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长青——浮士德的精神魅力一

1830 年 1 月 3 日,歌德对他的助手爱克曼说:“《浮士德》是超乎寻常的。”诗人对自己毕生力作做出如此的评价,是有充分理由的:复杂的结构、庞大的场面、引人入胜的情节、优美动听的诗句、个性鲜明的人物,当然, 还有严肃深刻的思考、机智诙谐的幽默、犀利无情的讽刺⋯⋯所有这一切, 足以令歌德感到自豪。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使他感到骄傲,同时也让所有读过这部巨著的人们受到震撼——那就是浮士德巨大的精神魅力。

浮士德被称为超人、世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他身上所体现的一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于是,在后世的《浮士德》研究中,所谓“浮士德式的人物”或“浮士德精神”被提出来了。

最早对“浮士德精神”提出精辟见解的是德国诗人海涅。在《浮士德》问世的当年即 1832 年,他写下了《浪漫主义派》一文,指出:“德国人民本身就是那位知识丰富的浮士德博士,就是那位理想主义者。他凭借精神最后理解到精神的不足,而要求物质的享受,恢复肉体的权利⋯⋯不过要等待一些时间,那些在诗剧中所深刻地预言出来的东西才能在德国人民中间得到实现,德国人民才看出精神对物质的篡夺,从而要求物质的权利,这样就发生革命,即宗教改革的伟大女儿。”

海涅是根据德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对浮士德精神提出上述论断的。当时的德国在政治上比英、法等国落后得很多。1814~1815 年的维也纳会议以后,诞生了德意志邦联,由德意志的 34 个君主国和汉堡、不来梅、卢卑克、法兰克福四个自由市组成。它实际上只是一个松驰的政治联盟,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而且邦联国会主席由奥地利代表担任,邦联大权实际上操纵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手上。

维也纳会议以后,拿破仑战争的战胜国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组成三国神圣联盟,在欧洲全面复辟封建主义。在封建小邦林立的德意志,复辟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于是,人民群众展开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心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全国统一的斗争。1817 年 10 月 17 日,魏玛公国耶拿大学的学生在耶拿

城举行盛大庆祝会,纪念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300 周年,要求成立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并焚烧了象征封建制度的一些衣物和著作。两年后,梅特涅在卡尔斯巴达召开全德会议,颁布“卡尔斯巴达法令”,严禁学生参加政治活动, 限制出版自由。这样,德国实际上又重新面监着 300 年前宗教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1517 年德国宗教改革的目标是反对当时最大的封建主罗马天主教会,争

取国家的统一。它与 1524 年发的德国农民战争一道,被视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在马西·路德张帖于维登堡教堂大门上的“九十五条论纲”(即《关于赎罪券的功效》)中,有一个著名的纲领:信徒可以通过忏悔与上帝直接对话,因此,不需要天主教会和教皇贩卖赎罪券,就可以获得赦免而升入天堂。这在当时无疑是一次思想解放,它粉碎了天主教会对当时人们的精神桎梏,成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强大的精神支柱。

浮士德反对教会的虚伪和禁欲主义,不断追求享受,从“感性的享受” 到“事业的享受”,从“小世界”到“大世界”,正好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

时期不断自我扩张的愿望。但是,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慢,直到 1871 年才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而且还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所以,海涅在他的

《浪漫主义派》中作出的论断,不仅是对浮士德的高度评价,而且还是对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情呼唤。

海涅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指出:“随着浮士德的出现,中世纪的信仰时代结束,现代批判的科学时期开始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诞生于 18 世纪六七

十年代,而马洛和莱辛笔下的浮士德则是 16 世纪末和 18 世纪中的产物。这正是西欧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以人文主义为主要内容,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认为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为此,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所有这些, 都在浮士德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浮士德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知识分子的的代表,也可以说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