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漫长道路

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民歌,大约是载歌载舞的形式,是诗歌、音乐与舞蹈的统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语言、文字,也创造了科学和文化艺术。

鲁迅在《门外文谈》一文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过:“我们祖先的原始人, 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末,这就是创作⋯⋯”

“杭育杭育”便是原始人的劳动号子,也是最早的民歌。它伴随劳动而产生。表达人民在集体劳动生活中向大自然进行斗争过程时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强烈而朴素的情感。这种传统,直至今日,在民间生话中还一直保存着。

语言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生活的逐步丰富和多样化,自然也就扩大了民歌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方法。语言的语气、语调和节奏,也对民歌的风格起着巨大影响。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此, 语言开始有了记录。载入史册的事件,上了书的东西,便特别为人们所注意了。这对民歌来说也是如此。

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民歌集,是《诗经》。这是二千五百年前,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文献。诗经三百零五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基本上是以音乐特点来区分的。风,是地方乐调,即当时的民歌。所谓十五国风, 便是周代十五个国家和地方的民歌,主要是集中在黄河流域一带。雅,是秦声,是周乐,即周朝的正统音乐,其中又分为大雅、小雅,也是由于音乐色彩的不同。颂,是舞乐,是边歌边舞的乐歌。诗经给予后世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这些精美的诗篇,在当时都是“入乐”的,不过传至今天的只是歌词部分,这是十分遗憾的。

据《汉书·艺文志》言:“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 自考正也。”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所谓采诗,便是收集民歌,我们在今天仍然称收集民歌的活动为“采风”呢。直接从人民生活中收集和学习民歌,我们的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有这样的卓识之见,是很令人钦敬的。诗经一书也告诉人们,我国的民歌是很古老的,在人民生活中是深深扎根的。远在周代,民歌已经是相当普遍应用的传递感情的方式的了。

诗经表现的内容广泛而且深刻,手法多样,形象鲜明,生气勃勃、语言简短朴素,多为四言体,或用长短不定的句式。那时还没有纸的发明,简明便成为十分重要的条件了。这种用词精练的传统,对后世的诗、文都有所影

响,现代的民歌中,也往往有这样的特色。

以后,对民歌的发展有较大关连的,莫过于乐府了。“乐府”,本来是汉代制音度曲,掌管音乐事务的机关名称,“立乐府而采歌谣”,成为一项专职工作,由此可见民歌流行之盛。但是,乐府的意义,主要还不是在于它的机构本身,而是当时的文体,已成为一代新的诗风,对后代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后人对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的诗歌统称之为“乐府”, 便可知其不同一般了。乐府,经西汉、东汉,而及于六朝,作品很多,风格、体裁和表现内容等各方面,均极为引人注目。起初,乐府诗体的作品,也都是可以入乐的歌词,但是,这些乐调也同样没能保留下来。这种民间流传的歌唱诗体,虽然失却了音乐,仍然以其生动的语言感染着人们,那自然谐调, 朴实无华,通俗真切,节奏韵律鲜明的词句,深深打动人心。

乐府诗体的结构较为自由,既有童谣般的寥寥数语的短诗,也有长达一千七百多字的长篇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特别是乐府诗中的五言、七言句式,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发展。其中七字句的写法,直到今天的民歌当中,仍然保留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歌的作者,常常喜欢用填词的方法进行创作。但是,旧曲新编,却往往会按照新词内容和情绪的不同,而衍生变化,不断产生新的变体。这样, 民歌便越来越多。另外,由于语言因素的作用,同一民歌,在不同方言地区出现,也自然会有色彩上的差异,这样,也丰富了民歌色调上的多样性。由于民歌是一种依靠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民间艺术,“母体”与“变体”常共存于世。明、清以来的不少优秀民歌,有的早已植根于戏曲、说唱或民间器乐中间,至今或用于唱腔,或以曲牌形式出现;也有的依然是朴素动人的民歌,像《凤阳花鼓》、《孟姜女》、《茉莉花》、《绣荷包》、《走西口》、

《槐花几时开》等,都至少历经几个世纪的流传演变,有的民歌影响较大, 跨越南北省区,《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词,也更早地见之于宋代的记载。其实,民歌主要是普通老百姓的文艺形式,或自由发展,或自生自灭,有人采撷,无人扶植,如果惹恼了官府,不时还要出个告示,禁你一下。像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那样生动的事例,是很符合历史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