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子信息源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影响
-
传统的信息管理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数据库、光盘、多媒体的飞速发展,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的不断涌现,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会议录的逐渐普及,使得传统的信息管理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电子信息源的出现,要求传统的信息管理摆脱“手工作坊”式的管理,逐步向现代化、集约型管理的方向发展。
-
出现了电子化信息服务的新形式。随着电子信息资源和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电子化的信息服务形式。这包括:电子信息检索,电子文件传送,电子邮件,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信息源查询服务(它可帮助用户从网络上成千上万的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或电子图书馆中寻找自己可利用的信息源),电子论坛,电子公告报,图文信息电视广播(Teletext),远程电视会议,远程登录(Tel—net)等。
-
更新了信息采集的模式。电子信息源和电子信息服务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和信息服务部门重新设计信息采集的模式。现在,大量的信息广泛存在于书本型、缩微品、录像带、计算机可读型等多种信息载体之中,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因此,信息采集也不应局限于印刷型的书刊文献,而应是多渠道、多载体、多接收点,并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相结合的方式,让全球范
围各种为我所需的最新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本部门的系统,并及时提供给广大用户利用。
-
扩大了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和范围。随着电子源种类及功能的不断扩展,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也逐步向多样化的方向过渡。这就是说,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印刷型文献的输入、处理、存储、检索与输出,而且还能加工处理图像、动面以及各种音频、视频资料。这样的系统不仅具有灵活的数据组织、管理和检索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远程传真、电子邮件、高速打印、联机信息处理和服务等多种功能。此外,网络化的信息检索系统同以往联机检索系统的主机和用户的主从关系不同,客户机和服务器是同等关系,只要遵守共同协议,一个服务器可以被多个客户访问,一个客户也可访问多个服务器。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信息检索的范围,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
-
改变了馆藏建设的结构。传统的图书馆往往致力于馆藏和馆藏质量的建设,而现在以电子信息源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服务比馆藏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仅由馆藏文献质量来决定,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取决于其利用全世界信息资源的电子信息服务的能力。用户希望信息服务者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服务,而并非仅把目光停留在有限的馆藏之上。这一转移并不是说信息机构必须是电子化的,或者说不再需要传统的文献收藏了,而是要求信息部门重新构建自己的运行结构,重视以现代化手段利用信息资源,遂步向世界上先进的信息服务模式——电子化信息服务靠扰。
-
增添了信息服务的特色。电子信息源的发展和完善,将使传统的信息服务具有新的活力。首先,未来的信息机构将不只是提供所需信息的相关文献,而更主要的是直接提供所需的信息。此外,知识数据库和专家系统除了能对用户所提问题作出答复外,还能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推理和演绎,给出高水平的答复和解决方案。其次,随着电子信息源和通信网络的发展,用户将能利用终端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直接存取电子信息源。用户还能在个人智能终端上套录所需信息,大大减少了直接到图书馆或情报所查找资料或委托它们代查资料的时间。
-
加速了信息机构自动化的进程。电子信息源的发展,将促使信息服务机构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转化或电子形式,例如,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起来。而这些电子信息源的广泛利用与传播,又可进一步拓宽信息服务的范围, 并使信息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得到利用,在更大范围与更深的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
-
促进信息机构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信息源,信息服务机构作为一个生产服务机构的性质将会更加明显,最后可能成为真正的经营型产业机构,成为一个经济实体。这是因为电子信息源应用和普及必然使信息商品化的节奏变得更快,使得信息如同其它商品一样可以进行生产和流通,从而加速信息机构产业化的发展。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作为数据库的生产商、经销商与出租商出现。而光盘产品和数据库的出售、转让、出租与提供又会大大丰富信息工作产业化的内容,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
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信息技术是手段,使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目的。现代信息服务业的职责不仅是高效、快速地向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而且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信息增值,以换取科学技术、金钱、
资本等同等的价值。电子信息源的兴起与发展正好为信息服务业完成上述任务提供了条件,使得信息服务业能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为用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