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先民创作的花山岩画

花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城西南的明江河畔,是一座断岩山,临江断面,形成一个明显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有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是我国战国至东汉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我国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花山与“画山”谐音,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花山岩画高达40米,宽221米。这里共有图像18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有0.3米。岩画的人群分布在几千平方米的崖壁上。岩画气势雄伟,内容丰富,是我国最大的一处岩画点。

花山岩画内容丰富多彩,绘画技巧高超,非常富有特色,可以说是岩画中的精品。

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早期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历经了战国、西汉、东汉等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鸿篇巨著。

现存的花山岩画长172米,高50米,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可辨认的图像有111组1800多个,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3类,以人物为主。

人物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无五官等细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皆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神情潇洒。

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多为双臂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作跳跃状。

岩画中的中心人物居于画的中央,身材魁梧,头戴虎冠,身佩长剑,威风凛凛,是队伍中的首领。

一般的头领也是体魄健壮,彪悍异常,与众不同,突出于群体之中。侧身人像数量众多,有的头戴饰物,有的赤身裸体,有男有女,动作刚健有力。

众多的体形较小的人物簇拥在身形高大的“首领”周围,形成众星捧月的构图。远看,岩壁上一片赤红如血,近看画像密密麻麻,整幅画面把许多元素混杂在一起,喧闹而热烈。

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向,做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铜羊角钮钟。刀、剑一般佩戴在正身人腰部。

画面上的铜鼓数量非常多,只画出鼓面,有的鼓面中心有芒,个别鼓面侧边有耳。这些图像在画面上交错并存,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整幅画面。

典型的组合是以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条狗,胯下或身旁放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的形体矮小的侧身人。

这些画面可能是一场祭祀活动仪式的记录,是巫术文化的遗迹。岩画由于长期暴露,许多画像颜色逐渐减退,模糊不清,有的画壁已崩落,现正在研究保护措施。

花山岩画正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画面长172米,距江面最高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3米至10米不等。

岩画的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

花山岩画的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虽然画面上只有一种颜色,人物也仅仅是用线条勾勒出大致的轮廓,但浩大的场面形成奔放、豪迈的气氛,令观者产生热烈、宏大、庄严的观感。

仰视岩画,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眼前:铜鼓声声,人欢马跳,群情激奋,欢声雷动。一个个赭红色人像组成的画面,既像庄严隆重的祭祀场面,还像钢筋铁骨的兵马阵,又像先民们狩猎归来的丰收欢乐图。

岩画虽然线条粗犷却又栩栩如生。有的人像双手向上,双腿马步而立,型如青蛙;有的头扎发饰,腰挂环首刀,像英勇的武士;有的则侧身,做捧物状,如在欢歌起舞。

在这些人像之间,还穿插画有一些动物、兵器、乐器等图像,整幅岩画气势恢弘,热情奔放,内容丰富且带有神秘色彩,构成了一幅史诗般壮丽雄浑的壮民族历史画卷。

这些崖壁画是壮族先民通过图腾崇拜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其线条粗犷,造型古朴,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依然清晰可见,不仅在广西,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关于花山壁画的传说,也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奇人叫蒙大,他10来岁就食量惊人,且力大无比。那年兵荒马乱,官刮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蒙大忍受不了压迫,决心起来造反,但苦于没有兵马刀枪,怎么办?他每天上山砍柴,总是呆呆地坐在石头上一筹莫展。

一天,来了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送给蒙大一叠纸和一支笔,老人吩咐道:“你在这纸上面画兵马刀枪等到满100天,纸上的兵马就会变成真人真马了,但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老人说完便飘然而去。

从此,蒙大每天干活回来,就关在屋里写写画画,废寝忘食。他母亲觉得奇怪,追问他,他总是说:“100天后你就知道。”

谁知在第99天时,蒙大的母亲实在耐不住了,心想:只差一天不要紧吧,待我看看他画的是什么。于是,她趁蒙大不在家,便推门进去打开画箱。刹那间,只见那些尚未成真人真马的纸片哗啦啦飞出屋外,粘在村前的崖壁上,变成了壁画。

传说太过神奇,除了为花山岩画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之外,并不能解释岩画的真正源起。花山岩画自从被发现以后,就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解答。

花山岩画的来历,多年来有多种“假说”:

有一种理论认为,岩画是骆越民族首领用以显示统治力量,宣扬自己文治武功的。

据考证,两汉时期,今崇左、宁明、龙州、扶绥等地分散着骆越民族的多个部落,其中宁明当地这个部落势力较为庞大。

当时花山部落大首领联合其他小部落结成联盟,而岩画就是记录当时部落会盟的绘画。左江流域几百千米的石山壁都发现了零星的岩画,跟花山岩画相比,其他岩画规模较小,但画中的人形大同小异,由此可以推测,岩画的分布显示了这个部落联盟的范围,同时也象征了各个大小部落头人的权力。

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骆越人绘制花山岩画是为了祭祀神明。古时人们的原始宗教崇拜非常虔诚,对祭祀活动尤为重视,每逢祭祀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足以表达对神明的供奉,于是把祭祀的场景描绘在岩壁上,用岩画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祭礼。

除此之外,还有“誓师”、“庆功”、“镇水”等多种说法,尽管每一种理论都能自圆其说,但因为没有任何确切史料加以佐证,只能认为是一种假说。

同时,花山岩画表达着怎样的主题?错综复杂的符号代表了什么意思?人物为何整齐划一地跳起舞来?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

从众多人物的姿态上看,画面更像是一场盛大的祭祀或节日庆典。画中人物大多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分开成屈蹲,明显是模仿青蛙的姿态,而蛙神崇拜正是壮族的古老传统,青蛙舞至今仍在民间有所流传。

其次,画面中出现很多铜鼓,这种重要的礼器也多用于祭祀场合。另外,一些人物形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画面出现了身怀六甲的妇女、成群结队的小人,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古骆越人的生殖崇拜。

据这些内容可以推断,画面表达了一种欢乐、庄严、神圣的场面,如果不是祭祀,也是某种庆祝仪式。而在古代骆越人的生活当中,盛大的节日庆典,往往是和祭祀同时进行的,在举行仪式的过程当中,当然也少不了敲铜鼓、跳蛙舞。

不管画面具体描述了哪一种场景,它都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古骆越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力量的歌颂,以及祈望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

根据花山岩画上的羊角钮钟、环手刀、铜鼓等器具的形制,基本可以确定岩画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壁画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作画的?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像又是怎么画上去的?这是古人对花山岩画的感叹,也提出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两个疑问。

关于绘画的颜料,通过检测,发现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原料赤铁矿。然而只有这天然赤矿粉,无法在坚硬、光滑而且直立的崖壁上作画,必须配以粘剂调和。

经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颜料里的确包含有胶着剂成分,但是检测出来的胶类,到底是植物胶还是动物胶?以当时较为原始提炼工艺,古骆越人又是如何获取这些成分的?胶与赤铁矿又是如何配制的?这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团。

数千年不变色的颜料配方,或许可以理解为古人偶然得到的,毕竟这还在经验和常识的范畴内。而他们如何“飞上”半空,在高达40多米的岩壁上画下岩画,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发出“悬崖峭壁费登攀,泼墨涂朱更觉难”的感叹。

这里也有几种猜测:

其一,自下而上攀援法,即利用崖壁画上部或下部的树枝、树根、或岩石裂隙等地形地物,攀援而上达到作画地点的方法。

然而,在崖壁上有许多倒石锥坡、错落体、台地或石坎,这些画面位置有一定的高度,根本没有支撑点,而且崖壁陡峭光滑,无法攀登,站立尚且艰难,作画更不可能。

其二,自上而下悬吊法,此方法是以绳索、藤条之类为辅助工具,利用树根、岩缝等地物,从崖壁顶部悬吊攀援而下以达到作画地点。

但是,整座花山崖壁呈向外倾斜姿势,底陷上突,从崖顶到地面的垂直点与岩壁的距离达20多米。如从崖顶往下吊人,无论如何也难于贴近崖壁。

其三,高水位浮船法,这是在山洪暴发、江水上涨之时,利用高水位浮船或木排到画壁下作画的方法。

然而,画像最高处距地面40多米,如果江水真的涨到这一高度,明江流域早已一片江洋,在这种情况下画师还有闲情逸致作画,那他们的心理素质恐怕非比寻常,强大得不可思议。

其四,直接搭架法,在坎坡上构搭一定高度的木架,画者攀在木架上作画。

这种方法看似比较合理,但细究起来也有缺陷。从崖底至河边的平台最窄处仅3米宽,要搭架子,必须得从河里搭起,其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这些猜想无一例外地有着重大的缺陷,无法完美地解决登高绘画的问题。

而关于岩画的内容,又是另外一个不解之谜,由于花山岩画历史久远,又缺少相关文献记载,各种观点说法不一,至今还没有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左江流域岩画长廊,以其岩画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

从岩画中,不仅可以看到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的绘画艺术成就,同时还感受到了古代壮族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勤劳、勇敢、奋斗的民族精神。

[旁注]

西汉 又称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是我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确立了儒家的核心地位。西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对中国2000年封建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东汉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东汉时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巫术 是一种企图以超自然、神秘方式影响世界的方法。在原始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与改造能力不足,因而对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敬畏之心。人类为了生存,凭借著对大自然的一些神秘和虚幻的认识,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法术,期望能够寄托和实现某些愿望,这种法术一般通称为巫术。

图腾崇拜 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

骆越民族 骆越是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早在周代我国就有骆人的记载,周至汉代活动于今广西地区的人们,被称为骆越。

蛙神 我国古代百越人眼里的保护神、精灵。先民注意到青蛙的鸣叫声与风雨有着很大关系,通过“青蛙叫,暴雨到”的现象和两栖生存的能力,认为青蛙是能呼风唤雨、驾驭洪水的神灵物,能给人传递风雨的信息;先民便对它产生了恐惧和崇拜,青蛙成了百越先民们的氏族图腾崇拜的偶像。

羊角钮钟 我国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器具。钟为合范铸造,全器呈椭圆形,上小下大,平口;顶部有竖长方形穿孔,并有分歧外侈的羊角形鋬钮。全身素地无纹饰。羊角钮钟被视为岭南越族所特有的一种乐器,当为悬挂起来击打奏乐之用。击奏起来钟声洪亮,音域宽广,当为古时在集会、宴饮等盛大的场合中使用。

[阅读链接]

花山,早在宋、明时期已有关于岩画的记录。195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首先组织人到花山进行了初步调查,拍摄了照片。

1956年,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成立后,由广西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科学工作者们和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组成了正式考察队,前往宁明县明江一带的岩画点进行调查和临摹。这次调查是有史以来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第一次科学考察。

当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礼堂将崖壁画临摹图,及调查所得文物举办一次小型展览,并邀请各界人士召开一次报告会。一些相关报导发表后,引起全国学术界的注意,因此,花山崖壁画就成了我国著名的岩画点之一。

1985年,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团,再次赴左江考察,接着又在南宁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会上许多学者、专家对左江崖壁画的一些主要问题,看法已逐渐趋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