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征明显的发展历程

到了秦代,庙会的内容仍然单一而稳定,主要是祭祀祖先与神灵。在商周时期,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

至汉代,朝廷、郡国、县、乡、里各级行政机构都立有社。乡以上的社由官府设置,官府致祭。里社则由居民自己组织祭祀,即以里名为社名,称某某里社,里的全体居民不论贫富都参加。

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上旬的戊日举行社祭,祭后在社下宴饮行乐,费用由全里居民分摊。有时也采取捐献的办法。

除去集体的祭祀外,个人也常向社神祈福、立誓、禳病。领导社事的是里正、父老,里、社在组织上是合一的,社的活动即为里的职司的一部分,并得到封建国家的认可与支持。社祭时的具体执事者称社宰、社祝、祭尊,是宗教巫术者的称谓。

社的活动的参加者并没有专门的称呼,反映了当时里、社尚未分离的情况。不过,与先秦相比,汉代时,里虽普遍立社,但已出现与里有别的“里社”一词。

社神和社祭的地位有所降低,里中居民对社的活动的态度随贫富分化而不一致,已开始带有自由参加的色彩。

这些说明,汉代里与社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分离的迹象,社的活动开始出现了私人化、自愿化的趋向。

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有贡献的英雄人物。这实际上体现了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嬗变过程。

西汉时期,道教开始初步形成。庙会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内容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种习俗也开始初步形成。

在《西京杂记》中,描述了当时的祠庙祭祀习俗:

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法。

“九酝”即九“股”,分九次将酒饭投入曲液中。《齐民要术》分次殿饭下瓮,初股、二股、三股,最多至十股,直至发酵停止酒熟止。先股的发酵醒对于后股的饭起着酒母的作用。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后来,在佛教传入我国的同时,道教也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

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活动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但是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当时,战乱频繁,人口流散,再加上门阀世族占有大量的户口,封建国家的户籍制度毁坏,汉代严整的里制已无法维持,里、社合一,全里居民参加的里社制度开始瓦解。

此时,私社开始发展。有适应门阀世族制度和战乱中举族迁徙或聚保的需要,以宗族地望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宗社”,有按阶级和职业结成的社。

而最盛行的则是东晋末南北朝时,由佛教信徒组成的“邑义”和“法社”。邑义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一般按村邑或宗族组成,在僧人参加或指导下,结集人众,聚敛财物,从事造像、修寺、建塔、营斋、诵经等活动。

其主事者名目繁多,主要有邑主、邑长、邑维那、邑师等。参加者称“邑子”、“邑人”。规模一般为10余人至数十人,有的达数百人甚至千人以上。

“法社”兴于南方,侧重讲经、说法、修行,参加者往往是贵族、官僚和士大夫等。

邑义和法社,特别是邑义,实际上是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借助佛教来统治、剥削群众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隋唐时,邑义和法社在地域和活动内容上的区别逐渐泯没。

唐建立后,就下诏强调社祭,令民间普遍立社。唐五代私社大盛,通称“社”、“社邑”、“义社”、“义邑”、“邑义”等。许多私社因本身的主要活动或社人成分而有专名,如亲情社、官品社、女人社、坊巷社、法社、香火社、燃灯社等。

这些私社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从事佛教活动,与寺院和僧人有密切关系,多数就是依附于寺院和僧团的组织。

一类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的互助,其中最主要的是营办丧葬。有些社则兼具上述两类社的职能。而传统的社祭,往往仍是这些私社的重要活动内容。

但是,唐宋时期毕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一段时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释道三教并立,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

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对吕洞宾的祭祀信仰,并很快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发展起来。在河北邯郸的吕仙祠,每年有4个传统庙会,即农历正月初十、三月十五、四月十一和十月十三。

规模最大的要算农历四月十一的庙会,民间传说这个会是“遇神仙会”。据说,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的诞辰,八仙中的其他神仙会提前几天来给吕洞宾拜寿,他们会扮成凡人来到人间,谁要是运气好的话,遇到真仙被点化了,没准也能成仙。要是有个什么病灾的,求求神仙也就都好了。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北到保定,南到河南新乡,东到山东聊城,西到山西长治,四省数十县都有香客赶过来。庙会期间,集市上打扇鼓的,舞龙舞狮的,还有做各种买卖的,真是热闹非凡。

传说有一年的四月十一庙会,有一个要饭的老头,穿得破破烂烂,胳膊腿上长的都是脓疮,还淌着脓水,又臭又脏。可是他自己还挺美,乐颠颠地边走边唱,周围的人们都嫌他臭,唯恐避之不及。

这时,路边有个卖竹帘的,他把竹帘子摞得老高,并不时地高声吆喝着:“便宜了,便宜了!”可是无论他怎么叫卖,就是没人买。

那个要饭的老头走到卖竹帘的附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卖帘子的一见,急忙跑过来把老头搀了起来,顾不上呛鼻的臭气,也不在意脓水蹭得哪都是,就把老人扶到自己的摊上,让他躺在竹帘上休息,并端来一碗水喂给他喝。

谁知老头刚一喝完,他竟然一跳而起,口里说道;“好了,好了。”

这让卖帘子的一下子目瞪口呆了,心想:怎么这么一会儿就好了?只见要饭的老头一颠一颠地走进了人群,不见了。

这时,人们都围过来看热闹,突然有人喊道:“神仙显灵了,神仙显灵,快看!”

只见这人拿起一张竹帘,竹帘中间赫然出现一幅韩湘子吹箫图。图中韩湘子吹着仙乐,衣衫随风飘动,呼之欲出。再看竟然张张帘子都有。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叫花子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

有人说:“把这竹帘挂在家里,肯定能驱邪避害,我买一个。”只见大家纷纷掏钱来买,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摞竹帘子就全都卖光了。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这个卖帘子的,自己不仅赚了钱,而且还万分难得地碰到了神仙!消息不胫而走,人们都说卖帘子的人真是好心有好报。

这虽是个传说,但是却表达了人民积善行德的心理欲求。

后来,庙会的活动也逐渐由祀神和娱神开始向娱人发展,还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和戏剧等。

除了一些宗教活动上的竞相比拼,佛、道二教还大量修建寺庙和道观,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从而促进了庙会活动的繁荣。

此时,庙、台、祠、宫、观、庵等宗教建筑十分密集,龙王庙、天爷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关爷庙、山神庙、河神庙、禹王庙、圣母庙、二郎神庙等数不胜数。

这些为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庙会亦应运而兴,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还是相对要薄弱很多的。

为了争取更多的信众,佛、道两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佛教所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

“行像”是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与街巷的一种宗教仪式。赞宁的《大宋僧史略》上说:

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

这是佛教“行像”的起源。

赞宁是北宋的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吴兴德清人,后在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赞宁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为吴越王钱俶所敬,署为两浙僧统,赐“明义示文大师”号。

相传在5世纪初,法显旅行印度时,在西域和印度都曾亲见行像的仪式。后来,我国佛经翻译渐备,信仰亦次第普及,造像风气大兴,除铜像外,还有木像和夹紵像,行像的仪式也自西域传入了。

夹紵像又叫脱胎像、干漆像或者行像。据文献记载,它是由东晋时著名雕塑家戴逵,在传统髹漆工艺基础上所创制的。他先用泥塑出人物粗坯,然后糊上麻布、反复涂漆,待干后使泥脱空即成为夹紵像。这种雕塑重量轻,易于搬动,适合当时人们抬佛像游于街衢的需要。

每年的释迦牟尼诞辰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佛像多时,就有千余尊。

佛诞日这天,当佛像出行时,队伍中以会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

伴随着佛教教义的传播,佛寺星罗棋布,分布于中原地区的名山、巨邑、小镇。许多著名的寺院,如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登封少林寺、临汝风穴寺、镇平菩提寺、石佛寺及瓦宫寺等,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中原,并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于是,崇佛庙会应运而生,林林总总。中原地区广大庙会群中,佛与道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逐渐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逐渐衰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

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一来,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而这些宗教活动的逐渐世俗化,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

庙会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地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庙会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宋时期的庙会,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形成规模,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时期。

明代是中原广大地区庙会群昌盛的重要转折时期。明代社会安定,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在洛阳、黎阳、陈州等规模较大的城镇进行大规模的建造庙宇成为可能。

明代手工业的繁荣,也刺激了生产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庙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繁胜。

明代庙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行会或者称为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中原地区出现许多山陕会馆,他们敬祀关羽,立祠建庙,特别是建造戏楼等祭祀场所,使庙会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地扩大化。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我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

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

庙会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

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我国庙会文化。

[旁注]

里正 战国时秦国居民区一里之长。后世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专政,在县级以下,设立了有乡和里,其中一“里”单位的长官为里正。

敕封 明、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予爵位名号时,皇帝诏命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诰命与敕命形如画卷,轴端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与四品用裹金,五品以下用角。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我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门阀 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邑义 又称邑会、法义。为北魏初至隋唐间,我国北方以在家佛教徒为中心,以营造佛像寺塔等为机缘而结成的信仰团体。主要分布在云冈、龙门、天龙山等石窟一带。是由信徒出资营造,并以其所造尊像为信仰中心而组织成的佛教团体。

正月 我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即通常意义上的岁首。正月,又称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

吕洞宾 原名吕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796年生于永乐县招贤里,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韩湘子 字清夫,是民间故事的“八仙”之一,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又说韩湘子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

二郎神 即杨戬,道教俗神,天庭大将,玉帝的外甥,变化无穷,神通广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又助武王伐纣,再封昭惠显圣仁佑王,是人们心中超越观音菩萨的唯一的真神。

戴逵(326年~396年),东晋著名美术家、音乐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人,居会稽剡县。戴逵终生不仕,初就学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善鼓琴,工人物、山水,坚拒太宰武陵王召其鼓琴之命,王徽之曾雪夜访之,到门未入,孝武帝时累征不就。

幡幢 汉魏时期,幢出现在车行仪仗和佛教仪式中,一般是在立竿上悬挂单层或多层伞盖状丝织物,伞盖四周饰有垂幔、飘带,在幢幔上书写经文就成为经幢。唐代开始有石造经幢,中唐以后,逐渐模仿丝织物幢的形状,建造多段石柱和多层盘盖相间叠加的石幢,并在盘盖四周雕出垂幔、飘带、花绳等图像。

道场 又称法事,即道教宫观中一种为善男信女祈福消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其方法主要由高功、经师诵经、掐诀、踏罡、存神,把信众的美好心愿传达给神灵,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实现一切美好的愿望。

关羽(约162年~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阅读链接]

水陆道场,也叫水陆法会、水陆大会、水陆斋,是我国佛教最隆重的一种经忏法事,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会,又称水陆斋、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设斋供奉以超度水陆众鬼的法会。

水陆法会需要七昼夜才能功德圆满。七昼夜之中,诵经典如上。水陆法会虽分7个坛场,其实是一堂整体的佛事,每一坛同等重要,缺其一就不能名之为水陆法会。每日分三时,至总回向坛宣读文疏,昭告十方法界,将每日所诵经典功德回向。

因此,水陆是不分内坛、外坛的,斋主们随自己发心,共同成就此一法会,就是最大的功德。诵经功德贵在自己的发心虔诚,发心愈大,虔诚愈深,则功德广大愈是无可限量,是道教祭祀中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