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奔驰——汽车行业的王子

德国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商用汽车最大的跨国制造企业之一,素以生产优质高价的“梅塞德斯—奔驰” 汽车著称于世。

奔驰汽车公司创立以来,始终执世界汽车业的牛耳。公司生产的汽车有160 多个车种,3700 多个型号,从一般的小轿车到 2150 吨的大型载重汽车, 以及各种运输车、大轿车、多用途拖拉机、越野车等等,真可谓琳琅满目, 种类繁多。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奔驰汽车公司却严格地限制产量——每年只准生产 60 万辆汽车,其中小汽车只有 50 万辆。

这比起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丰田等汽车公司年产 200—300 万辆车要少得

多,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奔驰汽车公司的营业额却高达 400 亿马克,其中, 62%的产品销往国外,每辆汽车的售价是一般汽车的两倍多,最高售价达每辆 10 万美元。

奔驰汽车公司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创建于 1883 年的这家公司一直经久不衰,完全靠的是高品质,它生产的汽车耐用、舒适、安全。一个多世纪以来,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竞争中许多汽车公司

受到严重打击。有的破产倒闭,有的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无法生存和发展, 而奔驰汽车公司却始终“吉星高照”,兴旺发达,成为世界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

据美国一家公司对世界近万名消费者抽样调查表明,奔驰汽车是仅次于可口可乐饮料、索尼电器的“世界十大名牌”中的其中,公司生产的“奔驰

—600 型”高级轿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元首和知名人士的重要交通工具。尽管一辆轿车的价格能购买到几辆日本汽车,但奔驰车不仅顶住了日本车的压力,而且增加了对日本的出口,并能始终在日本市场上保持一块地盘。

奔驰汽车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能够在竞争中谈笑风生、举重若轻, 始终胜券在握,这都应归功于该公司两位创始人倡导的企业理念:重视质量, 重视创新,重视服务,重视技术与人才。这正如其生产经营的基本方针所言, 以全面的设计、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安全、优质、耐久性、经济的统筹兼顾、完美无缺在汽车市场上获得成功,巩固竞争地位。

一、奔驰——王者风度

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汽车工业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在 1886 年由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BENZ)制造的。

卡尔·本茨,1844 年 11 月 25 日出生在德国南方小城卡尔斯鲁厄。那时, 火车、轮船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

从 20 岁到 26 岁,本茨在不同的公司打工,作过制图员,设计师和厂长。

1871 年决定在曼海姆创建自己的公司,研制两冲程引擎。经过多年艰苦努力,1879 年圣诞节前,他的引擎终于研制成功,并且获得了多项专利,这是他从事汽车制造至关重要的一步,之后,他又开始了四冲程引擎的研制。

本茨当时感兴趣的是,除要生产小型固定式的引擎外,想发明一种引擎

可以推动交通工具。后者其实才是他真正要追逐的梦想。

他发明的引擎,已经有了电池和火花塞,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了。以此为基础,他开始设计一辆带四冲程引擎的汽车,他没有简单地将发动机直接装在马车上,而是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精心设计出发动机和底盘。

1886 年 1 月 29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本茨得到了柏林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从此诞生。这年夏天,这辆汽车与公众见面。

但是人们对这辆车子的“可行性”没有多大把握,因此,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后,并没有受到多大欢迎,相反,许多人还认为它是个怪物。本茨的公司也因此陷入绝境,一筹莫展。

1888 年 8 月,勇敢的本茨太太,决定让世人了解他丈夫的伟大发明将会给人类来多么大的方便,便带上两个孩子,驾着这辆车子,成功地到另一个小镇去访问亲戚。这次历史性“汽车之旅”,奠定了奔驰在汽车历史上的地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同时,这次“旅行”的安全而舒适,也引起了当时社会的震动,人们开始对汽车刮目相看,许多人表示对它很感兴趣。这大大鼓舞了本茨先生及他的同事,使他们终于从逆境中走了出来。

就在同一时间,也是德国南方,在堪斯塔特镇上格特里布·戴姆勒

(GOTTLIEBD·AIMLER)正进行着同本茨相似的工作,两人近在咫尺却互不相识。

戴姆勒 1834 年 3 月 17 日出生在一个面包师的家庭,在 38 岁那年成为名噪一时的道伊茨公司的技术经理。1882 年,他决定退出道伊茨,在堪斯塔特建立自己的工厂,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小型高速四冲程引擎的研制工作,1883 年,戴姆勒的发明成功了,并取得了专利证书,世界上第一台轻巧快速运转的内燃发动机诞生了。

这台发动机每马力能带动 80 公斤重量,达到了相当高的速度。这时,一个伟大的理想在他心中成熟了,他要让这种性能好,质量高的发动机翱翔在天空,盘旋在水中,奔驰在陆地。

1885 年,他成功地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一辆两轮车上——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检验发动机的最经济的方法。现在,这辆带有单缸发动机的两轮车被称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1886 年,戴姆勒成功地在一辆花了不少钱买来的四轮“美国马车”上安

装上他的发动机,以每小时 18 公里的“令人窒息”的速度,从斯图加特驶向

堪斯塔特。戴姆勒成功地发明了汽车。1890 年 11 月 28 日,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1900 年,戴姆勒又成功地研制出了高速轿车,这辆轿车被命名为梅赛德斯(MERCEDES)。原来梅赛德斯是一个西班牙小女孩的名字。

1899 年,当梅赛德斯九岁时,她的父亲耶利内克向戴姆勒汽车厂订了一辆“戴姆勒凤凰”牌汽车,参加在尼斯举行的赛车比赛。他相信他的女儿会带给他好运,便以她的名字“梅赛德斯”报名参加比赛,渴望在比赛中获胜。没想到“梅赛德斯”真的带给他好运,因为戴姆勒生产的汽车不同凡响,耶利内克果然在比赛中得到了冠军。

自此,耶利内克开始对戴姆勒的汽车情有独钟。1900 年,戴姆勒汽车厂进一步把“戴姆勒凤凰”改良,加宽轮子的轴距,降低重心,增加引擎动力。

耶利内克非常喜欢这种新的设计,便向戴姆勒汽车厂订购了 36 辆这种车子。但在订购时他开出两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是奥地利、匈牙利、法国和

美国的唯一代理商;第二,必须以他女儿“梅赛德斯”作为这车子的命名。在西班牙语中,梅赛德斯是祥和的意思。

这一美丽浪漫的名字非常受欢迎,于是,戴姆勒便把所有生产的车子冠上了这一名字。1902 年,“梅赛德斯”正式成为戴姆勒公司的注册商标。

在 20 世纪初,赛车的影响可与当今的电视广告比美。由于在当时的赛车

比赛中屡屡夺魁,梅赛德斯很快便家喻户晓。今天,这个流传了 100 多年的名字,举世闻名,已经成了豪华车的代名词,而戴姆勒的名字反而让人陌生了,国外人们现在仍称高级奔驰轿车为梅赛德斯,而不是像我们那样叫它“奔驰”。

“梅赛德斯”汽车在当时与其它汽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汽车的发动机装在司机座位的后面或下面,而梅赛德斯汽车的发动机则装在司机座位的前面,这在汽车设计上实现了革新,使戴姆勒公司跃居汽车工业的首位。

戴姆勒和本茨两家汽车公司诞生后、都发展很快。1894 年,奔驰公司成批生产“维洛”牌小客车。1897 年,“凤凰”牌投产。

尤其是 1901 年“梅赛德斯”小客车投产后,大大提高了戴姆勒的商业地位。这种新型汽车的问世,标志着汽车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商业化阶段。1903 年,戴姆勒进一步改进设计,使“梅赛德斯”新型车实现了良好技术与乘坐舒适的成功结合。这种不寻常的设计,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一个长长的冲压多框和斜的转向往、位于车头的四缸发动机、蜂窝形的水箱、水泵以及连杆变速器,在随后的 1/4 世纪以上的时间里,这种结构成了现代汽车的标准模式。

戴姆勒的成就对其竞争对手卡尔·本茨的奔驰汽车公司是个很大的打击。在梅赛德斯汽车诞生前,奔驰汽车公司是德国汽车工业之冠,1809 年生产了 575 辆。尽管其投资者劝本茨接受梅赛德斯发动机的设计,但他太保守了,不愿听取这一忠告。

1903 年,他的公司陷入困境,他被迫辞职,后又回到公司当顾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小汽车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1918 年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德国汽车工业受到沉重打击。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汽车市场滞销,加上小轿车当时还属于富人奢侈品,更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在经济危机的年代里,在德国市场上,除戴姆勒和奔驰两家汽车制造厂相竞争外,还面临着美国新兴汽车工业的严重威胁。

当时美国汽车工业已采用了流水线作业,廉价的美国福特 T 型车不断地、大量地涌进德国市场。为了应付挑战,为了共渡难关,经过协商,戴姆勒和本茨公司同意共同生产汽车,因为这样做不但集中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1926 年 6 月 29 日,两家公司正式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从此,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现代意义上的“奔驰”车带着无比的尊贵诞生了。

二、以质服人,以质取胜

奔驰汽车虽然成名甚早,但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界市场上,名牌的桂冠并不是靠辈份得来的。即使不懂商业的外行也知道,商品出名靠的是质量, 是“经久耐用”。名牌是质量的竞争,而不能靠天花乱坠的广告自吹自擂, 奔驰这一名牌尤其如此。

如果以销售量论,即使在德国,奔驰车也只能屈居第四,在世界范围内也无法同日本的丰田、意大利的菲亚特和法国的标致等相匹敌。可为什么奔驰在世界名牌中能稳居第三,而丰田只能屈居第七,其它汽车公司根本进不了前几名呢?

原因就在于奔驰车有着无可比拟的质量优势,因而成为公认的高档车和名誉地位的象征。即使在富裕的德国社会里,开一辆奔驰车也叫人另眼相看。

在汽车王国美国,有钱人也喜欢购买奔驰车。至于中东石油巨富、欧洲的王公贵族,以及大大小小国家的总统、总理,都愿意选择奔驰。这就足以说明,奔驰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等级、一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奔驰的质量看得见、摸得着。

在德国、大部分出租车都是奔驰车。尽管它的售价很昂贵,出租车司机仍然愿意买它,这是因为,与其它牌子汽车相比,一辆中档奔驰车可开到 20

万公里,换一个发动机后可再开 20 万公里,平均下来并不贵,而且奔驰车修理少,误工少。

有人曾讲,奔驰车确有独到之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可称得上急似下山猛虎,缓似行云流水,该超车时能迅速冲上去,而均速行驶时则显得轻柔、稳当,毫不费力;这种车尽管昂贵,却十分结实耐用,只要定时保养,平时几乎无须侍候,路上决不“抛锚”捣乱。

正是因为有此卓越的品质做后盾,戴姆勒—奔驰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才十分有信心:“如果有人发现奔驰牌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您1 万美金”。——这就是公司的广告用语。

那么,奔驰何以获得如此的高品质呢?这得归功于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

首先,重视人才的素质,严格质量意识。在保证质量方面,奔驰十分重视,认为只有全体职工都重视质量,产品的质量才有保证。因此,公司很强调企业精神,强调工人参与,努力营造一种严格质量意识的企业理念。

1992 年建成的拉斯塔轿车厂,不仅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在劳动组织上也

作了重大改革,把装配的流水作业改为小组作业。一个由 12 名工人组成的小组,负责某一部分的装配工作,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后,确定内部分工、协作、人力安排和质量检查。

这样就改变了工人总是重复单一劳动的现象,使工人成为多面手,提高了工人对劳动的兴趣,对整体的关心,从而有利于改进操作、提高效率和质量。试行几年来,这种重视人们劳动,重视发挥集体作用的组织形式,得到厂方和工人们的充分肯定。

高品质与人员的高素质是成正比的,因此,奔驰公司决策者十分注意培训技工队伍,在国内就设有 502 个培训中心,被培训的人员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受基本职业训练的年轻人,二是培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商业人员和技术骨干。为了招收到一支技术基础良好的青年工人队伍,奔驰公司把厂址选择在以工艺闻名的斯图加特的施白本地区。

新招工人时,公司优先考虑招收本公司的工人子女,因为这些青年从小

就受到家庭技术的熏陶。受基本职业训练的年轻人经常保持在 6000 人左右,

他们大部分都具有 10 年制学校毕业文化程度,进厂再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在第一年的基本培训中,除每周一天的厂外文化学习外,其余时间都在

厂内进行车、焊、测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学员结业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工人。

不及格者可以再申请一次重考机会,若还不能及格,便认为不适合在该厂当工人而被辞退。培训这些青年人的,大部分是来自本厂的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师傅。

在奔驰汽车公司里,各车间只有简单的辅助工作完全由青年工人独立完成,其它技术性的工作都是新老结合,以老带新。

奔驰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商业人员、技术人员大约共 9300 多人,占职工总人数的 27%,这是公司的骨干力量。对于这些人员的再培训,公司是不惜血本的。

为了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和专业知识,公司举办专题讲座,派职工外出学习,设立各种业余学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再培训活动。平均每年就有 2 至 3 万人参加再培训。

另外,公司在关心职工生活、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质量意识方面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全公司 180 名医务人员,除了看病外,还负责研究职工生病的原因、车间、办公室的合理布置、如何减轻劳动强度、指导职工合理生活等。

近年来,职工病假逐年减少,工伤事故减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厂方还十分注意改善厂区环境,组织体育活动。职工家中有病人、小孩需照顾,可申请在 4 年内减少劳动时间,圣诞节给职工发双份工资。

公司还为职工提供建筑住房的无息贷款,允许职工购买本公司股票等。所有这些都起到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质量意识的作用。据公司方面统计, 1992 年有 14413 名职工提出了 28215 项合理化建议,有 9000 项被采纳,发

奖金 1470 万马克。

人的素质高,公司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质量意识自然就强,因为公司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效益好坏。而效益好坏又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奔驰驰名世界,既是对公司质量的肯定,也是每个职工素质高的象征。

其次,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工作制度。奔驰车有目前的声誉,全在于每个职工工作态度都极为严肃认真,这是奔驰车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奔驰厂对产品的每一个部件的制造都一丝不苟,有时可以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在判断一辆汽车时,人们首先注意的恐怕是它的外观、性能等,而很少注意它的座位,但即使在这个极少惹人注意的部位,奔驰厂也极为认真。座位的纺织面料用的羊毛是专门从新西兰进口的,其粗细必须在 23 至 25 微米之间,细的用来织高档车的座位面料,柔软舒适;粗的用来织中低档车的座位面料,结实耐用。

纺织时,根据各种面料的要求不同,还要掺入从中国进口的真丝和印度进口的羊绒,制皮面座位要先选好皮子。据说,他们曾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选择,最后认为德国地区的公牛皮质量最好。

确定了供应点之后,奔驰要求在饲养过程中防止牛出现外伤和寄生虫,

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以保证牛皮不受伤害。一张 6 平方米的牛皮,奔驰厂只用一半,因为肚皮太薄,颈皮太皱,而腿皮又太窄。

此后的制作、染色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直到座椅制成,最后还要由一名工人用红外线照射器把皮椅上的皱纹熨平,看来,为了保持名牌,奔驰厂可以说是不惜工本。

从制作座椅的这种认真精神可以推想到对主要机件的加工该是如何精细了。

第三,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凡是参观过奔驰的人都会得出一种印象,即车间里干净整洁,有条不紊,即使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组装到车上前,也要先经过检查,每一个组装阶段都有检查,最后经专门技师检查签字,车辆才能开出生产线,许多笨重的劳动如焊接、安装发动机和挡风玻璃等都采用了机器人,从而保证了质量的统一。

为了保证产品的高贵品质,奔驰公司的检查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公司下属的辛德尔芬根分厂,日组装汽车 1600 辆。该厂搞生产的 3.4 万名职工中, 有 1/7 的人员是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的。检查部件的人员有 1300 余名,他们负责检查协作关系的 2.6 万家厂商提供的零部件,如厂外提供的零件一箱里有

一个不合格的,就把这箱零件全部退回,该厂生产的引擎要经过 42 道关卡检验,连油漆箱有划痕,都必须全部返工。

此外,每一个班组都有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最后还有人负责总检查。厂里有定期质量抽查制度,由董事会、车间代表和技术人员组成检查小组,每隔 14 天对 9 个单位进行检查,遇上问题就地解决。

在一辆奔驰汽车的制造工程中,大约有 5%~10%的汽车零件是从别家公司购买的,其余都是由自己的分公司按指定的设计、原材料、生产规格的详细范本制造。除了对本身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奔驰汽车公司还严格要求采购人员以消费者家庭成员的身份,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各个采购部的经理,要对其经营范围的商品品种、规格和质量全部负责。

不言而喻,“奔驰”对主要供货厂家相当了解,并要求他们按消费者的要求及市场动向提供质量高的原料及零部件,因此,经理们同采购人员及供货厂家的技术管理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不仅如此,奔驰汽车公司为了检验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除有一套有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外,又建造了一个占地 8.4 公顷的试验场,试验场有不同路

面组成的车道 15 公里,快车道上拐弯处最大斜坡倾角达 90 度。

公司每年都要拿出新车在试验场内做破坏性的实验测试。如:公司每年不惜用 100 辆崭新的汽车以时速 35 英里的速度猛撞坚固的混凝土厚墙,以检验前座的安全性能。

为了进一步把好质量关,奔驰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亚洲等地,专门设有质量检测中心。“中心”内有大批的质检技术人员及高质量的设备,每年要抽检上万辆奔驰汽车。

层层把关,严格检验。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奔驰车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高品质形象,于是便赢得了全世界人们的青睐。因此,当奔驰车昂首入居“世界十大名牌”第三位时,别的汽车厂家只有羡慕和钦佩了。名门望族, 当之无愧。

三、为您服务到家

一切为了顾客、是奔驰汽车公司的宗旨,奔驰汽车公司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顾客视为上帝,把顾客的要求一一满足、在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前提下, 建立了一系列的完善的服务措施。

为了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情况及意见建议,奔驰公司花大力气进行市场调查,以获得第一手数据,指导决策,从而使产品的质量精益求精,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奔驰汽车公司总部与分布在全球的分公司及常驻机构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互通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所谓“知己”,就是不仅要对自己的企业实力从实评估,而且要针对自己的企业得失不断改进,以增强竞争能力。

所谓“知彼”,就是对市场要做周密地调查和研究,各分公司及时把各地的市场情况,需求意向,顾客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反映到公司总部,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使总部了解到最新的汽车发展业务动态,及时研究, 调整战略,根据市场的需求、顾客的要求安排生产。这样一来,顾客们便可以了解到奔驰公司总是在根据他们的需要生产新产品。

在做好市场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奔驰公司处处为顾客着想,建立了售前、售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销服务是售前服务的中心环节。奔驰公司深深明白,日新月异的新款汽车要想为顾客所了解,需要让用户满意,必须靠一流的推销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因为生产、销售好的商品是件不容易的事, 为好的商品做广告更是件不容易的事。要有这样坚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如果销售不能有效进行,整个社会的活动将是不完美的。

其次,建立一支杰出的推销队伍。公司不断通过培训提高推销人员的内在素质,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在奔驰汽车公司推销员的手中总是携带着一二件商品广告及汽车说明书和一个小笔记本。广告、说明书随时随地帮助顾客认识、了解奔驰。在小笔记本上,推销员要记录关于经济、人口发展方面的信息资料,各类顾客的人数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预测等等。推销员对顾客要既诚恳又耐心,把交易的对象看成自己的亲人。奔驰汽车公司向顾客派去的推销员不仅能把奔驰的汽车卖给顾客,而且也要向奔驰公司反映顾客的需求,结果人们对奔驰汽车形成了强烈的信心和支持,认为奔驰公司说话能够兑现,并且对客户一视同仁。

售前,奔驰公司热情地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奔驰”产品有货车、重型卡车、多用途拖拉机、小轿车(32 个型号)等 140 多个品种,3700 种型号, 多样性的产品能满足任何不同层次的顾客需要。在那些奔驰汽车的推销处, 人们可以看到各种车的图样,了解到汽车的性能和特点。

在订购时,公司还满足千差万别的顾客提出的特殊化的要求。如汽车的色彩、规格、空调设备、安装的音响设备乃至于保险式车门的钥匙款式等等。在生产车间内,未成型的汽车都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顾客的姓名、车辆的型号、式样、色彩、规格及特殊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要求由电子计算机向生产流水线发出指令,以便使成品令顾客满意,当来取货的顾客驱车离开时,奔驰还免费赠送一辆可作小孩子玩具的奔驰汽车模型,使车主们的下一代能对奔驰留下深刻印象,争取一代代都成为奔驰车的客户,这可谓是放眼未来了。

奔驰公司的职工认为,售前的承诺、奉承不如售后无处不有的完善的服

务。优质高效的售前售后服务可以使奔驰车主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奔驰公司对完善和扩大服务网点极为重视。

目前,奔驰公司在全世界有近 5000 个销售和维修点,全欧洲有 2700 多

个,国内有 1500 多个。奔驰公司在国内雇用了 5.6 万人作保养和修理工作,

在公路上平均不到 25 公里就可以找到一家奔驰汽车服务站。国内外搞服务工作的人数与原联邦德国各生产车间工作人数大体相等。

再好的车行驶一定里程后也得维修和保养,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为此, 奔驰公司服务站提供众多的服务项目,从零件急送到以电子计算机进行运输咨询服务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他们的维修人员技术熟练,修车迅速,态度诚恳,热情周到。奔驰车的售后服务和奔驰车一样品质卓越,享誉世界。

奔驰车一般每行驶 7500 公里需换机油一次,行使 1.5 万公里需检修一次,这些服务项目工作人员都能当天完成。换机油时,如果发现某个零件有损耗,维修站还会打电话征求车主是否更换。

如果车辆在途中发生意外故障,开车的人只要就近向维修站打个电话, 维修站就会派人来修理或把车辆拉回去修理。奔驰公司特别重视“无故障性”,它认为发现故障就是公司的责任。当奔驰车出现故障时,即使是因车主操纵不慎而导致的故障,奔驰公司的人员也要热情地为其服务。

一次,一个法国农场主驾驶一辆奔驰货车从农场出发到原民主德国去。可是车开到法国的一个荒村,货车的发动机突然出现了故障。没有办法,他只能用车里的小型发报机直接联络远在原联邦德国的奔驰汽车总部。

仅仅几个小时过后,奔驰汽车修理厂的检修工人就在厂内工程师的带领下坐飞机赶来了。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货车修好,并一再赔礼道歉。奔驰非但没有收这个农场主的修理费,后来还为他免费换了一辆崭新的货车。

公司负责人说:“出现这种情况是我们的质量检验没有做好,我们应当为您提供无偿服务。”这使车主深为感动。

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服务,所以奔驰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成为永久的“名牌”。

四、招招制胜,永葆辉煌

大胆而科学地进行创新是奔驰汽车公司成功的另一大因素。创新使“奔驰”领导汽车业发展的潮流,为顾客提供走在时代前列的创新产品。正因为奔驰公司着着领先,才保证了其永远的辉煌。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流行的口号是:“以创新求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早在 1879 年本茨便研究成功了“火花塞点火”原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的每一辆汽车仍都在采用。

1928 年,生产了“纽尔堡 460”八缸 6 座汽车,1936 年,研制出布尔柴油发动轿车,直到梅塞德斯 400、600 型高级轿车相继投放市场。

1938 年,开始成批生产著名的“260”型柴油发动机小轿车;不久,又生产出当时时速最快的小轿车“540K”型;

1938 年生产的 230 马力,8 个汽缸,使用压缩发动机的“大梅塞德斯”, 被视为现已退役的“梅赛德斯 600”型的先行者。此时,这种豪华轿车已在早期的“摩托马车”的基础上向前大大地跨出了几步,它身上留下了现代最

新科技成果的痕迹。

梅赛德斯汽车显赫的声誉,不仅基于它的可靠性,它在赛车比赛中显示出的魅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1894 年,巴黎的《小日报》举办了首次“无马车辆”比赛。

在巴黎和里昂之间的公路上,驶向终点的四辆车子有一个共同点,都安装戴姆勒发动机。1914 年,梅赛德斯赛车在法国大奖赛中获胜。

到 1939 年为止,它的赛车在比赛中 76 次获胜,17 次打破世界记录。梅赛德斯赛车由于速度快,体型灵巧,被称为“银箭”。

1953 年,第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产品——巨型底盘上的承载式焊接结构进入市场,它使得衡量汽车制造的标准朝着既美观、又安全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1973 年,“梅赛德斯 450SEL6.9”以其尖端的技术,被世界汽车制造业选为“本年最佳汽车”。

1984 年初又研制成一种小型车上市,这种车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

深受顾客欢迎。此后,奔驰汽车公司又向市场推出了梅赛德斯 400 型、600 型高级轿车。近几年,奔驰汽车公司又生产了一系列豪华舒适、气派的高级轿车。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源问题,谁能抓住这一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能源危机使节省能耗成为一场革命,因此,世界各国都把降低能耗做为汽车生产的一项主要指标。“奔驰”也不例外。

1990 年,他们针对过去的汽车能耗大、用料多等问题,不失时机地开发出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和原料的新 S 级奔驰汽车,对原来的 S 级奔驰车进行全面更新,并于 1991 年开始在欧洲上市。这种汽车的零件是塑胶的,可以循环使用,这在当今钢铁等原料紧张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成本。

新 S 级汽车采用高效电脑控制,各个电子网络相互沟通,协调一致;车上的电脑记忆装置还可调节舒适度,使车座、方向盘、反射镜处于最佳状态。

因此,新 S 级汽车被称为数据汽车,它的推出,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同欧美、日本等国的汽车公司争夺豪华轿车市场。并力争保持其领先地位。事实上,由于新 S 级汽车的上市,奔驰公司确实从外国对手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保住了“奔驰”在豪华车市场的霸主地位。

“600SEL”是新 S 级的“旗帜”,车身光洁度高,制造工艺更加精密, 门框和门窗玻璃与车身完全贴平,在日本市售价高达 2130 万日元,折合德国

货币达 18 万马克。“600SEL”高级轿车,以其优质华贵而博得世界声誉,成为各国政府部门的首脑必备座车。

1992 年初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汽车公司研制的 C112 赛车成为最受青睐的汽车。它是 C12 豪华车装上了现今汽车科技中最尖端的技术制成的, 有一个可依据行车速度、路面情况、风向、风速等因素而作出调节的自动空气动力调节系统。这项新创举,令世人惊叹不已。

奔驰汽车公司从 50 年代初开始对安全系统进行改造,研制出世界第一个安全车身,即杠型底盘承载式焊接结构。为使载客的内舱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会挤坏,承受冲撞力的是发动机箱和行李箱这两个“缓冲区”。为了不让方向盘挤坏驾驶员,转向柱是套管式,可以聚拢到一起。

60 年代,奔驰汽车公司又研制出了用电子控制轮胎的 ABS 刹车系统。使用该系统,紧急刹车时不管地面情况如何,车身都能平衡停住,不会失去控

制滑向一边。

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日益频繁,恶性交通事故对人身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制造更为安全可靠的轿车,是各大汽车公司研究的重要课题。

1992 年奔驰公司投入 31 亿马克的科研投资,重点是环保和安全,1992 年,奔驰公司率先开始在方向盘上安装安全气垫以保护司机安全,1993 年所有奔驰车都安装了这种气垫。这个安装在方向盘中心的气垫,能在车祸发生后 26/1000 秒时间完全撑开,将司机的身体同方向盘隔开,从而大大减少司机受伤的可能。

根据用户要求,司机旁边的座位也可安装安全气垫。据公司方面说,同以前的产品相比,目前的小轿车已使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数减少了 50%, 其中 30%是由于增加了安全带,20%是其它方面的改进。

在小轿车已经发展到如此舒适、快速的今天,谁能制造出最为安全的汽车,保护人的生命,谁就能占领市场,这是目前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由于上述安全措施的创新,奔驰车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身价和竞争力。

从 70 年代末开始,“奔驰”用了 7 年时间研制出在当时堪称先进的“190型”小轿车。经过改造,其耗油量比一般车节省 12%—20%,喷嘴在低温下不会结冰,不过此项研究仅后车轴一项的研制就耗费了 10 亿马克。

由于新车技术先进,19S2 年投放市场 4000 辆,而第二年订货便猛增到11 万辆。1993 年,奔驰车公司又推出替代 190 型的技术更为先进的 C 级家用车。

奔驰公司 80 年代中领先采用前低后高,以弧形曲线为主的车型,90 年代开始独家采用可以缩小汽车容积但同时又增加马力的四油门汽缸技术,这些都使奔驰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应付以后的石油危机,奔驰公司除了开发节能型汽车外,已经在着力研究汽车代用能源了,该公司的一名高级主管这样说:“没有任何企业像我们这样研究利用一切可能的代用能源,例如乙烷、甲烷、电力发动或混合燃料发动装置。”

1994 年 4 月 13 日,奔驰公司推出以新能源酒精发动引擎的车子,让各界人士大开眼界。坐在这种车子上,感觉与坐在普通的车子上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只是这种小货车型的“实验车”,除了车头的两座位外,车厢里装的是一副大引擎和一个大气筒,内装氢气。

其实,这种车子的发动能源是氢气,氢气通过奔驰公司科研人员精心发明的燃料箱后,与氧气分别通过电解薄晶片,当氧气离子与氧气结合成水时, 这之间的化合作用就产生了能源。利用氢气成为有效的能源,一直是科学家追逐的理想。

这不但是因为氢气很容易取得,在燃烧之后,也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其它气体。奔驰公司科研人员发明的燃料箱,能消解氢气在与氧气化合时所产生的热度,把这其中所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成为足够推动引擎的动力。

目前,这种车子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 95 公里,一个氢气筒可行驶约 120 公里。但奔驰公司的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从甲醇(酒精)中分解出氢气的“转换器”,而目前的加油站要设立甲醇供应器是很简单的,所以就可以不必在车上装上大氢气筒,而引擎和燃料箱要缩小到和目前车子引擎的体积一样, 是毫无问题的。奔驰公司相信,这种车子将在 10 年内替代目前传统的汽油发

动车子,成为奔驰公司下个世纪的财源。

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寻求突破,是奔驰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目标。使他们偌感骄傲的是,他们研制出了能自动行驶的车子,这一成果在世界上是十分先进的。

这种车子的车头装有如人眼的镜头、远镜头把远处的路面情况拍下,近镜头注意车子附近的动静。所有这些资料都输入到车上的一台电脑,电脑再指示车子作出反应,如靠左或靠右,或刹车等。

保护环境是目前德国工业活动至高无上的信条。20 年前倍受人们青睐的汽车,正日益扮演着环境破坏者的角色。据调查,德国森林死亡的“第一杀手”不是工业三废,而是汽车的废气。许多城市正在修建市内的街道,故意把路修得既窄小,又弯曲不平,借以表示不欢迎汽车进城。

因此,生产出不污染空气或少污染空气的汽车,已是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奔驰公司在环保方面也保持了名牌厂的领先地位。

奔驰厂在 80 年代初就批量生产了使用无铅汽油的汽车,在提倡无铅汽油方面起了推动作用,继而,它又推广废气过滤装置,进一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此外,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除甲醇(酒精)汽车外,还进行电动汽车、煤气汽车(比汽油污染少)、菜籽油汽车的研究和长期实验,以寻找石油的合理代替品。

公司 1992 年投资 15 亿马克,把喷漆车间原来使用的化学溶剂改为用水当溶剂。据说在工艺上这是相当困难的课题,但可以大大减少环境的污染。另外,为了减少污染,奔驰公司还积极地进行废旧汽车回收,据统计,

一辆小汽车重量的 67%是钢铁,10%是塑料,5%是铝,3%是其它有色金属, 其余是橡胶、玻璃等。

奔驰公司已建立旧汽车回收网,开展拆车业务,分别处理其中的油类, 塑料及金属。公司还同一家钢铁公司共同研制了一种冶炼旧汽车废钢铁的新方法。

注重科学研究,不断地用先进的科技武装自己的产品,推陈出新,而且总是领先世界潮流,这就是奔驰汽车公司青春常驻,永远辉煌的秘决。

五、重视人才,名利齐来

不论对哪一个企业来说,人的素质的高低都是决定其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这样讲,一个企业对人才智力的开发程度,对人才积极性调动的程度,足以导致企业的兴盛或衰

就企业而言,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等是不会创造利润的,只有对这些东西进行合理的配置利用,才能创造出利润,而这一利润创造的多少则完全取决于人才的能力。只要人才用好了、用活了,效益自然就出来了。

社会上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某企业连年亏损多少万,甚至几个亿,工人发不出工资来,企业濒临破产,突然有一天,该企业新的领导人走马上任, 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整改、开发、推销等,企业马上就红火起来,扭亏为盈。

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也就是说要重视人才,重视人才智力的合理、有效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要想执世界汽车界的牛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做到别人所未做的事,研制全世界最新型的汽车,奔驰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研究开发工作;重

视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作用;重视人才的有效利用。

奔驰汽车公司拥有一支共 8500 人的庞大研究队伍,每年科研经费达 14

亿马克(约 5600 万美元)。“奔驰”设有中央研究所和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奔驰公司之所以每年投巨资用于科研,也是为了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智。

研究人员不仅开发新产品,还在理论上加以探讨。研究中心的研究目标是改善生产流程,以期实现设计、生产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改进产品的性能,减少原料消耗,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排气的净化率;改进驾驶系统, 加装汽车避障装置,以提高汽车的灵敏度和安全度;改进汽车造型以减少阻力,提高车速;改变汽车的原料结构,以扩大高性能、低价格、低污染的新材料的使用范围。

奔驰汽车公司一直认为人才+知识=财富。“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人才的内涵;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为了获得人才,奔驰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经常派遣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去学习、深造,原工资照发; 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参加半脱产学习,公司为他们支付学费,报销路费,甚至在住宿方面给予补贴;公司开展全员培训,每年培训人员达两三万之多。此外,公司还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专门设立了企业技术革新建议处,负责审定职工提出的改革建议,并按贡献大小发给奖金,奖金最高的达 7 万马克。

不仅对在职员工的素质加以培训,以期发挥更大作用,奔驰公司还十分注重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为给企业未来人才及技术需求铺路,奔驰公司每年资助优秀大学生。

根据科学技术研究赞助计划,奔驰公司每学期向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大学生提供 10 个奖学金名额。这项学习赞助计划主要针对物理、化学、电子、数学、信息学和机器制造专业的大学生。

这些在前两学年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后起之秀将得到一系列的资助。奔驰公司还资助享受奖学金的学生到国外学习两个学期,或者参加学习有关协作能力、调解争执、联络、交往和代理的研究班和培训班。在这期间,他们将同企业进行初步的接触,例如,参加有关的专业活动。

这项赞助计划只是戴姆勒一奔驰公司想在企业内部系统赞助知识交流计划的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首先应当到研究、开发和生产各个不同的部门实习和见习两到三年。在不同岗位的实习和见习过程中, 总共有 50 位不同专业年轻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跨专业的进修的机会。奔驰公司此举是想尝试通过内容广泛的培训来消除人们普遍抱怨的知识单一的现象。

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对研究和开发多方面的需求。在人才与技术、技术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衔接处,需要越来越多的所谓混合学科。

例如,机器制造和教育学或者社会学和电子学这样的专业组合,今后在就业竞争中可能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有这样的高瞻远瞩,相信奔驰公司定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再领风骚。

奔驰公司不看出身,只重能力,选贤举能,唯才是举,有不少部门主管是从技术人员直接提拔上来的。世界范围内汽车工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奔驰不仅在国内有大众、宝马、福特、奥佩尔等强大对手,在世界市场上更遇到日本汽车的竞争。再加上近年来西方经济衰退,汽车工业普遍陷入危机,纷纷减产、裁员,这样就使奔驰公司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生产高档车的奔驰公司,也面临如何维持自己市场地位,度过难关的问题。危难之际,奔驰集团公司最高决策层决定赫尔罗特·维纳任奔驰汽车公司总裁。维纳一上任,就大胆进行一些改革。维纳认为现在奔驰汽车的生产太技术化了,因此,他强调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很明显,汽车生产的传统时代已经结束。他警告说,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建立新的生产线与使梅赛德斯受到冲击的竞争者进行斗争。

结果,奔驰显现了另一番景象:公司将转向生产家庭运货车和小马力发动机购物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生产那被汽车评论家称为“车轮上的教堂” 式的汽车;管理阶层及其费用将大幅度削减;设计者将被迫加快研究新型汽车。

随着形势的变化,奔驰公司的小轿车和货车制造厂正在实施一项新战略,这将对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制造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奔驰公司在降低成本上获得成功,那么其竞争对手如大众公司的奥迪车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奥佩尔分公司就会失去价格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维纳决定下大力气培训工程师,创造生产新观念。的确,自创始人戴姆勒和本茨开始,奔驰公司有过真正伟大的工程时代。他们确实也极大地发展了公司,制造了世界一流的汽车,但是仍然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车的成本太高。为此,维纳把散在 18 个不同地方的技术研究部门

集中到斯图加特公司总部附近的两个计划建造的研究中心来,目的在于避免重复研究和削减不必要的开支。

这种来自对公司现状的正确分析后作出的决策,另一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系列新型车。它们包括:

一、家用厢式奔驰,主要向欧共体国家出口。

二、娱乐车,这种车比公司目前生产的大功率、四轮驱动 G 型车更便宜, 这种车在美国生产并主要供应美国市场。

三、城市交通微型车,这种车主要是为满足生活在交通拥挤区的人们对经济实惠、低污染的交通工具的要求。

四、体育赛车,这种新的汽车生产线的诞生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一次革命。一战后不久、德国集中力量生产大型豪华轿车,因而采用美国汽车工业

三巨头的垂直生产结构:底层是最初的中等家用轿车,中间是 190 型,上层是 S 级奔驰,外加少量廉价赛车。

“把汽车市场分为豪华型、中型和小型已越来越不重要”,维纳说,“奔驰不得不使自己适应将来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不仅仅依靠优良性能的发动机,即奔驰将努力成为生产各型汽车的公司,为所有的市场提供汽车。”

目前,由于用人得当,决策正确,奔驰公司的效益开始走出低谷。以前, 订购奔驰轿车,不但要有钱,还要有耐心,现在订购一辆 C 级奔驰,等待时间大为缩短。C 级奔驰推出后,由于这种车车身小,既采用小奔驰的先进技术,价格又便宜,1993 年为奔驰公司抢回了不少市场。可见,重视人才对奔驰公司有多大的效益。

自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之后,德国的汽车厂家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 1908 年汽车厂家已达 53 家,雇员为 12 万人,至 1914 年汽车工业已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与此同时,世界汽车工业也飞速发展。

但直到现在奔驰公司仍然能在执汽车工业之牛耳,这与奔驰公司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由于重视人才的利用,奔驰公司的高品质影响着每一个德国

汽车厂家。所以,德国汽车产品以工艺精细、质量精良著称于世,无论是高档豪华车还是大众普及车都能得到人们的信赖。

由于有坚实的人才后盾,头顶“三又星”商标的奔驰车,正得意地奔驰在世界各国的公路上,显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六、不断革新,美好未来

当本茨和戴姆勒造出汽油发动的三轮和四轮汽车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两位伟大人物为了完善所处环境的需要,利用当时的机会创造、改进和完善了他们的“奔驰”汽车,使汽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推动了人类进步。现在全世界已有 5 亿多辆汽车,汽车成了我们生活和文明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应感谢奔驰汽车创始人所赐。

本茨和戴姆勒以其“三叉星”标志,也带给了奔驰公司无限的荣耀。能拥有奔驰车是世界上许多人奔波一生的夙愿。《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说,不少人在最终开回一辆奔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这种令奔驰公司志得意满的美妙时光在 90 年代初宣告结束。由于经济衰退的阴影迟迟不散,而美国、日本和德国本上上的对手又步步进逼, 奔驰公司的地位渐渐受到削弱。

1991 年,奔驰公司纯利润下降了 63%,1992 年,奔驰公司的经营开始出现大滑坡,全年共售车 52.7 万辆,大大低于过去 60 万辆的销售量,在世界主要的汽车市场上奔驰都是边打边撤。

在德国本土上的销售比上年下降了 3 万辆,在日本下降了 1.3%,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奔驰的销售量只有 5.9 万辆,与 1986 年的

10 万辆相比实在少得可怜。更可悲的是,奔驰破天荒头一遭在销量上被宝马所压倒。看来,“奔驰”若要重整旗鼓,只有另辟蹊径,才能占领市场。

尽管在世界市场上受到冲击,“奔驰”仍以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多少年来,“奔驰”一直坚持这样一个信念:“生产最好的,否则就不做”。他们把这句话做为企业的信条,激励自己领先于世界汽车行业。

正是这种信念,使奔驰开世界豪华车之先河,创造了高额利润。就在奔驰不断地制造出最好的汽车时,日本也在积极生产高档汽车,并以令人信服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尤其在美国,大有取代奔驰之势,针对这种情势,奔驰将自己的信条改为:“生产最好的汽车给顾客”,其目的是直接面向市场,根据顾客的需要开发产品,真正从顾客的需要出发来争夺市场。欧洲一直是奔驰的主要市场,只有在欧洲这块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土

地上,奔驰车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畅销不衰。1991 年在欧洲的销售量达到 127500 辆,这说明欧洲人喜欢欧洲车,也体现了欧洲经济的整体化功能。正是这个缘故使得“奔驰”敢在家门口与日本车进行较量。

原来日本车称霸亚洲,现在奔驰车又瞄准了亚洲市场,以其华贵而成为这一地区人们心目中尊贵和富有的象征、使得亚洲各国争相引进,其销售量以每年 25%速率增长。

而在当今汽车王国日本,“奔驰”也已成为进口汽车的第一大户,为了扩大影响,奔驰汽车公司还特地邀请亚洲地区的记者前往德国奔驰厂参观。聪明的奔驰人采用了守住大本营,四面出击的策略。幅员辽阔、人口众

多的亚洲对于不断更新观念、创造领先思维的奔驰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潜在

的、丰富的大市场。

1993 年,奔驰踏上了全面变革之路,将扭转过去只重视高档车的作风, 要为广大普通家庭生产物美价廉的中小型车。为此,奔驰在两个方面作了重大调整。

一是增加新车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奔驰一直沿用按发动机功率大小给轿车分档的方法。在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这种划分方法已显得不合时宜,它直接阻碍了奔驰全方位生产能力的形成。

现在,奔驰正在筹划推出的新车型有面向欧洲的家用厢式汽车,美国人喜爱的大马力休闲车,在交通拥挤的城市适用的节能、低污染的微型车,以及轻松的双座小跑车。这举动已初步改变了奔驰过去那种任凭市场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的老太爷形象,同时显示出在每个潜在汽车市场上,奔驰都有能力与其竞争对手一较长短。

二是压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点上,奔驰公司“先压后砍”,做得果断无情,它首先改变了新车设计者们的不计成本,只求完美的作法,力争缩短新车的设计周期,然后将公司原有的 6 个管理层精减为 4 个,到 1994 年底裁员

  1. 万人,这个数字很快又上升到 5.1 万人。

此外,还鉴于德国汽车行业的劳动成本高出美国和日本近 30%,奔驰公司打破了不在国外生产轿车的传统,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 。

1993 年,奔驰出资 3 亿美元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建立了它的第一家海外轿车制造厂。据透露,奔驰还打算在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投资建厂。奔驰公司的具体改革成果是 C 级轿车,C 级共有七款,汽缸容量从 180

毫升到 280 毫升,价格从 2.9 万美元到 3.5 万美元,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作为 190 型的换代产品,C 级车的空间更大,性能更好,而且价格非常合理。

尽管奔驰公司 1993 年的利润不理想,但行家们非常看好它的前景。他们认为,如果奔驰公司在降低成本,增加销量的同时能保持它固有的高质量的话,那么,宝马、丰田、尼桑、奥佩尔在价格上优势必然丧失。奔驰正在重振雄风。

为了创造更大的效益,奔驰公司也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奔驰的成功得益于它优越的性能,尊贵的形象,也与它先进的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旧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需要,奔驰是拥有 28 万员工的大企业,面临着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管理效能的问题。由于生产手段的提高而剩余的人员,无疑是企业的一大包袱。

奔驰公司正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他们通过改革生产结构,重新制定工作流程、加强管理、严格工时制度等措施来提高管理效率。此外,他们还采用提高福利、分红、子女免费教育等手段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以达到同舟共济、共兴奔驰的目的,这正是奔驰的精神所在。奔驰公司还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服务,促进销售的措施,如成立卡车租车

公司,在欧洲范围内长期出租卡车;在欧洲范围内实现卡车用户协议修理卡办法,持卡者可以在奔驰 2700 个欧洲维修点维修车辆,增配零件,而且不收现金,在欧洲范围内实行小车以旧换新销售方法。

同时,在全欧洲建立旧车销售网;开始建立奔驰卡车销售情报中心,为顾客免费提供咨询,为出租车、救护车等专用车采购大户提供特别服务;试

行奔驰车机场修车和保养服务,即顾客可利用出差、度假的时间,在机场交出车辆进行保养维修。

如此种种,都说明即使是生产名牌车的厂家,也需放下架子,千方百计扩大服务,以争取顾客,改进经营。奔驰公司还决定精简内部领导机构,下放权力,以便能迅速决策。

奔驰公司采取以上措施来拓展业务,提高效益,必定会收到实效,“奔驰”的道路宽敞而辉煌,前程似锦。

经过 100 多年的苦心经营,以奔驰汽车公司为基础,原来的“奔驰”已发展为一个德国最大的企业集团。除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外,奔驰集团还包括 AEG 戴姆勒—奔驰工业公司、德国宇航公司和 DEBIS 戴姆勒—奔驰综合服务公司。“奔驰”正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辉煌。

讨论:

①“奔驰”的成功之路是怎样的?先后经历过几次巨大波折?

②“奔驰”为创世界名牌在哪些方面作严格管理,具体作法如何?

③“奔驰”在新技术开发方面采取的是什么策略?是以什么为指导思想的?

④“奔驰”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优点是什么?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

⑤有人说:“好花美丽不常开,好景怡人不常在”。你认为“奔驰”公司会不会是时间稍长一点的“昙花一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