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弧圈球较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0 年代,弧圈球发展阶段。日本刚发明弧圈球,就想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压住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中国在赛前发现了这一秘密武器,提前研究制定了策略:一是抢攻在前,控制落点,尽量减少给对方造成拉弧圈的机会;二是对方拉弧圈,则以快推、快带回击,尽量减少失误和避免让对方连续拉弧圈球。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是成功的。中、日比赛,日本选手使用弧圈球占总分的 26%,得分率 56. 5%;因使用不多,虽赢了些球, 但优势甚微,以 3∶5 负于中国队。到 60 年代中期后,逐步弃守为攻的欧洲选手学了弧圈球,但仅是正手拉,威胁不大。这个阶段,中国略占上风,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第二阶段: 70 年代,欧洲弧圈球飞速提高。欧洲人把弧圈球发展到新高度,对上、下旋球都能拉,逐步形成两面拉弧圈和弧圈结合快攻打法。1970 年底,中断四年比赛的中国队在斯堪的纳维亚比赛中负于匈牙利,尽管三个月后夺得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但那是从“薄冰”上走过的。瑞典本格森夺得这届男单冠军。匈牙利队在第三十五届两胜中国队获男团冠军。他们使用弧圈球的比例远高于止步不前的日本队。这个阶段,中国队很早就提出速度与旋转对抗的问题,认识到必须提高速度,但对付弧圈球仍停留在防御的相持上,缺乏有力的进攻,与 60 年代比已失去了主动地位。这一阶段在技术实力上形成了欧亚对峙。

第三阶段:80 年代,欧亚弧圈球继续发展。第三十五届世乒赛,中国队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弧圈球对抗的相持能力弱,怕对方拉弧圈球。总结后认识到,提高对付弧圈球的能力是关键一环,特别是攻打弧圈球的技术。我国选手练出了进攻弧圈球的新技术,如谢赛克、李振恃等侧身或正手攻打; 郭跃华、蔡振华等反拉弧圈球。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中国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这些新技术起了很大作用。这一阶段,我国选手在对付弧圈球上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但由于欧洲选手将速度与旋转完美地结合起来,技术更趋成熟,世界乒乓球运动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我国选手,特别是男子,在技术上已没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