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阶级分析法

  1. 中国近代史上,各主要阶级对下列问题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由各阶级的阶级立场和历史环境决定的。

①对于西方文明: a.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顽固派则反对。 b.农民阶级对于西方文明和帝国主义侵略缺乏正确认识,盲目排外。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各种派别虽然都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但在程度上存

在差异

②对于封建正统思想: a.地主阶级(洋务派、顽固派)坚持用封建思想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b.农民阶级还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c.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封建正统思想(论战);革命派虽

猛烈抨击封建思想,但没有触及到它的核心(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第一

次彻底清算了封建正统思想,但又犯了全盘否定的错误。

③对于人民革命:

  1. 维新派反对人民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一定程度上发动人民(会党)起来革命。c.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将人民发动起来进行革命。

④对于中国的前途: a.农民阶级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天国。无法实现。b.维新派企图通过改良方式,革命派企图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君主立

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或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最终落空。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⑤关于土地问题: a.农民阶级单靠自己无法解决土地问题。

  1. 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想解决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解决的方法(平均地权)又无法满足农民要求。

  2. 只有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这个问题。

  1. 运用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不同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如除从封建官僚分化出来的地主阶级革命派、洋务派外,主要的还有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首先,农民阶级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矛盾。历次农民起义,农民斗争成为封建社会的巨大力量,成为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巨大历史动力。进入近代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之一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因此,农民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始终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由于时代的变化,近代农民革命具有与历代农民革命不同的新特点,达到了新的水平。其次,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历史局限性,使它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者。它具有落后性、狭隘性和地区观念以及分散性。落后性表现在太平天国上,它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它不可能找到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武器来指导革命,而只能借助宗教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革命的理想,因此,不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不能推动社会前进,只能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上。还表现在容易接受传统的封建思想。个体生产者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在封建生产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革命政权,也就不可避免的同时具有封建属性,而这种封建性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浓厚。狭隘性和地区观念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主要是一种宗派思想。太平天国的骨干包括农工劳动者和失意的士人以及受压抑的地主,社会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思想必然会反映到太平天国队伍中来。它在组织上有拜上帝会和天地会之分;在地区有两广、两湖、江浙和各省之分。拜上帝教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它不可能在思想上把太平天国革命队伍真正统一起来。因此太平天国队伍中形成了许多宗派,洪氏兄弟就是一个大的宗派。其他几位主将如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有自己的宗派,他们相互猜疑, 不能很好的配合。除了宗派思想以外,狭隘性和地区观念还造成了一种保守思想。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保守思想占主要地位,享受京都小天国的地位,采取保守战略。天京变乱以后,洪秀全完全陷入了他自己所创立的宗教束缚中,一切信教不信人,分散性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像义和

团运动这样一个大的农民运动,竟然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领导核心。声势浩大,但没有集中行动;基础广泛,但无集中领导。作战时带有很大的自发性, 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进入北京以后,依然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领导,它的声势愈大、队伍愈广,它的成份就愈庞杂,组织上的分散性就愈显著。既然始终不能形成统一的组织,也就不能把建立政权问题提到日程上来。综上所述,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上反复发生的农民革命,既没有资产阶级的领导, 也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到了二十世纪初,新产生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才开始注意到农民的力量,但没有能力在革命中实行对农民的领导。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够把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发挥到最大程度。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长时期内,中国农民革命斗争仍然同封建时代一样,得不到比它更先进的阶级的领导,不免陷于失败。

  1. 对一些历史事实我们要满怀感情地去学,同时在心中构想当时史实的场景、图像。例如学习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日战争。7 月 7 日晚,一队全副武装的日军到卢沟桥附近进行了所谓的“军事演习”,蓄意挑起事端,发动侵略战争。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天津以后,决定扩大侵略战争,向中国发动全面的军事进攻。8 月间,日本组成“华北派遣军”和“上海派遣军”,开辟华北和华中两个战场。为配合华北战场,日军挑起了“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遭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反击,日军不断增兵上海,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不久,又组成“华中派遣军”,目标是攻占中国政府首都南京,企图实现灭亡中国的野心。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军民的强烈抵抗。从“七七”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止,日军伤亡约七十万人,加上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后,需要大量部队驻守,因此,兵力不足,各种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猛烈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使日本侵略者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日本自侵占武汉、广州以后,不得不改变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中国的抗日战争随之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日本的侵略政策有了变化,主要是:第一,对国民党由军事打击为主,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诱使国民党政府投降,以迅速结束中国战争;第二,用主要兵力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抗日武装,企图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三,把日军的占领区,作为扩大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加紧对占领区实行法西斯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在敌后与广大人民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斗争。1940 年 8 月,在彭德怀领导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1941 年后,八路军、新四军又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清乡”的斗争,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主要场所,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结合《历史教学大纲》来学习历史。现以社会主义社会部分为例。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

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包括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时期,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

了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里我们必须运用矛盾的主流和支流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虽然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又发生过“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得我们国家没有取得本应取得的更大成就,但是,总的说来,建国以来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巨大的。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巩固,国家的统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国防的加强和国际威望的提高等各个方面。

②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完成

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在这七年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地马不停蹄为实现过渡时期的任务而努力。

  1. 我国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美帝国主义妄想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国民党反动派企图东山再起;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迫切要求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因此,在“建国后的头三年,我们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 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1950 年 10 月至 1953 年 7 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为维护祖国安全,巩固新生政权作出了贡献。

  1. 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建国初期,我国财政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必须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2 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1. 开展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过渡时期的后四年,即从 1953 年起,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52 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年到 1957 年, 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1. 在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l)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决定性意义。到 1956 年,我国广大农村普遍成立了高级社。(2)对手工业的改造,我们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到 1956 年底,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手

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底, 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上完成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开始时期(1956——1966 年)的成就和失误

成就:工业、农业、教育方面;1957 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失误:(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的“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4)反右倾运动(批判彭德怀)。

  1. 由于“大跃进”、“反右倾”的错误,由于苏联撕毁合同和自然灾害,从 1959 年到 1961 年,我国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经过党中央“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 1962 年到 1966 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这一时期中,“左”倾错误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方面却继续发展。

④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 年——1976 年) “文革”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和国家、各族人民

带来严重的灾难。

  1. 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克服片面性,如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的阐述。除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上的错误这个直接原因外,还有在政治上,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战争和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缺乏研究,因而容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沿用旧方法与旧经验;在思想上,由于主观主义的影响,很容易对马列主义某些论点产生误解或将其教条化;从外因上分析,由于苏联领导人挑起了中苏论战,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修防修”的斗争;从历史上找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没有肃清。

  2. 坚持实际,实事求是地评估某些历史现象。如“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

这场动乱是毛泽东同志发动领导的。他的主要论点是错误的。他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政、军、文化各界, 这些论点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十七年来的工作成就,严重地混淆了是非和敌我界限。它既不符合马列主义原理,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运动的发动方式方法也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认为只有公开地、全面地、自上而下地发动群众, 才能揭发黑暗面,才能把权力夺回来。这样,从一开始,运动就脱离了党组织,也脱离了广大群众,并使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各级领导干部遭到残酷斗争,最终使社会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应该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即使自身机体中确实存在着某些阴暗面,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方法。动乱的必然结果是灾难。

  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观察事物。从历史的角度正确的分析、评价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例如对李鸿章的评价,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等,都是他的历史罪恶。但他又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倡导和建立了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毕竟在半封建化半殖民地的中国打开缺口,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了中国自己的科技人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这是他的历史功绩。又如对毛泽东的评价。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但这种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在指出毛泽东同志所犯的这一错误的同时,要肯定他对中国革命事业长期的伟大贡献。任何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的作法,都是片面的;用现代眼光看待历史事物,也是错误的。由此可见,当我们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时,必须依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和非主要矛盾相互联结的复杂的关系,进行分析。凡是正面人物就要看他是在一种主要矛盾面前起进步作用,还是在两种主要矛盾面前都起进步的作用。反面人物就要看他是在一种主要矛盾面前起反动作用,还是在两种主要矛盾面前都起反动作用。如果当两种主要矛盾同时处于激化时,就应首先看他在最主要的矛盾前起何种作用。

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应用全面的观点,从当时社会复杂变化的

矛盾总体中分析其主要矛盾面前所起的作用,而且还应有发展的观点,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中,分析其在各个发展阶段各起何种作用,究竟是在前一阶段起进步作用,到后一个阶段起反动作用呢,还是在前后两个阶段都起进步的作用。同一个历史人物,由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了,我们对他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了。这不是由我们的好恶和情感来决定的,而是由客观条件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把一个历史人物的地位固定起来,而不考察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变仳,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当十九世纪末列强瓜分狂潮到来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特别尖锐起来。康有为、梁启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倡导维新变法,这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作用的。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对封建制度仍然是维护的, 但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方面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等到二十世纪初, 当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反动派的矛盾时,康梁的改良运动就成为抵制革命的反动势力了。这和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中进步的力量就背道而驰,他们就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而是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了,康、梁也就堕落成为反动人物了。由此可见,我们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时,不仅要从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中来分析其作用,而且还要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中来考察其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出发,给历史人物以应有的评价。

  1. 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发散性思维

1860 年开始的中国洋务运动和 1868 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它们出发的基础和所经历的过程,有着若干近似之处。例如,两个运动发生前夕,中日两国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样处在封建落后的状态。中国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经济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但封建地主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密切结合,仍然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结构;在封建社会内部长期孕育着的资本主义因素,尚未成熟到直接产生近代生产方式的程度;生产技术落后。当时的日本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封建领土经济,农业占社会生产中的主要地位。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也很落后,生产发展很慢。又如,当时两国同样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面临着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化的民族危机;这两个运动,也都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是被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大炮轰开的;日本执行的“锁国政策”,也是在西方列强炮舰威胁下被迫开放的。中日两国,在西方列强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的严重威胁下,都标榜“御侮”,“自强”和“攘夷”等口号,带上民族主义的色彩。再如,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同样以大规模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作为中心活动。但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它们的基础和历程尽管有若干近似,而结局却完全不同。一个是近代企业的日益兴盛, 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一个是近代企业多数停业破产,未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本未能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一个是逐步摆脱了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取得了民族独立,并转而压迫和侵略别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新的军国主义强国;一个是在外国侵略势力面前,屡战屡败,屈辱求和,最后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一个是逐步消除了封建束缚,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并发展成为军事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相勾结,资本主义未能获得应有的发展,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虽然在基础和历程方面, 有若干近似之处,但那只是某种现象的反映,而不是本质的反映。从本质上

看,两者的主要主客观条件和重要的历程是有其显著区别的,因而它们的结局也不一样。正由于此,前者完全破产,而后者则基本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类相似事物,而且要分清现象和本质的区别,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比较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联系的分析方法,除了横向比较(如上例)外, 还有纵向比较。如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意义的比较就是横向比较。又如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召开的背景、会议内容及其重大意义的比较,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就是纵向比较。

  1.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实。一切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例如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的历程中,有两次巨大的飞跃。一次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总结和克服“左、右”倾错误,终于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另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极其成功地通过了三大改造, 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然而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我们虽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但仍走了弯路。建立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而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中共“八大”对于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却发生了一系列失误。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主要原因是对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了解,急躁冒进。反右扩大化,反右倾斗争以及“文革”则主要是由于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失误引起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这种道路。

  2. 强化现代意识

鉴古而知今,中国在唐朝时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出现了“大唐盛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导致统治者对外国的事物几乎一无所知。中国在世界竞争中逐渐落伍,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于英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整个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学好这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除了上述列举的方法外,还应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偶然性与必然性等等关系,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法、比较的方法、联系、发展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学会用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事物发生的原因。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