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门神的历代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东边苍茫的大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

在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度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

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于是,黄帝向神荼、郁垒敬之以礼,岁时祀奉时,便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两神即抓之喂虎。

这种信仰一直流传至后来,在除夕之时,人们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两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和苇索,以驱鬼辟邪。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的起源。

至唐代,又出现了一位门神钟馗,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画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后来清代学者富察敦崇在其所著的《燕京岁时记》中写道: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

在传说中,钟馗的形象是豹头虬髯,目如环,鼻如钩,耳如钟,头戴乌纱帽,脚穿黑朝鞋,身穿大红袍,右手执剑,左手捉鬼,怒目而视,一副威风凛凛、正气凛然的模样。

据通俗小说《历代神仙通鉴》等书记载,钟馗原来是陕西终南山人,少时即才华出众,长大后到当时的京城长安参加武举考试,仅仅因为相貌丑陋没有中举,于是恼羞成怒撞死在殿阶上,唐高祖听说后特别赐给红官袍予以安葬。

后来,唐玄宗即位后,有一次患上了脾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多大效果,宫廷上上下下都很着急。

一天晚上,唐玄宗睡着后,忽然梦见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并沿着殿墙边逃跑,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只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大丈夫跑上殿来,捉住小鬼,割目而吃。

唐玄宗问他是什么人时,他回答说是“武举不中进士钟馗”。

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来画匠吴道子将钟馗的像画了下来,所画之像与玄宗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玄宗大悦,将之挂于宫门之上,作为门神,并把摹刻出来的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邪。

在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促使年画不断发展。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能也不断丰富。

至清代时,年画发展到高峰。从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符录,渐渐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的美好意愿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和传播知识的作用。

民间年画基本上属于农民自己的艺术。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

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版印刷制作。民间年画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版上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色。

在后代的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

民间木版年画的体裁有很多,也很讲究。如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区别。

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甚至有贴在牛棚马圈上的车马神。中堂贴在客厅,月光贴于窗旁,斗方则贴在箱柜或升、斗上,真是各有各的规矩。

总之,过年时,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得红红火火,花花绿绿,既用以表达主人的心愿,又布置烘托了节日气氛。

[旁注]

神话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另外,像《淮南子》、《列子》、《风俗通》,《盘古开天辟地》、《述异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中也有很多神话故事。

《燕京岁时记》 是一部记叙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杂记。它按照一年四季节令顺序,杂记清代北京风俗、游览、物产、技艺等,一共有146条。另外,书中还有很多像耍猴儿、跑旱船、风筝、毽儿、太平鼓等关于民俗学的资料。

终南山 又名“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简称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城南,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绵延100余千米,为道教发祥地之一。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唐玄宗 也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即位后励精图治,使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印刷技术 发源于我国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在11世纪时,北宋时期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对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闺房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未婚女子的住所称作“闺房”,是青春少女坐卧起居、修炼女红、研习诗书礼仪的所在。闺阁生活是女子一生中极为重要而且最最温馨、美好的阶段,所以,古人又把“闺房”称作“香闺”。

[阅读链接]

苏州地区,原来人们崇拜晋代的温峤和宋代的岳飞两元帅,便把两元帅作为门神。一些地区信奉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等,也称为门神。

还有的地方将门神分为三类,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文门神即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门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等;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