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奇迹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雄伟壮观,工程十分艰巨,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各诸侯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最早出现的是楚国的方城,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至战国时期,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1/20。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因此不难想象古人为建造长城所付出的艰辛与智慧。

根据历史记载及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于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

由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环县,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

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古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境。

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张北、围场诸县,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处。

秦末汉初,强大的匈奴乘中原战乱,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直至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长城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边”长城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千米。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及东北三省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布局上,因地形而制塞的经验,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

长城的城墙、关城和烽火台,集中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冈陡峭的地方构筑得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6.5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5.8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

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

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

墙身在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125%。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

墙的结构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其类型主要有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砖石混合砌筑、条石及泥土连接砖。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长城的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

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10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种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

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至明代,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在顷刻间传递千里。

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

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3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

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总之,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城是我国坚不可摧的象征。

[旁注]

方城 春秋时期楚国修筑的长城,位置在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石门村霸王城自然村北侧。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为争霸北上创造条件,修筑了庞大的防御工程。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洋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此法筑城垒壁可谓世界一大奇迹。

匈奴 我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期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300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我国政局。

漠北 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蒙古跟贝加尔湖,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漠北位于今天的蒙古高原,南以戈壁为界,东大致到克鲁伦河,西以杭爱山,阿尔泰山一线。

红柳 又名“柽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属红柳科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利用在沙漠中的红柳枝条修筑长城,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红柳当前除饲用外,主要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

使节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或办事的代表。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

[阅读链接]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但雄燕飞回时关门已闭,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啾啾”声向人倾诉。

古代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