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而盛大的山西各地庙会
旧时山西庙多,境内几乎村村皆有庙,原平县一个叫辛章的村子竟有庙宇27座。就连那些三五户人家的山庄窝铺,也会有一座五道庙或奶奶庙之类的小庙。可见当时祀神风俗的普遍。
既然是庙宇,自然要祭祀,祭祀的日子通常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由于祭祀之日香客众多,游人蚁聚,一些商贩便摆摊售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庙会。
山西的庙多,庙会自然多,寿阳县旧时每年较大的庙会有上百次之多,晋北小县河曲412个自然村,每年大小庙会90多个。至于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寺院庙会,民间有谚形容:
四大会,八小会,七十二个普通会。
黄河在山西境内自北而南,到芮城风陵渡突然转了个弯,向东流去。这里自远古时期就成为人类的居住之地,他们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
每年二月二“青龙节”举行的“合河古会”,就保持了这样古老的风韵。透过这原始稚朴的表演,把人们拉向那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看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
“二月二”,俗称“青龙节”,又叫“龙抬头日”,是汉族许多地区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晋北一带有“洒水引龙”的习俗,即往茶壶里放上几枚钱币,在河边或井上灌上水,沿途滴洒,留下一条水迹,回家后把壶里剩下的水和钱币倒在缸里,认为这样可以引回钱龙,一年之内发财致富。
晋东南一带有“洒灰引龙”的习俗,即用灶灰洒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从门外引到屋内、绕水缸再洒一圈,认为这样可以引回钱龙,招来福祥。
晋南不少地方出于对龙的敬畏,形成了不少禁忌,例如“二月二”这一天不许到河边、井上挑水。到河边、井上劳作时不许喧哗和弄出声响,以免惊动青龙,破坏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在黄河岸边芮城风陵渡镇南端的合河村,则在这一天举行河古会。村民们在当地的泰山庙,祭祀五岳之首的“黄飞虎”神。祭祀队伍浩浩荡荡,身着红色上衣的数十名女青年,手执饰有龙图案的鸾驾,组成仪仗队。
德高望重的长辈挑着花篮前行。四位老太太和四位老头分别抬着两座置有泰山神神龛的轿子,泰山神“黄飞虎”的扮演者骑着牛行进在队伍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男子们有的扮演成粗犷强悍的天神、地神、武将、文臣及八仙、俗神。有的赤身裸体,腰系土布裤衩,身背铡刀、冰块、石磨,肩扛粗大的房檩,手执铜锣,大展阳刚之气。
一方面表现了古人对神明的敬畏,另一方面又显示了人的自身力量和对命运的抗争。古会活动显示了由娱神到娱神兼娱人,再到庆节娱人的演进轨迹。
最为奇特的是,合河人把马精心打扮一番,为它披红戴花插令旗,尊称为“神马”,由化装成武士的人牵着,沿着村街绕转,走到各家各户门前,无论谁见了“神马”都必须下跪叩拜。
这一天,村民们还要把家中最珍贵的宝物拿出来,插在花篮或花伞上面,给泰山神献宝,俗称“亮宝”。这一天还有传统的民间社火表演,如民间小戏、民歌、旱船、高跷、耍狮子、三驴载车等,内容丰富,表演精彩。
合河古会保留了远古社会的遗风,反映了人类社会初期古朴的宗教巫术信仰,体现了民俗的原始性特征。从合河文化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看,已有牛、鹿、象、马等多种动物,与在此之前的西候度文化和蓝田文化,和其后的丁村文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古人在与自然和动物的斗争中,产生了动物崇拜,合河古会活动中对马、牛的尊崇,即是例证。民间流传的关于风陵渡来历的神话,说明这里是以龙为图腾的黄帝部落的活动地。
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涿鹿之野”。涿鹿,即“浊陆”,是晋南解州附近浊泽边的陆地。炎帝十分凶悍,搬来大雾,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多亏黄帝贤臣风后制造了“指南车”,使军队能辨别方向,走出困境,获得全胜。
在这次大战中,风后献出生命,黄帝十分悲伤,就把他安葬在秦、晋、豫三省交界的渡口上,风陵渡因此而得名。后来,黄帝经过阪泉之战,与炎帝结为联盟,组成了华夏民族。
华夏民族是以龙为图腾,合河古会的时间设在二月二“青龙节”,便体现了对龙图腾的信仰。而泰山神“黄飞虎”骑牛、合河人祀奉马,也与龙崇拜相一致。
因为在龙形象里,可以找对蛇、鱼、凤、麟、鹿、马、牛多种动物的影子。而对牛、马崇拜与对龙的崇拜,是有着前后渊源关系的。
洪洞广胜寺一年一度的古庙会,是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八,庙会会期为5天。前后共5天的庙会,使广胜寺人山人海,形成节日般的热闹。
庙会期间,霍县、汾西县、临汾市、襄汾县、安泽县、古县、侯马市的客商、游人、赶会的男女老幼,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向广胜寺汇聚。
庙会期间,广胜寺前,售货的、摆地摊的、跑马卖艺的,演戏的、耍杂技的,各行各业,各显其能,吸引着广大顾客和游人。
广胜寺,是一处古老的寺庙,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唐代汾阳王奏诸朝廷进行整修扩建,取“广大于天,名胜于时”,更名广胜寺。
寺院建成后,附近的百姓、邻县的文人学士、官员吏佐相继慕名来广胜寺拜佛求愿,祭祀观光,小商小贩也随着游人的增多开始做起生意,这就形成了广胜寺庙会的雏形。
把广胜寺庙会定为三月十八,是由于霍泉水承担着附近良田的灌溉任务,因而,人们祭祠水神已属古代的正常行为。农历三月十八,是传说中的水神诞辰。民谚有:“三月十八,麦怀娃娃”。
这个时候,麦田管理基本结束,收麦季节快要到来,农民需要购置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品,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农历三月十八的定期庙会。
元朝时,庙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元代延佑时期的《重修明应王庙碑》记载在三月十八日庙会:
城镇村落,贵者以轿蹄,下者以履,携妻子,与老幼而至者,不可胜既……为集数日。……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
这段文字,记载了人们当时踏青观景的盛况。1276年的《重修明应王殿碑》记载:
每岁季春仲旬八日,为神降日,萧鼓香烛,骈阗来享者甚众。
来广胜寺祭水神的人,自然是平民百姓,而且是受益于霍泉水的附近村民百姓。
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
但见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冲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在这众多的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县来的烹饪高手,在此架起油锅炸馓子。
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炸出的馓子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
说来奇怪,每投进10个馓子,到了分水亭,必然分成北面7个,南面3个。经过测量,北面的水流量之比为7:3。
为什么三、七分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很早以前,洪洞、赵城两县人为争夺霍泉水经常发生争斗,甚至出了人命。后来两县达成协议,在滚沸的炸馓子的油锅里,放10个铜钱,每县推选出一个代表用手捞,依据捞出的铜钱数分水。结果赵城代表捞出7枚,洪洞代表捞出3枚,于是便修筑了这个三、七分水的亭子。
农历三月十八,从祭祠水神到参观游览,从参观游览到物资交流,集市贸易,无论从物资上,精神上,都使广胜寺古庙会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兴旺。
娄烦县城“四月二十五”古会闻名于省内外,是全县人一年当中聚会欢庆最大的集日,时间从四月二十左右开始到二十七、二十八结束。人数可达六七万之众,即全县一多半人口都欢喜雀跃地来参加此会,古会内容主要是商品交流和文艺表演。
四月二十五古会是以三教寺为依托发展起来的集会,每年在三教寺寺院内都有一台戏曲表演。
三教寺原位于旧娄烦镇中心,始建于北朝北周,因庙内供奉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儒教始祖孔丘和道教始祖李耳而得名。唐、宋、金、元、明、清隔代都有补建修葺。
在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教始祖塑像,其建筑气势宏达巍峨,为木结构建筑,梁柱粗长,屋顶镶嵌黄绿蓝琉璃瓦,屋顶插有吻麝。
前庭的飞椽上有19组大型莲花斗拱,构建精致,交织层叠,巧夺天工,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庙内有历代的各种塑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门两边的哼哈二将泥塑高大雄伟,令人望而生畏。
三教寺金碧辉煌,大雄宝殿东西两侧有偏殿和厢房,另有斗战胜佛孙悟空殿、地藏王菩萨殿等,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娄烦“四月二十五”古会历史悠久,影响广大。据传说在1877年的时候,一春无雨,进入初夏沟干水涸,遍地生烟,粒种难下。眼看灾荒及至,民难求生,父老乡亲只得到处祈求龙王显灵降雨。
有3个儿童盼雨更急,他们将土地庙里的泥塑像搬回家中,在其头上披上三家寡妇的洗锅布,至于水瓮旮旯,求告三天内下雨。
三天过去后还是无雨,这3个孩子又去龙王庙里哭着祷告降雨,求救众乡亲的性命,并说如能下雨要为龙王唱戏谢恩。祷告完毕,果然下了一场喜雨,这天正好是农历四月二十五,于是娄烦镇上的人们筹钱搭台为龙王唱了几天谢雨戏。
据说,这年山西其他地方全年无雨,颗粒无收,而娄烦地区例外地下了救命雨。以后年复一年,雨戏从不间断,逐渐演变为娄烦人民的传统节日。
到三教寺“谢雨”这一宗教活动不断发展完善起来,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为了争取信徒、招徕群众,在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杂技等。同时,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助兴,于是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
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一变化,使四月二十五古会更加热闹,商业性和娱乐性加强,在保持祭祀活动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
一些手工艺人、小商小贩、店铺、流动商贩赶来进行贸易。每年的四月二十五古会实际成了商品交流贸易的大会,吸取了各地商贩就地摆摊,经营各种民间传统商品,特色货物也聚来这里兜售。众多的江湖医生、艺人,也来行医卖艺。
本地的饭铺、小吃摊星罗棋布,卖烧饼、包子、混沌的饭棚高声叫卖招徕饭客。街道两旁、戏院周围全部撑蓬搭帐。数里长街上,日用杂货、布匹服装、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土特土货,琳琅满目,堆积如山,唱戏的更使人流连忘返。
周洪山位于娄烦县城的北部,海拔1767米,南北朝时期北周孝闵帝宇文觉于557年,狩猎至此,宇文觉登基前被封周公,故名周公山。后被人误称为周洪山,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龙王古庙会因周洪山上的千年古刹“普净寺”而来。普净寺修建于周洪山之上,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敕旨佛教禅师觉玄和尚来此建寺,是全国较早的佛教文化建筑。
寺庙由寺院和戏院组成,寺内设释迦佛殿、千手观音殿、地藏菩萨殿、韦陀菩萨殿、龙王庙等12座殿宇,戏台一座。寺庙占地面积虽然不大,该寺共有一处三院,由于年代已久,有很大损坏,历代朝廷与民众多次捐款对寺院进行修葺。
这里保存有金代皇帝完颜永济于崇庆年赐、金礼部尚书补修的石碑,另外,还有10多处通位于唐宋以来记载历次修葺寺院,佛事活动和社会状况的碑石。殿宇宏大,佛像栩栩如生。
关于普净寺的修建还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普净寺的寺址原来选在娄烦县三元村堡子梁背后的神堂坪,而且基建材料木石、砖瓦等已经运到这里。可是动工那天早上,建筑工到庙址一看,所有的建筑材料全不见了。
一问寻,放羊人说在周洪山顶上了。于是当时有关主管的人就重新把寺址定在周洪山山顶,理由是神仙显灵,指示出寺址。
随着普净寺的修建,宗教活动也相应开始形成,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
早期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信徒不断增加,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逐渐形成庙市。
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集市的一种形式,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我国市集的重要形式,随着人们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庙会成了人们在忙碌的一年当中难得的休闲放松的内容。
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龙王庙会之际,会期一般从五月初五到五月初八4天。本县境内远近村庄的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涌来,当时妇女们因裹成小脚行走不便,则骑着毛驴由男人照料来赶会。周边方山县、岚县、交城县、清徐县的清源和徐沟等地的不少商人来娄烦做生意。
五月的周洪山,灌木葱茏,山花烂漫,百鸟歌唱,惠风习习。山坡上,这里撑蓬,那里搭帐,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各种饭菜冷饮随风飘香。
客人们或头罩毛巾,或手执旱伞,姑娘媳妇们身着花红柳绿的衣服,这里瞧瞧,那里转转,像流动的山花,与山上的灌木花丛相映衬,把整个周洪山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山顶戏台上紧锣密鼓,笙笛管弦悠扬悦耳,生旦净丑竞相献技,山顶山坡,山上山下,人流如潮。乐器声、唱戏声、叫卖声、人们的欢笑声,交杂融汇成了一曲盛大的交响乐。
周洪山古庙会历时1200多年,是娄烦历史上规模最大、远近闻名的古庙会。可惜由于与历史的原因,普净寺多次破损或被毁。历代朝廷和群众对这一孕育了娄烦深刻文化的文物古迹情有独钟,多次维修或重建。
人们修复了普净寺大佛殿、文殊菩萨庙、观音庙、玉皇大帝庙,中断了50年的周洪山每年一度的五月端午古庙会又恢复了活动,重新焕发除了青春。
旧时的大同府,每年从农历五月十一开始,都要举行为期8天的城隍庙会,这是方圆百里乡亲们的一次盛会。
传说五月十一是城隍的诞辰。这一天,天刚亮,人们就开始往这里集中,人们一大早就套好牲口,老人妇女乘坐着马车,铃铛作响,青壮男子骑着骡马,哼着地方小调,也有不少人结伴而行,有说有唱。
庙会上最隆重的场面是祭祀城隍。农历五月十一清早,先要举行祭祀典礼仪式。由80家会首中选出主祭一人,带领助祭若干人及全体会首,身穿长袍,依次排列在城隍庙正殿前,随着司仪高喊“奏乐”,罄、钟、鼓齐鸣,主祭首先申文纳表,焚香摆供,给城隍爷上万年寿,为百姓祈祷平安。
接着主祭纳表、焚香,献上供品,全城文武官员也来叩拜,为城隍祝寿。祭典仪式完毕,从各地赶来的善男信女摆上供品,烧香磕头,求子、求寿、还愿。
还有的人为了表示对城隍的虔诚,甚至口衔牲口的嚼环,背压马鞍,从城隍庙外爬到庙内献上绸缎等物品。来祭祀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大殿前焚化香纸的铁灰炉高达4米,燃起的锡箔火焰直冲云天。
东西两廓十殿阎王及鬼判前的香炉里也是火光闪烁,烟火弥漫,天盘里用来祭献的绸袍等成堆垒起,专司祭品的人员将酒肉、糕点等祭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库房。
庙会的组织机构最早叫“城圣神”,后来有改称为“盖城社”。每年庙会之前,由大同绅商各界推选出有财产、有名望的头面人物数十名担任神社的会首,由会首中推选出一人任主祭,若干人任助祭。
庙会结束后,选出下届新会首,由神社鼓乐喧天地把请帖送到新会首门上,这些新会首自然是非常荣耀的。
祭祀城隍的活动由来已久,周朝除夕要祭祀人种神,其中就有“城”和“隍”。在古代,“城”是城墙,“隍”是无水的城堑。
它们本来是防御战争的实体,在人类自身能力极为有限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恐惧,同时为了增强防御的精神力量,就赋予它们以神的品格,把它们当做守护城池的神。
据《续道藏》记载,道教以城隍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认为城隍的职能有二,一是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使百姓丰衣足食。二是能掌管生死,为管领亡魂之神。
唐朝以后,封建统治森严,生灵涂炭,各地把为民办事的清官称为“民之父母”、“闾里屏障”,愿他们长留人间,造福人民。所以,他们死后也被百姓抬出来作为城隍。唐宋时期,各地以有功于此的人为城隍,祭祀城隍的活动遍及到了各个地方。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颇感兴趣,且认为前人对城隍的说法和祭法不够严肃和隆重,于是重新钦定“城隍神的封号爵级”,京师城隍为帝,府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官秩二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官秩四品。规定各级城隍冠带礼服也有差别。
庙会也是规模盛大的商贸交易会。在庙的附近空场中、街道旁,卖头饰、玩具、杂货、地方小吃、农副产品、骡马牲畜的应有尽有。
庙会期间,各路戏班也来助兴,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台戏”。每天由两个戏班子同时对演大戏,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晚上除演戏外,还由佛门高僧念平安经。这时,练拳、卖艺、变戏法、耍马戏的各路豪杰也云集庙会,成为庙会的高潮。
这时,当地商人及京、津客商也前来推销外埠商品。各种叫卖声汇成一种音乐旋律。这中间,以大同独有的“扳不倒”最惹人喜爱。这种“扳不倒”是用胶泥托底,上面纸浆做胎,外面画成各种天真活泼的娃娃外形,大者两三尺高,小则七八寸高,成为人们的心爱之物。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二,是晋祠古庙会的集会日子。晋祠古庙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晋祠最早为晋国始祖唐叔虞祠,唐建奉圣佛寺,宋建圣母殿,明代又盖起了水母楼、台骀庙等。
祠内晨钟暮鼓,香烟缭绕,而以祭祀圣母之神为最。“圣母原来是邑姜”,即为唐叔虞之母。长期以来,晋祠水乡的百姓出于生存的需求,一直把圣母当做晋源水神祭祀,春夏祈雨,以祷丰年,渐成气候。
自1369年给圣母加封号后,七月初二为祭祀圣母的活动已形成传统盛典。《太原县志》载:
农历七月初二为圣母诞辰。
祭祀圣母形成了祀神、演剧酬神和赛会交易三位一体的庙会习俗。
《晋祠志》中有关于“祀圣母之神”的记载:
农历七月初二,太原县城和晋祠绅耆于圣母殿举行祭典;高潮似乎在初四、初五两日,那些头面人物领着八人抬阁,至圣母殿前恭请一尊圣母出行神像,百姓则备鼓乐旗伞和铁棍十数台一起巡游。队伍浩浩荡荡穿村入城;日暮时分,搁上张灯,远看犹似星河闪烁。
除此以外,晋祠庙会的另一特色是演剧和赛会:“数日之内,水镜台上锣鼓铿锵弦乐悠扬,各地民间戏班子相继登台献艺演绎人间悲欢”,“祠庙之内及附近街市,农商云集,摆摊设点,货品琳琅,人流如织”。
晋祠农历七月初二传统庙会,也被人们称之为“赛神会”。传统赛神会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在水镜台演戏酬神,七月初二是祭祀圣母诞辰的正日。
各县、乡、村社的官员、乡神、社首,斋戒、沐浴、躬至晋祠,致祭圣母之神。在圣母殿前的献殿,陈设香案祭品,然后上香鸣钟,由知县恭读祝文,行礼如仪。并自正日起,水镜台演戏五日,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把赛神会有序地推向高潮。
晋祠附近百姓齐到圣母殿跪拜叩头,上香祈福,从晋祠庙内至晋祠村大街小巷高棚林立,人山人海。从七月初四起,是圣母出行日,县城南关龙王庙、古城营九龙庙是出行的行宫。县城绅耆率领四街百姓举办迎圣母出行仪式,四街组织社火表演。
历史上,古庙会的祭神活动形成了一种传统和惯例。每当七月初二前后,晋祠要唱几台晋剧,同时还有传统的民间社火活动。像背棍、铁棍、龙灯、旱船,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百姓,聚集到这里,烧香拜佛、求神祈雨,以求丰收、安乐的年景。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古庙会仍然在进行,但在内容上,溶进了新鲜的成分,摈弃了一些带有迷信的东西。“七月初二”成了晋祠附近百姓一年一度的城乡物资交易大会。
这时的晋祠,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货物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多彩,每天到这里赶会的多达几万人,可谓人山人海,一派繁荣景象。节日期间,这里还要搭起戏台,唱几台大戏,烘托热闹场面。
[旁注]
五台山 我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我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神龛 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狭和神的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上置龛。
图腾 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炎帝 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是我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
郭子仪(697年~781年),中唐名将,山西汾阳人。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铜钱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斗拱 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地藏王菩萨 也叫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宇文觉(542年~557年),北周孝闵帝,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翊公主。宇文泰死后他袭职,后废西魏恭帝,称帝,史称北周。
石碑 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观音 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道教 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对我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的根蒂。
北路梆子 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晋剧 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
[阅读链接]
在台湾,庙会也非常盛大,大小庙宇逢神明诞辰、成道日,一年到头都有不同规模的绕境、进香、刈香等祈福活动。庙会绕境的区域,往往呈现该庙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而分灵庙回祖庙或庄庙前往人群庙进香,则代表不同庙宇的互动关系。
在庙会活动中、除各庙宇神轿外,会有仪仗、艺阁、阵头,常绵延数公里之长。各艺阁、阵头除职业表演团体外,也传授宋江阵、十二婆姐、牛犁阵、官将首、八家将等传统民俗阵头。
在台湾南部盛行王爷信仰,庙会常结合王船醮仪举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东港王船祭,南鲲鯓代天府逢王爷诞辰则有连月的进香热潮。台湾中部则以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最为著名,北部则以艋舺青山王诞辰、霞海城隍庙庙会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