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特——其他岩画

我国岩画除了南北两大系统外,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高原地区的岩画也自成体系,富有自己的特点。

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安徽、福建、广州、香港、澳门、台湾也有大量岩画,它们都是抽象性的符号,用磨刻的方法制成。

西北高原由于具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面貌和居民生活状态的一致性,所以岩画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肯定也是相近的。

在西藏的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文部县、索县、那曲县、班戈县、申扎县、定日县、当雄县、贡嘎县、巴宿县发现了岩画,其中日土县任姆栋岩画、鲁日朗卡岩画和当雄县扎西岛“纳木错”岩画较为集中。

东南沿海代表的福建岩画

福建省的岩画在东南地区相对较为丰富,有福州市九曲山岩画、华安县岩画、东山县峋嵝山岩画、漳浦县岩画、南靖县村雅村岩画、仙脚印岩画、诏安县龙山岩画、东门屿岩画等10多处。其中以华安县岩画、东山县峋嵝山岩画和漳浦县岩画富有代表性。

九曲山岩画位于福州市城门镇林浦瑞迹岭瑞迹寺后井边岩壁上。岩画南向,刻在4块重叠交错的天然岩石上,5幅成一组。

最上一幅呈凤凰形,岩面阳刻几何形云纹。中间一幅呈三角形,阳刻几何云雷纹。左下侧相邻两幅分列,为阴刻雨纹图案。右下幅阴刻一图,似为文字,又似为3人持物。该岩画凿刻时间当为秦汉至唐之间,可能为祈雨图。

华安县岩画广泛地分布于福建南部九龙江下游及其以东地区,除仙字潭之外,没有大面积多图形的地点,一般是在孤零零的一块岩石上刻石作画。有以下9处:

石井岩画。位于华安县湖彬乡石井村后溪林内,主要凿刻着5个大小不等的圆形凹穴。

石门坑岩画。岩画点在华安县城东北处的地方,九龙江在其西侧流过。岩画磨刻在山上路边的一块孤石上,孤石旁边有深沟。画面最右边是套在一起的两个蹄印形。下边图像较密集,是11个蹄印。

草籽山岩画。该岩画点位于华安县马坑乡,岩画磨刻在一块孤石上。画面由5个蹄形组成,另有数个蛇形图案。

官畲岩画,在华安县东南的新圩乡官畲村。岩画凿刻在官畲村坟仔翰稻田边的一块孤石上。画面由7个符号构成,符号大致表现了蹄印和动物形。

蕉林岩画。位于华安县之南稍偏西的新圩乡蕉林村。这里巨石棋布,岩画主要反映了蛇的题材。

高安岩画。岩画点在县城西南的临溪。岩画由大小均等的11个圆穴组成,可能是星象图。

良村岩画。岩画点在良村乡芹岭村,画面的主题图案为十字形,除此之外还散布着圆穴、足印,以及类似鸟形的刻画。

仙字潭岩画。在九龙江支流汰溪的北岸,地属华安县沙建乡苦田村。九龙江的支流汰溪由此流过,并折而东流,形成一个较大的河湾。

岩画刻于临水的石壁上,人们称之为“仙人题字”,故名仙字潭。岩画分布在长约30米,高约2.5米至5米,从西向东依次分为数组,以人面像、舞蹈以及其他人物活动为主,图像中还散布着各种符号。

仙字潭石刻共有6处,自东往西长30多米。除一处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外,其他5处共36个符号。既像图画,又像文字,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仿武士争斗,有的若舞女蹁跹,有的如兽面狰狞,有的像俘虏被执,有的似人首落地,千奇百怪,其意难以索解。

据初步考证,对这些摩崖石刻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是类似甲骨文或商周青铜器铭文,并释读其中一些文字;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古代土著民族活动的记事岩画,内容大致为描写部落酋长庆功宴乐的场面,记录战绩,以示武勇。

从图像造型看,仙字潭石刻是书画同源的一个标本,是由图向文字过渡演变中的一种象形艺术杰作,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它的意义并不亚于甲骨文、金文的价值。

于是,有人就用甲骨金文进行套译,所译内容虽略有不同,但都认为是氏族部落战争的记功石刻。

这些石刻究竟属于那个民族的文化遗存也有争论。一种认为是古代“七闽”部落的遗迹,一种认为是古代番族、吴族、越族之间一次战争的记功石刻,一种认为是畲族先民遗下的文字。

湖林脚印岩画。在华安县湖林乡下溪边的石桥头,有男女足迹各一个,相距约一米;湖林乡猴仔树岭中段,也有一脚印。

东山县峋嵝山岩画位于福建东山岛铜山古城东门海滨的峋嵝山上。共两幅:

第一幅位于一块巨石上。凿刻以女性生殖器为主题的图案;第二幅位于一巨石之顶,在石顶正中有一圆形的大凹穴。坑底有一人足印。

福建漳浦县岩画共有五处:

墓坑岩画。在漳浦县石榴乡寸石山上,凿刻在农田中一块孤石之顶,岩画已破坏。据拓片来看,左边一个双臂上举的人,两腿开叉成一条直线。画面中部似一动物的形状,右边还有些符号形。在这些图像之间,还有一些不规则的杂乱符号。

海月岩岩画凿刻在海月岩南边的山顶岩盘上。岩画内容为一些脚印,脚印走向朝南。

赵家堡岩画,内容为人的脚印,不过画面已消失殆尽。

石妈堡岩画,在县城东面10千米处的山脚下,山下有一巨石,巨石周围又有小石围绕,似为一“社神石”的遗迹,石上刻有高浮雕,其状似女性生殖器。

大荟山岩画,在县东的佛坛镇下坑村,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这里凿刻了2组岩画,共6幅画面,内容有马蹄形、小圆穴、同心半圆形、蛇形线刻等,似有不少星座的图像,如北斗星座的刻画,表现了浓郁的天体崇拜意识。

福建东门屿东距台湾100余海里,与东山主岛隔海相距15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与1387年建成的铜山古城遥遥相对,东门屿由此而得名。

东门屿主峰有明嘉靖五年修建的文峰塔,其东北面山腰有“云山石室”、“石斋”等黄道周读书处遗迹以及多处明清时期摩崖石刻。

东门屿有一处太阳纹岩画遗迹,它的周围多处岩画,散布在东门屿主峰文峰塔东侧的山坡岩石上,数量达七八处之多,形成一处颇为壮观的太阳纹岩画群。

其中一处最明显的岩画位于文峰塔南侧的磐石上。岩画的西侧、北侧、东北侧和东侧均巨岩林立,抬头见石,东南侧与南侧则视野开阔,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纵贯山顶的小径经过岩画北侧,岩画南侧为主峰的陡坡。

岩画的东面正前方略偏北处有一块巨石相对,岩画与巨石之间相形成一块平地。

此外,岩画的南侧与东南侧另有小面积平坦的岩面。立于岩画前而稍向东南转身,则海阔天空,可目及远处的海平面。

一处岩画所在的岩石略向西北倾斜,呈不规则形,岩面较为平整,其右下部向地下延伸,左下部由于自然风化而崩缺,崩缺处有一大石块相抵。崩缺部位上缘呈半圆弧形,明显经人工修整凿成深凹的半圆,并在半圆弧之上深深雕刻着9道放射线,构成一幅巨大的“旭日东升、光芒万丈”的岩画。

这块岩画9道放射线长短参差不齐,每道放射线均与半圆弧形边缘相通,刻痕起端粗大渐向末端收小,刻痕宽2至12厘米、深1至3厘米。刻痕较深重而圆润,人工痕迹明显。

在岩画所在部位,原有的石面上即遗留有因自然风化而形成的放射状条纹,只是这些条纹均不甚规整,深浅不一,隐约而模糊。

左起第二三道刻痕的末端,均与自然条纹相对接,因此,放射线的末端呈弯曲之状,但人工刻痕与自然条纹是截然可辨的。

此外,右起第二道刻痕则反映了另一种情况,它的上段保留着较深的微曲的自然条纹,下段则经人工雕刻,使自然条纹通向下面的半圆弧形缺口。

在一处岩画之前,有一块大石抵于巨岩与地面之间,石块呈不规则形,其东南部凸出岩画面。

在岩画的正下方部位,石块被雕琢成台阶状,台面微向前倾,中间宽,两边渐窄。

这块被人工凿出台阶的岩石,酷似置于岩画前的一把交椅或一只香案。古人素有太阳神崇拜的习俗,因此该岩画内容应为太阳神,而岩画前的人工凿石,可能是太阳神前的祭台。

另外,刻有太阳神的巨大磐石稍稍后倾,顶端与后面的另一块巨石相倚,构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石洞,成为岩画遗迹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洞内地面平整,南北相通,上部为岩石所遮蔽小洞室。

这些岩画群可能是史前时代的遗迹,可能是南岛语族的祖先留下来的一种崇拜太阳的岩刻痕迹。说明这个岛屿至少在史前时代有很多人就在这里活动,因为它像一个宗教圣地一样,像一个比较集中的宗教活动区域,它最重要的神就是太阳神。

太阳纹岩画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天道崇拜的表现,反映人类最初的天文知识:日月经天、星回斗移,太阳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生命和繁衍。

岩画以优美丰富的形象,表现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科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当时还处在没有文字的年代,古人用这些岩画记录他们的意愿和要求。

东门屿太阳纹岩画的特点:一是规模大;二是利用岩石一些裂痕雕刻成半圆形,放射线非常深。前面有一块石头雕成一个祭台,附近发现石锛、石斧等,可见那时对太阳崇拜的炽热,说明当时生活在东门屿上的先民把太阳神作为他们的最高神崇拜。

[旁注]

仙字潭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许田村,九龙江支流的汰溪下游,距漳州市区34千米。这里两山夹峙,溪流弯曲成潭,北岸峭壁林立,岩壁上散布着几组古怪苍老、似字又有别于传统观念上的文字,似画又过于抽象变形的文化符号,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懂,讹传为神仙所书,故名“仙字潭”。

畲族 我国东南的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广东东部,现在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多数与汉族杂居,畬族与汉族客家民系关系极其密切,彼此语言风俗相近。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红薯、小麦、油菜、烟叶为主。

铜山古城 我国闽海五大水寨之一,位于福建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始建于1387年,古城城墙依山起伏,条石砌成,长1900米,高7米。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倭寇骚扰,派了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筑城建寨。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率义乌兵进闽剿倭,在此设立浙兵营,亲自指挥作战,屡歼倭寇。

海月岩 位于福建漳浦梁山东麓,背山面海。宋时建,辟石洞为佛台,俯瞰大海,每当月华初上,必照佛顶,故名。寺内石壁雕如来佛一尊,旭日初照,谓之“日出窥禅”。中秋之夜,月光经岩下“羊角潭”水,反射佛胸,谓之“月照禅心”。恰如大雄宝殿一副对联所云:“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文峰塔 位于福建省东门屿,1526年由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塔为八角形密檐式实心建筑,共七层,由花岗岩砌成,从第二层起八面均有一幅浮雕,塔顶由两个葫芦状石头叠成。

交椅 因其椅足呈交叉状,故名。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我国汉以前的家具都属低面家具,无坐具,人们席地而坐,只有案几而无桌子。到了汉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隋朝时,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以后才能平稳,所以改称“交椅”。

南岛语族 一种主要分布在南方海岛上的语系。我国上古的百越与南岛语系民族有共同的祖先,百越种族众多,其中主体是南岛语系民族的祖先。南岛语系民族善于航海。上古的太昊就是南岛语系居民的始祖之一。

凤凰 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称之为“凤凰涅槃”。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

黄道周(1585年~1646年)明末学者、书画家。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人。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阅读链接]

福建仙字潭摩崖石刻是福建省首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石刻吸引了古今许多名人学者。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发现。据宋《太平广记》引张读《宣室志》记载:“泉州之南,有山焉,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测,周十余亩……石壁之上有凿成文字一十九言,字势甚古,郡中士庶,无能知者。”

有人持仙字的拓本,请教在洛阳的韩愈,经韩潜心精研后,破译道:“似上帝责蛟螭之辞”。但不知有何根据。

到了近代,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于1915年率先深入到荆棘丛生的仙字潭作实地调查,《汰溪古文》就岩画的位置、形态、结构第一次作了科学描述,可惜黄教授在潭边遥观,仅发现10个图像,记述过于简略。

1988年,在华安举办“漳州地区摩崖石刻学术讨论会”,掀起了对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热潮,在专家中展开了一场“字乎?画乎?“的大争论。结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持“文字说”的专家认为,崖刻是文字的雏形,基本具备文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