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血洒大榆洞

1950 年 10 月初,中共中央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当时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的毛岸英,立即响应党中央、毛泽东的号召,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党组织考虑,毛泽东虽有 3 个儿子,但由于受国民党迫害,三儿子岸龙一直下落不明;二儿子岸青身患疾病;只有长子岸英身体好,人很聪明,留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生活上也好照应。但是,毛岸英决心已定,直接请求父亲批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毛泽东见儿子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要求上前线,非常高兴。于是, 毛泽东便把岸英介绍给彭德怀,请他批准让自己的儿子去履行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义务,经受战火的考验。

离京前夕,毛岸英匆匆同新婚不久的妻子告别。10 月 8 日,毛岸英随彭德怀到达沈阳,在彭总身边任俄语翻译,后担任机要秘书。在彭总组织志愿军准备入朝作战时,毛岸英担任了党小组长,他积极工作,认真负责。毛岸英平易近人,谦虚好学,聪明能干,他身边的同志并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他也从没有向人透露过自己的身份,与同志的关系十分融洽。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彭总身边的工作人

员与第 13 兵团部合并为志愿军总部,毛岸英被分配在志愿军总部工作。他积极要求到第一线参加战斗,因志愿军总部需要俄语翻译,未得到批准。对高级军事指挥机关的工作,毛岸英不熟悉,但他积极钻研,边学边干。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首长于 11 月 13 日召开了作战会议,毛岸英参加会议作记录。在彭总讲话后,岸英也在会上讲了几句,此事当时没引起注意,会后处长找他谈心,批评他在这样的会议上不应随便讲话。他虚心接受了处长的批评。

  1. 月 24 日,“联合国军”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25

日,志愿军司令部忙于组织指挥战役反击。同志们在拂晓前全部转移到防空地域工作。当日上午,毛岸英因事在大榆洞作战指挥室,还没来得及转移。

大约 11 点钟左右,美国空军轰炸机群突然飞临大榆洞上空,狂轰滥炸, 敌人投下了大量凝固汽油弹。

“咣!咣!咣⋯⋯”随着一连串爆炸声,作战室的木板房在烈火中燃烧, 倒塌,眨眼间一片火海。

当人们从四面八方向作战室跑去时,木板房消失了,剩下一堆灰烬。人们在灰烬中扒出两具遗体,他们是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望着烈士们被烧焦的遗体,战友们无比悲愤,彭总脸色苍白,木然无声。

这天,司令部机关几乎没人吃午饭。参谋长解方请示彭总:“这件事要不要向毛主席报告?”

彭总沉吟半晌说:“岸英同志为国捐躯光荣,我想迟早都是要报的,迟报不如早报,今天就上报。”

当天下午,彭总起草了一份电报,上面写道: “军委并高(岗)、贺(晋年):我们今日 7 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

同 3 个参谋在房子内。11 时敌机 4 架经过时,他们 4 人已出来。敌机过后,

他们 4 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有敌机 4 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

时有 2 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

25 日 16 时。”

周恩来总理看完电报后,在电报上签署:刘(少奇)、朱(德):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

12 月 24 日,志愿军胜利结束了第二次战役,收复平壤,迫敌退守“三八线”,由进攻转入防御,扭转了朝鲜战局。巨大的胜利给毛泽东主席带来了喜悦。周恩来乘此机会,将岸英牺牲的电报送给毛泽东主席,并附一封信给毛泽东并江青,信中说,毛岸英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因你们都在感冒中, 未将电送阅⋯⋯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立纪念志愿军烈士墓碑。

不久,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又顺便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经过。

彭德怀深感内疚地说:“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

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强压住巨大的悲痛,宽慰彭德怀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大事。现在美国已使用在朝鲜战场上的各型飞机约 1000 架,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

毛泽东如此豁达大度,使彭德怀如释重负。

毛岸英的牺牲,使毛泽东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好几天,沉默不语,神情黯然,但又不愿让其亲人分担,一直瞒着儿媳刘思齐,为了使她能够经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毛泽东煞费苦心。他先后向思齐谈了他一家为革命牺牲的五位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潭、毛泽健、毛楚雄;再谈韶山党支部书记毛福轩⋯⋯使她精神上有所准备。毛泽东在周恩来在场时,把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了思齐。思齐悲痛欲绝,请求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毛泽东摇摇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

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关于如何处置毛岸英的遗骨问题,志愿军总部曾于 1954 年 12 月给军委总干部部发过一份征询意见的电报。军委干部部起草了复电,要求志愿军总部将毛岸英的遗骨移回北京安葬,送交彭德怀审批。12 月 24 日,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就此问题写信给周恩来总理。信中说, 毛岸英的遗骨“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教育意义较好”。周恩来接到此信后征得毛泽东的同意, 第二天即在给彭德怀的信上批示:“同意彭的意见,请告干部部另拟复电。”

于是,在朝鲜桧仓郡,中国志愿军烈士陵园里,增修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碑,墓碑的前面镌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7 个大字。墓碑的背面,刻了一段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 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1950 年 11 月 25 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青年的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1959 年、1985 年,刘思齐曾两次到朝鲜为毛岸英烈士扫墓。朝鲜人民对毛岸英和长眠在桧仓郡、朝鲜大地上的其他烈士,怀有无限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经常到陵前祭扫。金日成首相和李鹏总理等曾向毛岸英等烈士献过花圈。毛岸英作为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的象征,作为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体现,将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心里。

毛岸英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短暂的,又是光辉的,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