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涂画——南系岩画

南系岩画在福建、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现。其中云南沧源岩画在阿佤山区,靠近中缅边境,已发现10个地点,共有图形1000多个。

岩画内容丰富,能表现出当时人们各种生产生活的活动场面。广西左江流域已发现80余处岩画点,其中宁明县花山崖壁画,画面宽约221米,高约40米,尚可辨认的图像1819个,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岩画。

我国西南地区的岩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表现内容主要是宗教活动,作品技法以红色涂画为主。

佤族历史画卷的沧源岩画

沧源岩画是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勐来乡境内的一处古老的文化遗址,是我国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先后发现崖画地点11处,一般绘制在垂直的石灰岩崖面上。

沧源是一个多山的地方,这里森林茂密,珍禽异兽活跃其中,每年5月至9月,充沛的雨水滋养万物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自古以来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

沧源岩画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颜料绘制在石灰岩崖面上,可辨认的图像有10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房屋、树木、太阳等,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

沧源岩画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采用剪影式轮廓画法描绘人物,绘制技法简单、粗率,造型稚拙、古朴。

沧源岩画共发现15个点,全都分布在海拔12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山上。其中,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等岩画点,画面内容较为丰富,也更具代表性。

沧源岩画内容极为复杂,以人像居多,人物似为裸体,男多女少,部分有头饰、尾饰。次为动物图像以及太阳、树木、手印、舟船、洞穴、道路等。描绘场面有房屋、村落、舞蹈、归家、娱乐、斗象、杂耍、战争、祭祀、狩猎、放牧、舂米等。

据推测,沧源岩画绘画使用的工具多为树枝、竹片、手指、石头等。岩画的1000多个图形中有人物785个,动物187个,房屋25座,道路3条,各种表意符号35个。

这些图像,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原始生活的场景,连缀起来,就可以作为一幅原始社会的历史画卷。图像显示,先民们的劳动,主要从事狩猎、畜牧、采集。他们张弓搭箭、持棒甩石,猎取野兽,包括猴、牛、猪、羊等。

他们把捕获的一些动物加以驯养,以备日常的需要,骑牛、牵牛、赶猪、养狗、围象的图画频频出现,尤以牵牛的图像较多。看来,当时驯养畜类已经开始。

同时,先民们还从事采摘野果的劳动,低处举手采摘,高出叠立摘取。直接表示农业生产活动的场面。

岩画的人物图像,身体部分多画成较为单一的三角形,面部不绘五官,四肢部分变化较多,通过双臂、双足的多种动态,表示人在做何种事情。

身上也未绘衣、裤之类,唯一头上有一些装饰,有的头部扮成鸟形,有的成羽状,有的饰以枝条、穗状物;有的翎状头饰,长几乎与人身相当;少数腰部有裙状物。看来,当时的穿衣问题尚未解决。

至于先民们的住房,则有三种:岩洞、巢居、干栏式的简陋房屋,并开始有村落。

岩画中还有一些娱乐活动的场面。如用树藤串上枝叶作为“道具”起舞;大人头顶叠立小人走动、头顶羽状长竿、手提花簇的杂耍,手舞流星般的甩石的活动,头戴牛角、臂插角刺的单人、双人舞蹈,甚至有5人围成一圈扬手起舞的生动图景。

还有几个特殊的图画: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图像中立有一人,称之为“太阳人”,它反映出原始社会人们对太阳的崇拜。

另一幅图像:一头牛拴在木桩上,牛后有数十个戴有角、尾头饰的人物,右侧有人执武器,还有人于左侧列队起舞,其中有一个头戴牛角的巨人在月亮、星星下跳舞,从形象和位置的特殊看,此人似巫师或族长。似乎这是最早的剽牛祭祀活动。从这些图像中,可窥见原始宗教的若干影子。

在佤族,流传着一个创世纪神话:在人类远古的洪荒时代,只剩下一个佤族女人漂泊到司岗里的高峰上幸存下来。这个女人受精于日月,生下一男一女。

一天,阿妈正坐在岩石上采用天上的彩云织布,突然一头牛跑来报信,说她的儿女双双掉进海里去了。那时候司岗里群山的周围是苍茫的大海。

阿妈焦急万分,就请牛去救。牛会凫水,下到海里把兄妹俩托在脖子上送到了岸边。阿妈真感激不尽,便立下规矩,把牛作为佤族永远的崇拜……

沧源岩画出现后,当地佤族人民视为神画。每当春节时,有人常去祭献。相传,还有人将岩画的图案织在布上,且十分逼真,平时保存在头人家,到春节时才挂出来。勐来岩画点背后那座高山,叫“农格罗”,即木鼓林之意。在古时候,佤族祖先在那座山里放着木鼓祭谷神。

沧源岩画大概有十几个集中地点,其中几个点的画面内容较为丰富,更具代表性。

勐乃乡东北点郁郁葱葱的山上,一块灰黄色的崖壁醒目地突起,就是第一岩画点。

在这儿附近居住的傣族和佤族都认为,崖壁上住着可以赐福给人的仙人,因此每逢过年他们都会从村寨赶来祭祀,遇到生病或者什么困难,也会到这里来拜求仙人寻找解救之法。

30米长的崖壁上,岩画在眼前蔓延开去,崖画的绘画手法像是一种剪影,简单却特点鲜明。

有一处画面上数十只猴子排成一列,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进,上爬的猴子尾巴下垂,下坡的猴子则长尾上翘,当地人都知道,猴群爬山的情形也的确如此。

猴群之下,是众多的牛的图案,扁长的牛角一看便知是水牛,它们有的被人骑在背上,有的被人牵着,有的被张满弩的人瞄准,有的两两相对,做出格斗的架势。

牛是云南古代民族尤其崇拜的动物,牛头是力量和财富的象征,古代祭祀仪式的主持者都是手持牛头的。

在牛图像的右边,呈现出一系列丰富的杂技表演:顶杆、弄丸、双人叠立,热闹非凡。画幅的最下面是人们持弩猎象、猎豹的场景。

第二岩画点位于丁来大寨通往曼坎的路旁,这里最著名的是一幅规模宏大的《村落图》。

干栏式房屋围绕而成的村落井然有序,村子中间的空地上,矗立着两座大型房屋,像是公共集会地或是部落首领的居所。村子外边,肩扛长兵器的战士排着队伍胜利凯旋。旁边的小路上,人们带着各种牲畜赶往村子,那是这次战争的战利品。

从曼坎前往勐省一路上,是苍翠的阿佤山,甘蔗成林,茂密的云南松像一顶顶绿色的草帽扣在一个个山头上,佤族的村寨包围在大青树和巨龙竹之中。不远处的绿荫之中,又是一处灰黄的峭壁,那就是第六岩画点了。

第六岩画点最多的是各种人物图像,这些人物都格外爱美。他们的肘部、膝部、头上都装饰上羽毛,有的还身披羽衣,张开双臂就如同飞鸟展翅,人称“鸟形人”,华丽异常。

这些人大都是舞者和巫师的装扮,更多的人物则头戴兽角、兽牙,耳朵上挂着如后来佤族妇女佩戴的大大的银制圆饼耳环。人物四肢的描画也不再简单地用直线表示,而是绘出了人的自然曲线,从而显得肌肉发达,强壮健美。

第六岩画点有一幅描写战争的《庆功舞蹈图》,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上7个战士,全都一手持盾,一手持棍,两臂张开,双腿下蹲,正随着前面一个高大的领舞者跳舞。7个战士后面还有5人叉着双手并排舞蹈。

一些伴舞者在主舞者周围高举起手臂,其中两个露出女性丰满的乳房和生殖器官。整个舞蹈场面气势恢宏,令人看后仿佛听到那神圣的木鼓雄浑激昂的“咚咚”声,7个战士正伴随着鼓点有节奏地摆动着。

描写放牧生活的《牧牛图》中,一个人费力地拉着一头牛爬坡,后面跟着牛群。

这种放牧法颇像云南少数民族的“野放法”:即将牛羊牲畜放于山上,任其在野外生长、繁殖。因为放得太久,牧人们想要拉回祭祀或屠宰时,往往很费劲。唯有看准头羊或头牛,拿绳索套上它的头强拉回来,其余的牛羊才随其返回。

在第六号岩画点,还有一幅《穴居图》。画面上,圆形的洞口旁岩石层层叠叠,山洞四周站满了人,另有一人正张着手臂从洞口钻出来。

佤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司岗里”的创世史诗,说在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洞。老鼠引开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织网缠住不让人走出山洞的大树,人类历尽磨难,终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司岗就是洞的意思,“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叫巴格岱的地方。过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岗里”处剽牛祭祀纪念“司岗里”。

永德海村东北点有著名的《圆圈舞》岩画,画面上,5个人围成一圈,高举起一只手臂,垂直投影的画法使他们看上去像5片盛开的花瓣。

这种抒发人们愉悦心情的舞蹈一直流传在云南少数民族之中,是一种群众性娱乐节目,佤族人每逢过年,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要围着篝火,跳上一曲“圆圈舞”。

沧源岩画均呈红色,是用赤铁矿之类的颜料所绘,画具或用手指。图形较小,以人像为例,大者身高不过20厘米至30厘米,小者身高不足5厘米。

红色为很多远古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和欢乐。

沧源岩画的画面集中,常以连贯的手法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狩猎、斗象、舞蹈和战争胜利凯旋等场面,内容明显可辨。

同时,沧源岩画的人均不绘面部,而着重表现其四肢,通过四肢的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的动作、行为,甚至可以看出身份和地位。

沧源岩画的动物则着重表现耳、鼻、角等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辨别动物的种属。无论动物或人物,一般都是遍身涂色,只有少数图形仅绘轮廓。

或许,沧源岩画是一支在迁移途中的佤族人所绘。他们沿勐董河逆流而上,到达勐省坝,在石佛洞中安顿下来。为了给后来者留下路标,他们在沿途的石崖上画上岩画,告诉人们他们在勐省坝的生活,希望后来的人能循此找到他们。

于是,他们用手指蘸着红色的颜料,在一块块光滑的峭壁上描绘下美好欢乐的生活,用血液的颜色书写生命的热情。

一幅幅岩画幻化成与真实交织在一起的场景:夕阳的余晖为阿佤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山路上牛铃叮咚,蹄声杂沓,牛群掀起阵阵灰尘奔向畜圈,剽悍的佤族汉子背枪、挎弩、肩扛着犁,带着一天的辛劳在落日的余晖中返回山寨。寨内炊烟袅袅,臼声阵阵。月亮升起的时候,寨子里响起纯净旷远的歌声……

沧源岩画是1965年发现的。1978年作了第二次调查,又发现了两个地点。岩画分布在高山崖壁上,崖面一般比较平滑,现在保存较好的几处都是崖壁上有巨石,从而避免了雨水的直接冲刷。

沧源岩画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旁注]

干栏式 我国住宅建筑形式之一。又称高栏、阁栏、麻栏。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

族长 亦称“宗长”。族民们为了自身或共同的利益,一般都推举族内德高望重的男姓长者为族长。族长具有很大的宗法权力,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务的主持一般都由族长担纲。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便是族权。

剽牛祭祀 我国佤族等的传统民俗。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被滔天洪水淹没,佤族的先祖被困在一棵大树上危在旦夕。这时一只水牛游过来让他们骑到自己背上并驮负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洪水退后,幸存的佤族先人又遭遇饥饿的威胁,那只水牛又请求佤族先人将自己宰杀充饥。从那以后,佤族人感恩水牛,每逢重要的祭祀活动便要剽牛并奉上最神圣的牛头。

洪荒时代 就是原始时代。那时代没有文字记录先民的生活状况,后人往往凭想像、传说、神话去加以了解。现代由于先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质学的发达,对于洪荒时代的情况,才推断出一个近似的了解。

弩 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原指我国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是一种装有臂的弓,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发射石块的弩机称弩炮。后也泛指弓。

神灵莫伟 我国佤族传说他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据说,佤族敲木鼓就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民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

剪影 剪纸形式的一种。运用剪刀和黑色纸剪制人物、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典型外轮廓,无内部结构。通过影的造型表现形象。早在我国东晋的《搜神记》中记载: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死后,他非常想念。李少翁说能招来她的灵魂。夜设帷帐,点亮了灯烛,但见一美女在帷帐中,就像李夫人,汉武帝看后更为感伤。这是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

杂耍 一部分游艺活动项目的称谓。一般指某些活动性的游戏,如投掷,套圈等。也专指杂技表演中手技和顶技节目。有民间杂耍表演,木偶、魔术、猴戏等。我国旧时对曲艺、杂技等技艺亦合称“什样杂耍”。

[阅读链接]

司岗里是佤族老祖先出世的地方。因此,许许多多的佤族人民,经常会到司岗里朝拜,同时把那里的山崖岩洞、溪水飞瀑、树木花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都绣在他们的衣服上。

佤族人始终记住:我是从神圣的司岗里走出来的阿佤人的后代,司岗里的灵气总会与我同在……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