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最贫水国家
长江、黄河,华夏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这里发源;珠江、闽江流域,是当代神州经济发展的前沿。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生长飞腾的血液、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我国拥有的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少,每年约 2.8 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是众多的人口使
人均占有水量仅 2000 多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5,排到了世界的 88 位,就是和人均占有水资源最低的亚洲来比,也与年人均 3300 立方米差 1/3。若按每亩土地平均占有水量来说,我国仅为世界的 1/2。目前,我国已被列入世界 12 个最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不止人均、地均少,还在地区和时间上分布很不平衡,“三多三少”,即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夏季多冬季少,这个特点又使可使用的天然水量比水资源总量少的多,常常是涝区遭暴雨、旱区日日照。我国 81%的水资源集中在占全国耕地 36%的南方地区,相反,占全国耕地面积 64%的广大北方地区只有 19%的水资源量。像海、滦河流域,人口及耕地面积均约占全国的 1/10,但它的水资源占有量却仅为全国的 1.5%,这也正是近年京、津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的根本原因。
联合国曾告戒人们:水危机可能会比粮食危机或石油危机更早到来。在我国,这种告戒已经是严酷的现实。
70 年代,我国已经显现了水危机的苗头。那时,北方和沿海的一些城市
供水紧张;而今,我国 570 个城市中,缺水的就有 300 多个,其中 100 个城市严重缺水,几百万城市居民得不到正常供水,1994 年盛夏西安市就 30 万人用水不能保证,人们不得不深夜起来接水。全国城市平均每天缺少 1600
万吨,这个数字相当 8 个北京市的日供水量。
城市缺水威胁人民正常生活,也严重的影响了工业生产。仅山东、辽宁、
江苏、黑龙江和陕西 5 个省的 94 个城市,每年因缺水就使生产损失 120 多亿,
相当 1987 年大兴安岭火灾损失的 10 倍。据测算,全国每年因缺水损失工业
产值 2000 亿元。
缺水,在农业方面也同样紧张。每年缺水量达 300 亿吨,致使农业的灌溉面积多年徘徊不前;致使年均受旱面积达 3.6 亿亩,约为总耕地的 1/4; 致使粮食产量年均损失 250 亿斤,以人年均口粮 800 斤计,相当于三千多万人一年的粮食。在我国的山区丘陵地带、黄土高原、边远地区的农村,还有8000 万人、6000 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没解决。在辽阔的牧区,有 1/3 本可利用的草场供水不足或根本无水而废弃。
由于缺水,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开采量远远超过天然的补给量, 从而破坏了自然界水循环的动态平衡,许多地方地下水源几近枯竭,北京地区已形成 1000 平方公里的大漏斗,甚至有人警言,如长此以往,若干年后北京将成为不毛之地,我国不得不迁都。山东胶州湾地区因连年超采地下水, 水位已降到海平面以下,导致海水倒灌,一些良田因盐碱化寸草不生了。难怪联合国粮农组织称我国是过分利用地下水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越是缺水,用水越多。落后的生产工艺使大量的水浪费了。如,发达国家生产 1 吨钢用 6 吨水,我国却要 25—50 吨;生产 1 吨纸人家用 200 吨水,
我们用 450 吨;生产 1 吨啤酒人家用 10 吨水,我们用 20 吨。在生活用水上,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水平很低,浪费惊人。跑冒滴漏比比皆是,仅城市两亿人的厕所用水每年就比发达国家多浪费几十亿吨,还加之,我国缺水,又污染严重。国内七大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中,有近半数的河段受到污染, 有些地方水生生物绝迹,成了真正的死水;全国 90%以上城市的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的重点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标准。这一切又使本来尖锐的水荒更加突出。
总之,水已经是扼制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咽喉”,对水问题处理的好坏,牵系着神州大地、炎黄子孙的荣辱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