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

小调,或称作小曲,主要是一种风俗性民歌。与号子、山歌相比较,小调已完全脱离开劳动的制约,而趋向于独立和完整的艺术境界。可以说,小调是精雕细琢的,群众性更广,表现内容更宽的优美生动的民歌品种。

说它群众性更广,这是因为,号子多局限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劳动场合, 平时不会有人张口唱它;山歌的词、曲都很精采,但往往是乡音土语,或高音花腔,难学难唱,欣赏时可以津津有味,有些作为普及,则大有困难;至于小调的易于流行,主要在于音乐通俗规整,亲切流畅,一般音域不宽,较能适应男女老幼等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声区特征的更多的群众演唱。另外, 在表现内容方面,进而涉足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像过去不大被社会重视的, 受封建礼教压榨和摧残的妇女和儿童们,也都有自己的小调。前者如反映婚姻生活的伴嫁歌、哭嫁歌,思念情人的《绣荷包》等,都较为深刻、细腻地

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绣荷包》也像《茉莉花》一样,在全国不少省区流行,而且各有特色,不但歌词的写法不同,音乐的调式、旋律风格等也迥然相异,例如山西的脉脉情深,云南的委婉动人,江苏的秀丽多姿⋯⋯

节日活动,在民间是非同一般的,乡村集镇,过去没有什么电影、电视, 文化生活十分贫乏,除了偶尔有戏班子演出几天,便又恢复到沉寂状态了。有一首民歌,描写的是姐妹们听到八路军秧歌队过来的消息之后,心急火燎, 慌里慌张要去观看的情景,绘形绘声,对于民间风俗性活动,以及民歌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都胜过若干文字的描述。

小调有着较明显的文娱性质,因此在演唱时也相当讲究,如加一些民族乐器伴奏,甚至配合一点简单的动作,都是很常见的。这样,有的地方小调, 便向化装表演的戏曲方面发展了,像安徽黄梅戏,江西采茶戏,云南花灯戏, 湖南花鼓戏等,其唱腔都是当地的民歌。虽然戏曲的形式早经群众承认,但民歌手们还是把这些当作民歌来演唱。也有一部分小调,随着商业的兴盛, 而走向专业化的道路。民间说唱艺人们,即“说书先生”,时常在长篇书目的演唱开始或结束之时,为听众加演各地的民歌小曲,这当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也就有了专门演唱民歌小调的曲种。至于民间器乐曲中,不少流行的“曲牌”,实际上是历史上沿留下来的古典民歌。小调源流久远,传播全国,其影响较山歌更广,有的曲目,早已为世界人民所熟悉,像《茉莉花》、《凤阳花鼓》、《康定情歌》(即《跑马溜溜的山上》)等,其中《茉莉花》,早在 18 世纪末叶即流传到西方,以后,并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吸收用到他的歌剧《图兰多特》中去。1979 年 10 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联合生产亚洲音乐教材第六次专家会议”,有 17 个亚洲国家参加,由每个国家推荐的歌曲中选出三、四首,在亚洲各国推广,我国入选的歌曲之中,有一首即为民歌《茉莉花》。《茉莉花》也是外国艺术家们来我国演出时经常使用的曲目。

小调保存在农村的,一般较为亲切而富有朝气,虽活跃火炽但并不做作, 像《对花》一类欢快风趣的民歌,深入人心,为农民平淡劳碌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神奇耀目的色彩。小调流入城市的,由于专业化与半专业化的影响, 而带来某种程度的商业化性质,纯粹自娱的民间艺术,也变成了可任挑选的货物出售,必然会多多少少地减却了其本身淳朴本色,而染上某些市民阶层的不良习气,例如演唱上的做作和油腔滑调,以及庸俗低级的内容出现,都是并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