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和狩猎中产生的民歌
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边疆,有的生活在辽阔的草原,有的生活在崇山峻岭。他们所从事的劳动,有的以牧业为主,有的以农业为主,有的农牧并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海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千多年前鲜卑族的一首民歌,它反映了西北草原的风光,可以说是见诸于记载的最早的一首牧歌,可惜只有歌词而无曲谱。
聚居在祖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藏等民族,他们主要从事牧业生产(也有兼营农业的),都有大量的牧歌,不仅有词,而且有曲,至今流传在牧民的口头中,其中有些脍灸人口的牧歌,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和传唱。例如蒙古族的《牧歌》,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这首流行内蒙东部昭乌达盟的民歌,歌词富有诗意,同《敕勒歌》十分相似。曲调由上下两句构成,上句在高音区围绕着 5 音上下回旋飘逸,结音落在属音上,
下句转入以 1 音为中心的围绕进行,低回婉转,结音落在主音上。是六声宫调式。旋律悠扬抒展。像一幅草原风光的音画,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藏族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从事农牧业的生产, 在他们的民歌中也反映了牧放的生活。例如流传 30 于西藏那曲的牧歌,它同蒙古族牧歌在音乐的结构和风格上都有共同之处,曲调也是由上下两句构成,但藏族的牧歌多是五声羽调式的,音调深沉而开阔。
有的民族的牧歌,从其内容来看,不都是直接反映放牧的生活,而是一方面有放牧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反映了青年牧民的爱情生活。例如哈萨克族的牧歌《巴彦阿吾勒》。
哈萨克民歌的歌词句式,有它自己的特点,多数是十一个音节为一行, 每行音节的组合是三、四、四或四、三、四式。歌词中常常夹以特有的衬字衬句。音程跳越较大,曲调悠扬开阔,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演唱时一般都自弹冬不拉伴奏。
《巴彦阿吾勒》的歌词句式是最典型的一首,最后还加了一段完全是衬词的“副歌”。旋律一开始从低音区发展到高音区,又从高音区突然降下来, 形成起伏明显的旋律线。
一般来说,牧歌的曲调高吭悠扬,音程跳动较大,节奏较为自由。演唱时歌声嘹亮奔放,开阔而热情。无论山区或草原的牧歌,都有这些共同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善于狩猎,尤其是生活在牧区和山区的民族。狩猎时跨上骏马,背上猎枪或架上猎鹰,唱着猎歌,飞驰在草原或森林中追捕猎物,表现了猎手们英勇标悍的性格。
狩猎离不开马,在猎歌中常常用最美的词句来赞美它。黄羊、野兔是狩猎的对像,猎歌里常常描写猎人们追捕这些猎物的情景。如蒙古族的《打猎歌》是上下两句的曲调,五声羽调式,采用特有的 1/4 节拍,表现了骏马奔
驰的节奏以及猎人追赶黄羊的情景。
居住在新疆北部的锡伯族,从事农牧业为生,他们的《猎人之歌》表现了猎人们出发打猎、追捕野兔、胜利回村的过程。这首猎歌歌词通俗,音乐活泼,上下两句曲调之后加上一段“副歌”,既有新的音调,又变化重复原有的素材。“副歌”段表现了猎人们在猎场上的喜悦心情的欢呼,音乐形像十分生动。
西藏东南部林区流传的猎歌,藏语叫“达鲁”,直译为“箭歌”,如在西藏林芝流传的一首《箭歌》,内容描写猎手用的弓箭采用什么竹子做箭杆, 什么羽毛做箭尾,什么丝线做弓弦,弓箭的飞声如何好听等,是间接表现狩猎生活。曲调由上下两句组成,五声羽调式,音乐刚健有力。这首《箭歌》曾被改编为歌颂人民领袖的内容,曲名为《北京的金山上》,并广为流传。
一般来说,狩猎在紧张的追捕时,很少唱猎歌的,多数在出发或在归途中唱。有的猎歌是在平时唱的,其内容多是对狩猎生活的回忆和赞颂,以表达猎人们喜悦的心情。哈萨克族的《猎人的心愿》等,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猎歌。歌唱描写了骏马、猎犬和猎鹰追捕狐狸的情景,到了傍晚猎人满载而归, 来到姑娘的身边。
狩猎歌虽然不像牧歌那样抒情悠扬,但一般都是豪放粗犷。音乐的结构
等节奏表现骏马的奔驰,速度较快,表现了紧张的狩猎生活。有时在歌曲中还夹以吆喝之声,表现了猎人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