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式教案设计模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独立发现的过程,其理论一般称为“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有意义的言语接受的过程,其理论一般称为“接受学习理论”。在他们两种不同的学习理论基础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这两种教学理论和教学形式各有其长短。河南平顶山矿务局李红久老师在扬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的基础上,提出“四阶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实验结果分别与“发现教学法”和“言语讲授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所谓“四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分解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信源提供)

准备的内容应包括:

  1. 认知准备,包括先行组织,确立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固定点),精心设计“最近发现区”。其目的是在新课进行时,使新旧知识迅速、准确地发生相互作用。

  2. 实验和材料准备,包括实验仪器和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准备。

  3. 动机准备,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心向,使学习者产生应有的内驱力、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情绪动机。

如果把一堂课看作一个信息传输系统的话,此阶段的作用是提供输入信息 S,并使学习者产生高频振荡信息 G(学习动机),以供信息调制(知识相互作用)之用。

第二阶段:知识作用(信息加工)

此阶段的内容是:学习者可以独立操作实验仪器或阅读有关教材进行探索,运用综合、归纳、分析、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以“最近发现区”为突破口,促使和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和提出猜想。实际上是学习者从其认知结构中检索、组合有关知识,以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教师呈现的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并使之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准备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同化,使之获得“心理意义”而内化,被学习者接受。在此阶段中教师的启发性作用和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从信息传输角度讲,此阶段是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输入的信息流 S 应是一系列知识的启示流(the suggestive flow),经过高频振荡信息 G 的调制, 输出调制信息 SG(包含有正、误两种成份)。在这里起着前后两级间藕合作用的是“固定点”和“最近发现区”。

第三阶段:提高(信息过滤)

在学习者获得感性知识后,经过学习者的思维实体处理,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其认知结构从低级向较高级发展,学习者获得概念。

从信息传输功能分析,调制后的信息 SG 经过过滤,排除掉错误和干扰信息,从而得到正确的(较弱)信息流 S′。信息流 S′的失真度取决于信道和过滤的效果,也就是取决于对新知识阐述的准确性以及对学习者错误的理解是否恰当。

第四阶段:发展(信息反馈强化或放大)

学习者应用所获得的新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信息流 S′的反馈强化过程。反馈信息对于讲授者和学习者都提供了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如图)

图:“四阶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图

注:图中 S 表示输入信息,G 表示学习者高频振荡信息,SG 表示输出信息,Ss 表示评价信息。S′表示放大信息。

图中第一区为准备阶段,第二区为作用阶段,第三区为提高阶段,第四区为发展阶段(图中猜想即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