停稳;锭,意谓使船停稳不动。锚碇就是用锚定桩,使船锚住或稳定住。现代悬索桥和隧道等工程中,也常常使用锚碇技术。

《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著作,清代赵学敏撰。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本书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对研究《本草纲目》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

朱彧 北宋时期地理学家。所著《萍州可谈》,记载了北宋时的土俗民风,朝章国典,轶闻琐事,尤其是卷2有关岭南的事迹,以及当时广州蕃坊市舶,颇为有价值。在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都载有关于朱彧的名言或是历史事件。

[阅读链接]

世传渔网是伏羲发明的。

一天,伏羲在河里摸鱼虾,遇到了海龙王。海龙王就出了个难题:只要摸鱼摸虾不用手,就随你去捉。

有一天。他躺在河岸上的大柳树下,想着捉鱼虾的办法。无意中看见身边一棵枯树,树枝上一只蜘蛛在织网,捉蚊子、飞虫吃。伏羲想了想:如果做一个像蜘蛛网一样的东西来捉鱼捉虾,不就行了嘛?

伏羲欢喜地跑回家,带着孩子们上山割来葛藤,编起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网,拿着网到河里捕鱼虾,一网撒下去,捕的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