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建筑工程
我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古代人们,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运用不同材料和不同技术,创造出了不同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
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很多,如房屋建筑、陵园建筑、水利建筑等,本章列举桥梁和长城两项,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在建筑艺术上创造的巨大成就。
我国是“桥的国度”,古代木桥、石桥、浮桥和铁索桥的世界领先水平,早为世人所公认。长城更是毋庸置疑的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巧夺天工的桥梁建筑
我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代,兴盛于宋代。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国古代木桥、石桥、浮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其建筑艺术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我国古代木桥以天然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由于木材分布较广,取材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复杂工具,所以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
考古专家发现的秦始皇时期的木桥,长约300米,宽达20米,是世界最大木桥。它在古代都城考古、尤其是世界桥梁建筑史和交通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研究渭河交通及其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秦代巨型木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主要由众多巨型木头和部分石块构筑而成。专家确认,这座木桥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
其实,秦代木桥除了在秦始皇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外,还延续至了汉代,成为汉代长安城北跨渭河的重要桥梁。
如今的渭河距离发现木桥的地方,初步测量已有7000米左右的距离。渭河的变迁一方面毁坏了秦咸阳宫,一方面也让3座2000多年前的木桥保存下来。这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绝佳例证,对于人类文明与生态的演变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著名的古代石桥有:福建省泉州洛阳桥、河北省赵州桥和北京卢沟桥。
福建省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由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1053年至1059年,前后历7年之久,耗银1400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河北省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赵州桥是隋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多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形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北京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1189年,成于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清代康熙时重修建。
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10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
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只。石柱间嵌石栏板,高0.85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
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
浮桥是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浮桥的历史记载以我国为早。
广东省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为我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潮州广济桥为南宋时所建。桥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
明代重修,并增建5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
潮州广济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广济桥上有望楼,为我国桥梁史上所仅见。
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是我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我国索桥的发展较早。这种桥一般架在峡谷处,两岸山崖较陡,深水激流中不易立柱做墩。于是,山区人在生活实践中用悬索为桥,凌空飞渡的索桥由此诞生。
索桥的种类很多,若以材料区分,主要有藤桥、竹索桥和铁索桥。据古书记载,我国在北魏时期就出现了铁索桥。铁索桥是在竹索桥、藤索桥的基础上由我国人发明的。
我国古代铁索桥,最著名的要数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成为泸定桥。仅从制作架设上看,这座桥即可视为世界历史上铁索桥的代表。更因为有一段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故事发生在这里,泸定桥更是闻名于世。
泸定桥是由清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元建成。
康熙皇帝取“泸水”、“平定”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3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桥东还有1709年的“御制泸定桥碑记”。
[旁注]
咸阳宫 秦代宫殿。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秦始皇时又经扩建,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后在战火中夷为废墟。
兴乐宫 即西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000米。在西汉时期200多年中,这个城市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将秦兴乐宫重修,改名为“长乐宫”,由栎阳迁都于此处理朝政。后建成未央宫,再后开始修筑长安城。
蔡襄 (1012年~1067年),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宋代官员,卒赠礼部侍郎,谥“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他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
李春 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省邢台临城人士。595年至605年建造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石刻 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
康熙帝 (1654年~1722年),玄烨,全名爱新觉罗·玄烨。满族。清代第四位皇帝,清代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他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
[阅读链接]
泸定桥西有座噶达庙。相传修泸定桥时,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力士,两腋各夹一根铁链乘船渡岸安装,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噶达庙纪念他。
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能工巧匠们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最后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