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小说

乔治·桑自从一八三一年到巴黎居住以后,才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由于个人爱情和婚姻上的不幸,她要把与自己的遭遇相类似的妇女命运的悲剧公诸于三十年代的法国文坛。再说,创作激情小说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回顾一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文坛,就可以看出激情小说荟萃一时,如司汤达的《红与黑》(1830),雨果的《巴黎圣母院》(1831),巴尔扎克的《驴皮记》,维尼的《斯泰洛》,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 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乔治·桑也以其一鸣惊人的艺术才干,创作了

《印第安娜》(1832),《华朗蒂娜》(1832),《莱莉娅》(1833),《雅克》(1834),《莱奥娜·莱奥妮》(1835),《莫普拉》(1837)等激情小说。

《印第安娜》是乔治·桑的成名作,她写小说的才华从此初露锋芒。紧接着发表的《华朗蒂娜》和《莱莉娅》,可说是《印第安娜》的姐妹篇,它们 的女主人公都因为爱情命运的乖舛而导致悲剧的结局。

《华朗蒂娜》的主人公华朗蒂娜·德·兰博是贝里城堡的少女,已经与朗萨克伯爵订婚。在一次农村节日里,她遇到一个青年贝内迪·莱里。贝内迪是一个孤儿,从小由兰博家里的富裕佃户抚养,后来被送到巴黎去受教育。贝内迪羽毛丰满后,孤高自傲,自视甚高;不过他为人聪慧能干,感情细腻, 敏锐过人,与当地的“乡巴佬”恰成鲜明的对照。他听凭媒妁之言,与其表妹阿黛娜伊丝订婚。他对这门亲事毫无兴趣,对表妹的感情也很淡薄,可是他因小时曾寄居在叔叔、婶婶家里,对表妹总不能过份怠慢。农庄里还有一个少女,名叫路易丝,她是华朗蒂娜的同胞姐妹。路易丝因爱情问题上触犯乡间的陈规旧俗,被赶出了城堡。后来,她偷偷地回来看望华朗蒂娜。由于贝内迪爱上了华朗蒂娜,路易丝在贝内迪的周旋下,常常瞒着父母与华朗蒂娜相会。华朗蒂娜对贝内迪的热烈追求虽然表示好感,但觉得自己已被环境所迫,与朗萨克伯爵结婚是势在必行。贝内迪鉴于自己已有所爱,便与表妹决裂;阿黛娜伊丝气愤已极,便在华朗蒂娜与伯爵结婚那天,自己也跟农庄里的一个富农结了婚。但是,事情又有了新的契机:朗萨克伯爵与华朗蒂娜只是名义上的结合,原来他是贪图兰博的财产才与她结婚的,婚后就潜逃了。华朗蒂娜经不起贝内迪的苦苦追求,终于投入他的怀抱。突然,他们的行为被阿黛娜伊丝的丈夫发现,因为阿黛娜伊丝的面貌与华朗蒂娜酷似,这个富农误认为贝内迪是在勾引自己的妻子,一怒之卡便把贝内迪杀死。接着,华朗蒂娜也因极度痛苦而谢世了。

这部小说并没有超逸当时的世俗道德规范,女主人公华朗蒂娜虽然追求爱情的自由,但是在世人的眼中,她践踏了做妻子的义务,与贝内迪的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情而已。这种“罪恶的爱情”终于逃不脱受惩罚

的厄运,一对自由恋爱的情人在爱情的果实没有结成时便死于非命,这不能不说是当时外省略带封建意识的伦理道德势力,在这对情人身上发挥了潜在作用的结果。但是,即使这样一部稍稍表现男女互相追求的激情小说,也还被当时的批评界和道德家们加上“非道德”的莫须有罪名,这是何等不公正! 小说对贝里的乡野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描写,清丽感人,证明作家笔法的细腻和对人物的驾驭能力。

另一部重要的激情小说《莱莉娅》可说是一首富于哲理的长诗。女主人公莱莉娅被青年诗人斯泰尼奥爱恋,但她因曾遭受过初恋时期失恋的痛苦, 尽管青年诗人符合她的心意,也不愿再次就范。有一个神秘人物特兰莫尔也爱上了莱莉娅,引起诗人的妒嫉。特兰莫尔是一个经历复杂的人,他终于坦然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把爱情变为友谊,成了莱莉娅的知已和精神向导。莱莉娅的外表和内心都过于迷人,招来男人们的眷恋,但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悲哀的情网。例如,那个道貌岸然的隐士马格纽斯看见这位美人儿也不能无动于衷,但是他那虚伪的禁欲主义却促使他把这位少女当成了诱人的恶魔。莱莉娅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便出家到修道院去隐修,后来当上修道院院长。她在修道院里传播真正的基督教思想。斯泰尼奥一直在寻找他的情人,最后终于找到了她。当他知道莱莉娅是为他而作出自我牺牲、弃家投入救门的真相以后,他便以自杀来表示对她的真情。马格纽斯找到了斯泰尼奥的尸体后, 愈加坚信莱莉娅是恶魔的化身。他极尽邪恶之能事,煽动世俗社会对她诅咒和憎恶。莱莉娅终于被关进一个偏僻的村舍,一直到死。后来,她的朋友特兰莫尔把她埋在湖畔斯泰尼奥的坟边。

这部小说是在“哥特式小说”的形式中加进了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从此这种小说便具有崭新的含义。该小说不仅在法国,并且在欧洲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乔治·桑承认,她把自己的一部分心灵都放到这部小说里去了, 可见她对这部小说是多么重视。实际上,不管哪一部激情小说,都可以看见乔治·桑自己的影子。表现一个妇女对爱情的幻想,为妇女的恋爱和婚姻自由而呐喊,揭露以某个邪恶的男人为化身的歧视和压迫妇女的社会势力,这些就是乔治·桑激情小说的主题思想;超越理性的白热化的男女激情始终是这些小说的最大特征。这种激情由于没有理智的平衡,便往往走向极端,于是男女主人公的自杀就成了激情的必然归宿。在乔治·桑的早期小说中,几乎每部小说都有主人公的死亡。当然,这并不是乔治·桑独树一帜的手法, 三十年代的所有激情小说莫不如此。因此,这可说是“文学的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