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源流——端午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举国同庆,民俗盛行,蕴含了深厚的民俗文化。

端午节还称为五月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起源传说很多,充满神秘色彩。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主流地位。

源于百越族的图腾祭祀

相传早在四五千年前,水乡泽国有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他们每年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龙图腾祭祀。在祭祀仪式中,有个半宗教半民俗的神人共娱节目,就是举行龙舟竞渡。他们还往水里投粽子,这是献给图腾神的祭品。

在祭祀过程中,乡民们断发纹身,以显示自己是龙子的身份。原来这里也有在五月初五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也成为了“像龙子”纹身习俗的遗迹。

后来,人们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百越族的生产工具,大量的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族群标志之一。那么,百越族为什么在五月初五进行龙图腾的祭祀呢?

在古时候,夏历每月初五皆可称端五。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百科全书类丛书《太平御览》的《风土记》中记述:

仲夏端五,端,初也。

也就是说,“端”的意思和“初”相同,初五就称“端五”。端五的“五”与“午”相通,亦称“端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端五”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作为民间的节日,五月初五这个“重五”的数字有着特殊的意义。古代许多先人认为,在以“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五”是半数。在天干地支中,“午”、“戊”也都居中。金木水火土五行,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自然概念。

在春秋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著述的我国最早的军事理论策略《鬼谷子阴符篇》有“盛德法五龙”的说法。南朝梁时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注曰:

五龙,五行之龙。

古老神话传说的五龙中,四条子龙各治东南西北一方,即金木水火四行,父龙居中央而为共主,“五”也就被赋予了帝王的神圣尊荣涵义。这样,初五就成了敬畏龙的日子,而“重五”日就是祭龙的盛大节日,也称为龙节。百越人创立祭祖的龙节,后来人们就称为“端午节。”

在那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了,其余部分演变为了南方少数民族,端午节就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了。

那么,龙图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在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它的长相相当奇特,很像各种动物的大集合。

它的身体像蛇一样有麟片且修长,但它的角像鹿一样,耳朵像牛,嘴上有两条像虾一样的须,也有又大又凸的圆眼睛,还拥有长得像老鹰的爪子,老虎一般的脚掌,背上有鱼鳍,嘴里含有一颗珠子。

因此,龙在人们心中非常厉害,它能在天空中飞行,能在地上爬走,也可以悠游海中,它住在深海里,简直相当难得一见。

先秦重要古籍,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记载:

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有人认为,龙是远古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糅合各氏族的图腾而形成的统一形象。传说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

后来,龙成为了皇权的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华民族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我国人们也经常将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普遍认为,龙代表着吉祥和神圣尊贵。在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帝王们都称自己为“真龙天子”,这样就使龙也具有了权力的象征。

古代的帝王们和龙是脱离不了关系的,普遍认为皇帝是真龙转世,说他们的长相叫“龙颜”,身体是“龙体”,衣服叫“龙袍”等。凡是皇帝用的东西,都要冠上一个“龙”字。其实,皇帝之所以会跟龙扯上关系,还要从远古说起。

传说尧是赤龙族的后代,他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常有赤龙伏在身上,由此人们推断,赤龙族是龙的子孙,与龙有血缘关系。大禹的父亲死后三年变成黄龙,背着大禹治水患,都与龙有关系。

到了汉代,汉高祖刘邦虽然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但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太好,于是他编了一个故事,说是他的母亲是因蛟龙缠身才生下了他,所以他是由龙转世的真命天子。以后的皇帝也照葫芦画瓢地学刘邦这一招,所以龙的地位又上升了不少。

不过龙只有皇帝能用,那对百姓就太不公平了,所以五爪的龙给皇帝用,四爪的龙给大臣或贵族用,三爪的百姓就能用了。

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龙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国天文的四象。

佛教中的龙是天人中8个部落中的一支,即天龙八部,八部中第二的龙部。佛教中的天龙,是佛教的护法神,龙部众生都是以护卫佛法金刚为己任,保证佛法在三界中不被祸乱。当有人真正修行佛教时,也有龙部众生被派遣下来保护修佛人的说法,这就是护法。

天龙,就是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他的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龙的集合对象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

远古的人们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或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还有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龙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

“好飞”就可以“通天”。龙“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从远古以来,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云气中。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画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鸡北首岭发现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

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发,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这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

人们有追求自由的天性,可是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绳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展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

远古时期的百越族崇拜龙,认为他们是图腾龙的后代,就将龙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图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一直都在流传着。

有关龙图腾起源的传说也特别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

在《伏羲考》和《端午考》等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中认为:

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他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众图腾单体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体的结果。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龙图腾还有很多说法,有的认为龙源于马,有的认为龙源于恐龙,还有的认为龙源于蜥蜴、鳄鱼等。但是,这些都不可信。

那么,龙图腾到底是由何而生的呢?还得从最早的祭祀说起。

根据相关记载,祭祀的最初形成是,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便把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用竹木或泥土塑造成神灵偶像,或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他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我国的祭祀文化起源较早,大约至少已经有8000多年了,甚至更加久远。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黄色人种特有的思维模式,我国在祭祀文化的起源和形式上,与其他民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就好比龙图腾的另类一样,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民族的特征和烙印。

人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当原始人面对着肆虐的黄河,产生了无比的敬畏!认为黄河是由神来主宰,于是祭河神开始渐渐兴起,成为我国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传说人们祭河神都要献上很多祭品,一开始是用牲畜作为祭品,诸如蛇、鹿、牛、马、虎、熊等。祭祀的过程中,人们惊异的发现,如果把这些作为祭品的动物组合起来,正好是一条完整的中国龙形象!

就这样,形成了龙的最初形象,也可以说,龙的形象起源于祭祀,祭祀文化的兴起略早于龙图腾的崇拜。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龙的形象不断演化,这是由于祭祀文化多元发展造成的。

祭祀初始是祭河神,后来又逐步发展到祭天、祭海等。人们用来做祭品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被不断的添加到龙的形象中去,龙也不断被神话为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吉祥物,逐渐形成了对龙图腾的崇拜。

龙的形象虽然有很多种变化,但是蛇身却作为龙的主体形象一直存在,也是中国龙形象构成的基础。

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结构完备的“龙”字,龙的图案和传说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人们推测,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部落,逐渐形成了华夏大民族。

在我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以龙为号的亭台楼阁举不胜举,与龙有关的民俗比比皆是。

古老的中华民族先人,尊奉龙是神灵、权威的象征。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已成为中华民族先民心中神圣的图腾,人们普遍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崇拜龙,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祭祀龙图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俗风情,这便是端午节的起源。

[旁注]

百越族 是居于我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的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称之为百粤。粤,越族,内部各有种姓,分布甚广。

天干地支 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在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山海经》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矿物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人,故都彭城,他是我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楚汉战争兵败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麒麟 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外形像鹿,头上独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麟凤龟龙共称为“四灵”。麒麟性仁慈,四灵兽中地位最高,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做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成为民间祥瑞的独特代表。

三纲五常 是我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祭祀 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甲骨文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我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阅读链接]

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尧生在伊祈山,尧母庆都出生时,常有黄云覆在她的身上,成年常有龙跟着她。既而阴风四合,怀有身孕,14个月生尧于丹陵。

端午节祭祀龙图腾,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条中华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以龙为图腾,称为中华民族是“龙的子民,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其鲜活的文化内涵无与伦比。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意义深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