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总务工作人员必备的会计学知识
- 会计
所谓“会计”,就是根据经济事项发生原因记录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的增减,对登记过的数值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加工,并将其结果作为信息传达给利用者的技术。
会计,包括会计资料的收集(对发生的交易及其他事项的认识、事项的数值比和分类)、加工、记录、汇总以传达信息的技术;就广义来说,还包括会计资料的审检和会计信息的分析。
会计,按照经济主体的种类即按企业和非企业来划分,可以区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根据企业的形态,企业会计又可区分为国营公营和其他公营企业会计,国营和地方公营公用营业会计、公司会计、个人企业会计、合作社企业会计等。非企业会计又可区别为公益法人会计、作为消费经济单位的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会计、家庭会计,等等。
在公益法人事业中间,有的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服务收益,因此,有些专家认为这种法人事业可应用企业会计方式。如果这样,企业会计也就包括了一部分公益法人会计。
作为非企业会计,有的和消费经济单位的会计相同,有的不同。消费经济单位的会计,是以资金的收支为中心的会计。消费经济会计渊源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西欧的寺院和诸侯的会计。据伍尔夫·阿瑟声称,在古代埃及、巴比伦等国,这样的消费经济会计已同这个商人会计并存了。
非企业会计是和消费经济单位的会计不同的。例如,在某些国营公营事业、特殊法人、公益法人的会计中,除了进行收支核算外,还要搞清资产、负债、资本公积金的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企业会计不但要弄清资产、负债和资本的余额,以及资金的流动状况,而且要对比收益的费用,查明一个时期的利润。由此可见,是否计算一个时期的损益,是区别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分水岭。
企业会计,可以按照不同的信息利用者,区分为财务会计(外部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内部报告会计)。企业会计,又可按照记录和核算对象资料的不同而区别为成本会计和收益费用会计(财务会计)。此外,企业会计, 按照交易或记录对象事项是在发生之前处理,还是在发生过程中处理,可以区分为事前会计和事后会计;又可按照会计资料是否同帐户直接联系,区别为经常性期间会计和个别项目会计。
- 会计学
会计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的科学,其探讨范围颇为广泛。(1)按照会计应用对象实体的种类,会计学可以大致分为企业会计学、非企业会计学(非营利事业会计学)和社会会计学;按照企业的形态,则可分私营企业会计学、公营企业会计学等。非企业会计学又可区别为公益法人会计学、学校法人会计学等。(2)根据企业会计所属会计领域的不同,会计学可大致划分为下列三个部分:财务会计学(对外报告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税务会计学。这里所说的财务会计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的研究目的在于向企业外部单位提供会计报告的企业会计。与财务会计学相并立的是管理会计学。由于财务会计包括损益计算(财务报表会计)和成本计算,财务会计学可以分为损益计算学(广义的财务报表学)和成本计算学。由于管理会计包括经常性的期间
损益计算和期间成本计算,以及个别项目的损益计算和成本计算,管理会计学可以分为管理损益计算学和管理成本计算学;它们分别探讨期间单位计算理论和个别项目单位计算理论,构成企业会计学特别是财务会计学的理论的,有会计基本概念论、会计目的论、财务分析论、审计论、等等。在管理会计学和税务会计学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理论。
- 会计原理
会计原理是会计理论的基础概念,它对会计程序这个上层建筑和会计原则这个中间建筑来说,又是形成下层建筑的基础。目前,会计学界对会计原理的内容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它们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见解认为会计原理规定了现代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计算结构的特点;第二类见解则认为会计原理指出了企业会计实务的基本方向。前者表明了会计常规的根本结构, 因而也可以叫做“基本常规”,它具有“计算制度的原理”或“结构的原理” 的性质。后者是表明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或应有命题“目标的原理”或“要求的原理”。
第一类会计原理中今天为大家所承认的有:(1)企业实体的原理;(2) 会计期间的原理或继续营业的原理;(3)货币测定的原理。企业会计本来是按照划分的时期、主要用货币额来掌握(测定、记录和报告)企业的川流不息、周而复始的经济活动及其有关经济现象的行为,从中至少可以找出企业会计的下列三个特征:(1)限定企业会计场所(指每个企业办理会计)的企业实体的原理;(2)限定企业会计时间(指对川流不息的企业划分活动时期来办理会计)的会计期间的原理;(3)限定企业会计内容(指只把可以用货币额合理掌握的企业活动及其有关现象作为企业会计的对象)的货币测定的原理。
然而,这类会计原理还没有表明企业会计行为的基本目标,因而也不能对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的内容规定方向。例如,对为什么在当前会计实务中把成本原则、期间分配费用原则和实现原则等视为金科玉律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只有这类原理,就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因此,第二类会计原理就有必要提出来了。它包括了“有用性的原理”(即企业会计应该公正对待企业的利害关系者的原理),等等。有了这类会计原理,要求现代传统的企业会计计算公正对待股东的红利分配,把通过这种计算得到的有可能检验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其他利害关系者并在各类捐税上恰如其分地计算税款,就有了“有用性的原理”作为理论根据,也可以说明上述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即具有检验可能性、财务稳妥性和实行可能性等特性的会计原则)是公正的会计常规。
- 会计标准
人们谈论会计标准时,总要想到它和会计原则的关系,这两者在概念上一般认为完全相同,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从两个概念相同的观点来看。会计标准和会计原理都是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而使会计行动达到一定目标的指针。从两者有区别的观点来看,就不一定那么简单了。美国会计学家特尔顿
(A.C.Littleton)曾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两者的差异:首先,会计标准是搞会计工作的工具,是比较和判断会计处理的基础,它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对待, 而会计原则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不变性;其次,会计标准正确地指导会计行动去达到会计目的,而会计原则则说明会计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会计原则构成会计理论,而会计标准则应用会计理论去指导会计
实践。按本来词义来说,所谓“标准”是指比较和测定同类事物的数量或价值的标准;所谓“原则”则是指科学或事物的原则、自然规律或逻辑法则等。说“标准”与“原则”有区别,是以这两个概念的本义不同为依据。说两者相同,是指它们都把会计标准理解为会计实践或会计行动的指针。
“会计标准”这个术语还有一种不同用法。我们试举一个具体例子。美国会计学会于 1966 年发表了一份《会计基础理论报告》。该报告认为会计信息应该具备下列会计标准:(1)符合目的:(2)实事求是;(3)可以验证;
- 可以测定。这里的所谓“会计标准”,与其说是会计标准,不如说是会计信息的特性。该报告又指出:有用的会计信息应该满足上述四个会计标准的要求;会计理论应该为测定和传达会计信息的会计系统奠定基础;“会计标准”要成为制定会计理论的指导思想。
- 会计方针
所谓“会计方针”,是指企业对会计处理以及报告的原则和程序等的决策。例如,对收益的认识,折旧和盘存估价等都有一般公认的双重原则和程序,但企业可以根据本行业特点、自身的规模或经营者的意图等,选用某种原则或程序,这样的决策就是会计方针。企业决定的会计方针有时也可能不符合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这就要求会计师进行检查。因此,会计师的审查可以说是按照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检查企业的会计方针是否恰当的过程。
企业规定会计方针的依据,除会计原则外,还有商法、税法、财务报表规则等。如果企业采取的会计方针超出了这些依据范围,有时要受到法律制裁。一般来说,企业的会计方针的目标在于:按照本企业的行业和规模等计算和报告最适宜的期间损益。然而,实际上,在遵照各项有关法令的条件下稳定期间利润或减少利润课税,却被认为是会计方针的目标。
在决定企业的会计方针时,法律允许经营者进行慎重斟酌;但原则或程序一经选定,如无正当理由,就必须继续采用。而且,法律还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上注明选定的会计方针。关于公开这种会计方针的规定,在 1975 年 1 月公布的第一号《国际会计标准》中也提到了。会计学界认为:对于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者正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来说,这种规定是不可缺少的。
- 会计单位
会计单位是指企业等经济主体为了掌握其经济活动和一切有关现象而办理的企业会计的对象或范围。换句话说会计单位是指被包括于一套复式簿记体系中的企业会计领域。会计单位往往当作企业实体的不同义语来使用。这是为了认识企业实体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企业”的实体,以统一制定“企业的资产”=“企业的资本”(或股本)这样一套复式簿记体系。因此,这种场合的企业实体和上述会计单位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者都是通过一套复式簿记体系,在技术上统一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也可说都意味着有关企业会计的场所限定或企业个别资本计算的对象的限定。为此,根据这个会计单位概念,资产、负债、资本、收益和费用等附属概念或主要计算项目都要预先规定下来,而采取所谓独立核算制的经济活动领域也要成为一个会计单位的核算对象。顺便指出,“会计单位”这个术语,有时也意味着机器等某些特殊资产的物体计算单位。
- 会计行为
会计行为是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即会计信息的生产活动和分配活动。
企业和其他经济单位,除生产和分配物质资料或服务外,同时还要进行使之信息化的活动。具体说来,就是记录、计算和报告或测定和传达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物质资料或服务本身的操作,而是文字或数字的符号操作,也可说是符号行为。所谓行为,如天体的行为、成本的行为等,不仅限于生物的行为。而所谓行为,则是说生物的行动,特别是指人的行动。而且,行为只是指行动的外部表现也可理解为表面行动。电子计算机与其他会计机器的出现和运用,使会计行为未必都经过会计人员双手来搞,而且会计人员也不该只看到表面行为,所以把会计行为叫做会计行动也许更恰当一些。如上所述, 会计行为是信息的生产活动和信息的分配活动,它一方面要测定会计事实, 另一方面要向会计信息利用者进行传达。测定是根据一定的模型或规则把数字为对象的过程。传达则是通过文字或数字用为对象的过程。传达则是通过文或数字去影响信息利用者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因此,传达以控制为目标和前提直接地或间接地进行已处于测定阶段的计划编制。是否考虑把这些内部行动包括在会计之中,这可能是区分“会计行动”和“会计行为”这两个术语的由来了。
- 会计事实
会计事实,是成为会计对象的事实,更确切说,就是用会计的认识模式和测定方法加以对象化的事实。在一项交易或现象变成会计事实的时候,使之成为会计事实的会计特有模式和方法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认识以前或测定以前的现实,不是事实。认识现实的模式和测定现实的方法事先都已存在, 通过这些模式和方法的鉴别而被认识到和感觉到的现实,才成为事实。经济事实和会计事实的差异,在于两者的认识模式不同,测定方式也不同。如果说,用经济特有的模式和方法认识到经济事实就是会计事实了。然而,由于会计的认识模式的性质包含经济、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会计事实不是纯经济的事实。会计事实是用会计的模式和方法对象化了的事实。因此,模式和方法一有变动,会计事实的性质和范围当然也要随着变化。如果复式簿记的价值计算模式以外的模式也算会计模式的话,不仅价值现象是会计事实,物理现象也就成为会计事实了。以低于市价售出一件商品,按照通常的会计方法处理,这也是一个销售事实;但按照税法的规定,该笔交易被认为包括下列两个会计事实;按照市价进行的销售和低于市价部分的赠与。
-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这个术语有两种意义。
- 会计制度是指在会计界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指导下,并在商法和其他会计法规制约下,进行会计活动的企业会计(或国家机关会计和公共团体会计等非企业会计)的体系。除了企业会计外,就是政府机关、公益法人等所有会计单位的会计也都要提供各种实事求是的会计信息,以利于各方面的信息利用者决定恰当的行动方针。企业等提供歪曲真相的虚假信息, 必然会使其利害关系者多多少少蒙受损害。因此,政府制定了商法和其他法规,来保证企业等公布的会计信息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此外,在会计界享有权威的群众团体也制定了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它们得到“证券交易法”的承认,并由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会计活动的企业和其他单位的会计,就是第一种意义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当然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为了适应时代的进展、国内政治经济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的改变,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以及会计法规都要变革或
修订。因此,会计制度的内容也要随之发展变化。
遵循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并受法规制约的会计制度,不完全等同于统一的会计制度。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国家(或行业团体)为了管制产品价格或控制企业利润等而在会计的实质方面和形式方面为企业等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会计单位几乎没有自由选择或取舍会计方式的余地。
- 会计制度是指会计资料的掌握和加工以及会计信息的提供等一系列系统。第二种意义的会计制度可以分为过去用手工操作的传统的会计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
- 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提供有助于企业利害关系者进行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的会计信息。它的目标在于把认识、测定和传达会计事实的全部处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一个条件是:在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的体系化时,要满足目的适合性标准的要求。由于这种场合的目的适合性就是提供有助于解决决策所需要的课题,最好能够按照课题分别提供必要的充分的信息。为此,必须明确信息的目的性,按照课题分别研讨传达信息方法。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各个课题的体系,是带有多样性和个别性的。汇集这些多样化的个别体系,就构成了整个会计信息体系。因此,会计信息体系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满足确切而有效地实现这个集中的统一性标准的要求。这种统一的基础就是编制共同资料,即设计共同资料基础。其次,要建立能使从共同资料,即设计共同资料基础。其次,要建立共同资料基础中取出的的资料容易按照目的查找的信息回收体系。换句话说,共同资料基础和信息查找体系是信息体系的基础,这是使会计凭证编制与信息体系化相适应的必要程序。
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按照会计所要求的目的编制报表,作为信息提供出来。凭证编制的标准化和信息形式的标准化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三个条件。这是组织性的标准。
这些程序的条件都具备了以后,形成统一会计体系所必需的最后统一形式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能成为这种统一对象的管理会计是制度上日趋成熟的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由于它们是定型的、反复的计划会计和控制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结构就比较容易了。计划程序预算体系可以认为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会计信息系统在运用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比较分析。通过计划的程序和预算化及其与实绩纪录的比较分析,要有助于收集编制未来计划的资料,有助于修正计划和预算。
- 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就其广义来说,是指通过会计进行的经营管理。所谓“通
过会计”的经营管理,大体上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提供会计资料,根据会计资料来对计划和控制作出决断。第二种方式是:把会计同企业经营组织上的其他系统适当地结合起来,使会计能自动地发挥管理机能。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这两种方式通常都是合并使用的,然而,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第二种方式的重要性可以说也相对地提高了。“内部管理”无非就是以第二种方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会计管理。
今天的“内部管理”这个概念原先叫做“结合内部牵制的会计管理”,
后来把其中的“牵制”和“会计”字样删掉,改成今名。“结合内部牵制的会计管理”,也可叫做“会计控制”。会计是持续测定、记录企业资本增减变动的过程和结果并正确对照两者的方法,因而可以利用会计的这些机能, 来弄清资本变动的来龙去脉,分别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各负责人的会计责任。这里所说的会计控制,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企业资本(包括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同时可以控制经营活动。
上述会计控制(即狭义的会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全物质生产资料和货币,等等。然而,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发展, 企业界认识到:从“企业资本”方面的管理只局限于保卫财产就嫌不够了, 必需更积极地争取实现最优经营能力利用度,来充分利用资金、原材料、劳动力和设备能力,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生产管理的中心课题。要合理地管理生产,单从物量方面制订计划和测定效率(如节约作业时间、原材料消耗的程度等)还很不够,必须根据核算观点,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资本运动” 的一个环节来加以分析研究。因此,“标准成本计算”制度、“预算控制” 等管理系统就发展起来。可见,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不仅要发挥所谓保全财产的消极机能,而且要进一步使用企业资本计算的组织方法,发挥会计控制的积极作用,从企业全局观点出发,集中地、有效地进行一系列活动,如对各种经济活动制订计划、调节其实施过程和评价其实绩,等等。发展到这样高水平的会计管理,一般叫做“内部管理”。
- 会计事务处理
所谓“会计事务处理”是指什么呢?它可说是指一般事务管理处理各项工作的方案应用到会计中去的做法。对一般事务管理来说,首先要搞事务分析,即分析事务管理的程序、组织、安排和分担等以及测定事务量。应用于会计事务方面,情况也相同。会计事务管理,要用流程图等来分析会计事务的程序,使会计程序的流程合理化,也要研究会计人员的安排分配如何与各项会计事务量保持恰当关系,探讨会计事务的组织。
其次,一般事务管理要抓事务处理过程机械化的问题。这一点,会计事务管理更要特别注意。鉴于会计事务日趋机械化的事实,不仅要实行会计手工作业的机械化,还要研讨它同会计事务处理的迅速化和费用的低廉化之间的关系,考虑如何通过机械化来提供更加精确的经营情报。在与会计事务机械化有关的事务管理问题上,不管社会潮流如何,不要毫无准备地搞机械化, 而要慎重制订事务机械化的准备,并要联系产销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来研究负责会计事务机械化部门的工作。
再次,一般事务管理要抓事务控制问题。特别地要抓事务进程的管理和事务量变动的调整、有缺陷的事务的管理、事务费用的管理等,并要研究各种报表制度等。在这方面,会计事务管理同样要重视这些管理上的问题。
最后,在一般事务管理中要抓人事管理问题。从会计事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会计部门的处长、科长和股长等应对经理部门和监督部门负责,很好地担当和改造管理、监督、教育、改善等方面的责任,还要分别按照一般会计人员的职务内容,来对他进行领导。
- 会计规程
有关会计组织的帐簿组织、帐户组织、内部牵制组织和会计处理方法等。都是用会计规程具体规定出来的。因此,会计规程集中地、总括地说明了企业的会计组织及其活动程序。一般的会计组织原则与一般的会计处理方法未
必能统一地、绝对地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所以,对特定企业来说,它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也就需要由该企业的会计规程具体地加以规定了。制定会计规程的首要问题,在于确定它所包括的范围有多大,它所规定的内容是什么。这就是说,首先要决定会计规程所规定的内容是否只限于会计部门办理的业务,还是应把其他部门办理的会计业务也包括进去。另一个应该探讨的问题是:由于产生会计基本数据的各项业务与会计数据密切相关,关于这些业务的处理程序是否也应在会计规程中明确规定。
就这些问题来说,一般认为会计规程所包括的范围宜大不宜小。这就是说,会计堆积不应该为会计部门的业务规程,而应看作会计业务的规程。换句话说,凡可称为“会计业务”的业务,不仅是指会计部门办理的业务,而且也包括其他业务部门所办理的会计业务。例如,销货帐和应收帐款分户帐一般由营业部门工作人员记录;进货帐与应储帐款分户帐一般由采购部门工作人员记录;材料明细帐则一般由仓库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登录,等等。在此场合下,这些会计业务尽管不由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办理,也应列入会计规程。至于产生会计基本数据的各种业务,其处理程序原则上同样应该包括在会计规程之中。然而,如果业务规程规定得都很完善,关于内部牵制组织等业务处理的程序也可不列入会计规程。
会计规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二项: 一、总则
二、帐簿与帐户组织三、现金会计
四、存货会计
五、固定资产会计六、负债会计
七、资本会计
八、损益(费用与收益)会计九、结帐程序
十、成本会计 十一、预算制度十二、内部审计
最后,还需指出:会计规程应该规定得明细、具体,使企业全体职工都能理解,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制定会计规程,其目的之一在于改进现行会计制度,从而不得规定与企业实情无关的事项。
-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帐户的名称,它意味着簿记方面所特有的计算单位。企业中会计科目的多寡,决定了簿记上记录和计算企业经营活动的明细程度。企业设置什么样的会计科目,往往要看该企业属于哪个部门及其经营规模的大小,同时也要考虑该企业利用记录和计算结果的目的以及记录和计算所需要的费用(即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一般说,企业在设立会计科目和进行会计科目分类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便于结帐时编制财务报表,使会计科目尽可能地跟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的项目一致起来。因此,通常把会计科目首先分为“资产”、“负债”、“资本”、“费用”和“收益”五个大类, 然后再分别对各大类科目进行细分。当前企业界大都按照企业的基本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等)与它们在财务上的关系进行会计科目的分类,这种分类
方法较好,因为它适应企业内部的物资与服务的流程,并适用于通过帐户记录和计算经济业务。会计科目名称的滥用招致了对它们的误解,从而大大地影响了对会计事项进行正确的反映和计算。各会计科目的名称,作为簿记和会计上的术语,都分别含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经济内容,因此要求尽可能地加以正确使用。这也是会计上明了性原则的一个要求。《财务报表规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会计科目的名称以及会计科目分类的基准。
- 会计科目表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总分类帐与辅助分类帐中所设置的各个帐户的名称有系统地分类排列、据实记录和整理会计事项的一览表,叫做会计科目表。在各企业的会计规程以及各行业的标准化会计指南或一般会计指南中,都收录有会计科目表。这样的会计科目表是记录和整理会计事项时所用各帐户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一览表,因而也可叫做帐户组织或帐户体系表。编制会计科目表的目的是:便于准确而迅速地进行帐户的设置、使用和检索等。因此, 在编制该表时,必须参照会计方面和各项规则,务求做到适应企业经营的组织和功能。在会计科目表中,先要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一级科目,再按照计算内容的同质性确定二级科目,然后在二级科目下面进一步适当地分设明细科目。为使帐户的使用简易化,特别是在会计事务电算化的场合下,即用系列数字符号或文字符号来分别代表各个会计科目的名称。
- 会计责任
一定的经济主体赋予其财产管理者保管和运用所有财产的权限,并要求他们负起管好、用好这些财产的责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会计事实。簿记和会计作为财产的管理计算制度,其使用在于:记录和计算这些事实,把记录和计算的结果同当时的财产实况进行核对,并对其全部过程作出详细说明, 以解除财产管理人受托管理财产的责任。不管拥有财产的经济主体是生产单位还是消费单位,也不问所要管理的财产有多少,这是各种各样的会计所共有的最本质的会计职能。这也是形成“正规的簿记原则”的根本条件。作为会计基础结构的复式记帐法的特殊机能,表现在用复式记帐法计算和管理财产的帐户上;这种帐户正是说明会计责任的基本手段。也就是说,帐户的本质乃是限定财产管理上的会计责任的范围。这也是簿记和会计之所以不同于单纯记录或统计的原因所在。没有会计责任根据的计算记录,它尽管是统计记录,从本质上看,却不是会计记录,这种记录并不形成所谓“会计帐簿”。至于没有会计责任根据的经营计算表或财务计算表,尽管它是财务信息,但从本质上看、并非会计报表。
- 会计组织
会计学界对会计组织的内容有各种广义和狭义的见解。美国吉雷斯比、海卡托、纽纳等撰写的有关权威专著共同指出会计组织论要研究的项目有:
-
帐簿组织
-
帐户组织
-
会计机器
-
内部牵制组织
另一些学者的论著则认为会计组织论还要探讨下列项目:
-
记帐凭证、帐簿和各种计算表等的形式
-
会计部门的组织
-
会计事务的管理
-
会计规程
-
会计的原则和方法
-
会计处理程序
根据广义的观点,会计组织应包含上述十个项目,也就是要把会计的全部领域作为处理对象。然而,一般来说,会计组织的范围不象广义观点所要包括的内容那样广泛,特别是会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会计处理的程序这两项,一般都同会计组织分开处理。
尽管如此,与会计组织有关的上述各个项目都不应孤立地、单独进行研讨和制定,因为它们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会计机构都有紧密关系,同内部牵制组织的关系也不可忽视。当然不能说它同帐簿组织、帐户组织、会计机器、会计处理的程序等无关,而且还要看到会计规程中规定的各种会计程序归根到底无非是内部牵制组织的具体化。
总之,会计组织应该综合地、有系统地进行研讨和制定,也就是说,要在会计组织中应用系统的思考。
- 凭证
凭证原本是法律用语,后来才逐渐转化为会计用语。按照广义解释,凡是能证明会计事项成立的书面材料,都可叫做凭证。
会计上的凭证大致分为下列两类:外部业务凭证(即与外部经济业务有关的书面证明材料)和内部业务凭证(即与内部经济业务有关的书面证明材料)。外部业务凭证包括:(一)估价单、购货合同、销货合同、定货单、发票和收货单等有关购销活动方面的凭证;(二)收据、支票、汇票和借据等有关收付款项方面的原始记录和记帐的基础资料,同时又起着证明外部经济业务的正确性与真实性的作用。
内部业务凭证包括:所谓“分录凭证”的现象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转帐传票、领料单和生产通知单,等等。内部业务凭证跟外部业务凭证一样, 也是簿记的原始记录和记帐的基础资料,起着证明内部经济业务的正确性与真实性的作用。
凭证种类繁多,它们分别由企业外界往来业务的对方与企业内部业务的当事者进行编制,是具有法律上证明力的重要书面材料。经过审核的内部业务凭证,则可以用于明确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而且在内部审计过程中, 通过与帐簿记录的核对,还可用来证实会计事项内容和确认事实的存在。
企业界过去采用的记帐办法是:会计记录首先根据凭证记入日记帐分别过入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过帐时很容易出错,重复过帐或遗漏过帐,往往需要核对验证。因此,“一写制”这个作为减少过账作业量、防止重复或遗漏过帐和实行过帐合理化的手段,也就应运而生了。“一写制”,通过复写能将一项经济业务同时记入若干种帐簿。因此,最近已有许多企业采用了这种制度。
- 分录
分录,是指按照会计事项(即会计记录的对象)的二重性和会计帐户的借贷性,确定将某个具体会计事项以多少金额记入什么帐户借方和什么帐户贷方的会计行为。兹将分录分解如下:
一、首先必须确认会计事项的发生;
二、“分录”本来就意味着分类,把同类事项归集起来,会计上的分类单位是帐户,而各个帐户都分成借方和贷方。因此,在分录时,必须确定具
体会计事项归属什么帐户的借方和什么帐户的贷方;
三、由于会计事项有二重性,分录必须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即在借记某个或某些帐户的同时,分录其他帐户;
四、由于分录只记录因一个会计事项的发生而变动的金额,借贷双方金额应该相同。在分录时必须确定这个相同金额是多少。
分录是记录会计事项的第一步,第一步走错了,必将影响全局,使以后全部有关记录和计算也都错了。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原始分录的正确性。
- 过帐
总帐上的各笔经济业务都是根据原始帐票上的各项分录转记的。通过日记帐或传票将经济业务的分录转记总帐的手续就叫做过帐(posting)。过帐, 要求将分录的借方科目金额记入总帐上有关帐户的借方,将分录的贷方科目的金额记入总帐上有关帐户的贷方。在用日记帐转帐的情况下,应在日记帐的“总帐页码”栏中注明有关过帐事项的总帐页码,并在总帐的“日记帐页码”栏中注明有关过帐事项的日记帐页码,以防止重复过帐或遗漏过帐。这些页码称为核对号码。以后检查过帐情况时,只要直接核对这两种帐簿的页码,就可查明有关分录是否已经过帐,是否正确过帐。如果全部经济业务都已正确过帐的话,总帐各栏将能严密地反映日记帐的借方与贷方的分类,各帐户的借方合计金额也都相等于其贷方合计金额。
在人工记帐情况下,将以上述方式进行过帐;而在电子计算机记帐时, 则一系列的过帐工作都可用计算机来同时完成。
- 簿 记 “簿记”这个术语是根据的译名“帐簿记录”中间的两个字取名的。无
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管是个人,或是团体,作为某个社会的一个经济主体,在其有目的的经济活动中,为了了解自身经济活动范围内保全和运用的财产的变动事实及其原因,总得对这些财产进行合理的管理。簿记是一种经济核算技术,其职能在于:核算、记录和整理特定的经济主体所有的财产的变动事实及其经过,把核算、记录和整理的结果和在一定时点的财产盘存结果进行核对;以充分说明在财产管理上的受托会计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提供有助于有目的的控制财产保全与运用的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财产制度的发展促进了簿和以簿记为基础的一系列会计方法的进步,而簿记会计方法的进步又反过来推动了财产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自然经济社会,簿记还没有产生。在封建社会,虽然在王侯贵族的财产的保管方面已经出现了核算和记录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仍未成熟到有条理的簿记的程度。随着商业经济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财产由财富变为资本,才形成了有组织的簿记方法,而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工艺日趋高度化时,簿记会计成了管理和控制生产企业庞大资本性财产的更高经营过程的手段,在社会中起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对每个生产企业的财产保全和运用直接用国民经济计划联结起来,进行管理和控制,簿记就成了该国执行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所绝对不可缺少的管理、控制工具,处于所谓“经济核算制”的核心地位。
- 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经济社会中给企业的会计实践指明方向的路标,是企业进行会计活动的指南。“会计原则”这个概念,30 年代发源于欧美各先进国家的会计学界,日本则在 40 年代后半期才出现。会计原则,作为经济社会中企业
会计的指导原理,作为整个产业共同计算规则,其意义和对社会的作用是极大的。因此,各国会计学界都在坚持不懈地加以改善和发展。会计原则的意义和作用列举如下:
-
会计原则是从会计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而被公正、妥善和有用的体系化惯例。会计原则还可指导企业在进行会计判断时选择正确的会计行动。
-
会计原则是会计人员搞会计行动所应遵循的行动准则,但这不象法律那样具有强制力。
-
尽管会计原则是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搞会计行动的指针,但企业在进行一定的会计处理时,可以按照行业和规模等特点,从若干可行的方案中选用自己认为最完善的程序和方法。上述企业自由选择的原则已得到社会上的承认。在这一点上,会计原则和统一的会计制度显然有区别。
-
会计原则由人们根据会计实践有选择地制定出来,因而必须有具体的机构负责选择和制定。在这方面,各国情况不同,它们通常是会计学术团体、职业会计人员团体、政府的专门机关等会计界的权威组织。
-
会计原则,除能指引企业正确选择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方面的各种程序和方法外,还可指导企业实现会计制度的现代化和合理化。因此,在制订、修改或废除那些同企业会计有关系的商法、证券交易法和税法等的法规时,应把会计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指针。会计原则,通过上述各种特性和各种机能,也可以成为社会制度的一种规范,去推动企业的股东、债权人、职工、税务机关和消费者等集团调整彼此间的利害关系,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
各个国家的会计原则都是在本国社会经济基础上,按照社会的需要制订出来的。现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分别订有会计原则,如,日本的“企业会计原则”,美国会计学会和会计师协会制定、公布的许多会计原则,英国的“会计原则推荐书”、西德的“体系化簿记的各项原则”,等等。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本等,产生了制订国际会计原则的必要性。1973 年 6 月,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西德、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美国等 9 个国家的会计师协会集会于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后来按问题制定和公布的各项国际会计原则,逐渐促进了会计原则的国际化。
会计原则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会计信息要求的变化等而不断修订。由于会计制度本身的形成以经济社会为基础,随着它的发展变化,会计原则当然也要加以修订。另外,也不能忽视会计原则指导企业的会计活动,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