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交易——定点赶集
赶集又称市集和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
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以后常出现在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上和圣地,并常附带民间娱乐活动。
农村集市贸易在古代早已产生。在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之后,由于部落之间、农业生产者与手工业者之间的产品交换次数增多,交换的规模和范围扩大,由原始的偶然的交易场所,逐步形成为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集市。
为丰富生活而形成的贸易
相传炎帝在位期间,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富足。大家都能按照天时地利,从事各种劳动。
住在水源好的平原地带的人,主要种稻子;水源差一些地方的人就种麦、黍、稷、菽,靠山的人以狩猎为主;近河的人以捕鱼为主;亦翼人住在干燥的高地,就教他们制陶器。人们生活得有条有理,国家有丰富的粮食储备。
有一天,炎帝来到一个平原的部落巡视,问大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一位老人说,现在食物充足,就是单调一些。我们这里出产稻谷,别的东西就很少,要是能相互交换一些东西就好了。
炎帝一听,这个想法很对。于是召集群臣商议,要开辟市场,让大家把出产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根据需要互相交换。
当时没有钟表,也没有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确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掉劳动,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炎帝想了想,告诉大家拿太阳来做标准。太阳当顶的时候,就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
这条办法又准确,又简便,人人都欢喜。每天一到日中时分,附近的人都把各自出产用不完的东西,拿到一个商定的中心地点来交换。这下可热闹了。
五谷、鸟兽、鱼虾、野果,还有晒制的兽皮和编好的麻布,黏土做成的陶器、用石头磨成的杵臼等,五花八门,摆满了一地。大家都挑选自己部落需要的东西进行交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从此以后,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个地方这样做了,别的地方也跟着学样,慢慢地全国都推行了这个日中为市的办法。许多地方的民间圩场,还保留着日中为市的习俗,这也是集市最早的雏形。
东晋时出现了“草市”,“草市”是我国集市贸易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对集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南朝、隋、唐各代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人们认为唐代盛行“草市”之名,“草市”一词的含义有二。
一是与墟市类似,表示不是常设市场,大都是临时性的草棚等简陋设备;一是,唐代政府规定非州县之所不得设市,但是正式的州县之市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定期集市,称之为草市。草者,非正式、非常设、草创未完之义,以免触犯政府法令。
后来,“草市”由定期乡村集市转化而成的集市,但在商业深度上“草市”远远高于它们的前身。与官市相对的“草市”自东晋南朝以来的发展大抵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州县城郊非官方市场的兴起,史籍上最早出现的建康草市即指此类。
其二是一部分传统的地方市集因交换趋于活跃,交换间隔时间的缩短以至消失,而演变为集市或曰草市。
这还包括一些本来受出产季节限制的茶市、橘市、蚕市、药市等专门市,突破季节限制而发展为经常性的集市。
乡村集市之转化为镇市并非唐代所独有,但乡村集市的大量镇市化,严格说是唐中叶以后才出现的。
在宋代草市如雨后春笋,称谓极多,有店如道店、庄店、草店、野店等,有步,如山步、水步等,有市,如山市、河市、村市、庙市、岳市、蚕市、亥市、三家市和鲈鱼市等名目。
宋代草市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草市作为一个新的区域而存在,二是草市提升为镇市,而这一重大历史变迁从宋代几百年都在不断进行。
其中原因在于宋王朝正式确认镇为县市与草市之间的市场建制,遂使镇市完全摆脱晚唐五代时期的军镇色彩,纯粹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
北宋时期,黄河流域草集市的发展超过江南。到了南宋,东南沿海地区的草集市发展加快,岭南也不例外。宋代草集市横向发展的特征是母集市分蘖出子集市,不少镇市提升设县,纵向发展的特征则是涌现出一批具有手工业专业色彩的集市。
据史料记载,古代集市以宋代的瓦肆最为出名,再就是民族之间交换商品的榷场了。
瓦肆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瓦肆又称“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说:
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北宋京都开封: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由此可见,北宋都城瓦肆之多,规模之大。南宋临安也一样。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临安有名的瓦肆应有清冷桥畔的南瓦、三元楼的中瓦、众安桥的北瓦、三桥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内有勾栏13座。瓦肆中为了便于表演和分隔观众,常用栏杆或布幔隔挡,当时人称之为“勾栏”。
瓦肆集聚了众多百戏杂技艺人,竞争很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逊者走人,刺激着百戏杂技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据《武林旧事》记载:
技逊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
打野呵者流散到全国各地州县,能立住脚的自然不流动。于是,全国各地州县也都出现瓦肆。总之,瓦肆技艺萌芽于隋唐,兴盛成熟于两宋。瓦肆的兴起,使本来发源于民间的百戏杂技重新回到民间。
榷场是指我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
宋太宗赵炅时期,宋辽间就已在宋境的镇州等地设置榷场,不久即因宋辽战争而罢。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主要有在宋境的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河北四榷场,以及辽境的新城榷场。
宋夏之间,先于1007年在保安军置榷场互市,后来又在镇戎军等地置榷场。在宋仁宗赵祯、宋神宗赵顼等各朝,都曾因战争而一度废罢。
辽夏间,则有在辽境的振武军设置榷场。金朝立国,于1141年与南宋订立和约,划定疆界。此后,宋金之间先后在宋境的盱眙军、光州,安丰军花靥镇枣阳军以及金境的泗州、寿州、蔡州、唐州、邓州、颍州、息州、凤翔府、秦州、巩州、洮州等地置立榷场。
金夏间榷场,则主要在金境的兰州、保安州、绥德州以及东胜州、环州等地。此外,辽朝于保州等地,金朝于西京大同府西北过腰带、银瓮口等地亦设有榷场,与高丽及周边民族开展互市贸易。
榷场贸易,中原及江南地区向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制品以及海外香药之类。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
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榷场领辖于所在地区的监司及州军长吏,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
宋金榷场制度,小商人10人结保,每次携一半货物到对方榷场交易。大商人悉拘之,以待对方商贡前来。榷场商税是官府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还有官牙人评定货色等级,兜揽承交,收取牙税。
交易双方须由官牙人从中斡旋,不得直接接触。各政权对榷场交易的商品种类也有严格规定。如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黄、焰硝、箭笥之类军用物资,一般都严禁买卖。虽然当时民间走私贸易十分活跃,榷场贸易仍是不同政权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旁注]
日中为市 日中即太阳当头,指正午。市指做买卖。日中为市就是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来演变成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草棚 就是草屋,屋顶由稻草编成的草爿镶嵌而成,横梁是稍粗一些的毛竹,柱呢,考究的用松、杉,普通人家大都也就弄更粗的毛竹顶替。墙是北方人叫做干打垒的泥巴墙。
亥市 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明代方以智在《通雅·天文》中记载:“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亥市还有另一种说法,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武林旧事》成书于1300多年以前,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
百戏 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幢、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及舞蹈和器乐演奏与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是综合性娱乐节目。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监司 古代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宋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与提点刑狱、提举常平皆有监察辖区官吏之责,统称监司。元廉访使与明布政使、按察使亦因有监察官吏之权称监司。清则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员皆有督察所属府、州、县之权,通称监司。
[阅读链接]
在北宋时,由于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由于他们文化娱乐的需要而出现了“勾栏”。宋朝的大城市内的勾栏,可供艺人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可容纳观众数千人。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其实勾栏的外形与方形木箱无异,四周围以板壁。“东京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为了宣传,有些勾栏门首会悬挂“旗牌、帐额、神帧、靠背”等装饰物。
瓦市勾栏的出现,对我国戏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民间艺人向市民观众长期卖艺的地方,各种伎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吸收。演出可以经常化、固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