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宣统帝的醇亲王北府

醇亲王北府在康熙年间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第,其子纳兰性德为清著名诗人,是《红楼梦》研究专家注意的对象。王府中的花园也可能建造于那时,但面积只有后来花园的东半部分。

到了1790年,纳兰明珠后裔承安得罪了和珅被抄家,据记载他们家有房屋989间。和珅罗织罪名将这座府邸没收后,便成了自己的别墅。

和珅被嘉庆皇帝抄家后,此宅就赐给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1794年修缮竣工入住。格局与后来的醇亲王北府差不多,最大的改变就是扩展了明珠时代的花园部分,开挖河道、湖泊、假山等,据说纳兰明珠时代的渌水亭就是如今的恩波亭。

成亲王的爵位是世袭递降的,之后,慈禧太后将这座王府赐给了奕環,并赏银10万两修治,还赏银10000两作为原府主贝子毓橚搬迁至西直门内半壁街的费用。

醇亲王奕環于1888年9月开始整修,务求精致,所费不赀。第二年正月,10万两银用完后,过于浩大的工程仍未完成,于是慈榕太后又复增银6万两修葺。1889年下半年,修府工程结束后,醇亲王奕環由老府迁入。

醇亲王北府基本上是复制南府的规格,因为是亲王北府坐北朝南,布局广阔,可分为中、东、西三路。

中路的宫殿式建筑是主体。由南而北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临街大门,面阔5间,灰筒瓦歇山顶,门两翼延建有东西角房,月街即后海水面;大宫门,面阔5间,绿琉璃瓦歇山顶;银安殿,面阔5间,绿琉璃瓦歇山顶;小宫门,面阔3间,绿琉藕瓦硬山顶,两侧为面阔5间的东、西耳房;神殿,面阔5间,两翼是东、西朵殿;遗念殿,是面阔9间的2层后罩楼,内供奕環生前衣冠以存后人遗念而名。

东路建筑主要是两组祠堂、佛堂和四进雇工住房,现仅存南大门和最北的5间神厨,东路东墙外的又一组院落为王府的马厩。

西路建筑是王府的住宅部分和日常起居活动处,由并排的2组院落组成,西组院落原建有面阔5间的房子。

第一进院子叫宝翰堂,也叫大书房,是王府会客的地方。据说当年孙中山进京,冒着漫天飞雪拜访醇亲王时,会谈地点就在宝翰堂。一个月后,孙中山病逝,载沣在宝翰堂设灵堂祭拜。

第二进院子叫九思堂,是太妃居所。第三进院子叫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其东组院落原建有儿辈读书处的任真堂、溥杰的住处树滋堂、信果堂,此两组院落后为面阔9间的后罩楼。

王府西部为花园,内有箑亭、恩波亭、濠粱乐趣、戏台、乐寿堂、畅襟斋、观花室、听鹂轩、听雨屋及南楼等建筑。抄手游廊为灰筒瓦顶,油漆彩画,恩波亭为六角攒尖顶的亭子。

进入大门后,左侧是一座假山,上面有一“扇亭”,匾额是醇亲王亲笔题写的,其匾额上正名为“箑亭”。从这里临高而望,可一览后海的旖旎波光。

从扇亭下来北行,竹林掩映间就是抄手游廊,引人到一个六方亭,上有篆书题字“恩波亭”,寓意是“皇恩浩荡”。此亭两面临水,因为奉旨引玉泉水进园,是京城唯一引用玉泉水的花园,这个亭子就是为了谢恩而建的。所以,这个园里的水都是活水,与北海、后海、故宫的水相通。

还在纳兰明珠拥有此府邸时,在文坛声名斐然的公子纳兰性德,经常在这里高谈阔论。南楼前有两株二、三百年树龄的夜合花树,还是纳兰性德亲手栽植。

草坪的北面即是园内的主体古建筑群。其中,前厅“濠梁乐趣”,原址是“益寿堂”。后厅是“畅襟斋”,全园中的主房。

东厢房是“观花室”,西厢房是三卷棚勾连搭的“听鹂轩”。二层主楼的原址上曾有一座四方古建庭院,三排房舍,同前面提到的“益寿堂”、“畅襟斋”、“观花室”、“听鹂轩”都是醇亲王府的原有建筑。

醇亲王北府修好两年之后,奕環就去世了。之后,奕譞的第五子,也就是光绪皇帝的胞弟载沣成为第二代醇亲王。1906年,载沣的长子溥仪在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北府降生。

1908年10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病重。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

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3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任监国摄政王。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

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

在30多年的时间里,醇亲王府居然接连出了两个皇帝。这一下,“北府”也成了“潜龙邸”。

[旁注]

纳兰明珠: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荣称“相国”,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却因为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

永瑆:乾隆第十一子,1789年封成亲王。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

毓橚:成亲王系第六代,1872年袭成亲王爵位,但因为成亲王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贝子。他去世后,由三子恒燕袭封成亲王系第七代,不过需递降为奉恩镇国公袭封。

溥杰:字俊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同父同母弟弟。溥杰自幼精习书法、诗词,具有坚实雄厚的诗、书功力,是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

载沣: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为醇贤亲王奕譞之第五子,清光绪帝载湉的胞弟,宣统帝溥仪的生父。奕譞死后,袭醇亲王爵位。溥仪入承大统后任监国摄政王。后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1951年初病故。

摄政王:即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如中国清世祖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宣统中醇亲王载沣摄政。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父亲纳兰明珠。他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孙中山(1866年~1925年)本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

溥仪(1906年~1967年)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1911年宣布退位。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被定为战犯,后被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

隆裕皇后(1868年~1913年)又称光绪皇后、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慈禧太后之弟的女儿,光绪帝的表姐和皇后,宣统帝即位后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而宣统帝时年仅3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同时她也和载沣一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阅读链接]

醇亲王府的第三座府邸也就是监国摄政王府,在“北府”成为宣统帝潜龙邸后,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命人在中海西岸集灵囿地区修建监国摄政王府,有宫门、银安殿、神殿、后罩殿。还有东西两个跨院,共有房屋1500多间。

辛亥革命之时,这座监国摄政王府的工程仍未竣工。袁世凯时期,为国务院,后为总统府,今为国务院办公用地。

由此说来醇王府实在荣耀:两度“潜龙”、一朝摄政、三修府邸,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了。