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时代特点

①40 年代之前——控球时代。也是欧洲时代,世乒赛 103 枚金牌欧洲占 96 枚,亚洲的成绩册上是零。欧洲选手的打法以削为主,追求稳健。削球手之间的较量就看谁有耐性,双方对搓,很难得分。一分球曾打了两小时十五分钟。有一场团体赛曾打了十一个小时,可谓超长马拉松。

②50 年代——速度时代。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参加世乒赛(十九届) 就一鸣惊人,伊藤博治用海绵拍出战,团体赛获全胜,还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两年后的二十一届世乒赛上,佐藤和荻村伊智朗运用灵活的步法、凌厉的扣杀和反手发出的急球,首次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的出色成绩。荻村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50 年代共获 11 枚金牌。日本堪称“霸主”, 8 届锦标赛获男团五次冠军和女团四次冠军。这段时间,运动员对攻速度、反应和移动均极快。

③60 年代——球点时代。由于欧洲乒坛的反对,1959 年通过修改规则的决议,海绵拍禁用,反胶海绵拍的厚度也限制在四毫米内。日本乒乓球走向“旋转时代”,反胶拍选手趋向拉上旋球和弧圈球。以木村兴治为代表的部分选手则是远台拉弧圈。受日本影响,欧洲许多人改为拉弧圈球,而中国的近台快攻已经成熟,当球弹到最高点时或上升时击球。靠近台快攻,中国的男团和男单均获“三连冠”,代替日本称雄于世界。因此,60 年代可称打球点时代。这时期的中国还培养了新型的削球手,有的使用对付弧圈球的长胶粒胶皮,有的用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如男子张燮林和女子林慧卿。

**④70 年代——旋转时代。**强力旋转登上世界乒坛。欧洲选手学习了日本弧圈球和中国的快攻,并结合自己强劲的爆发力,创造出快攻结合弧圈球和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瑞典率先崛起,先后夺得男单、男团和男双世界冠军,他们重视旋转甚于重视速度;匈牙利人正反手都拉强力弧圈球,也夺得男团、男单、男双各一次世界冠军。中国郗恩庭用快攻加旋转夺得男单世界冠军,梁戈亮使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拍搞“变化打法”,体现了攻守全能特点。

世乒赛历史上,40 年代之前的巴纳,50 年代的荻村,60 年代前半期的庄则栋,每 10 年为一期都有代表性的人物,但 70 年代还难以找出代表,男子中、日、欧混战,女子还多一个朝鲜。

⑤80 年代——变化和攻守全能时代。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出现对大幅度前后移动的选手起到牵制作用,只用重板扣杀不能制胜,力轻的球有时也具有很大威力。同样,强烈旋转和速度极快的球也不一定具有威力,80 年代的特征是变化和攻守全能,要求重视“威力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