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高著称——豫亲王府

豫亲王府位于北京东城区帅府园东口,也就是后来协和医院的位置。该府前身为明代诸王馆址。建于顺治朝。

豫亲王始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此后世代绵延有13个王承袭豫亲王爵位。

多铎去世,其第二子多尼袭王后改踢号为信,府亦改为信亲王府。因此,在《乾隆京城全图》上只绘有信郡王府,而无豫亲王府。

特立独行的豫亲王多铎

在《燕京访古录》中能找到豫亲王府前身的记载,这个地方最早是隋朝的燕王府,北平王罗艺的帅府。

后来,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封他为燕王,并赐姓李。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还能见到府前那座遗存千年的大影壁。

元建大都后,规划了北京城。这里紧依皇城,官府衙门众多。此地曾是御史台衙门所在地,明朝初期改为北平按察史司公署。

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北平即了皇帝位,年号“永乐”,正式定都改北平为北京,这里便成了大明王朝的都察院。

1452年,为应付瓦剌军的入侵,兵部尚书于谦建议在这里设立团营,团营总兵武清侯石亨就把都察院改为帅府。由此可见,元明两代,这里一直是皇朝的政治、军事重地,内中活动维系着江山社稷的安危。

到了清代,豫亲王始王爱新觉罗·多铎在此建府。多铎是清朝的开国元勋,名列“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配享世袭罔替的殊荣。

根据清代《乾隆京城全图》记载,当时的豫亲王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5间进深3间的大殿、有丹墀,各面阔5间的东、西翼楼,面阔3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和面阔13间的后罩排房。大殿两侧各有3进院落的东、西跨院。中轴线上建筑之大殿和后寝部分,近似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

豫亲王始王多铎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最年幼的嫡子,大福晋阿巴亥所生的第三子,兄弟中排行十五,与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作为努尔哈赤最心爱的小儿子,多铎自幼恃宠而骄是可想而知的。根据女真族继承权的习俗,未分家的嫡出幺子称为守灶儿子,有权继承父亲所有遗产,因此多铎从小的地位就相当显赫。

1620年,努尔哈赤废太子代善,宣布八王议政制度,当时年仅7岁的多铎和9岁的多尔衮被立为和硕额真,名列四大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之后,成为满洲地位最高的贝勒之一。而其他战功赫赫的兄长们和堂兄弟们反而没有这样的政治地位,可见阿巴亥母子受宠的程度。

1624年元旦朝贺礼,这时朝贺汗王的列次是很能体现政治地位的。当时未满10岁的多铎排名第七,随班朝贺大汗,如果排除蒙古来的台吉不算,在贵族中,多铎是第六个单独朝贺努尔哈赤的,仅次于四大贝勒和阿济格,比德格类、济尔哈朗还要靠前,而岳托和杜度并列朝贺,可见多铎地位之显赫。

1629年,多铎随清太宗皇太极攻打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意为“勇敢”。1636年,多铎受封豫亲王,掌礼部事。之后,多铎在进攻朝鲜、大明、蒙古等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屡立战功。

多铎在清朝诸王当中最为特立独行。他之所以率性而为,同他幼年在一昼夜之间丧父丧母心理遭受极大创伤不无关系。

父死母生殉,给当时只有13岁的他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刺激,所以一直表现得性情乖张,行为荒唐,使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大伤脑筋。

其后,为了这些悖谬行为以及一次作战失利,1639年,皇太极召诸王大臣历数多铎之罪,降亲王为贝勒,罚银万两,夺所属牛录1/3给其兄多尔衮,并不准许他参与议政,也不让他插手管理六部事务。这在当时是非常重的处罚。

后来在1644年的松锦大战,清军大胜,破城,俘虏洪承畴,多铎亦立了战功,晋豫郡王。后多铎和阿济格随同睿亲王多尔衮率领满、蒙兵力的2/3及汉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各部,由盛京出发,向山海关进军,准备进取中原。

清军抵达辽河时,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遣其副将杨坤至清军营乞兵请降。清军与吴三桂部合流后,率精兵18万直逼北京城。

李自成仓皇撤出北京,多尔衮则率军进入北京。多铎与阿济格率八旗精锐绕过北京尾随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至固关,随即返京。

1644年,多铎晋为亲王,恢复了原有的爵位,随即命为定国将军,统领清军南征,连克怀庆、孟津、陕州、灵宝等城。

1645年,豫亲王多铎率军进攻河南。出虎牢关,并分兵由龙门、南阳三路合围并攻陷归德后,率其八旗大军横扫河南大半地区,河南诸州县皆为其收降。

河南战场,多铎大军捷报频传。清廷获悉中原已定,诏褒多铎功,赐嵌珠佩刀,镀金鞋带,以示嘉奖。

接着,江北诸镇先后被多铎所率军队占领,河南将领史可法急速退守扬州。多铎挥师南下,强渡淮河,用了12天的急行军,兵临扬州城下。

随即强攻扬州城7日,扬州军民势单力薄,但仍拼死抵抗,使得清军攻城受阻。在此情形下,多铎数次派人,连发信函,企图招降明军统帅史可法,但均遭史可法严词拒绝。

多铎下令用红衣大炮攻城,摧毁了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史可法自杀未成,被俘。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又遭史可法拒绝。

攻陷扬州后,多铎的军队出兵攻陷江南各地,南明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清军一到,便都放弃抵抗,迅速投降。清军继续推进。

多铎部队的前锋抵达南京城下,23万守卫的南京军队全部放下武器投降。多铎率军开进南京城,“承制受其降,抚辑遗民。”南明弘光临时政府就此覆灭。

入南京城之前,多铎的部队事先将安民告示在城中四处张贴,南明的大批官僚在多铎率军进入南京时冒着滂沱大雨跪在道边迎降。

第二天,南明临时政府的文武各官员,又簇拥在多铎面前争趋朝贺、媚态百出、气节尽失,他们将官职帖堆成几十座小山,企图在改朝换代后混得一官半职。

随后,多铎在南京实行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缓和矛盾的政策。多铎以“定国大将军豫王”令旨遍谕各处,称清军平定东南,乃是“奉天伐罪,救民水火”。

他去拜谒了明孝陵朱元璋墓,对刚刚覆灭的前朝以及它的开国皇帝表示尊重。

同时,多铎下令优恤史可法的家属,于扬州为史可法建祠堂,谥“忠烈”,称“史忠烈公”,表彰史可法的忠节。他对弘光小皇帝以礼相待,奉若上宾。他命原南明临时政府的各级官员按照原先编制全部留用。

此外,多铎还下令将8名抢劫百姓的八旗兵斩首。另外,多铎下令张榜各城门示谕臣民,严禁胡服辫发:“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头来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多铎在清入关后所取得的胜利,可谓空前。多铎率军还京师之际,顺治帝亲自到南苑迎接,后晋封多铎为德豫亲王,晋封册文中称多铎“定鼎中原以来,所建功勋,卓越等伦。”

1646年,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腾机特等叛奔喀尔喀,反出清廷。顺治帝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偕同承泽郡王硕塞于克鲁伦河集外藩蒙古兵,北上追剿苏尼特部。多铎大胜回朝,顺治帝出安定门迎接。

1647年,多铎被加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1649年,多铎患天花,不治而亡,享年36岁。

多尔衮得知弟弟去世的噩耗,立即由前线返京,为其举行隆重葬礼,立碑记功。

1652年,由于多尔衮身后被削爵、掘墓、鞭尸,多铎因是其同母弟之故,被连累追降为郡王。1671年,康熙追谥豫郡王为“能”,1778年,乾隆昭雪多尔衮,同时命复多铎亲王及封号。

[旁注]

罗艺:字子廷,隋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唐初将领,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619年初归唐后,曾赐李姓,封为燕郡王、左翊卫大将军。后因在贞观元年率军反唐,进据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

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八王议政:努尔哈赤开创的“八王议政”,实质上都是由极少数的几个皇亲贵胄共同协议一些军国大事,包括推举皇位的继承人。

台吉:清对蒙古贵族封的爵名。台吉分为有执政的台吉,有不执政的台吉,有世袭的台吉,也有不世袭的台吉。内、外扎萨克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的闲散汗、王、贝勒、贝子、公等均为台吉。

松锦大战:是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10多万大军,1639年至到1642年,战争经历了3年,此役是明清双方的最后关键一役。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出生于1593年,1665年去世,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洪承畴于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

盛京:后金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1625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1634年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红衣大炮:所谓红衣大炮也就是红夷大炮,明代后期传入我国的,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红衣大炮的优点是射程远。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最早因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李渊(566年~635年),唐朝开国皇帝,史称唐高祖,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隋末天下大乱时,他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后退位成为太上皇。

多铎(1614年~164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子,爱新觉罗氏。1620年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屡从出征,赐号“额尔克楚虎尔”。1649年卒,年36岁,谥号“通”。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乾隆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他在位期间努力恢复生产、整治贪官。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庙号太祖。

[阅读链接]

据《盛京城阙图》记载,清初沈阳也有一座豫亲王府。多铎王府是一座长方形两进院落,正门南向。至今仍保留一座石雕的照壁,石质呈红色,显系本溪一带所产的“红小豆石”,与今沈阳故宫崇政殿前石栏杆中的一些栏板的材质相同。

石照壁为双面透雕,雕工粗犷、严谨,最宽处为410厘米,高200厘米。整个石照壁布置得错落有致,疏密相宜,十分和谐优美。

且用昆虫、走兽、树木、仙人、飞禽、山石等谐音寓意吉祥。如“封侯挂印”、“福禄寿喜”等,用以赞祝主人万事如意,永为王侯。

壁身之上为石雕脊顶,由脊瓦、兽面形瓦当、海棠叶形滴水等组成。壁身之下是石雕缠枝牡丹花纹的壁座。影壁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