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奋进

——记中国好少年勤俭奖获得者卢礼华

在井冈山下第七中学初二(3)班教室的第一排,坐着一位充满灵气的小个子同学。谈起他,老师啧啧称赞;说起他,同学们个个敬佩。他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卢礼华。他在忙家务与求知识之中,走的是一条勤劳节俭、刻苦学习的感人之路。

卢礼华 13 岁,父亲不幸去世了,卢礼华的母亲身体弱小,智力又不好, 姐姐和妹妹也都未成人,本来就拮据的家里更困难了。虽然当地党和政府对他们百般照顾、帮助,可家务活,7 亩责任田,妹妹上学,照顾弱智母亲等诸多事都要卢礼华和比他大两岁的姐姐来做。为此,姐姐流着眼泪辍学在家忙责任田,可人手仍不够。照顾小妹、煮饭、喂猪、放牛、打柴等活,便自然落在卢礼华肩上。

去年冬天的一天,礼华吃过饭去洪坪山上放牛,因人小不熟悉山上的情况,结果牛丢了。这可是他家里的强劳力、命根子呀。天快黑了,他翻山越岭找着,衣服破了,脸被荆棘拉伤了,脚也磕碰出了血,瘦小的身体翻滚跌扑,内心又焦急如焚,那童稚的带哭腔的唤牛声,饱含着多大的痛苦、辛酸。周围的群众感动了,自发地替他找回了牛。

农忙时节,中午下课后,他得匆匆忙忙回家煮饭,与上学回来的小妹吃过饭后,再带上饭菜给地里的妈妈姐姐送去,然后迅速赶回学校。下午放学后,还要帮妈妈姐姐干几小时田间活儿到傍晚才回家。农闲时节,放学后, 他要去山上背姐姐捆好的柴,有时参加课外活动回来晚一点。他就跑步去山上。有一次,由于疲劳与饥饿,天黑了,在路旁休息时,不知不觉睡着了, 被路过的同村人发现,才叫醒他帮助他把柴背回家。因这事,姐姐便不让他放学后去帮她背柴。卢礼华哭了,他理解姐姐的心。

早熟的礼华懂得自己读书的不易。虽然家里劳动任务重,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习任务。老师知道他的困难,给了他许多方便和特许:放学后,课外活动可早点回家,早上可晚一点到校。因为老师对他的关心照顾,他觉得更应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作业一丝不苟,上课专心听讲,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茅,多次获得“学习积极分子”、“学习标兵”的光荣称号,尤其是数学、英语,每次竞赛都榜上有名。

学习时间对卢礼华来说,是少而又少。他珍惜点滴时间,课间十分钟还经常看见他在做练习,有时整个上午和下午都泡在教室里,回家到灶旁边捧着英语单词本看着读着。

卢礼华同学的勤奋好学,不懈努力,换来了良好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老师的喜爱。学校发起了援助支持卢礼华同学的活动, 师生踊跃捐助,一元、两元⋯⋯同学们还纷纷把自己的纸笔送给他。冬天, 他有了温暖的棉衣;夏天,有了洁白的衬衫;他不再要用写过字的本子打数学草稿了,学校给他免了学杂费。卢礼华感动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不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希望,将来报效祖国。”

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帮助,老师的辛勤培育,也使他懂得怎样去帮助别人,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爱别人。老师下课后,手被粉笔弄脏了,唇焦口燥, 他组织同学在班上设置了“尊师角”,放上洗手用的脸盆和热水瓶等,并在墙上认真写下了“老师,请洗手,请用茶”八个大字。前年的一个夏天午后,

骄阳似火,正在河边放牛的农家子弟在河中游泳。突然,几声“救命啊”的呼救声,唤起了正在河边树下看书的卢礼华。他扔下书,边跑边脱上衣,一跃而起,跳入河中向正在 3 米多深水中挣扎的小孩游去。小孩救起后,家人感谢他时,他腼腆地说:“谁看到都会去救的。谢什么?”卢礼华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传开后,学校开展了“学习卢礼华同学”的活动。

我们愿这只矫健的小山鹰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