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深厚的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西北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也是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生存与生活的交界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足迹。贺兰山东麓分布着大量的岩画,堪称是我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在绵延250千米的贺兰山东麓,在南北长200多千米的贺兰山腹地,自北向南20多个山口内的悬崖峭壁上和山口外洪积扇的山地草原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作品。

古代的少数民族把他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原始先民锲而不舍地将史前游牧民族狩猎、放牧、争战、祭祀、娱乐等生活场景,磨刻在亘古不变的岩石上,成为现代人回望过去的“刻在石头上的史诗”。

贺兰山古代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我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贺兰山岩画分布在贺兰山东麓3市9县共27个地点。其中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东麓共有12个岩画点,从北到南计有大西峰沟、小西峰沟、白虎沟、插旗口、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拜寺口、水吉口、滚钟口、红旗沟、柳渠口。

银川境内贺兰山岩画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貌特征,一般分布在沟口内外山体上和沟口外洪积扇荒漠草原上。依据岩画分布状况,贺兰山岩画可分为三种类型:山前草原岩画、山地岩画和沙漠丘陵岩画。

在苏峪口以北至大西峰沟,岩画多分布在沟口内外的山体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也有大量岩画分布。而苏峪口以南至柳渠口,山体岩画数量很少,荒漠草原上几乎没有岩画分布。在沟口内外山体上的岩画,多集中在距离沟谷山根以上约10米的范围内,并呈片状分布。

这里最高处的岩画不超过50米,再向上则很少有岩画发现;沟口内的岩画,纵深分布在500米的范围内,数量以沟口为多,越深入沟谷,两侧山体上的岩画越稀少。

在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画,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多数磨刻在可以移动的独石和出露地表的立石上。从沟口到洪积扇,岩画的空间布局明显地呈现出由密集到稀疏的扇状分布特征。

山前草原岩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的石嘴山区、惠农县境内;山地岩画主要分布贺兰山中北段,多凿刻于深山腹地的崖壁上;沙漠丘陵岩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南段卫宁北山。

石嘴山岩画具体又可以分为麦如井、黑石峁、韭菜沟几个小地区。

麦如井岩画是贺兰山最北端的一个岩画点,一般画面较小,多为个体图案,组合的图案极少。画面以动物居多,也有个别的人物、植物或符号图案。岩画采用敲凿和划刻两种方法。

黑石峁岩画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采用敲凿法,少量为磨刻的图案,个别采用划刻法。

韭菜沟这一带的岩画中有虎的形象,形体强健,身体上饰有条纹装饰,由双钩刻线构图。另一种岩画内容是塔。

平罗县岩画具体可以分为龟头沟、白芨沟、大西峰沟几个地点。

龟头沟岩画多朝西,保存较差,相当一部分脱落或不清楚,基本上都用敲凿法,凿点大而深,图像粗糙而不规范,岩画内容以动物为主,也有个别人物图像。

白芨沟岩画是贺兰山唯一的彩色涂绘岩画。位于白芨沟一个天然石洞的东侧岩壁上,岩画为红色涂绘,共有37组,100余幅,内容比较丰富。

白芨沟岩画的人物形象中有征战的乘骑者和狩猎的猎人;动物包括北山羊、蛇、狗等。这里的岩画还表现了生殖崇拜和太阳崇拜的内容。另有些其他标识和符号。

大西峰沟岩画内容有人面像,人物和动物,岩画共有八个点。

贺兰县岩画具体可以分为小西峰沟、白头沟、插旗口、贺兰口、苏峪口及回回沟:

小西峰沟岩画内容以动物表现为主,制作手法多为凿刻法,也有个别的使用磨刻方法。

白头沟岩画分布在叉子渠渠口的北山坡的拐弯处,均面东南。凿刻了羚羊、岩羊、北山羊、飞雀等动物,又有牧马图,其中的人物系有尾饰。

插旗口岩画内容有人面像、符号和动物。

苏峪口及回回沟岩画原有岩画200幅,但大部分岩画已被毁,现存的岩画仅有几十幅,以兀立山头巨大的《神牛图》最为著名。

青铜峡市岩画具体可以分为口子门沟、四眼井、芦沟湖、砂石梁、广武口子门沟砂石梁子山等地点。

口子门沟岩画内容以动物表现为主,制作手法为凿刻法。岩画主要散布在一座座山梁上,每一座山梁上的岩画数量都较少,而且比较分散。

四眼井岩画凿刻于贺兰山山体东侧的一道道的崖壁和岩石上,每一岩画点的岩画相对比较密集。

芦沟湖岩画散布在沟两侧山崖上。

砂石梁岩画石质为红色,作画于岩石自然平整处。

广武口子门沟砂石梁子山岩画位于贺兰山余脉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头道乡与青铜峡市广武乡的邻接处,凿刻着顶角的北山羊与狼,人骑、手印和脚印等。

中卫县地处黄河前套上首,西临腾格里沙漠。主要有苦井沟、大麦地、东沟、钻洞子沟、大通沟等地点:

苦井沟岩画分布极广,也比较密集。几乎每一条岩脉上都凿刻有岩画。它的制作绝大多数使用的是敲凿法。

大麦地岩画有1000多幅。题材以动物为主,反映了狩猎和放牧的生活特点,除此之外还有星辰、西夏文题刻等内容。

东沟山沟呈南北走向,俗名为中豁子口。岩画分东侧和西侧两个部分。

钻洞子沟岩画制作于山沟北侧的崖壁上面。内容包括羊群和马群,鹿和驼等动物;骑猎射猎的场面中有猎鹿和猎羊的情景,还有部落战争的场面;另有双人舞、符号和人面像等。

大通沟岩画有31组,凿刻着动物、人物与人面像或符号。

贺兰口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最主要的代表,内容丰富多彩。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子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嶂,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

贺兰口岩画分布在沟谷两岸的断崖石壁上,以沟口北崖向阳的岩画数量居多。岩画保存情况不一样,位于沟崖北侧的岩画保存明显好于南崖的崖面。

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内容绝大多数是人面像,另有人物和马、羊、虎、牛、驴、鹿、鸟、狼等动物。岩画以敲凿法和磨刻法为主。

从画面的风格、题材和内容及剥落的情况看,贺兰口岩画的凿刻延续时间很长。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

岩画中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

另外还有的人首像,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岩画中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奔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

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象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贺兰口曾经是史前人类做祭祀活动的场所,贺兰口沟口内成片的人面像岩画,应该就是史前人类祭祀的神灵,就像在欧洲也有人面像岩画存在的石壁,人们称它为“圣像壁”。

在这方圆不到1000平方米的沟谷两侧石壁上,集中分布有8处人面群像,而且每一处人面群像的构图风格、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人面的形象也不雷同,可能是不同氏族部落在不同时代制作的。

因此,远古时代,贺兰口作为不同氏族部落的祭祀场所,可能存在了几千年。

贺兰口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岩画是“太阳神”。这幅太阳神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的精品,它磨刻在距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头部有放射形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长有睫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威武。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太阳神”。

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畜牧的丰收、水草的丰茂,都归功于苍天的恩赐;而年景不好,缺吃少穿,则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

太阳高居天体之上,主宰万物,所以人们特别信仰太阳,便把太阳人格化,刻画成岩画上的样子,表示对太阳的崇拜。

另一种可能,这是古代部落首领的头像,一些有功于氏族部落的首领也往往会被刻在石壁上,成为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

在这座山壁上,从上至下刻满了人面像,是贺兰口面积最大的“圣像壁”,有近60个人面像和30多个动物和符号,图形都十分清晰。这两个人面像面部轮廓线之内的五官构成一个人的形象,是生殖崇拜的产物。

远古人很崇拜生殖巫术,这是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祈求人类繁衍、动植物繁殖的需要。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意识到,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力”在为难他们,这就是祖先的灵魂。

灵魂主要集中在头部,为了实现人口繁衍、动植物旺盛,他们不得不“迎合”和“抚慰”这个灵魂,人面像便成为灵魂的寄存之所,无穷无尽的生殖力便渊源于此。

在这幅人面像岩画旁边,还题刻有5个西夏文字,用汉字翻译是“能昌盛正法”,还有几个西夏文“佛”字和一个西夏文数字“五”。

从刻痕上看,这些西夏文明显要比人面像晚很多年。据分析可能是西夏时代在贺兰山游牧的党项人发现了这些稀奇古怪的人面像,把它们认为是佛的化身,希望可以弘扬佛法,并保佑他们永世昌盛。这是西夏人对岩画的一种理解和诠释。

贺兰山岩画不仅见证了生活在这里的少数部族的原始崇拜、生活场景,也见证了贺兰山地区的人地关系演变。

从贺兰山地区的岩画中鱼、水禽等图形到双峰驼、羊、犬、老虎等动物画像的出现,似乎证实贺兰山走过了一个从水产丰足到牛羊遍地,再到降水稀少乃至干旱屡降的环境恶化路径。

而大麦地岩画中的祈水图,更是突出了岩画晚期的人们对水的渴望。

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北方系岩画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表现形式丰富、分布区域集中、距离中心城市近而蜚声海内外,并尤以人面像岩画数量多且集中而在世界岩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旁注]

突厥 中亚和西亚等民族的主要成分之一。从古代就生活在我国北方新疆和青海等地,燕山南北,长城内外,自远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与中原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带,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通过各种渠道,在这里汇聚,因此,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汉族之间两种相互区别而又相互依赖的历史文化,在这里融合。

史诗 我国古代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涉及的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史诗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在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而它的发展最终又是对神话思想的一种否定。根据所反映的内容,史诗可分为两大类: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滚钟口 我国古代贺兰山胜境之一,是西夏王陵所在地,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这里还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建筑,反映了当地宗教派别和睦相处的氛围。

太阳崇拜 世界上的太阳崇拜有五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和南美的玛雅文化。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根据《山海经》记载,我国的太阳崇拜起源于山东东部沿海的日照一带。整条珠江流域大多有太阳崇拜文化,特别是古骆越地为最,民间有祭天习俗。

巫觋 原始社会专门管理氏族宗教信仰,侍奉氏族里的鬼神,男的称为觋,女的称为巫。巫觋的特点被认为能通鬼神。人类刚刚有信仰时,还没有专门的执事人,当时人大多都会施巫,随着氏族的出现,信仰活动的增加,氏族长才较多承担宗教事务,后来连氏族长也难以监管了,才出现了专门的巫觋。

太阳神 世界各国都有太阳神。我国有太阳女神,这位太阳女神名叫羲和。我国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10个太阳。“太阳之母”这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楚辞·离骚》说,羲和又是太阳的赶车夫。

羚羊 我国古代《山海经》中《西山经》有提到麢,就是现在的羚羊。其中藏羚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生活于青藏高原广袤地域内。在那十分险恶的地方,时时闪现着藏羚羊鲜活的生命色彩、腾越的矫健身姿,它们真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

[阅读链接]

1983年至1992年,宁夏文物考古部门曾先后对贺兰山岩画进行过两次普查。1993年,先后出版的《贺兰山岩画》和《贺兰山与北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发现不久,便在考古学界、艺术史学界、宗教史学界和民族史学界引起轰动。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贺兰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列入非正式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2002年7月,中外岩画专家、学者聚首银川,召开“贺兰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贺兰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梦想,被正式列入自治区和银川市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