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别样端午节

端午节作为多民族的民俗大节,除了自古以来的避瘟驱毒、防灾去病的积极含义外,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俗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民俗节日的文化意味就更浓重了。

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之外,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28个少数民族也过端午节。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29个民族过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

苗族的端午节。苗族的历史悠久,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5000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苗族还是一个善于歌舞,并且歌舞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苗族舞蹈、鼓舞、芦笙舞令人叹为观止,因而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在五月初五过“龙舟节”这天,苗族除了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之外,还会举行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活动。男女青年在芦笙、竹笛、月琴等乐器伴奏下,翩翩起舞。出嫁的姑娘,在这一天要带上鸡鸭、粽粑回娘家省亲。

水族的端午节。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水族在端午节要举行赛马活动。赛马之前,各村要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骑着披红挂彩的骏马,在跑道上走一圈,谓之“开道”。

骑手们在比赛之前先要表演腾空跃马等高超骑技,然后再进行赛马。赛马不以名次取胜,而是比马的耐力,比骑手精湛的骑术。

此外,水族端五节有吃素的习俗。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在此开荒种地,创家立业。某一年的秋后,远祖的4个儿子前来探望远祖,远祖上楼取肉款待他们时,不慎失足坠楼而身亡。

而老人去世的日子,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所以水族有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自此以后,水族从端节的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布依族的端午节。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时称为“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后来才正式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在端午节有打“格螺”的习俗。格螺形似漏斗,上圆下尖,便于旋转时用鞭抽打。格螺比赛有比凶、比久、比快三种形式。比凶,以撞倒别人的格螺为胜。比久,以发旋后最后一个停旋者为胜。比快,抽打格螺向斜坡上前进,谁先将格螺“活”着打上坡为胜。

满族的端午节。满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多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和女真,都可以说是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相传很久以前,天帝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初五,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大家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

等油卖完,者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说:“你是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自己房檐上插上艾蒿,可以躲过瘟灾。”老头听后就挨家挨户告诉所有的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无法降瘟灾,人们都得救了。

五月端五满族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纳西族的端午节。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纳西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清晨,家家要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门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两根大麦穗。长辈要给15岁以下的孩子绕扎五色棉线,称“续命线”。男孩绕左腕,女孩绕右腕。续命线需戴一月的时间等到火把节最后一天才解下烧掉。

节日里,集市上还摆设药摊,出售各类名贵药材。妇女们则绣织小香包、小钱包、布娃娃、扇套、笔套等手工艺品。

傣族的端午节。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我国的西南部。

史籍《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就有傣族的历史记载,皆称傣族为“滇越”,《后汉书·和帝本纪》等数称傣族先民为“掸”或“擅”。

魏晋时期,称傣族为“僚”、“鸠僚”、“越”和“濮”。到了唐宋时期,傣族被称为“金齿”、“黑齿”、“膝齿”、“绣面”、“绣脚”和“白衣”等。元明清时期,都称傣族为“白夷”、“百夷”、“伯夷”和“摆夷”等。

傣族的端午节被当地人称为粽包节,是傣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节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西天时才离去。

藏族的端午节。藏族主要是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阿里地区的“堆巴”、日喀则地区的“藏巴”、拉萨地区的“卫巴”、四川西部地区的“康巴”和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的“安多洼”等。

藏族的端午节被藏民称为采花节,是藏族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甘肃与四川交界的博峪一带。采花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节期两天。也叫女儿节。

俗传很久以前当地荒芜一片,是一位莲芝姑娘教会了人们种地,教会了人们采花治病。后来,莲芝姑娘在五月初五上山采花时失足摔死。人们为了纪念她,就逐渐形成了采花节。

采花节的主要活动是抢水、采花和祝福。节日的早晨,人们要抢泉水洗身、饮用,俗说这一天太阳未照的泉水洗浴可以得到吉祥、饮用可祛除疾病。接着,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带上美味佳肴,到阿里坎山上去采花。

出发时,全村男女老幼欢歌送行,采花者则表达采花的决心和愿望。到达采花坪,姑娘采花,小伙砍柴、支锅、搭棚,傍晚开始歌舞,直到半夜方休。

第二天返回村寨时,姑娘头上插鲜花、戴花环,背满筐鲜花草药。到村口时,全村齐聚村头,鸣枪致意,送酒送馍,祝贺采花青年归来,采花姑娘则向各户赠送礼物,并祝福。

彝族的端午节。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和阿西等不同的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我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端午节是彝族的都阳节,彝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传说古时有一年天气炎热,彝族寨子里病疫流行。人们惊恐万分。江边的汉族兄弟听说后就把端午节采的菖蒲、艾叶和雄黄送上山,用药给老人洗疮,用雄黄酒给阿依擦身,不几天,人们的病全好了。

后来,彝族人备了厚礼下山感谢汉族兄弟。汉族人告诉他们说,端午节的草药能治百病,还能辟邪。从此,彝族也过起了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彝语把“端”念成了“都”,所以将端阳节叫做“都阳节”。

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要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还要包好粽子,带上酒和坨坨肉,到风光秀丽的山间草坪,进行摔跤、跑马、斗牛、斗羊、跳舞等娱乐活动。

杨梅会也是彝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同样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流行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新民区一带和峨山彝族自治县高鲁山一带。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道人路过高鲁山一带,在山路旁种下一片瓜,并在瓜地边撤下一把细米。后来,瓜藤变成了山脉,瓜果变成了村寨,细米则变成了杨梅。

这里的人们便守着瓜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到农历五月初五杨梅熟透的时节,人们便聚会到山上,一边采摘杨梅,一边尽情欢乐,以表对那位道人的纪念。

这一天,人们除采摘杨梅,小伙子和姑娘们还聚集到一起,进行对歌和跳芦笙舞等娱乐活动。一些小伙子和姑娘通过对歌交往,往往结下百年之好。

仡佬族的端午节。仡佬族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也有“仡佬”、“老户”、“土人”和“土蛮”等别称。

居住地降水丰富,气候温暖,适合开展农业等多种经营活动。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语音特点上接近苗语,但同源词接近壮侗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仡佬族与苗族长达1000多年的交流历史造成的。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由口传文学如古歌等来传承。

神仙坡节是彝族、仡佬族、汉族等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省纳雍县和水城一带,时间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

传说在古代时,当地有一位叫木达的小贩,他买卖公平,不欺不诈,而且有一副成人之美的好心肠。在小贩差一天就100岁的那一天,他通知周围48个村寨的各族青年人到神仙坡上集中,为青年人穿针引线物色对象。后来,他便乘着白鹤慢慢升天而去。以后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神仙坡。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集中到这里来,纪念这位成仙的老人,并歌唱娱乐,后便形成神仙坡节。届时,各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会纳雍和水城交界地的神仙坡,举行吹芦笙、赛马等娱乐活动。

普米族的端午节。普米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据本民族传说和历史记载,普米族原聚居于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的游牧部落,以后他们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地区迁移,这个过程延续了上千年。

一个民族,从大西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不断迁徙,历时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却能一直保持下来,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生活在云南云岭山区的普米族,可以说是我国迁徙最远的一个少数民族。

转山会是普米族传统节日,也称“绕岩洞”。流行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人居住区,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当地普米族群众视狮子山为女神,且为最高保护神,认为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给人间以幸福与平安。是日,人们身着盛装,携带食品,聚集在泸沽河畔的狮子山下,唱歌跳舞,骑马射击。

无论相识与否,人们都互相祝愿。青年男女趁此机会谈情说爱,结识情侣。妇女们祈祷山神,希望多子多孙。老人们还去山洞中燃烧树枝,熏走鬼邪。所有前来赶会的人都要去瀑布洗澡,祈求四季平安,万事如意。

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自古以来形成了许多自有的风俗民情,端午节就是朝鲜族的六大民间节日之一。

朝鲜族的端午节内容和汉族的端午节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姑娘用菖蒲水洗发,用菖蒲根做成的菖蒲簪别在头上,意在避邪。

这一天,村里杀猪,家家做艾糕和蒸饼,还吃小豆包。农家还做莒蒲酒和浊酒,请人共饮。端午节这一天,还会举行妇女荡秋千和小伙子们进行摔跤等比赛。

土家族将端午节视为端阳节,这一天,除了油茶汤等土家族传统食品之外,粽子更是必不可少的。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龙潭古镇,随处可见蹲坐在地上,叫卖粽叶和糯米的土家族人。刚刚摘下的粽叶带着些许山林的清香气味,和着糯米甜甜的香气,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氛。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每逢节日,土家族人都会打着灯笼和火把,举着五彩锦旗,身披花被面,涌入专门的“摆手堂”。

土家族摆手舞节奏鲜明,舞姿粗犷有力,内容多为表现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和征战的场面。能歌善舞的土家族人民常常一连几个通宵跳摆手舞,庆祝节日和美好的生活。

在这天,土家族的人们会把已出嫁的女儿一家接回娘家过节,未婚的女婿在端午节这天必须在岳父母家共度良宵。女婿必送“五色礼”给岳父母。

岳父母准备好粽子、麻花等款待女儿一家,但必须准备“花伞”或“草帽”,女儿、女婿回家时各送一把花雨伞,俗称“鸳鸯伞”,雨伞象征夫妻感情天长地久,经受人生风雨而白头到老,夫妻风雨同舟、忠贞不渝。

端午“送花伞”,也就成为土家族婚俗中约定俗成的风俗。山寨不论贫富,不分贵贱,端午这天都要给未婚和已婚女婿送一把雨伞,表达父母的一片心愿。花伞象征夫妻形影相随、永不分离。

岳父母祝愿女儿女婿在同一雨伞下遮风避雨,同舟共济,其间包含着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包含了父母的许多心血和良苦用心,凝结着浓厚的悠悠慈母情和父母爱,表现出土家人纯朴厚道的民族气质和乐施好善、只求奉献的传统美德。

除此之外,一些土家人还会在吊脚楼前搭歌台对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和浓浓的乡土之情,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调。

达斡尔族的端午节。达斡尔族五月五端午节有早起喝“圣水”、江河沐浴、采艾蒿塞耳朵、吃馅饼、水饺或饸饹的习俗。

达斡尔族有一古老的风俗:把端午节这天的井水视为圣水,能喝上这天日出前第一口“圣水”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所以,各家各户都争相起早,求得一年的吉利。家里的童叟妇孺不便到井台来,用打回去的水洗脸,也能清心明目,益寿延年。

清晨到江河边沐浴。通常,少女会在水边梳妆,男人们则到水中游上一圈。究竟为什么达斡尔人都愿在端午节到江中沐浴?相传,这样做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瘟灾毒瘴,可以避灾驱邪,求得一年平顺。

端午节采艾蒿是达斡尔族与其他许多民族共有的风俗。把艾蒿插于同伴的耳侧,塞耳朵,挂于门楣房檐,表现了人们的一种祝愿。

编成艾绳晾干储存起来,日后既能点燃驱蚊除瘴,又能用它点烟对火。妇女们到江河之滨,和姐妹们尽情地欢乐一番,唱着乌春、扎恩达勒,跳起鲁日格勒。

蒙古族过端午节有踏青、登山和采集艾蒿等习俗。在端午节当天的日出前,蒙古族的人们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迎着初升的朝阳,欢聚在圣洁的敖包前开始传统的祭祀活动。农牧民在这一天自发组织娱乐活动,融祭祀与民族歌舞于一体。

之后,身着盛装的蒙古族人们便会选周围有代表意义的山进行攀登。特别是对未婚的男女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交流时机。已订婚未结婚的恋人这一天一定要在一起。

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奋力登上山顶。用随身携带的祭品祭祀山川草木,祈求山神、路神保佑丰收、平安。能歌善舞的人们还会用原生态的民歌、马头琴等来歌颂美好的幸福生活。

采集艾蒿是说天一亮,人们就会早起床上山采集五月艾蒿,插在门窗和箱柜上,并人人将艾叶夹在耳朵上。据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蒙古族地区受外部人入侵,人们躲在白蒿丛中得以逃生,因此人们认为此蒿为仙蒿。不但要将艾蒿挂在家中,还要插在敖包上进行祭祀。

[旁注]

蚩尤 中华始祖之一。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百濮 古族名。又称濮人和卜人。有人认为百越、百濮其实都是骆越后人,也许北部湾是亚洲人种起源地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一带。

瘟神 又称五瘟使者,是我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是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也比喻作恶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恶势力。

《后汉书》一部由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10纪、80列传和8志,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康巴 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具体说来,也就是四川的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地区以及云南的迪庆地区。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定的汉子,丹巴的女子,恩怨分明,彪悍神勇,崇尚横刀立马,康巴女人们,却是难以言状的妩媚。

历法 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历法中包含的其他时间元素还有节气、世纪和年代。

古歌 我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以古代神话、传说为内容,反映各民族先民心目中创世过程的民间歌曲。主要流传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亦称“创世记”、“创世古歌”、“开天辟地歌”和“史歌”等。

芦笙 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我国,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山神 古人将山岳神化而加以崇拜。从山神的称谓上看山神崇拜极为复杂,各种鬼怪精灵皆依附于山。最终,各种鬼怪精灵的名称及差异分界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演变成了每一地区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

鲁日格勒 汉语的意思为“燃烧”或者“兴旺”,达斡尔族语“鲁日格勒”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因为表演时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鲁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称。“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反映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

[阅读链接]

锡伯族的端午节。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

每年端午节,他们都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赛马和叼羊活动,优胜者给予奖励。后来,由于与周围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便经常举行多民族的赛马、叼羊比赛。

这不仅锻炼并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和毅力,而且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爱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