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按不同内容可分为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对外关系和民族 关系史等

  1. 经济史:中国古代史的经济部分看起来十分繁杂难记,但是你只要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去比较,通过理解记忆,就能得出一定的规律和结果。
  1. 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任何一个经济形态所必不可少的。我们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活生生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情况,在原始人群时用的是打制的或磨制的石器,到了夏朝奴隶制社会时开始出现使用铜器,而且出现了石刀石镰,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私田,从而使井田制逐渐瓦解,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到了秦汉时期,铁农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且传到西域、越族等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西汉时期的提花机的使用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东汉使用水力鼓风冶铁更是一大创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翻车的发明,唐朝犁的改进及筒车的发明等,这些生产工具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其实它们都在以前某种工具的基础上发明的,这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创造的。假如我们单记某一个朝代出现了某一新工具,记一两种还可以,但是假如种类多了易混淆,所以我们得一个一个的比较记忆。

  2. 赋税制度:赋税是封建社会才有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还没有发展到有赋税的程度,它也是与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相适应的,但不同的赋税制反映不同的具体的社会情况。战国时的初税亩表明当时封建经济没有

充分发展。秦朝的征收收获物的三分之一,表明秦赋税之沉重,也说明当时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西汉以后到隋朝实行编户制度,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加强。隋朝到唐朝的后期(公元 788 年)实行租调制(唐前朝实行租庸

调制),公元 788 年杨锐改革实行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主,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了,同时也表明了当时经济发展了,财富多了。从战国初一直到明朝的 1681 年大学士张居士改革(实行按土地的多少收税)都是有人丁税而且大部分是以人丁税为主,也是实物地租。从此以后实行货币收税,到了清朝的“摊丁入亩”后, 就废除了人头税,完全按土地收税。我们从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系列变化可以得出,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收税由实物到货币),封建国家对人们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这样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到了清朝前期,中国的农业十分的繁荣。手工业蓬勃发展,商业十分活跃。

  1. 城市的建筑及发展:我们可以从各个朝代城市的建筑方面了解我国经济及政治发展状况,如:唐朝时的长安布局严整,结构严密,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亚洲的经济文化交际中心,反映了当时唐经济的繁荣,有市有坊说明商业区与居住区分开且对市有严格的限制,说明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程度很不高。元朝大都,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各国的使节商队通过陆路、水路来到大都,市坊的界限早在北宋时已被打破, 到这时更不用说了,明朝北京更是另一番景观。这反映了从唐到明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末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手工业: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史上提到的实在太多,很难记,但我们只要分门别类的用一根根的主线把它们给串起来就很容易记了。例如:冶铁业:春秋时期用皮囊鼓风冶铁,战国时用木炭作燃料,西汉时始用煤作燃料, 东汉时用水力鼓风冶铁,明朝时冶铁业更为发达了,用焦煤作燃料,这反映了人们冶铁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如纺织业,半坡氏族时用麻纺线织布,战国时丝织业已成为一个手工业部门,西汉时已用提花机,且有丝绣绢纱等作品, 长沙马王堆的金缕玉衣就有力的说明西汉丝织水平很高。三国时期的蜀国还以蜀绵闻名。唐朝时的丝织业较前代发达,凌绵、花鸟文绵、百鸟羽毛裙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北宋时丝织业达到最高水平,品种花色都比以前多。宋太祖还把四川的一些织绵工迁到都城东京。从南宋开始又有了棉纺织业,南宋元朝时的纺织业只在不多的产棉区,到了明朝,明太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植棉,棉布衣成为全国上下都穿的衣服了。明末的丝织业也很发达,在其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 政治史:政治和经济是不可分割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体现,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不能把二者孤立起来,而应当把它们联系起来,利用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去理解记忆经济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利用经济方面的知识去理解记忆政治方面的知识,把二者放在一起记。例如: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经济十分的落后, 落后得使人没有产生私有观念的可能,也没有独立生活的可能,所以他们过着原始的共产主义生活。那时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也没有剥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增多,出现了剩余产品,也随之出现了私有制,从而出现了阶级、国家、军队、监狱等一系列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社会的分封制与当时的井田制是相适应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井田制瓦解了,被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代替,因而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也被封建的

政治制度所代替,分封制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所代替。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与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相适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每一种新事物都有产生的曲折过程,同时也有发展、消亡(成为旧事物)的过程。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到西汉,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巩固了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此时的西汉经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后一直向前发展,到唐朝政治经济都达到鼎盛时期,从三宫九卿到三省六部,从编户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从宋时开始封建制度开始强化,但还是向前发展,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已是开始走向衰亡,但是它还要作垂死的挣扎,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设立一系列加强皇权的特务机构如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等。但是那时经济很发达,封建经济内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货币的普遍流通以及商品经济的活跃都与封建的制度不相适应的,必须建立新的制度与之相适应。当然这是一个大概的说明,至于哪一个皇帝具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制度,还得拿基本的原则与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那个皇帝的本身相结合去记,这样更易理解,也更易记住且不易忘记。当然我们在学历史时最好把书上的观点,老师说的以及自己的看法结合起来,再归纳总结。学历史不是简单的记历史史实,更多的是培养归纳、总结、概括、判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文化史:文化、政治、经济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学习其中每一个专项时都应联系另外的专项。中国古代的文化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半坡氏族陶器上的二三十种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起源,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秦朝的小篆、隶书,三国时的楷书、东汉的草书、行书都是较闻名的。我国古化的文化太辉煌,也太难记了,提倡列一个表把时代、内容等都概括记述,再比较记忆,比较时要横纵两向比较。比如学校方面: 奴隶社会是学在官府,到春秋末年孔子才办私学。西汉时期的中央设太学, 以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子弟,还设立了一整套地方教育系统。唐朝出现了专业教育,设立了比较完整的学校制度,中央设太学等,地方设乡学、州学等。并且又出现了私学,韩愈、柳宗元就办过私学。宋朝时学校制度也较完备, 并且出现了学院,学生们各抒己见,学习气氛十分的活跃。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制度,如八股取士、文字狱,把书院改为官代等,此时已显示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又如医学方面,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太低,根本没什么医学,春秋时期开始有了,战国时期已有分科医疗,有著名的扁鹊的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法,有著名的《黄帝内经》提出了病理学。东汉的华佗的五禽戏和麻沸散,以及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唐朝的医学成就更高,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院,比西方早 200

年,唐高宗时全国编订第一部由国家制定并编订的医药书,早于西方 300 年。

药王孙思邈的《唐本草》记叙了 5000 多种药物 3000 多个药方;辽夏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在前代的基础上仍逐渐发展,明清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为中外人士所赞叹,它是现今考订最详细的、内容最丰富的医学巨著,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我们现在的中西医学,都是在我国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再如思想方面的:原始社会可能就是原始的简单的思想,没有任何的私有观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不同阶级的代表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纷纷发表见解,即百家争鸣。如墨子的“节约、赏贤、兼爱、非攻”,孟子的“仁政”,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庄

子的无为而治,韩非子的“革新”、“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以及孙膑的

《孙膑兵法》,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反映他的不信鬼神迷信。魏晋南北朝时的范缜的无神论思想。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佛教以及东汉兴起的道教对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影响很大。隋唐朝时期对宗教更是实行开明的政策,好多种教都传入中国,当时所有唐人几乎都信仰道教。特别是武则天时期,大修庙宇,宗教势力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占有特殊的地位。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的进一步强化,出现了反封建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黄羲之、顾炎武及其《日知录》、王夫之。其他方面如天文历法、数学、书法、绘画等也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加以分类记忆。

  1. 民族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几次民族分裂局面, 但统一是主流,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虽然各民族之间存在过矛盾和斗争,以及阶级斗争,但正是在这种阶级斗争和生活斗争中,加强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融合,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春秋战国时的争霸斗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是通过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并且加强了民族融合, 为秦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他派兵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并且在那里设郡县,迁入到那里居住,使中原先进文化传播到那里,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加强了民族的融合。两汉时期对匈奴的战争,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张骞出使西域以及东汉时班固经营西域,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内地经济文化的丰富和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虽然三国时期是三足鼎立的分裂局面,但是它已是局部的统一,且三国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如诸葛亮开发西南地区等,为西晋的统一准备了条件。西晋虽然民族矛盾激化,但是各族人民在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西晋末年开始五族内迁并建立小国,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实行了改革,改革不仅加快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特别是与流球的联系。隋时隋文帝仍派人三次去流球和去西域, 西域也派人来长安。唐时,唐统治者(前期)采取开明的正确的民族政策, 对少数民族如南诏、靺鞨、藏族、回鹘等民族采取册封首领或设置机关的方法加以管理,并且与他们进行经济文化往来,促进少数民族的开发和发展, 也加强了汉与少数民族的友谊和联系。五代十国辽夏宋金时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经济文化贸易往来,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为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元朝时期统治者虽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是它还是以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是一种假象。元的大统一中国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到边疆地区与当地人民一起开发边疆, 元时蒙古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已没有多大的差别,而出现了一个新的回族民族。女真、畏兀儿人与汉族人融合已成为汉人了。当时设立行省制度,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的事务等,不仅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而且把全国各族人民统治在一个大家庭内,有利于各族人民各方面的发展及各族人民的融合。明朝时期对瓦刺、鞑靼的往来及清朝平定少数民旅并建立一些机构对这些边远地区进行管辖,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特别是在全国划分省区并设立一系列的机构加以管辖。

  2. 对外交往:我国最早的对外交往可能始于西汉时期与朝鲜和日本。东

汉时期汉光武帝曾给日本“汉倭奴国王”之称,中国的铜、漆传入日本。甘英受班固之命出使大秦未成功,于公元 97 年到达波斯湾,公元 166 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到中国送象牙给汉桓帝,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往的新纪元。唐时对外交通很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西越过敦煌到达阿拉伯、伊朗等,向东可到达朝鲜,海路从广州出发向西可到达波斯湾、天竺等,从登州扬州出发到达朝鲜、日本。唐与日本、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天竺、中亚、西亚、伊朗、大秦等都互相往来主要方式有:互派使节、贸易往来、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说明了当时唐的繁荣,国力的强盛。南宋时期,对外贸易较发达,统治者鼓励发展对外贸易,指南针用于航海。当时对外港口有广州、明州、泉州,泉州有群坞、阿拉伯人的墓碑辞、伊斯兰教寺院。元朝时经济发展,海运、漕运发达,元大都的繁荣使得对外贸易发达,许多国家商队来此,泉州是当时最大的港口。明朝前期,国力强盛,航海技术发展,明成祖派郑和先后 7 次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 30 多个国家。郑和的船只成为这些国家和中国的友好使者,带出中国的瓷器丝绸,带回中国人民喜欢的香料、珊瑚、珍宝等。明朝时中国人去南洋, 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戚继光抗击倭寇成为民族英雄。到了清朝前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公元 16 世纪沙俄侵略者开始侵略

中国并且占领了雅克萨等地。公元 1685 和 1686 年康熙帝先后组织两次雅克

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并于 1689 年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一条约证明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库叶岛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荷兰殖民者在 1624 年占领中国台湾,郑成功于 1662 年收复台湾。1683 年清政府进驻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在台湾设府,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