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生活写照的甘肃岩画

甘肃省位于古丝绸之路,这里简直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博物馆,珍藏了古老的先民图腾祭祀,凿石刻画,所创造的灿烂岩画,以很强的具象性,反映了狩猎时代的一个横断面。

最为著名的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古代岩画和嘉峪关市的黑山岩画,人们统称为祁连山岩画。

肃北岩画主要分布在野马山北麓的大黑沟、野牛沟、灰湾子、七个驴、石包城灰山子一带,总计55组、300多幅。

其中以大黑沟最为丰富,内容大部分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格斗等古代先民的生活场面,人物多戴阔边尖顶帽,身着束腰宽摆长袍。动物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大象、老虎、野骆驼等。

肃北县东南有一条长长的山沟,俗称大黑沟,沟坡500米长,表面陡峭,沟口的河岸两旁就分布着大量的岩刻画,已经发现的清晰可见的画面共有34组,图案190多幅。

这些岩画内容丰富多彩,有狩猎的画面、有放牧的景象、有练武的姿势、有骑马作战的场面等,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点缀图中的动物都是生活在当地的野生动物,除梅花鹿、大角羊、野牛和野骆驼外,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老虎、大象等动物。

在岩刻画的旁边还发现了岩刻画刻制年代的隋唐“开皇”年号和一些人名题记,这些画面上的人物和动物的形象都是用某种工具敲凿出来的,没有发现刀刻的痕迹。

在肃北县盐池湾乡东南的山川地带,有个叫小阿尔格力太的地方,也发现了岩刻画面,这些画面分布于沟口两边的悬崖,共有画面9组,图像20余幅,其图像和绘制方法和大黑沟岩画类似,可见古代游牧民族中也是人才济济,他们在繁忙的劳动生产中努力寻求乐趣。

石包城乡东北的灰湾子,在沟口南也发现了两组岩刻画面,虽然这里画面少,但较其他地方所发现的要大得多,其中第一组画面高1.6米,宽3米,两组画面共有图像22幅。

在石包城乡东北七个驴沟的岩刻画共有5组画面,画像74幅,画面雄伟壮阔,有的画面高4米,宽3米,其中最大的骆驼图像达94厘米。

石包城乡境内的两处岩刻画与其他地方的岩刻画都大同小异,主题也都是反映古代游牧民族的现实生活,可以想象到他们当时精湛的技艺、艰辛的付出是多么可贵。

著名的祁连山岩画《行猎图》大概作于春秋至汉代,是在石壁上敲凿出来的,高90厘米,宽170厘米。

此图场面较大,刻5个猎人攻击一头野牛。猎人手持弓箭长矛,步步逼近野牛,野牛身躯壮大,彪悍凶猛,颇有一场恶战在即的气氛。山羊和梅花鹿等惊恐万状,四处逃遁,而较远处的山羊和长角鹿,还在山涧林中悠闲吃草。

这种多角度的画面组织,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熟悉和形象思维能力,无疑是这一地区岩画中的重要作品。围猎者身着长袍,足穿长筒靴,头饰尖状物,可能是这一时期活动在祁连山一带的少数民族。

嘉峪关岩画,主要分布长约10千米的黑山峡谷。黑山,古称洞庭山,是马鬃山系的一个小支脉。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峡内南北两山对峙,山势陡峭,怪石嶙峋。

黑山岩画就分布在绵延2000米的黑山峡两侧的峭壁上,古代先民在这里留下了153处岩画。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粗犷有力,具有独特风格。

黑山岩画主要集中在四道鼓形沟、红柳沟、磨子沟、石关峡口等处,岩壁黑紫色,刻石较浅,手法古朴,风格粗犷,造型生动。画幅大小不一,画面有的一组有几层构成,有的则只是一人或一两个动物构成。

黑山岩画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分人物和动物画像,其中动物有马、牛、羊、鸡、犬、鱼、鹿、虎、狼、蛇、龟、鹰、骆驼等多种。

而岩画所描绘的场面有舞蹈、狩猎、射雁、骑马、骑骆驼、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猎、列队练武射箭等。其中狩猎分为单猎、围猎和群猎。

无论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还是在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都成为了当时人们笔下乐于表现并反复描述的对象。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牧民对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

而画面所反映出的人们的各种活动场面,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既有游牧民族赶着家畜放牧的场面,又有农闲时节狩猎的活动;既有列队射箭练武的操练演习场面,又有竞相射雁的实战操作;既有自然界生存竞争中虎逐牛羊的惊险情景,又有动物们为了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温和的角力场面,如野牛相抵的力感。

而人们平时骑着马或骆驼四处走动,高兴时则欢聚一堂翩然起舞,在狩猎季节,除了个人的捕猎行为,常常还聚集众多的部落成员,进行大规模的围捕猎物的活动,所有这些日常生产生活情景,都构成了岩画画面所表现的重要内容。

黑山岩画不仅内容丰富,还善于表现大型的场面。如人们的狩猎活动,除了表现一人用弓箭射杀山羊或麋鹿的单猎活动外,更多的是表现群猎和围猎的场面。

如在四道沟岩画的一幅围猎图中,许多徒步引弓的猎人,围住了几只野牛和长角鹿,这些牛和鹿体态硕健,扬尾抵角,作困兽犹斗状,于是除了猎人们赶快射箭之外,外围还有骑手引弓以待,防止突围,右侧还有人高声呼喊,呐喊助威。

在这一岩画群中,还有一幅大型的操练演武场景,堪称大型活动场面。整幅画面共分为上、中、下三层,共有30多人。

上层共有9人,其中两人横排列队而立,左起第二三人一手叉腰,一手向前伸出,其余人均双手叉腰,似在观看操练,而队前一人,面前竖立着靶标,手持弓箭,似在练习射箭。右后方站立一人,远远地观望。

中间一层共有12人,其中9人横排列队而立,他们一律都左手叉腰,右手握拳向前举起;右起第一人,手牵一犬而立;队前有两人,面前有靶状物,其中一人做练武动作;队伍左侧较远处有一人一手叉腰,似在远望。中间这一层的人物似乎在进行徒手进攻的练习。

下层共画有9人,其中6人横排列队,队前两人做练武动作,队后一人双手叉腰观看,这些人物形象大小不一、神情姿态各异,显示了丰富的表现力。

整幅图中人物的形象和衣着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人物头顶都竖立着高高的尖状饰物,衣着上有的长裙束腰,只露出双脚;有的身着短裙,显得灵巧轻便。

在另一些舞蹈场景中,热情的人们身着束腰长袍,头顶羽状饰物,叉腰扬臂,扭动身躯,或列队群舞,或单个独舞,富有生活情趣。所有这些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情景。

石关峡岩石画中,还有四幅喇嘛庙图画和古藏文遗迹,刻有佛像端坐于佛塔之中。

据考证,黑山岩画属羌族文化遗迹,对研究河西走廊古代羌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有很重要的价值。黑山岩画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粗犷有力,具有独特风格。

吴家川岩画或称刘川岩画,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刘川乡境内的吴家川一带,原有南北两处,现仅存一处。

吴家川南处岩画遗存,位居张家台子,岩画凿刻于两米余高的破裂巨石裂缝断面之上,保存隐蔽,不易发现。图画面积较小,图形单一,个体为人骑马形象,线条简单,造型粗犷。由于石质表面剥蚀脱落严重,部分痕迹难以辨认。

北处岩画遗存,位居陈家沟内,小地名谷子地沟。此地周围遍布裸露的红砂石岩丘,岩画刻于一座巨大的粗质山丘上部的红砂岩断面之上,自南向西分为两段,故而岩画有东壁、西壁两处。分布较为集中。

东壁绘有羊、鹿、犬、马若干,鸟一只,这些动物有立者、行者、奔者,大小各异,方向不同。

其中大的一幅当为一头多角马鹿,此马鹿身材高挑,四腿修长,大小甚至超过近旁之马,足见刻画之人对马鹿之敬畏。马鹿周围遍及大角羊,其绝妙之处,即为一鸟居于羊角之上,与羊形影相随,此中意境,令观者无不遐想翩翩。

西壁上部刻有人马各七,除一人作指挥状外,余皆奔而相追,可能为马术比赛现场。西壁下部刻有一戴冠之人骑于马上,侧旁一人为之牵引。两人左右有犬、羊、鹿为伴,似为唱颂部落之富足。

西壁中缝东面亦有一岩画,刻有大角羊及犬各一对,双双对峙,一拼高下之势呼之欲出。

据史料记载,在秦以前,靖远为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戎人、羌人所占据。刘川乡一带地处黄河以北,背山面河,地势平坦,远在两千年前,这里水泽充沛,草木繁茂,是游牧民族的理想游牧之地,吴家川岩画即为那个历史时期人类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陈家沟,除了东壁、西壁岩画外,兀岩之处皆见残存画迹。均为人物、动物、植物、符号,内容丰富,造型奇特,笔触粗犷,技法老练。

其中,大角羊形象与天水市张家川县犬戎王大墓出土的青铜大角羊如出一辙,可见,吴家川岩画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戎族文化遗存。

甘肃省景泰县在历史上曾有羌戎、吐蕃、鞑靼、党项等民族在当地有过较长时间的栖居。他们能工巧匠,在岩壁或较平整的石块上,凿刻了许多颇为生动的岩画,展示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

景泰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当时游牧民族从青藏高原通往蒙古高原的主要通道。历史上游牧民族长时间在这里生活,出现岩画是正常的。

景泰县正路乡彭家峡位于祁连山东部边缘,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河谷较宽,终年流淌着其他河道极其少见的河水。这里海拔2100多米,山体陡峭,裸露的黑褐色玢岩石质坚硬,切面细腻平滑。

岩石被雨水淋透或被雾岚浸湿,就会发出黑油油的亮光。在这种岩石上绘制的岩画,图像分明,色调对比和谐,会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

彭家峡岩画坐东北向西南,最低处接近河床。岩画上的动物画法简洁,几乎达到了无法再简略的程度。景泰人把这些岩画上的动物一概叫做板凳羊,意思是说岩画里的羊就像板凳一样,只有四条腿一个面。其实这些动物很多是北山羊、岩羊和大角羊,大角羊也叫盘羊。

20多幅岩画自南向西弧形分布在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零散石块上。岩画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有北山羊、羚羊、岩羊、大角羊,还有猛兽和人物,还有大幅的难以认定具体表现了什么的抽象岩画。岩画个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现场在群山之上、蓝天之下,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撼人心魄。

经推断,这些岩画创作于6000年至7000年前。岩画中所体现的围猎、交媾、舞蹈、图腾等展示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它是用一种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现状,把狩猎的情况用原始的手法雕刻在岩石上。

我们勤劳的古人,以硬器密集点琢手法凿刻出深浅、大小不等、粗拙简朴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期所得。

景泰岩画中大多是羊、牛、鹿、虎、豹等动物图像,或单个或成群,最大的鹿身高60厘米,最小的山羊体长不及5厘米。在岩石平面,虽简为几笔或初具轮廓,却不呆板。

在一幅岩画上,一只体型硕大的猛兽被两个猎人前后堵截,周围的三条猎狗从中间部位扑向猛兽。就在猛兽即将扑倒前面猎人的一刹那,一个有明显男性特征的猎人把一柄长杆武器刺进了猛兽的脖子,后面的一个体形酷似女性的猎人也把一杆利器扎进了猛兽靠近臀部的背上。

如果这个猎手真的是一位女性的话,那么,这幅女人参与打猎的岩画就是非常稀有的珍品。

狗是狼经过长期的驯化,大约在中石器时代首先变成了家狗的。这幅狩猎图中绘有帮助猎人猎杀猛兽的狗,却没有弓箭,依据狗出现在中石器时代的理论,证明景泰县的这一处岩画至少是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作品。

景泰岩画已经发现的大多分布零散,画幅无论大小,几乎都在靠近河谷的岸边岩石上,而这处罕见的山顶岩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画幅之精之美,堪称甘肃之最。

其中有一幅岩画反映的是一个抽象的图腾图案,上面有一个圆心,形成一种浪花的感觉。这个地方正好处于沙河边缘上,有一眼泉水,证明过去在那个年代里面,这地方是水草比较茂盛的地带,这有一条河流。

在一块岩石的左上角,有一幅男女交媾图,表现了人的本能,也反映了远古草原上民族渴望繁衍生殖、增强对抗自然力量的原始崇拜。

岩画前面是开阔的河道,太阳只要出来每天都能照耀到这里。矗立在河岸上的岩画,似乎渗透着宗教观念,极有可能就是远古的一个祭祀场地,这些岩画或许就是祭祀场景的某种特殊符号。

人物岩画的出现,对这里是古人祭祀场所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岩画上有两个舞蹈状的人,一男一女,女的有尾饰。这是古代北方游牧人中最时尚的习俗,也是对动物的模仿。女人粗大的辫子漂亮地对称下垂,她的颈项细秀,腰肢纤柔,胳膊和手指夸张的修长,尽可能地伸展,双脚外撇,显得天真纯洁、婀娜有致。而这位男人,则显得健壮威猛,孔武有力。他们是在跳舞或是在祈祷。

在原始艺术中,舞蹈的功能大多是愉悦神灵、自我娱乐、欢庆狩猎成功。如果这里是祭祀场所,岩画上的男女双人舞大概是敬奉神灵的一种仪式。再一种可能是,这是一对巫师,他们在用舞蹈取悦至高无上的神灵,祈祷保佑他们的草原风调雨顺、部落繁盛兴旺。

在那个时代,并不是每一个猎人、牧人都能以高超的简约手法来进行岩画创作,尤其是这些写实形式的岩画。因此,这些画可能是受过某种训练的魔法师、巫师或者具有“沟通人神关系的特殊的神秘人物”创作的。

从岩画的痕迹看,景泰岩画作画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敲凿法,用硬器点琢成秘集微凹的阴刻状;其二为磨刻法,在玢岩上磨成沟纹状磨刻线条较粗,图形清晰,有的画面则为敲凿出轮廓后再进行的磨制。

从创作岩画的地点分析,这里是游牧民族在游猎放牧、祭祀祝福聚会之地,有山有水。景泰岩画在艺术技法上虽显粗劣,但有浓厚的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岩画中动物多,说明动物经常出没,见得多就刻画得多。

古代游牧民族岩刻画共同的特点是: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多以凸刻和凹刻凿制,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猜测: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牧场没有专门的房屋和畜圈,避风向阳的山坳可能就是他们的冬春牧场或畜圈所在地;人口相对集中,或是古代游牧民族集会的中心。

从岩刻画的图像中还发现,基本上都是人物、动物和植物,没有发现飞禽类,可能与古代作画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关。

[旁注]

丝绸之路 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身毒国等。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游牧民族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游牧文明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我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

喇嘛 藏语意为“和尚”。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在我国的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处,皆称僧为喇嘛,意思是上师。

戎人 我国春秋时期,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亦称“西戎”。生活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把戎和华夏区分开来。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显然他们和周人本为同族人,只是出于历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们区别开来。

羌人 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区。是古中原的地区最著名的民族共同体之一,从“三皇五帝”至春秋战国之际,“姜姓”族群在中原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姜”、“羌”本是一字,因姓氏称之“姜”,为族名称之“羌”,以羊为图腾。

鞑靼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名称,自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鞑靼人一名,最早于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落中,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鞑靼人与蒙古人一样,是使用蒙古语,在蒙古部出现前,塔塔儿即鞑靼一词代表说蒙古语的部落。

党项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据记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图腾 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图腾就是一个群体的象征,主要是为了将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区分开。由一个图腾,人们可以推理出一个族群的神话历史记录和习俗。

嘉峪关 位于我国甘肃省,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我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也是我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阅读链接]

在景泰县,还有一幅费解的大幅岩画,上面是一些圆圈。

景泰县博物馆馆长沈渭显认为:我们的先民都是一些游牧民,他们在闲暇时间利用光线在上面凿了这些画,可能都是与太阳有关。以我的理解,它就是太阳图。

画家阚传好认为:第一个圈圈上面有个小鸟,雏形。后面中间那个稍微大一点的是鸟的身子,两边又连带性的两个小圈,恰好是鸟的翅膀。后面是它身子,它两个翅膀,中间一个大的,两个圆的。大圆的后面加了个半弧形是它的尾巴。

甘肃省白银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云来认为:按我的理解,原始图案往往代表的是水。但你发现没有,那个图案里面有个方块,里面画个田字。它似乎给人一种代表田地的感觉,这在彩陶文化里面有,它就表现的是土地文化,也就是田野文化,农耕文化就出现了。所以这里面就喻含着水浇灌了田野,然后崇拜,这种感觉也可能是一种形式,这就各有各的一种看法。

争论的最后,油画家孟小为和国画家阚传好的说法得到了大家认同:这是一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