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南京的庙会变迁

南京别称金陵,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的庙会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南京的庙会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历史上的民俗变迁,充分展现了南京民间文化的独具特色。

南京薛城花台会。传说在康熙年间,山东聊城进士邢士功在朝官居宰相,其母想进京看看金銮宝殿。邢士功是个孝子,为尽孝心,多次安排但未果。

有一年,邢宰相陪康熙帝去山东曲阜“朝圣”,途经聊城时,就将皇上请到家中作客。皇上在接见邢母时,嘘寒问暖,还问老人家有何愿望和要求。

邢母说:“托皇上的福,孝顺的儿子一直想让我去京城看看金銮宝殿”。

康熙听后,也是高兴,便对邢宰相说:“你安排时间,一定要带老人家进皇城看看”。

可是邢母此时已古稀之年,千里迢迢,去趟京城实不容易。

但是,皇上的金口玉言又不能不兑现。于是有个大臣出个主意,叫宫里的能工巧匠仿金殿雕了个微缩模型赐给老人,了却她想看金銮宝殿的愿望。

皇帝钦赐金殿模型,轰动整个聊城。邢家人更感荣耀,决定在康熙生日这天,举行庆典,将金殿模型供大家观瞻。远在江苏高淳的薛城邢氏人得悉后,便派人前往老家祝贺,并按照金殿模型绘成彩图,打算归来后仿制金銮殿模型。

聊城的邢宰相便将此事报告了康熙皇帝,很快得到了康熙帝的特批。于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至二十,高淳薛城邢氏人就组织扎匠、画匠、竹匠、木匠,在村头搭建临时戏台一座,邀班唱戏为康熙祝寿。

因其戏台造型独特、高大巍峨、花团锦簇、绚丽多姿,人们称它为“城上花台”。从此,每年三月十八,薛城就有了过花台会的习俗,并一直流传了下来。

薛城“花台”会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些规矩和内容已有了改变。但是,有一些规则是不能变的。一是选址,必须在凤凰地。凤凰地是薛城龙王庙前的一块空地,空地一侧是一条通芦溪河的水沟,一侧是古社祠庙。花台选择必须背靠水,面朝庙,有丹凤朝阳,近水楼台之意。

二是花台的大体尺寸、形式不能变,长16米、宽13米,高6.3米,占地208平方米。台沿口的栏杆中间塑有福星、禄星、寿星三星泥像。

台口上方是用纸扎、彩绘、泥塑构成的上下五架屏风迭起的“五彩架”。第一架是“双龙戏珠”、第二架是“十二月花神”,其他三架也都绘有彩图。每架彩屏有50多个门孔,孔内都塑有古代人物。

五架彩屏的上方是“五凤楼”,即5个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屋顶,其中悬三面观横匾一块,匾额以墨绿作底色,从不同角度去看,可反映出不同字样。从正面看为黄金色“玉堂春”,从右侧看是紫金色“玉楼春”,从左侧看则为银灰色“玉树春”,别有情趣。

在花台中间,用大月窗分隔前后,有4个出进场的彩门,上书“出将”、“入相”字样。花台台中所立的四柱为浮雕金龙盘缠,柱子上均贴写对联。

整座花台,融竹、木雕、塑、纸扎绘画等工艺于一体,层层装点,精美备至。无论远眺近看,其气势之雄伟,规模之宏大,舞台之精美,堪称三绝,冠盖江南。

薛城“花台”搭不搭、唱不唱,由薛城一村至十村的10个族长来表决。每年,族长们聚到一起开会讨论,结果在农历正月初二用升旗的方式公布,升一面旗,庙会就演场一般的草台戏,升两面旗,那就是搭大花台了。

每次花台会都要特聘著名的剧团前来演出。薛城人好看戏也好评戏,对戏班要求很严格。首先,三天六场戏不能“倒槽”,即不能重复。

第一天“唱彩戏”,要求每唱一出戏都要赢得观众的喝彩,台上挂着一个个红包彩礼,每喝一个彩就可以拿到一个红包,倘若观众不喝彩,甚至喝“倒彩”,这出戏就算白演了,主家不给包银。

同时还规定,演出是否成功,要看散场时“古社”门前是否升起“九莲灯”。升起“九莲灯”,表示演出成功,不升“九莲灯”,说明戏中有差错。

相传,有一个剧团在演出《徐策跑城》的时候,细心的观众发现徐策上城楼跨了13步,而下楼时只迈出了11一步,少了两步,结果没升“九莲灯”,本当这场戏不给包银。由于剧团一再认错,答应重演,这才了事。

还有一次,在演《平贵别窑》时,不留心让那位扮演王宝钏的旦角戴着金戒指挖野菜。引得观众们议论纷纷,好在扮王宝钏的旦角很机灵,赶紧救场,低下头来,凄苦地唱道:“富家女穿金戴银好风光,王宝钏我一贫如洗,只能折一根麦秆做戒指。”又叹道:“薛郎呀,我命好苦呀……”

王宝钏此言一语三关,一是穷人以草当金,告知戴的麦秸戒指。二叹只为一时粗心大意,连累了戏友,佩服戏评们的精到。三叹花台戏呀花台戏,你真的难唱啊!哪知她这一声苦叹,却赢来了观众们的一片喝彩,主家为此竟付了二场的戏酬。

后来,薛城就留下了一句俗谚:“王宝钏苦叹一声,价值两场戏酬金。”

薛城花台会,每次连续三天。到时,四方八客前来捧场,好不热闹。

南京妈祖庙会,自明代开始,时兴时衰,绵延不绝。妈祖庙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前后,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因其融入了古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涵,显示出与沿海等地妈祖宫庙活动不同的文化魅力。

南京及周边地区民间,流传着“三月二十三,乌龟爬下关”的谚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前后,民众齐集于下关,祭祀天妃,祈求平安,逐步演变为集文化商贸活动于一体的庙会。

1899年之后,南京对外开埠,妈祖庙会繁盛一时。后因战乱,庙会时断时续。

妈祖宫庙是妈祖庙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和布局,与其他宗教的庙宇不同,钟楼、鼓楼、戏台、梳妆楼、寝殿等,都十分独特。

在庙会期间,要进行隆重的祭拜妈祖活动,主要有妈祖庙谒祖进香、祈福三献礼大典、行迎神礼、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行送神礼等。

南京地区广大民众,通过这一祭典活动平台,祭拜天妃以保佑全家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同时,通过民间文艺演出、手工制品、生活用品的买卖交换和各种祭典方式,营造出一种祈求幸福的美好氛围。

妈祖庙会不断地把民间文艺活动、民间商业活动推向新的高潮,使其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商业活动。

南京妈祖庙会,对于弘扬妈祖民俗文化,丰富古都南京的文化内涵,加强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明代以来,南京一直盛行祠山庙会。其中,溧水县蒲塘桥、高淳县桠溪镇两地祠山庙会最具代表性。

蒲塘桥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下令在江南建360座祠山大帝庙,各庙轮流祭祀,蒲塘桥祠山大帝庙为其中之一。至明末清初,庙会活动已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

相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为祠山大帝寿诞,按惯例,当地百姓要举行传统的庙会活动,以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传统的庙会活动一般为三天,从农历二十五开始,二十六为正日。活动按严格的程序进行。参加活动者分为五队。

第一队开道,挥舞扇子,耍火流星。第二队由若干盛装少女挑花篮表演。第三队由24个小伙子抛叉,有传叉、拜四门、高空抛接等传统套路表演,惊险刺激。第四队为高跷表演,表演者以传统人物造型亮相,如三国时的刘备、关云长、张飞,《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八仙过海》中的八仙等,是整个活动的高潮。第五队由村民抬着祠山大帝出行,后面则跟着若干组色彩不同、大小不一的花伞队伍,场面热烈欢快。

蒲塘桥庙会是一种群众性的民间文化活动,除了踩高跷、抛叉需要一定的表演技巧以外,更多的则是挑夫、马夫、烧香者,这些都无需表演,只要随队伍出行即可,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

庙会的组织完全是民间自发行为,从决策、执行到资金的筹措、使用、人员的组织发动等,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蒲塘桥庙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每次可达600人之多。

另外,在出会过程中,行经之地的各家各户都要摆设香案,恭迎菩萨。晚上还要看大戏。周边村镇的人们也会选择此时走亲访友,烧香拜神,观看大戏。届时,蒲塘老街会达到上万人,十分热闹。

庙会期间,正是农闲备耕时节,人们除了拜神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以外,也有购买种子、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生活资料交易目的。

蒲塘桥庙会中,有关拜神祈福等一系列仪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对自身的认知程度。蒲塘等地主要以原住民为主,蒲塘桥庙会体现了本土文化的特色,对于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淳县桠溪镇祠山庙会,也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高淳地处古丹阳大泽之滨,地势东低西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高淳是一片易旱易涝的地区。千百年来,高淳人民一直和洪旱灾害作斗争,对汉代的治水英雄祠山大帝张渤十分敬仰,世世代代加以祭祀。

祠山大帝姓张名渤,字伯奇,公元前59年农历二月初八生。父亲张秉,效法大禹,治水有功。张渤立志继承父业,开河筑坝,造福于民,死后就安葬在横山。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墓旁建庙进行祭祀,并将横山改名为祠山,奉张渤为“祠山大帝”。

祠山祭祀活动起源于西汉,鼎盛于明代。在当时,广德的祠山总会祭祀活动十分隆重,桠溪地区离广德比较近,桠溪老百姓都赶去烧香跪拜。

后征得祠山祖庙的同意,在桠溪镇社寿村建起一座规模较大的祠山庙,桠溪一带百姓就地烧香祭祀,村村设祭台祭祀。庙会期间,全县各地及周边地区的人都来赶庙会,多者达数万人。

祠山庙会弘扬了张渤的治水精神,激励了青年人热爱家乡、改天换地的斗志。祭祠山活动包含挑花篮、龙灯、狮子灯、抬阁、龙吟车、打叉、跳五猖、打莲湘、草台戏等民俗活动,集民间表演艺术之大成,对民俗文化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龙吟车,又称灵灵车、辚辚车,是用木龙作为主要雕饰的巨大独轮推车,车上共载4人,正面3人扮作尊神,由两少年一成人分别戴着红、蓝、白色的面具,身着武将古装。其中,戴白色面具者居上,其身后为一硕大的“魁头”,“魁头”后隐立一人,穿长袍马褂,戴旧式礼帽,撑着一把高达4米多高的凉伞,为诸神遮阴。

各路神仙有寿星、八仙、孙悟空、猪八戒,以及以神山无界的模拟作为所供主神的背景,还有的与当地信仰崇拜的各路神仙作为出游。

高淳民间“跳五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附有傩戏驱纳祥的性质。“五猖”人数之多,道具华盖、面具、服饰都以红、蓝、黄、黑、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

表演时,身着古装的村民按各自角色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出场由5个手持华盖的壮汉入场站定,接着四名衣着袍服、头戴面具,步态不一的表演者排成一字上场。他们分别代表道士、土地爷、和尚、判官等4位为民请命的当方“地神”。

而随后入场的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持双刀的5位才是真正的主角,即“五猖者”。众多表演者在场上或行、或舞、或趴、或跃,跳着各种寓意的舞蹈,其中有祈求吉祥和平的排字“天下太平”等阵式,最多时上场表演者达100余人。

打莲湘,也称霸王鞭。莲湘用一米长的细竹筒做成,每节部分雕空、嵌以铁钱。打莲湘可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莲湘和之。

莲湘系由一根约长一米、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饰花穗彩绸,亦称“竹签”、“花棍”。

舞时,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人数不拘。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

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法。广场上可组成十字、井字等队形,随着男女交错对击,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

南京各地的庙会,为周边地区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南京泰山庙会,是南京浦口区一种融宗教文化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泰山庙始建于明初,原名“东岳庙”,起先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黄飞虎,后来又供奉黄飞虎的女儿“碧霞元君”。受佛教影响,泰山庙又从原先的道教场所逐步转变为以供奉佛像为主,以供奉道教神像为辅,释道合一。

明初所建的泰山庙,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1855年由庙内的僧人德缘化募重建,但只有中殿和后殿等建筑。后来,黄仕林修建了从山脚到中殿门口的132级青石台阶。

不久之后,南京鸡鸣寺释农月来此,她主持修复了泰山庙明清建筑,陆续修建了高5米的简易山门、山门边门面房和泰西路边一段院墙等建筑,正式恢复了佛教活动。

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都有泰山庙会,这天是黄飞虎的生日。庙会前后三天,四乡八镇民众齐聚这里,上庙进香祈福,交流农副产品,观看文艺表演。

当人们抬着东岳大帝和泰山老母的神像“出会巡街”时,舞龙、耍狮、路花船、踩高跷等紧随其后,一路上鞭炮锣鼓声,声声入耳,万民瞻仰欢呼雀跃,至此庙会达到高潮。

有时,人们还会将西边城隍庙的城隍老爷、北边都天庙的菩萨神像一起抬出来巡街。

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庙会,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以歌舞、祭祀活动及商品交流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历史、宗教、民俗、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

原蒋王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的县尉蒋子文。蒋子文,东汉广陵人,汉末任秣陵县尉,追逐盗贼而战死于钟山脚下,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建蒋王庙,历代祭祀不绝。

宋代曾极在《蒋帝庙》诗中云:

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

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

记录了宋代蒋王庙“炉烟浮动”的盛况。后来,朱契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说:

蒋子文之庙,始兴于吴,崇于晋,大于南齐,而衰于明。

蒋子文信仰是六朝时期以东及其附近地区民间广泛盛行的一种巫觋鬼神信仰。据清代的《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

蒋祠有玉涧祠,祀蒋帝,帝即后汉蒋子文也,常自谓骨青死当为神,吴大帝为立庙于钟山,封为蒋侯,在六朝时祷焉若有神,齐永明中封以帝号,南唐追谥庄武帝,有庙碑。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周围群众在蒋王庙街举行大型庙会。“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文化空间,庙会期间恰逢农闲,许多赶庙会者常借此购买农具及农副产品,四乡八邻都来赶集,热闹非凡,好似过年一样。

庙会中的众多民间技艺表演和信仰习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源。

蒋王信仰自东吴时期一直就被延续,是历史的产物,是研究南京历史上社会状态、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重要素材,也是研究和见证南京作为“六朝故都”所积淀的深厚地域文化的重要事象和资料。

[旁注]

宰相 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古稀 是我国自古指70高龄的说法。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用来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70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福星 民间传说之神。象征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福星起源甚早,据说唐代道州出侏儒,历年选送朝廷为玩物,道州刺史阳城上任后,即废此例,并拒绝皇帝征选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为福神。到元、明时,阳城又被传说为汉武帝时人杨成。以后更多异说。

木雕 是雕塑的一种,在我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平贵别窑》一部经典京剧,见《龙凤金钗传》。薛平贵婚后,因降服红鬃烈马,受封为后军督护。王允参奏,降为“先行”,使隶于次婿魏虎麾下,且遣其远征西凉。平贵归家,忍痛与宝钏分别。

妈祖 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起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八仙 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开始定八仙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龙灯 也叫“龙舞”,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五行 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铠甲 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我国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碧霞元君 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县尉 古代官名。秦、汉制度,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一般大县二人,小县一人。西汉长安与东汉洛阳,各有四尉。唐初再改为正,旋复为尉,县二或一人,掌分判诸司之事。辽、金、元均沿设,明废。在当时是个很小的官。

[阅读链接]

在杭嘉湖一带,还有祠山大帝吃冻狗肉一说,指的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前后几天会出现“祠山暴”,气温骤变,刮风下雨,或雨夹雪,甚至大雪纷飞,来势突然且凶猛。

据说,祠山大帝爱吃冻鱼冻肉,他有风、雨、雪、火4个女儿,每逢这个时候,4个女儿争着要给父亲上寿。如果火姑娘一上门,便要与三姐妹争吵,气温上升,冻肉也就吃不成了,所以祠山大帝不准她上门。

而风、雨、雪3位姑娘参差或一齐来到,于是便有了“祠山暴”或所谓“贰月初八汛”。“祠山暴”的长短,以三位姑娘吃寿酒的天数而定,有3天4天的,最多不超过12天。一般认为吃3天最好,吃12天是“吃满了”、“吃完了”,预示当年年景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