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的主要来源

次声,是个来无踪,去无影的“隐形杀手”,对人类的危害很大,那么这个次声到底是从哪里来呢?

自然界中的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人类活动中的火炮发射、导弹飞行、核爆炸、轮船航行、汽车急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大气温度、密度和风速随高度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性,会使次声在大气中传播时出现“影区”、聚焦和波导等现象。

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可以同时受到大气上声道和下声道的双重作用。在距离声源100千米至200千米处,次声信号很弱,通常将这样的区域称为影区。在某种大气温度分布条件下,经过声道传输次声波聚集在某一区域,这一区域称为聚焦区。

湍流的作用会引起次声波的衰减,但是它们的影响都很小,通常可以略去不计。由于次声的频率很低,所以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而其穿透力极强,可传播至极远处而能量衰减很小。

地震时和地震前会发生奇怪的声音,有时像远处隆隆的火车声,有时像嗡嗡的飞机声,有时像雷鸣,有时像牛叫。这是人耳能听到的,在这同时,还有人耳听不到的,就是次声。

地震时,由于震中的激烈振动,产生的类似水的波纹的纵横震波和表面波,在地表面以不同的速度传播。这些复杂的振动会向空气辐射频率不同的声波。地面有山谷,这些声波遇到山谷,山谷也会传递声波。所以地震时会产生来源复杂的次声波。

火山喷发也会产生次声,有的熔岩不断地涌出,有的有节奏地喷发,有的呈爆炸性地喷发。爆炸性地喷发产生的次声最为强烈,能量也最大。龙卷风的旋涡直径一般在几十米至几百米,风速可达每秒100米至每秒150米,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次声。台风产生的次声波也很厉害,一般周期在4秒至8秒之间。

雷暴、冰雹、风暴等恶劣天气都会发生次声。我们人类一些活动也会产生次声,如运载火箭的发射,鼓风机、真空泵、柴油机的运行等。

总之,次声的来源很广,对我们的危害也很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次声,让它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在线小知识

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而现在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