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20 世纪是科技文化大发展的世纪;20 世纪又是让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生存环境的世纪。相继发生在本世纪的重大公害事件,就是人类重新认识自身活动的警钟。

下面介绍的就是当时震惊世界,至今仍影响着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930 年 12 月 1 日到 5 日,马斯河谷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的一个狭

窄盆地中的工业区,在 24 公里长、两侧环山的河谷上,有炼焦、炼钢、电力、玻璃、制酸及化肥等重工业。12 月初,由于气候反常、雾层很厚,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逐步累积到急性致息致死的浓度。三天后,这个地段的居民几千人呼吸道发病、60 人死亡,同时许多家畜死亡。

1948 年 10 月 26 日—31 日,多诺拉事件。这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

拉镇,其工业状况、地理、气象条件与马斯河谷相近。四天里发病的有 5911

人,占全镇的 43%,死亡 17 人,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 8.5 倍。其发病率与严重程度同性别、职业无关,而是大气污染所致。

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市 2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出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又因该市为依山面海的狭长盆地,每年很多天都在逆温层下,5 月到 10 月间阳光强烈,汽车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二次污染。它对人的眼睛、呼吸系统、皮肤都有直接伤害,严重时可致死。植物生长及抗虫力下降等。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8 日,伦敦烟雾事件。12 月 5 日到 8 日期间,英国全境为浓雾笼罩,逆温层很低,烟尘无法扩散,尘粒和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浓度比平时高 6—10 倍,大雾实际成了酸雾。4 天中伦敦死亡人数比常年同期多 4000 人,年长的、幼儿、平时有病的人死亡成几倍增加。居民死亡人数的多少与大气污染状态成正比,在烟雾持续期间,空气中污染物最多,人受危害死的也最多。

60 年代前后,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四日市由于地处海港,交通便利, 二战后逐渐成了日本的石油炼制和化工基地,这些生产设备刚运行,市民就开始出现了哮喘症状。到 60 年代初,城市大气污染相当严重,一些地区二氧

化硫浓度超标 8—10 倍,烟雾中含有大量飘尘和金属等有毒粉尘,使该市自

1961 年以来陆续上百人发生哮喘,重者自杀,到 1975 年仍有千余人因空气污染患支气管炎、哮喘病。

1953 年到 1956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熊本县水俣港渔民出现中

枢神精性病,原因不明。到 1956 年增到 96 名,其中 18 人死亡。研究表明为水俣化肥厂排出的汞侵入鱼体,体内含汞的鱼、贝进入人体所致。

1955 年至 1972 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骨痛病事件。由于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金属镉污染的河水和稻米,使镉积存在体内损害了肾功能、导致骨骼软化畸形,周身疼痛,先后死亡 200 多人。

1968 年 3 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米糠油事件。由于生产米糠油

过程脱臭工艺使用的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达 5000 多人,实际受害过万人。用米糠油中黑油作饲料引起几十万只鸡死亡。

以上事件都有一些共同点,它们都是人类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逸散空气中、流失河海里,造成环境污染集中或累积作用到人体上,以致短期间爆发人群发病甚至死亡的情况,统称为公害事件。事实上,由于水体、大气、土壤受到污染,或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机理十分复杂,一般短时间内表现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影响人的几十年或下一代,且致病致畸的情况、原因多种多样,至今人们对它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其潜在的威胁更为可怕。

最早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公害事件也使得他们对污染环境的认识更深入些,采取防治对策也更早些。遗憾的是,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并没能引以为戒,却在发展中重蹈覆辙,以致上述的公害及公害病我国都出现过。

人类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大发展,同时也空前地污染了环境,恶化的环境用病与死报复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