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出游发明沔阳剪纸

那还是在几千年前三皇五帝的时候,在湖北宜昌的西陵氏部落中有一位勤劳、聪慧、俊俏的姑娘名叫嫘祖。后来,嫘祖嫁给了轩辕黄帝。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嫘祖外出游玩的时候,坐在一棵大树下歇凉,她忽然发现,树上花、叶的影子落在自己的鞋头上很美。于是令随从拿来绸巾和木炭条,将花和叶的影子轮廓勾画出来。

回宫后,剪成花样子,然后按这个样子把花绣在了鞋头。

嫘祖所做的绣花鞋,不仅得到了轩辕黄帝和大臣们的赞美,而且绣花鞋经嫘祖一穿,宫娥彩女都学着剪影绣花。后来,剪纸从宫内至民间,流行于荆楚大地。

这其中尤其以沔阳雕花剪纸最为有名。

沔阳也就是后来的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了。

作为传说嫘祖发明剪纸的起源地和素有“歌艺之乡”美称的沔阳,其民俗剪纸共分为婚俗、丧俗、服饰、宅居装饰、岁时节令五类,而且别具特色。

自古人生重礼仪,在沔阳,对婚俗尤为重视。结婚被人们视为终身大事,剪纸在其中应用也最为广泛。

结婚时,男方要举行“告祖”仪式,向列祖列宗禀告,祈求祖上保佑。在大堂八仙桌上摆10碗荤菜,每碗菜上覆盖红双喜字剪纸,再插柏树枝于菜碗之中,意思是:松柏常青,祝夫妻百年好合,家庭百事顺遂。

堂屋正中墙壁上悬挂巨幅夺目的鲜红双喜字,配以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的剪纸,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喜鹊登梅、金鱼闹莲、凤穿牡丹、连生贵子等,分别贴于大门、洞房门及玻璃窗户上。

此外,男方过礼的猪肉、鱼、酒等一切礼品上和女方陪嫁品上均盖有红喜字。还有衣箱封口和彩轿封门用的红喜花。

传说新娘所乘坐的彩轿,最初的时候是不封门的。自从《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故事出台后,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沔阳民间就兴起彩轿封门来。不仅贴喜花剪纸,还要上铜锁,以保新娘的绝对平安。

新娘在娘家办嫁妆时,绣的垱枕、围裙、袜底、云肩、花鞋等绣品。都少不了剪纸花样的装饰。

一般来说,绣花办嫁妆,姑娘们特别重视,因为它是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见证。

结婚新人入洞房后,亲友们特别是那些大嫂小姑在闹房时,要翻箱拿出新娘自作的绣品,评议欣赏,有如新娘举办的一次个人剪纸和刺绣展览,使参观者大饱眼福。

昔日,沔阳流行请道士为亡人做道场的习俗,即为死人超度亡魂。道士身着法衣,手执引路幡,有节奏地摆动,口里念念有词,扬言为死人招魂、引路。

在道士的法衣上绣有寿字和浮云、莲花、万字格等花样;引路幡全系镂空的长条形素色纸剪贴而成,上有三角形纹样,下有两方连续花边及篦齿纹的垂须。中段有宝相花。

妇女死后,家人要给她穿绣花鞋。鞋上绣“一蟾一鹤”,或者是“双狗喝血”。据说,只有如此,才能让死者顺利抵达阴曹地府。

俗话说“年小月半大”,沔阳南部有吃元宵,北部有吃团子的风俗,最热闹的是赛花灯。

彼时是剪纸艺人们大显身手的极好时机。花灯上多有剪纸吉祥图案,尤其是走马灯上,四季花鸟、各种人物故事,如刘海砍柴、八仙过海、文王访贤等,百看不厌。

农历三月清明节,俗称“踏青”,家家上祖坟。在坟上插吊钱,这种吊钱是用白纸剪成镂空的长条形状,近似引路幡,中间剪有内方外圆的铜钱图案,表示对先辈亡人的怀念。

在古时人们的心目中,凡是坟上插有吊钱的,说明死者家里有后人,而且讲孝心。否则即是后人无孝心或绝了后尘。民间曾流传道:“养儿不祭祖,犹如喂猪狗”。可以说,沔阳清明节祭祖都一直非常盛行。

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是城隍菩萨的生日,每到这一天沔阳县城一带民众做城隍会。前面抬城隍菩萨游街,后面紧跟狮子、龙灯、高跷、采莲船以及各店铺扎出的故事人物和不戴面盔的“急脚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举天星,即用5米长的竹竿,底部用棍棒扎成架子,以防止倾斜。竹竿顶部置一小座椅,上面坐有不足一岁的婴儿两名,穿古戏服装,扮演戏剧和故事角色等。

多雇佣贫穷人家的小孩装扮,由人们抬着出游。坐在上面的婴儿穿的古戏服以及踩高跷的人物服装上均有绣花,采莲船及各种故事中均有剪纸图样。

俗话说,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各家各户都要给亡人烧纸钱和“袱包”,“叫饭”。据说那些孤魂野鬼若无人管,就会在四乡害人。

为保一方平安,那些有钱人家出钱,请道士做斋。煮稀饭泼洒在野外,供野鬼们吃。夜里,还要放路灯与河灯,将扎的纸船和蜡烛、纸钱在河边一起烧掉。“纸船明烛照天烧”,意即为孤魂野鬼照路,送他们回阴曹。

这时,道士穿的法衣上有绣花用的剪纸宝香花、万字格、寿字等图案;河灯、路灯,也是剪成荷花瓣形状,中间点的油灯;扎的纸船上也少不了剪纸花样。

总的说来,沔阳剪纸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具有荆楚特色、宗教特色、水乡特色、工艺特色、江湖特色等与众不同的地方。

传统的楚文化崇凤、尚赤,因此,沔阳民俗剪纸也多有凤凰为主体的花样,如丹凤朝阳、双凤朝阳、凤戏牡丹、双凤双喜、龙凤呈祥、凤凰展翅、龙凤双全、百鸟朝凤、龙飞凤舞、彩凤双飞、凤凰于舞、凤凰来仪、凤友鸾交、鸾凤和鸣。

剪纸中凤凰的姿态或亭亭玉立,或翘首挺立,或健步跨越,或展翅高翔,表现出一种自信、向上、健美及生机勃勃的活力,其神态和造型,保持了楚文化的风格。

沔阳雕花剪纸,尤其是服饰剪纸多用红色花线刺绣,特别是婚俗剪纸中,全是红、大红色纸剪刻制成,能起到增添喜庆气氛作用,深受民众的喜爱,可见楚文化遗风之—斑。

沔阳剪纸也具有浓郁的宗教特色,因此,当地的人们常受迷信思想的束缚。结婚时,有照麒麟送子的剪纸贴于房内。如果3年没有生育,女人就要去庙里向观音菩萨求子,烧香化纸、叩头。

回家后自己剪一个纸人,或者暗地里找剪纸艺人买一纸人,扎在裤腰带上等到怀了孕之后,就将纸人烧掉。有的想生儿子,那么剪的纸人定显露出男性生殖器,以为如此才能如愿。

沔阳剪纸与北方剪纸的粗犷、奔放特色相反,显得精细入微。首先是它的构图丰满,运用“散点遗视”,在平面上表现立体人物,点、线、面有机结合。

刚柔相间、黑白对比、虚实相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因此人物形神兼备,重在以形传神,初期如生,线条流杨、圆润,阴刻、阳刻并用,镂空、留实俱佳。破工也就是俗称的插刀尤为精巧。

艺人用雕刀在剪纸作品适当的部位,一刀一刀地插出放射形的图形来,或者以插刀走边,对人物的须发、服装,动物的禽羽、兽毛的纹式进行美化,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民众喜爱和专家的好评。

沔阳剪纸的传承,多是师传徒、父传子、子传孙、兄传弟、母传女、姊传妹,如清末彭场窑湾村的剪纸艺人王丫环,他在彭场一带教的徒子徒孙,据不完全统计,就达30多人。

沔阳古时多有水患,艺人们以雕花样养家糊口,成为谋生的手段。还有长埫口镇石剅湾和彭场窑湾等地,田少劳力多,农民为了补贴生活,有不少人农忙种地,农闲雕花样子卖。

另外,我国的北方大多是女性剪纸,而沔阳是男雕女绣,雕刻剪纸的女性极少,凤毛麟角。剪纸艺人也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城镇的剪纸能手极为罕见。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沔阳剪纸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旁注]

嫘祖 是中华民族之母,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正妃。她开创了育桑养蚕,抽丝织巾,肇造衣饰文明,著称“蚕丝鼻祖”;是她兴起“八拜成婚”,男30岁而婚,女20岁而嫁的文明婚姻礼俗,从而著称“婚姻文明”创始者嫘祖。

八仙桌 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两人,四边围坐8人,所以民间雅称“八仙桌”。八仙桌至少在辽金时代就已经出现,明清时期盛行,尤其是清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可以寻到八仙桌的影子。

《梁山伯与祝英台》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我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60多年,可谓在我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采莲船 是湖北沔阳也就是后来的仙桃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为模仿驾船采莲而创作的一种歌舞形式。采莲船与仙桃所处的地域有关,江汉平原湖水茫茫,莲花飘香,乃鱼米之乡。历来盛产莲藕,因而采莲船这一艺术形式在仙桃广为流传。仙桃采莲船又以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于荆楚大地。

踩高跷 是我国传统民间活动之一。,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麒麟送子 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思是说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这一记载于晋王嘉《拾遗记》中的典故是麒麟送子的来源。

[阅读链接]

俗话说,衣食足,礼仪兴。小孩过周岁、10岁,老人做寿,古时的社会多送绣品,而现在沔阳兴做生日圃匾。

用五彩的吹塑纸制成。轻便美观,十分俏销。匾上有过生人的相片、姓名、出生年月、吉祥语和生肖图以及花边、角花等剪纸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