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十三届世乒赛

首届世乒赛后,乒乓球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引起重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法国和日本(50—51 年度重新入会)和埃及在 20 年代末加入国际乒联,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于 30 年代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乒

联有会员和会友共 28 个。

但是,参赛的协会多是欧洲国家,最少的一次仅 7 个,最多的才 18 个。获奖者局限在欧洲,其中匈牙利成绩最显赫,捷克斯洛伐克次之。其他洲参赛的仅美国和印度,运动员多是住在英国的学生。1939 年,世乒赛举办地首次移出欧洲,乒乓球运动扩展到中东地区。

女子团体赛于 1933—1934 年度才开始,仅匈、捷、英、荷、德、法六国的队伍参加。

这一时期,器材、规则和乒乓球技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采取了两种试行记分法,一是网球记分法,一是21 分记分法。1928 年确定一律采用 21 分记分法直到今天。

1936 年,对一局的比赛时间和球台的弹性作出规定,还把球网降到 15.25 厘米。

硬球及胶皮拍的出现,增加了球的速度和旋转,有的选手采用了远台削球,并尝试正、反手攻球,技术水平不断向前迈进。

当时美国选手发球时,利用不执拍手的手指的动作加大球的旋转,这种方法受到了规则的限制。

原来的台窄网高,运动员战术单纯,多靠近球台,以平挡稳守为主,以致出现了“马拉松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乒赛中断了 8 年。

从比赛成绩看,男子团体除第六、十、十一、十三届以外,其余九届均是匈牙利获冠军,捷克斯洛伐克获两次、奥地利和美国各获一次冠军。捷克斯洛伐克获三次女团冠军,德国获两次、美国获一次冠军。个人最突出的是匈牙利的巴纳,获五次男子单打冠军,八次双打、两次混双冠军;最突出的女选手是梅德扬斯基,她包揽前五届女子单打冠军和六次女双、六次混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