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战场一线建功勋

1950 年 7 月下旬,中央军委任命韩先楚为第 13 兵团副司令员。10 月 9 日,韩先楚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军以上干部会议,听取了彭德怀传达的中共中央关于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会后,他协助邓华司令员组织兵团入朝准备工作。10 月 19 日晚,韩先楚率第一批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

  1. 月 24 日,韩先楚同邓华、洪学智在大榆洞与彭德怀会合。25 日,韩先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从此他协助彭德怀司令员精心计划和组织实施作战,成为彭总得力的助手。

志愿军入朝后,“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尚未发现志愿军入朝,正分路放胆前进,兵力逐渐分散,东西两线部队之间敞开的缺口越来越大。这种形势的出现,为志愿军利用敌人认为中国出兵可能性很小的判断错误和分兵冒进的弱点,在运动中实施突然攻击、各个歼灭敌人造成了有利条件。毛泽东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指示志愿军放弃原定组织防御的计划,改取在运动中歼敌的方针。彭德怀立即改变原计划,集中 3 个军于西线作战各个歼灭敌人。韩先楚对于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的改变,坚决赞同。他认为,集中优势兵力, 在运动中歼敌,是毛泽东一贯的作战思想,也是我军的长处,有利于初战必胜。他要求参战部队必须严格准时地赶到预定攻击地域,尤其是担负向敌侧后实施穿插迂回任务的部队,更不许稍有懈怠。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他不顾

连日指挥作战的疲劳和敌机的狂轰滥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同广大指战员一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战役作好准备。

  1. 月 13 日,志愿军党委召开会议,对第一次战役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作战方针、作战任务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部署。会议决定下一个战役,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敌人的方针,准备将西线之敌诱至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歼灭之,将东线之敌诱至旧津里、长津一线歼灭之。如果敌人不进,则打出去。

11 月 24 日,“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全线发起总攻势后,志愿军为了进一步加重敌之错觉,诱敌完全进入预定战场,以小分队边打边撤。敌人果然为志愿军后退的行动所迷惑,错误地判断志愿军是“怯战退走”。于是, 敌人加快了进攻的速度。为了加强战役指挥,韩先楚按照彭总的分工,负责指挥西线左翼第 38、第 42 军的作战行动。首先歼灭南朝鲜第 6、第 7、第 8 师,打开战役的缺口,并以有力一部,突击敌人纵深后方,断敌退路,为整个战役扩张战果创造战机。这是关系战役全局的一着险棋。彭德怀知人善任, 了解韩先楚是员虎将,多谋善断,能胜任此重任。

韩先楚带着彭总的重托,带着情报处长、几名参谋和机要员和一部电台, 赶赴作战部队。

  1. 月 25 日,西线敌军已进入志愿军预定战场。当日黄昏,韩先楚指挥西线左翼第 38、第 42 军乘敌立足未稳,出其不意地首先对德川、宁边之南朝鲜第 7 师、第 8 师发起反击。

一天一夜的战斗,第 38 军全歼守敌南朝鲜第 7 师 3 个团,生俘美国顾问

团团长以下 5 千余人。第 42 军也歼灭了宁边守敌南朝鲜第 8 师的 2 个团。韩先楚指挥的两个军,圆满地完成了打开战役缺口的任务,为进一步对敌人实施战役迂回创造了条件。

战役缺口打开后,彭德怀司令员命令第 42 军立即向孟山及其西南之北仓

里、假仓里攻击前进。然后向顺川、肃川攻击前进。第 38 军继续以主力向院里、军隅里方向攻进,一部插向三所里,堵住三所里、价川方向南逃之敌。第 38 军第 113 师担任向三所里插进的任务,第 113 师出发前,韩先楚司

令员对该师领导当面交代:第一、必须保证当天(27 日)下午 6 时以前从现地(德川)出发。第二、在路上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和伤亡,没有权力停下来。第三、到达三所里以后,不论付出多大代价,必须把敌人截住。第 113 师指战员深知任务的重要,他们忍受和克服连日作战的饥渴疲劳和山高路险等困难兼程前进。当行至沙屯时天已大亮,即利用已深入敌后,敌人不易辨别的条件,扔掉伪装圈,不顾敌机威胁,坚持昼间继续赶路,终于及时赶到了三所里,并主动占领龙源里,实现了彭德怀对退逃之敌构成第一层包围的计划。

在三所里、龙源里,志愿军第 113 师以顽强的阻击,打退了在大批飞机

和坦克支援下南逃的美第 2 师和北援的美骑兵第 1 师、英第 29 旅的两面夹

攻,使南逃北援之敌相距不到 1 公里而可望不可及,不得不放弃从这里突围

的企图,改为西经安州向肃川方向突围。第 38 军在这次战役中,先以勇猛迅

速的迂回动作,结合正面突击,围歼了德川地区之南朝鲜第 7 师大部,协同

友邻打开了战役缺口,使美第 9 军主力翼侧暴露;继以急速的行进,切断了敌军南逃退路,圆满地完成了战役迂回任务,从而动摇了敌之战役布势与继续进攻的决心,对志愿军取得第二次战役西线大量歼敌的胜利,起了关键作用。彭德怀在给第 38 军的电报中,高度赞扬了第 38 军顽强的战斗作风。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美国政府不甘心失败,在“联合国军”退守“三八线”后,即以“先停火,后谈判”为幌子,力图使“联合国军”得到整顿, 好卷土重来。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志愿军总部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突破敌人既设的“三八线”坚固阵地体系。韩先楚受命指挥志愿军右纵队的 4 个军又 6 个炮兵团,于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上突破。

韩先楚根据战场情况和两次战役的经验,认为:突破的口子不能张得太大,一次歼敌也不能太多,应逐次歼敌。12 月 27 日,韩先楚发出了《各军在战术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指示,要求巧妙运用战术,迅速歼灭南朝鲜第 6 师,以便对付美军及展开第二步作战,强调各级应展开大部兵力进行攻击,加强炮火掩护,打敌坦克,摧毁敌炮兵阵地,合理使用弹药,各级应派指挥员随先头部队前进。

  1. 月 31 日,韩先楚指挥右纵队向敌发起进攻,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 第 38、第 39、第 40、第 50 军迅速突破“三八线”阵地,向敌纵深发展,一昼夜突破敌纵深 15 至 20 公里。韩先楚根据彭总的指示,不待敌人喘息稍定, 冒着大雪严寒,挥师向仁川、汉城方向勇猛追进。

1950 年 1 月 4 日,第 50 军与第 39 军各 1 个师及朝鲜人民军第 1 军团一

部进占汉城。至 1 月 8 日,志愿军有纵队经过 7 昼夜的连续突击,挺进 100

余公里,将敌人驱逐至北纬 37 度线附近,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联合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韩先楚在会上发言,他说:抗美援朝战争,由于毛主席出兵朝鲜决策的英明,彭总领导的正确,金日成领导的朝鲜劳动党、政府、军民的密切配合,祖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在艰苦情况下英勇奋战,入朝以来,取得了三次战役的胜利。他根据作战实践,论述了战术指导问题。

“联合国军”为了挽回败局,于 1 月 25 日开始,发起了全线进攻。敌人针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装备居于劣势和供应困难的情况,采取所谓“磁性战术”、“火海战术”,始终同志愿军和人民军保持接触,进行消耗战。

韩先楚奉命指挥西线防御作战,韩先楚指挥的防御正面上,是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西线第 50 军和第 38 军第 112 师指战员在天寒地冻,工程器材严重缺乏,构筑工事困难,而且食物不足的艰难条件下,展开了异常艰苦的防御作战。

韩先楚冒着生命危险,到一线指挥作战,他及时调整部署,集中群众智慧,“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器配置前重后轻”,以劣势装备抗击敌人强大的兵力、火力突击。2 月 7 日,志愿军司令部转发韩先楚下达的坚守与反击的战术指导,供各部队参考。他在战术指导中指出,各级应选择有利地形设置观察所,确保通信联络顺畅,及时了解当面敌情,适时指挥部队疏散和反击。

在兵员不足,供应困难,气候严寒的条件下,韩先楚指挥西线部队,浴血奋战,胜利地完成了作战任务。

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韩先楚于 3 月

29 日向彭德怀司令员提出了《关于防御作战问题的意见》,着重就防御作战的战术思想,防御战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个意见由志愿军司令部转发到各军,进一步指导了防御作战。

1951 年 9 月,中央军委为了加强东西海岸防御、防止敌人从侧后登陆,

成立了东西海岸联合指挥所,韩先楚担任西海岸指挥所司令员。

1952 年 7 月,韩先楚任 19 兵团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 年初,韩先楚因患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病,经抢救后送回国内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要求回朝鲜战场。当他到达安东时病情又复发,不得不回北京继续治疗。4 月,韩先楚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参谋长。

韩先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无畏,出生入死,坚持战斗在第一线。他指挥坚定,关照全局,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听取下级的正确意见,积极摸索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法。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不同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建立了卓越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